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阮咸著述考論

2010-04-11 07:27衛(wèi)紹生
關鍵詞:阮咸

衛(wèi)紹生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河南鄭州450002)

阮咸著述考論

衛(wèi)紹生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河南鄭州450002)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著述不是很多,流傳至今的就更少了。就確鑿可考者而論,其著述在竹林七賢中甚至要排在劉伶之后。從現(xiàn)存阮咸著述及相關記載中,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阮咸善于清談、自然無為等性格特征的佐證,窺見阮咸生活與性格的不同方面,而且可以發(fā)現(xiàn)阮咸還是一個精通音樂、擅長書法的藝術家。

阮咸;著述;竹林七賢

阮咸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任達不拘,性喜飲酒,尚道棄事,不務儒業(yè)。與叔父阮籍同預竹林之游,時稱“大小阮”。在竹林七賢中,阮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他在官場上的時間比阮籍、嵇康都要長,名聲既不及阮籍和嵇康那么大,官位也不及山濤和王戎那么顯赫,倒是因不善為官而被排擠出京城,出補始平太守;他妙解音律,精通音樂,當時卻不為人重視。他給后人留下來的文字,不僅比不過阮籍、嵇康和山濤,而且也不及向秀多。就確鑿無疑者而論,阮咸的著述甚至要排在劉伶之后,僅是比王戎多一些。阮咸為后人所知,主要因為他名列竹林七賢之中,且在音樂方面有較高的造詣。

阮咸的著述,大抵可分為四類:一是見于正史和其他文獻著錄而失傳者;二是散見于《世說新語》及劉孝標注所引,且可信度較高者;三是散見于其他書目文獻記載而著作權尚有爭議者;四是散見于古代文獻中的言論。茲據(jù)所見,對阮咸的著述略述于后,并作必要的辨析考論。

一、見于正史和其他文獻著錄而失傳者

阮咸的作品見于正史著錄者,僅有兩種,一是《難答論》,二是《阮咸集》。見于其他文獻著錄者,僅《易義》一種。

(一)《難答論》,已散佚。

首見于《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文云:“阮長成、阮仲容《難答論》二卷。”[1]1425阮長成即阮渾,阮籍之子。魏晉時期,文士之間難答之風盛行,除宴飲聚會時相互難答外,為文難答的情況亦所經(jīng)見,較為著名的是嵇康與向秀關于養(yǎng)生問題的難答。嵇康為文亦如其人,較喜難答,其文以難答為題者,就有《答難養(yǎng)生論》《難宅無吉兇攝生論》《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和《難自然好學論》等四篇?!缎绿茣に囄闹尽钒讶顪?、阮咸的《難答論》歸入《易》類,據(jù)此可知,《難答論》當是阮渾與阮咸就《周易》的某些問題往復難答文章的匯集。

《難答論》宋代尚存。鄭樵《通志·藝文略》載有“《二阮難答論》二卷,阮長成、阮仲容”[2]303。王應麟《玉?!に囄摹泛驮撕还稹吨芤讍⒚梢韨鳌罚鶑摹缎绿茣?,作“阮長成、阮仲容《難答論》二卷”[3]。明人朱睦《授經(jīng)圖義例》則從鄭樵之說,作:“《二阮難答論》二卷,阮長成、阮仲容。”[4]

也許是之前的有關著錄皆把《難答論》歸入《易》類的緣故,清人朱彝尊《經(jīng)義考》則把《難答論》徑作《周易難答論》,徑書“阮氏咸《周易難答論》”。其釋文云:“唐志二卷,佚?!稌x書》:咸字仲容,歷仕散騎侍郎,出補始平太守?!短茣罚喝铋L成、阮仲容《難答》。”[5]

