汪 勇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危害及應對
汪 勇
(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貴州貴陽550001)
進入新世紀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高度重視并賦予厚望,其不堪承受之重而出現了諸如夸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價值、放大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偏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式發(fā)展、脫離受教育者需要的泛而論道等泛化現象,導致忽視社會現實影響及根本性問題解決、使有限資源得不到高效利用等危害。有鑒于此,我們必須立足于社會現實的深刻變化,堅持實事求是,多做少說,不斷強化黨建,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泛化并富有成效地推進其健康發(fā)展。
思想政治教育;泛化;危害;應對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現實的深刻變化使得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遭遇一定的消解,進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備受重視而得到蓬勃發(fā)展的同時,出現了某種程度的不良泛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主要是指忽視社會客觀現實的深刻變化及其影響而過高地估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價值,放大其內容和追求外延式發(fā)展等不良現象。
(一)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確實有其功能和價值,但同時,由于受到某種強化,其功能和價值已經在有意無意之中呈現出泛化的不良現象。這表現在許多學者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無限擴大,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具有導向功能、保證功能、育人功能、開發(fā)功能[1]130-134,而且還具有社會穩(wěn)定功能[2]、就業(yè)指導功能、非意識形態(tài)功能、激勵功能[3]、管理功能、反腐敗功能等;從價值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具有引導政治方向、激發(fā)精神動力、塑造個體人格、規(guī)范調控行為的個體價值和經濟價值、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生態(tài)價值、時代價值[1]174-184,而且還有人文價值[4]、享受價值[5]等,其各種功能與價值的具體展開更是琳瑯滿目且言之確鑿。有學者曾指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界逐漸形成了“教育功能泛化”的思潮,即無限擴大或夸大教育的功能,把它講得無處不“功”,無所不“能”,幾乎是“教育萬能”。然而,教育對政治與經濟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不培養(yǎng)出人才,教育對政治、經濟的作用只能是一句空話……總之,教育除培養(yǎng)人這一功能外,決沒有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社會發(fā)展等功能,培養(yǎng)人才是教育的唯一功能[6]。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
(二)放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泛化表現在:除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而外,也把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納入其中,甚至把其他一些遠離思想政治教育或僅有一絲聯(lián)系的教育內容也生拉活扯地囊括于其中,如心理教育、生態(tài)教育、法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學文化素質[7]、公民教育[8]、人的全面發(fā)展教育等,乃至凡是使人之為人的教育都可稱為思想政治教育,于是就有了所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個大籮筐,什么都往里面裝”等說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偏‘遠’,針對性不強”;“教育內容偏‘雜’,系統(tǒng)性不強”[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也因此成了“萬金油”,什么都“懂一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無限放大和擴展,不僅擠壓了其他學科的研究和生存空間而遭到質疑和排斥,同時也使得諸多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學科及其人員趁著思想政治教育大發(fā)展的東風改行易幟。于是,其他各種研究也競相貼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標簽。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泛化”,不能只搞“虛功”,不能在實踐中將一些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簡單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否則,只能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模糊、作用淡化和削弱,甚至流于形式。
(三)偏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式發(fā)展
自1984年南開大學等12所高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yè)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獲得了高速發(fā)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更是如此。2005年,66所高校獲得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授權,碩士點更是不計其數。按照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計劃》,5年內將分批選拔5000名優(yōu)秀輔導員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學位,分批選拔500名優(yōu)秀輔導員定向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博士學位。2006年,34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的高校招收首批1000余名輔導員攻讀碩士學位。2008年高校輔導員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博士學位計劃名額由18人增加到2009年的30人。200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學位招生計劃由50人增加到2009年的80人等。從以上不難看出,獲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博)士點的高校、碩(博)導數量及招生數量日益劇增,已在某種程度上導致粗放、外延式的飛速發(fā)展,如設置碩(博)點的審批權下放到省,諸多理、工、農、醫(yī)等專科性學校也爭相創(chuàng)辦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碩(博)士點,而其部分師資卻并非該專業(yè)出身,也沒有很好地做過該方面的深入研究,甚至有的碩(博)士點至今尚無該專業(yè)乃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背景的碩(博)士師資,而諸多政治學、哲學、歷史學的師資等卻成了碩(博)導,而一些沒有碩(博)士點且本來就十分繁忙的學校領導也紛紛到有碩(博)點高校爭相弄個碩(博)導頭街。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來看,真正有價值的不多,而無價值的重復性研究卻不少,甚至相同標題、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論文大量存在。就招生情況來看,一邊是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由于教學模式單一、隊伍龐大而學術水平不高、就業(yè)困難等使得生源嚴重不足,另一邊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考試內容公共性較強且好背易記等而成為諸多非該專業(yè)學生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捷徑。