朱氏是清代大學問家,治學向以嚴謹著稱,但其對阮渾、阮咸《難答論》的記載,卻失于武斷。其失有二。二阮《難答論》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周易》,但自《新唐書》以來,皆以《難答論》或《二阮難答論》稱之,未見在“難答論”前冠以“周易”二字者。朱氏徑稱之為《周易難答論》,此其失之一;其失之二,《難答論》是阮渾和阮咸就《周易》有關問題的難答,不是阮咸一人之作。朱氏《經(jīng)義考》作“阮氏咸《周易難答論》”,顯然失當。

(二)《阮咸集》,已散佚。

《隋書·經(jīng)籍志》和《舊唐書·經(jīng)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未見阮咸有文集行世的記載?,F(xiàn)今可見最早著錄阮咸有文集的是《宋史·藝文志》。其“藝文七”有文云:“阮咸集一卷。”可見,至遲在元人脫脫等人撰寫《宋史》時,《阮咸集》一卷尚存。但后來《阮咸集》散佚,集中都有哪些作品已不得而知。

阮咸與阮渾有《難答論》二卷,且其難答之內容是關于《周易》的,所以,《宋史·藝文志》著錄的《阮咸集》一卷,是不是把阮咸的著述從《難答論》中析出,而自為一卷,不得而知,姑且存疑。

(三)《易義》,已散佚。

阮咸《易義》最早見于東晉張璠《集解》著錄。唐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序錄》于張璠《集解》十二卷下注云:

安定人,東晉秘書郎,參著作。《集二十二家解序》云:依向秀本。鍾會字士季,潁川人,魏鎮(zhèn)西將軍,為《易無互體論》;向秀字子期,河內人,晉散騎常侍,為《易義》;庾運字玄度,新野人,官至尚書,為《易義》,一云《易注》;應貞字吉甫,汝南人,晉散騎常侍,為《明易論》;荀輝字景文,潁川潁陰人,晉太子中庶子,為《易義》,《七志》云《注易》十卷;張輝字義元,梁國人,晉侍中,平陵亭侯,為《易義》;王宏字正宗,弼之兄,晉大司農(nóng),贈太常,為《易義》;阮咸字仲容,陳留人,籍之兄子,晉散騎常侍,始平太守,為《易義》;阮渾字長成,籍之子,晉太子中庶子,馮翊太守,為《易義》。楊乂字玄舒,汝南人,晉司徒左長史,為《易卦序論》。王濟字武子,太原人,晉河南尹,為《易義》。衛(wèi)瓘字伯玉,河東人,晉太保蘭陵成侯,為《易義》。欒肇字水初,大山人,晉太保掾尚書郎,為《易論》。鄒湛字潤甫,南陽新野人,晉國子祭酒,為《易統(tǒng)略》。杜育字方叔,襄城人,國子祭酒,為《易義》。楊瓉,不知何許人,晉司徒右長史,為《易義》。張軌字士彥,安定人,涼州刺史,謚武公,為《易義》。宣舒字幼驥,陳郡人,晉宜城令,為《通知來藏往論》。邢融、裴藻、許適、楊藻四人,不詳何人,并為《易義》。《七錄》云:“集二十八家?!薄镀咧尽吩疲骸笆怼!盵6]

北宋王欽若等人奉敕編纂的《冊府元龜》摘引張璠《集解》之句,徑作“阮咸字仲容,為散騎常侍,撰《易義》”[7]。王應麟《玉?!吩凇皶x張璠《集解》”條下,引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略去人物籍貫和官職,其文云:“《經(jīng)典序錄》:張璠《集解》十二卷,東晉秘書郎參著作,《集二十二家解序》云:依向秀本。鍾會為《易無互體論》,向秀、庾運為《易義》,應正為《明易論》,荀輝、張輝、王宏、阮盛、阮渾為《易義》,楊乂為《易卦序論》,王濟、衛(wèi)瓘為《易義》,欒肇為《易論》,鄒湛為《易統(tǒng)略》,杜育、楊瓚、張軌為《易義》,宣舒為《通知來藏往論》,邢融、裴藻、許適、楊藻并為《易義》?!镀咪洝吩疲骸都思摇贰!镀咧尽吩疲菏怼!夺屛摹芬龔埈[本”[8]。

二、見載于《世說新語》劉孝標注引且可信度較高者

阮咸作品留存于今者,僅《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所引《律議》和《與姑書》。

(一)《律議》,存。

最早見于《世說新語·術解二十》劉孝標注引《晉諸公贊》。其文云:

《晉諸公贊》曰:“律成,散騎侍郎阮咸,謂勖所造聲高,高則悲。夫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今聲不合雅,懼非德政中和之音。必是古今尺有長短所致。然今鐘磬是魏時杜夔所造,不與勖律相應,音聲舒雅,而久不知夔所造,時人為之。不足改易。勖性自矜,乃因事左遷咸為始平太守,而病卒。后得地中古銅尺,校度勖今尺,短四分,方明咸果解音,然無能正者?!盵9]380

《太平御覽》卷十六所引《晉諸公贊》,語甚簡略,且不見全貌,僅“世祖時,以荀勖所造律班示朝臣,散騎侍郎阮咸唱議,謂勖所造聲高,必由古今尺有長短所致”[10]80數(shù)語,與劉孝標所引有較大出入。

南朝梁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和《太平御覽》所引《晉諸公贊》,出自晉秘書監(jiān)傅暢之手。傅暢為北地泥陽(今陜西耀縣)人,西晉惠帝時為秘書丞,懷帝時曾任河陰令。西晉末為石勒所俘,官至大將軍右司馬。傅暢生活年代距阮咸不遠,其所記應當可信。清人嚴可均編纂《全晉文》,將《晉諸公贊》所引阮咸論律一段話摘出,名之為《律議》,故今人多以《律議》稱之。其文云:

勖所造聲高,高則悲。夫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今聲不合雅,懼非德政中和之音。必是古今尺有長短所致。然今鐘磬是魏時杜夔所造,不與勖律相應,音聲舒雅而久。不知夔所造時人為之,不足改易。[11]

(二)《與姑書》,今存一句。

阮咸《與姑書》,出自《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劉孝標注引《阮孚別傳》:“咸與姑書曰:‘胡婢遂生胡兒?!么饡唬骸遏旍`光殿賦》曰:胡人遙集于上楹??勺衷贿b集也。’故孚字遙集。”[9]395明人梅鼎祚編纂的《西晉文紀》收有阮咸《與姑書》,但整篇書信亦僅“胡婢遂生胡兒”一句[12],顯系從《阮孚別傳》輯出。

阮咸與竹林七賢中的其他人一樣,疏狂任誕,率性而為。其姑姑歸省,隨身帶了一個鮮卑侍女。阮咸與鮮卑侍女暗通款曲,竟然瞞著姑姑,與鮮卑侍女珠胎暗結。因母喪,姑姑要移居遠方,臨行時把侍女一起帶走。阮咸得訊后,不顧身有重服,向客人借了一頭驢子,騎上就追,硬是把鮮卑侍女追了回來,二人同騎一條驢子而回。他還振振有詞地說:“人種不可失!”阮咸在重喪之中竟有如此放誕之舉,遭到了社會輿論的譴責,致使宦途蹇塞,長期得不到任用。正如東晉戴逵《竹林七賢論》所說:“咸既追婢,于是世議紛然,自魏末沉淪閭巷,逮晉咸寧中始登王途?!盵9]395