(四)脫離受教育者實際的泛而論道
由于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根深蒂固,難以適應當下經濟社會現實發(fā)生的深刻變化,難以緊密聯(lián)系受教育者的客觀實際而效果不佳。正如有學者指出:“我們不得不承認,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中,政治話語、主流話語、官方話語、公共話語遮蔽了邊緣話語、個體話語,教育者依然主要是從社會需要的角度來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作為個體的人的價值問題及人格獨立性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在一定程度上進入到了‘無人’的境地,脫離了人,脫離了它理應契合的話語環(huán)境,思想政治教育失語和無效是必然的?!盵10]87而“在教育傳播視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困境的一個明顯原因,是主體(教育者)和客體(受教育者)雙方共識域的缺乏,即共同話語的缺失”[11]。即,你教(關心)的我不要(關心),我要(關心)的你不教(關心),乃至于盡管他們還在不斷言語,但無人聆聽,沒有對話,嚴重者甚至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出現集體失語狀態(tài),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泛化不僅難以加強針對性和取得實效性,而且會導致諸多危害。
(一)忽視社會現實影響及根本性問題的解決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是有的,但卻是有限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所帶來的社會轉型等,使得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而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又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受教育者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獲得受教育者的認可和實踐,就必須確保教育內容科學、正確無誤且符合受教育者的需要,而受教育者的需要卻又是來源于社會現實以獲得生存和發(fā)展。馬克思早就說過:“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這難道需要經過深思才能了解嗎?”[12]291如果我們過高地估計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就可能忽視社會現實的深刻變化而陷入唯心主義,偏重于抓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了根本性問題的解決而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如近年來一些地方不斷發(fā)生的諸多社會危機事件雖然有思想政治工作沒做好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則是引發(fā)諸多暴力事件的根本性民生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二)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其害
思想政治教育不堪承受之重而出現泛化,必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走過場的形式主義泛濫,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深受其害。如針對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取得實效的窘況,某著名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就主張把思想政治教育弄成廣告似的反復而不間斷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強迫式轟炸以使之產生廣告似的效應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斷地‘說’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話’,仔細篩選,有多少是因時、因地制宜又符合受教育者思想實際的有效話語呢?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將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用政治話語、文件話語和權力話語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現象屢見不鮮,常常是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地套用‘上頭的話’,一知半解,高高在上,刻板而乏味,群眾(受教育者)不僅沒有理解、接受和內化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而且容易引起接受阻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負向效應,‘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講的就是這樣一種尷尬……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常常自居于‘高雅殿堂’而孤芳自賞,理性話語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脫離生活實際的‘空話’‘大話’,以至于成了人們置之不理的‘貧困道學’”[10]86。脫離社會現實和受教育者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會遭受質疑、蔑視,乃至以消極的方式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對比教育模式、目標與功能、內容等方面存在的本質區(qū)別,公民教育或許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tǒng)向現代轉向的突破口。
(三)有限資源得不到高效利用
需要耗費大量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講求效益?!八枷胝谓逃б姹仨毧紤]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投入和產出的比值,投入越少,產出越多,效益就越高,相反效益就越低。效益是建立在高效率的基礎上的,如果高投入低產出,盡管思想政治教育對個體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產生有利的影響,但消耗太大,成本太高,其效益也是很低的”[13]。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必然帶來一系列額外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等資源的投入和耗費,但卻難見產出而使有限資源得不到高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主要依賴意識形態(tài)需要及其強制力的推動而形成,真正的社會需要有限,因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高校的“振興和繁榮”,而在社會現實中卻不斷受到消解和弱化。供給要以需要為基礎。就當前就業(yè)情況看,機關、事業(yè)單位容納畢竟有限,而大多是面向社會,這使得各級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已經在招生、就業(yè)等方面陷入困境。對此,有學者鄭重指出:“我們應該看到,伴隨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時代變遷,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使百分之百地發(fā)揮作用,也不可能再擁有較以往特殊時期更大或同樣大的能量。如果不明白這一點,還以特殊時代的標準衡量現在,以過去的情況作論據論證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不足,盲目地改變作風或一味地加大投入,那就會出現耗費資源、貽誤時機的空轉效應?!盵14]29
思想政治教育泛化及其危害是脫離現實的傳統(tǒng)思維的結果。我們必須正本清源,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健康發(fā)展。
(一)立足和扎根于社會現實是避免泛化的堅實“土壤”