三、見載于其他文獻且著作權有爭議者

除上述作品可論定為阮咸所作外,其他文獻還著錄一些阮咸的作品,但迄今為止一直存有很大爭議。其最主要者有二,一是《古三墳注》,二是《三峽流泉》。

(一)《古三墳注》,今存。

明何鏜輯《漢魏叢書》收錄有《古三墳》,題晉阮咸注。

《三墳》又稱《古三墳》或《古三墳書》。早在春秋時期,《三墳》就是史官常所誦讀之書,《左傳·昭公十二年》載:“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在當時,能夠誦讀《三墳》《五典》等上古史書,是良史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引孔安國《尚書序》云:“伏犧、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薄鞍素灾f,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薄俺笫芬邢嗄茏x《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编嵭①Z逵等人則以為,《三墳》《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書[13]。如此說來,《三墳》古已有之。

然而,正如四庫館臣所言:“《三墳》之名見于《左傳》,然周秦以來經(jīng)傳子史,從無一引其說者,不但漢代至唐咸不著錄也?!盵14]88北宋神宗元豐年間,此書突然現(xiàn)世。書前所附北宋毛漸《古三墳序》,對《古三墳》及其發(fā)現(xiàn)過程有簡要介紹。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出現(xiàn)的《古三墳》,“《墳》乃古文,《傳》乃隸書”,而且“言簡而理暢”,故而毛漸“疑非后世之所能為也”。但是,此書現(xiàn)世之后立即引起人們的關注,其真?zhèn)螁栴}一直爭論不休。

南宋初年著名史學家、目錄學家鄭樵以為,“其文古,其辭質而野,其錯綜有經(jīng)緯,恐非后人之能為也”,力主此書為真:

三皇太古書,亦謂之《三墳》,一曰《山墳》,二曰《氣墳》,三曰《形墳》。天皇伏犧氏本《山墳》而作易,曰《連山》;人皇神農(nóng)氏本《氣墳》而作易,曰《歸蔵》;地皇黃帝氏本《形墳》而作易,曰《坤乾》。雖不畫卦,而其名皆曰卦爻大象?!哆B山》之大象有八,曰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而統(tǒng)以山;《歸蔵》之大象有八,曰歸、蔵、生、動、長、育、止、殺。而統(tǒng)以氣;《坤乾》之大象有八,曰天、地、日、月、山、川、云、氣,而統(tǒng)以形。皆八而八之,為六十四。其書漢魏不傳,至元豐中始出于唐州比陽之民家,世疑偽書。然其文古,其辭質而野,其錯綜有經(jīng)緯,恐非后人之能為也。如緯書猶見取于前世,況此乎?且《歸蔵》至晉始出,《連山》至唐始出,然則《三墳》始出于近代,亦不為異事也。[2]301

馬端臨《文獻通考》征引晁公武、陳振孫等人斥《古三墳》為偽書的有關論述,力辯此書之偽:“按夫子所定之書,其亡于秦火,而漢世所不復見者,蓋杳不知其為何語矣。況《三墳》已見削于夫子,而謂其書忽出于元豐間,其為謬妄可知。夾漈好奇而尊信之,過矣。又況詳孔安國《書序》所言,則《墳》《典》,書也,蓋百篇之類也?!栋怂鳌芬滓玻w彖象文言之類也。今所謂《三墳》者,曰《山墳》、《氣墳》、《形墳》,而以為《連山》、《歸蔵》、《坤乾》之所由作,而又各有所謂大象、六十四卦,則亦是易書,而與百篇之義不類矣,豈得與《五典》并稱乎?”[15]元人吳師道《古三墳書后題》、清人朱彝尊《經(jīng)義考》等,亦認為《古三墳》為偽書。

迄明嘉靖間,浙江麗水人何鏜輯《漢魏叢書》,收錄有《古三墳》,題署“晉阮咸注”。這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阮咸注《古三墳》的記載。但《古三墳》既為學者所疑,阮咸注同樣不能不讓人生疑。四庫館臣曾明確指出:“故宋元以來,自鄭樵外,無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鏜刻入《漢魏叢書》,又題為晉阮咸注,偽中之偽,益不足辨矣?!盵14]89檢索有關文獻不難發(fā)現(xiàn),四庫館臣之語未免失于武斷。明天啟丙寅(1626)快閣刻本前附新都唐琳《古三墳敘》,就支持鄭樵的說法:“邃哉三皇書也,統(tǒng)之為墳,會之為易,條而紀之,為山則為《連山》,為氣則為《歸藏》,為形則為《乾坤》。其理簡而至,奧而精。每墳爻卦大象,又皆以八字參錯成文,有剛柔相摩、八卦相蕩之意。引申觸類,其意曷有既也?復有《姓紀》《皇策》《政典》諸篇,文辭古穆,骎骎乎駕《謨》《典》而上之。獨是前后兩敘,竟亡姓名,而本文殘缺,不過五六字。此孰非開辟初一段靈氣,以盤結于永永不墜。讀是書者,蓋可以偽而疑之耶?”[16]

《古三墳》之真?zhèn)?,尚難斷定。如此,則《古三墳》阮咸注,亦未便即加否認。西晉杜預為《春秋左氏傳》作注,已明確指出《三墳》《五典》等皆是古書名。阮咸與杜預是同時代人,若是時《古三墳》尚存,則阮咸為之作注,亦是完全可能的。受時代風氣的影響,竹林七賢對《周易》都很有興趣,阮咸與阮渾的《難答論》是關于《周易》,阮咸又曾作《易義》,如此推斷,其為同屬于《易》類的《古三墳》作注,也是有可能的。

(二)《三峽流泉》,已佚。

《三峽流泉》為古樂,流傳已久。《太平廣記》引《中興間氣集》載李秀蘭故事,已有阮咸為《三峽流泉》的記載。其文云:

秀蘭嘗與諸賢會烏程縣開元寺,知河間劉長卿有陰疾,謂之曰:“山氣日夕佳?!遍L卿對曰:“眾鳥欣有托?!迸e坐大笑,論者兩美之。秀蘭有詩曰:“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蓋五言之佳境也,上方班姬即不足,下比韓英則有余,亦女中之詩豪也。嘗賦得《三峽流泉歌》曰:“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聞。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三峽迢迢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巨石奔湍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赝臑|曲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一彈既罷又一彈,愿與流泉鎭相續(xù)。”[17]

北宋末年的曹勛言及《三峽流泉歌》時,引《琴集》之語,以為乃阮咸所作。他說:“古詞。皆云:《琴集》云:初,阮咸所作,今新而補之。草木揺落兮露為霜,三峽之水兮流湯湯,我欲絕之兮恨無梁。邈佳人兮天一方,明月皎皎兮泉流湯湯?!盵18]郭茂倩《樂府詩集》亦云:“《三峽流泉歌》,李季蘭?!肚偌吩唬骸度龒{流泉》,晉阮咸所作也?!盵19]

曹勛和郭茂倩所說的《琴集》,應是《舊唐書·經(jīng)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的《琴集歷頭拍薄》的省稱。是書今已不存,只有部分文字散見于有關文獻,其稱《三峽流泉》乃阮咸所作,有何依據(jù),已不得而知。

阮咸妙解音律,善彈琵琶,是魏晉時期著名的音樂家。當時另一音樂家荀勖,對阮咸甚為佩服,以為自己在音樂方面遠不及阮咸。阮咸在音樂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或曾作《三峽流泉歌》而時人失于記載,亦未可知。當然,也不排除后人因為阮咸是著名的音樂家而有意攀附,借阮咸之名而傳其個人之作。這并非主觀臆斷,樂器阮咸的得名,或可看出一些端倪。

后晉劉昫《舊唐書·音樂志》載:“阮咸亦秦(當作“奏”)琵琶也,而項長過于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阮咸所彈與此類,因謂之阮咸。咸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20]《新唐書·元行沖傳》亦載,元行沖為太常卿時,“有人破古冢得銅器似琵琶,身正圓,人莫能辨。行沖曰:‘此阮咸所作器也?!滓阅荆抑?,其聲亮雅,樂家遂謂之阮咸”[1]5691。元行沖以為古墓中出土的樂器是阮咸所造,樂家遂把仿制的樂器稱為阮咸,這不僅表明阮咸在中國音樂史上的深遠影響,而且透露出阮咸在世時曾經(jīng)制作過樂器的信息。假如阮咸在世時真的制作過樂器,那么,阮咸作《三峽流泉》也就非常可能了。