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來源社會現實。如果忽視社會現實的深刻變化而過度地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使之不堪承重而泛化。馬克思早就說過: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拔覀儾皇菑娜藗兯f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fā),也不是從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fā),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fā)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fā)展”[12]73。改革開放前,我們一直強調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階級性及其政治功能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而今,思想政治教育據以發(fā)揮功能和作用的社會基礎和歷史時代條件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從戰(zhàn)爭到和平,從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傳統(tǒng)社會到法治、信息社會的變化,要求我們重新審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4]27-29。在當前,改革開放已進入深水區(qū)、信息科技迅猛發(fā)展、多樣化不可逆轉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隨之變化,不能局限于過去或試圖超越社會現實。如果我們不能以這些變化為基礎而直面現實,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將失去其深厚的社會現實基礎,泛化也就不可避免。
(二)堅持實事求是是避免泛化的準則
實事求是始終是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性和科學發(fā)展的最根本準則。鄧小平總結我黨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后指出:“現在,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 ……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盵15]375“‘左’的干擾更多是來自習慣勢力。舊的一套搞慣了,要改不容易?!盵15]248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難以適應現代社會深刻變化的需要是因為其站在執(zhí)政黨、國家政權及其相應的政治原則立場上,教育內容往往更多地集中在政治意識形態(tài)上,以灌輸的方式強化受教者的思想政治思想覺悟。如果不實事求是,無論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難以獲得廣大受教育者的認可和支持,反而導致排斥和反感并受到弱化。反之,只要我們真正堅持實事求是,一切都會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和擁護而一往無前。對此,鄧小平指出:“我們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點經驗的話,那就是這幾年來重申了毛澤東同志提倡的實事求是的原則?!盵15]9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內涵式的科學發(fā)展,就必須真正“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了解新情況、新問題,認真研究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積極開辟新途徑,探索新辦法,創(chuàng)造新經驗”[16]。
(三)“多做少說”,重實踐是避免泛化的有效途徑
那種片面地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黨的理論教育,而忽視或輕視黨的實踐本身也是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和和實踐是非常錯誤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在于說,更重于做;不僅在于理論教育,更重在實踐說服。思想政治教育要靠擺事實講道理而不是強制和灌輸。馬克思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鄧小平也說:我們判斷一個黨、一個醫(yī)生,要看實踐,要看效果。歸根到底,人民是看你做得好不好,而不是你講得好不好。人民是看實際的?!叭嗣?是看實踐”[15]381。事實勝于雄辯?!案母镩_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所以,我們“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15]382。把一切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貫徹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去,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是避免泛化的有效手段
從我國當前的社會現實來看,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難以取得實效,與黨風廉政建設狀況密不可分。黨風影響政風,政風影響民風,民風影響社會風氣,社會風氣又直接影響著受教育者,進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所取得的勝利和成就,是黨員和領導干部用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榜樣示范率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如果一邊是各種形式的貪污腐敗和官僚主義大行其道,甚至泛濫成災而屢禁不止,另一邊卻想大力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以獲得實效,其矛盾、沖突和效果不言而喻。因而,大力消除各種貪污腐敗、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充分發(fā)揮領導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是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泛化,進而增強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1]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杜旭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穩(wěn)定功能——基于溝通功能的分析[J].求實,2009(1).
[3]梁國星.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功能邊界[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4).
[4]周宗杰.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價值及其實現[J].河南社會科學,2008(5).
[5]郭芙蓉.論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享受價值[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4).
[6]燕國材.教育功能泛化芻議[J].探索與爭鳴.2003(6).
[7]陳少嵐.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J].社會科學家,1988(1).
[8]孫淑艷,等.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從傳統(tǒng)到現代[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S1).
[9]楊生平.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6(6).
[10]董世軍,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及其困境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7(1).
[11]黃禧禎.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困境片論[J].學術研究,2007(8).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陳萬柏.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幾個理論問題[J].蘭州學刊,2006(1).
[14]陳廷.重新審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J].理論前沿,2009(4).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N].光明日報,1999-11-09.
G410
A
1000-2359(2010)02-0257-04
汪勇(1971—),貴州安順人,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11-18
[責任編輯 孫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