四、散見于古代文獻中的言論

阮咸留給后人的作品不多,留下來的言論也很少。搜求古代文獻,僅輯得4條。略述于次。

(一)“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語見《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9]

劉孝標注引戴逵《竹林七賢論》亦載其事:“諸阮前世皆儒學,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棄事,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錦綺,咸時總角,乃豎長竿掛犢鼻裈也?!盵9]393《太平御覽》所引《竹林七賢論》與此略異:“阮咸字仲容,籍兄子也。諸阮前世儒學,善屋室,內足于財。唯籍一巷尚道業(yè),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曝衣,諸阮庭中爛然,莫非綈錦。咸時總角,乃堅長竿,摽大布犢鼻裈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復共耳?!盵10]150《晉書》本傳述此事,則取自《世說新語》:“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服,皆錦綺粲目。咸以竿掛大布犢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21]

(二)“人種不可失”

語見《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阮仲容先幸姑家鮮卑婢。及居母喪,姑當遠移。初云當留婢,既發(fā),定將去。仲容借客驢,著重服,自追之,累騎而返,曰:‘人種不可失?!催b集之母也。”[9]395

(三)“我雖失三公,然得遙集”

語見唐陸龜蒙《小名錄》卷上:“阮咸字仲容,性任誕,不拘小節(jié),私姑家之貉婢。姑徙居,初云留,后乃攜去。咸時居喪,聞之,借客驢追之,連騎而返,獲議于時,廢棄者久之。及孚之生也,其姑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語曰:‘胡人遙集于上楹,乃字曰遙集?!偃菝繃@曰:‘我雖失三公,然得遙集。’”[22]

明陶宗儀《說郛》引陸龜蒙《小名錄》,唯兩處有小異:“阮咸字仲容,性任誕,不拘小節(jié),私姑家之貉婢。姑陟居,初云留,后乃攜去。咸時居喪,聞之,借客驢追之,連騎而返,獲議于世,廢棄者久之。及孚之生也,其姑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語曰:‘胡遙集于上楹,乃字曰遙集?!偃菝繃@曰:‘我雖失三公,然得遙集?!盵23]

(四)“客中月夜聞此聲,使人斷腸”

語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斷腸”條。其文云:“晉阮咸,字仲容,聞笛聲曰:‘客中月夜聞此聲,使人斷腸。’杜詩:‘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24]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引《山堂肆考》,作“晉阮咸聞笛聲,曰:‘客中月夜聞此聲,使人斷腸’”[25]。

五、阮咸的書法作品

阮咸著述除上述可考者外,尚有一些未知其詳者。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阮咸的書法作品。阮咸是有名的書法家,擅行草。唐人韋續(xù)《墨藪》把唐文宗開成之前的書法家分作九品,將阮咸行草置于“中中十一人”之中。北宋朱長文《墨池編》,把阮咸列入魏吳晉宋齊梁陳八十七書家之一。宋代張思《書小史》亦有阮咸工行草書的記載[26]。

有關的書學著作雖有阮咸擅行草書的記載,但很少記載阮咸的書法作品。唯一記載阮咸有書法作品者,是朱文長《墨池編》所載“唐興唐寺石經(jīng)藏讠贊”,其文云:

右興唐寺石經(jīng)藏贊,皆其作者自書,而八分者數(shù)家,唯蔡有鄰著其姓氏。有鄰名重當時,杜甫嘗稱之于詩。其為阮咸所書小字,與三代器銘何異?可謂名實相稱也。余家集錄有鄰書頗多,皆不若此贊,故尤寶之。余初不識書,因集古著錄,所閱既多,遂稍識之。然則人其可不勉強于學也。治平元年三月晦日書。[27]

上文“治平元年三月晦日書”九字,是朱文長記錄“唐興唐寺石經(jīng)藏贊”的時間。“治平”為宋英宗年號,治平元年即公元1064年。文中既稱“阮咸所書小字,與三代器銘何異”,則阮咸所書當為篆籀文或之前的書契文字。

然而,檢閱史料,卻不見有阮咸擅長篆籀文或書契文字的記載。如此,則《墨池編》的記載是否可靠就值得懷疑了。歐陽修《集古錄》亦載有“唐興唐寺石經(jīng)藏贊”。其文除“阮咸”為“苑咸”外,其余與《墨池編》完全相同[28]。歐陽修《集古錄》成書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至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倘如此,《集古錄》當是吸收了朱文長《墨池編》的成果??上У氖?,其后的書法著作述及“唐興唐寺石經(jīng)藏贊”,皆轉錄歐陽修《集古錄》,“阮咸”則隨《集古錄》一概變成了“苑咸”。阮咸是否有書法作品,只好姑且存疑了。

根據(jù)上述考論,對阮咸的著述,大致可以作這樣一個總結:阮咸原有文集一卷行世,元代尚存,后來散佚。另有雜著《難答論》二卷(與阮渾合著)與《易義》,皆已散佚;阮咸存世的作品,只有《律議》和《與姑書》,《律議》見載于晉秘書監(jiān)傅暢的《晉諸公贊》,《與姑書》則出自《世說新語》劉孝標注引《阮孚別傳》;《三峽流泉歌》和《古三墳注》,有文獻記載出自阮咸之手,但著作權存較大爭議,未可遽定,尚待新的材料加以佐證;阮咸的言論,今可見者僅四條,皆寥寥數(shù)語。其中“未能免俗,聊復爾耳”“人種不可失”和“我雖失三公,然得遙集”三句,當無可疑,“客中月夜聞此聲,使人斷腸”一語,見載于明代人的著作,其可信度值得懷疑;此外,阮咸還精通書法,但其書法作品不見傳世。北宋朱文長《墨池編》雖然有“阮咸所書小字,與三代器銘何異”之語,但僅為孤證,姑且存疑。

[1]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鄭樵.通志[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3]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263.

[4]朱睦.授經(jīng)圖義例[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248.

[5]朱彝尊.經(jīng)義考[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107.

[6]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363.

[7]王欽若,等.冊府元龜[M].北京:中華書局,1960:7266.

[8]王應麟.玉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678.

[9]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李昉,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1]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58:1877.

[12]梅鼎祚.西晉文紀[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156.

[13]十三經(jīng)注疏整理委員會.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306.

[14]永镕,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5]馬端臨.文獻通考[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75.

[1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832-833.

[17]李昉,等.太平廣記[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60.

[18]曹勛.松隱集[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334.

[19]郭茂倩.樂府詩集[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535.

[20]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076.

[21]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1362.

[22]陸龜蒙.小名錄[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631.

[23]陶宗儀.說郛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560.

[24]彭大翼.山堂肆考[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302.

[25]陳元龍.格致鏡原[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721.

[26]張思.書小史[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232.

[27]朱長文.墨池編[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863.

[28]歐陽修.集古錄[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91.

[責任編輯 海 林]

I206.2

A

1000-2359(2010)02-202042-05

衛(wèi)紹生(1957—),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六朝文學、文獻學及中原文化的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9BZW022)

2010-012-3

猜你喜歡
阮咸
特立獨行,看我行(三)
阮咸被逐
阮咸之流變及啟示
未能免俗
阮咸:他把名字留給了樂器
風流入弦,花月無缺
風流入弦,花月無缺
風流入弦,花月無缺
阮咸·化佛
教你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