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
(延安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陜西 延安 716000)
《覺醒》(1899)是19世紀(jì)末美國著名女作家凱特·肖邦的代表作,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講述的是一個中產(chǎn)階級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故事。女主人公艾德娜為了追求獨立的自我與自由,勇敢地走出家庭,不再做丈夫的附屬品和家庭的奴隸,但最終由于在社會上找不到一席之地而選擇自殺。小說發(fā)表之后,曾在美國文壇引起了軒然大波,遭到讀者和批評家的嚴(yán)厲抨擊,被認(rèn)為是一本“陳腐而骯臟”、“庸俗不堪”、“危險”的書[1]。評論家甚至將《覺醒》比作“美國的《包法利夫人》”[2]。肖邦沒料想到《覺醒》會遭到如此強烈的攻擊,以至于她后來這樣說:“我從來也沒有想到龐特里耶夫人會把事情弄得這么糟,會招來眾人的詛咒。我當(dāng)初若是稍稍預(yù)料到能有這般結(jié)果,就不會把她寫在小說之中了?!盵3]9最終,《覺醒》被禁止收藏,而肖邦在被許多文藝團(tuán)體除名后抑郁而終。
然而,時至今日,《覺醒》儼然登上美國經(jīng)典文學(xué)的寶座,美國許多著名高校都已將它列入“美國文學(xué)導(dǎo)讀”這一核心必修課程的必讀書目之中[4],成為被分析得最多的美國文學(xué)作品之一。由于《覺醒》刻畫了艾德娜由父權(quán)社會家庭的“奴隸”轉(zhuǎn)變?yōu)榫哂歇毩⑷烁竦陌兹伺缘臍v程,該小說是一部反映女性解放的小說,也被稱為“女性主義經(jīng)典”[5]之作。女性主義文學(xué)評論家Elaine Showalter指出,《覺醒》是一部過渡性女性小說,是闡述從19世紀(jì)家庭社會的婦女文化和文學(xué)過渡到現(xiàn)代主義的異性愛小說[6]。《覺醒》既是一首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贊美詩,也是一曲反映女性命運的悲歌[7]。肖邦在《覺醒》中描寫了艾德娜對婚姻生活的不滿和因生活無意義的苦悶,并刻畫了她與其他男性接觸所引起的性意識的覺醒,從而表現(xiàn)了艾德娜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她對獨立人格的追求。肖邦在刻畫艾德娜時指涉了童話故事《睡美人》,以此來抨擊《睡美人》中所倡導(dǎo)的女性理念,使整部小說富有新的內(nèi)涵。因此,對小說中互文性現(xiàn)象和戲仿成分的認(rèn)識直接影響讀者對整部小說的解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指“一篇文中交叉出現(xiàn)的其他文本的表述”,是“已有和現(xiàn)有表述的易位”[8]。符號學(xué)家朱莉婭·克里斯蒂娃在《詞·對話·小說》一文中指出:“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語的鑲嵌品構(gòu)成的,任何的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zhuǎn)化?!盵9]互文性通過文本之間記憶、修正、重復(fù)、戲擬,甚至破壞、戲謔等手段向一切文本產(chǎn)生擴(kuò)散性影響?!叭魏挝谋径继幵谌舾晌谋镜慕粎R處,都是對這些文本的重讀、更新、濃縮、移位和深化?!盵10]而能使文本與文本之間產(chǎn)生相互交錯、彼此依賴關(guān)系的手法之一就是戲仿(parody)。
“Parody”在詞典中被解釋為“滑稽地模仿”[11]。該詞源于希臘文παροδια,最初指對史詩的滑稽模仿改造。之后,該詞被賦予不盡相同的含義,被譯成“戲仿”、“拙劣的模仿”、“戲擬”、“模仿詩文”等等(在本文中,parody譯為戲仿)。Linda Hutcheon認(rèn)為戲仿“不只是字典里所定義的‘滑稽地模仿’”[12]5,而應(yīng)為“帶有批判距離的重復(fù),而此距離在相似性的中心又包容差異的嘲弄”[13]。戲仿是帶有批評意味的模仿。由于受到“相似性”的限制,戲仿只能借鑒已存在的文本,“帶有差異地重復(fù)”[12]32該文本(源文本)。只有被戲仿的對象是已經(jīng)存在的、已知的文本時,戲仿的仿文才可能被理解,因此,源文本和仿文之間存在著互文關(guān)系。戲仿的仿文與源文本之間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形成對立統(tǒng)一的藝術(shù)張力,產(chǎn)生了“差異”與“相似性”這對矛盾體。因為戲仿是“一種具有諷刺特征的模仿,但這種模仿并不總是要依賴被戲仿的源文本”[12]6,所以,在這對矛盾體中,“差異”要比“相似性”重要。當(dāng)然,這對矛盾體中的相似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種相似性是戲仿存在的基石,是戲仿的前提,而差異則是戲仿的根本目的。由于這種差異帶有一種諷喻性的評判,“戲仿的仿文與被戲仿的源文本之間暗含了一定的批評的距離”[12]32,并且戲仿所帶來的各種意義皆來自于這個距離,從而能更充分地表達(dá)出仿文的真實創(chuàng)作意圖。因此可以說,“戲仿……是一種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評的形式,一個對自身進(jìn)行批判性思維的體裁的方式。”[14]
艾德娜與玫瑰公主的相似性和差異是對《覺醒》進(jìn)行戲仿解讀的基本前提。玫瑰公主是格林童話故事《睡美人》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位美麗迷人的少女,從小就得到許多祝福,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但由于在她幼年之時父母為她舉辦宴會時少邀請了一位女巫,女巫便詛咒她將在成年時被紡錘扎傷手而死去。后來,多虧另一女巫將詛咒緩解:公主將不會死,可是她必須沉睡一百年,在被鄰國的一位王子親吻后,公主才會蘇醒過來。玫瑰公主的父母為防止不幸降臨,下令將全國的紡錘燒掉。可是,成年的公主在城堡的一座塔樓上還是遇到了正在紡線的女巫,被紡錘扎傷后昏睡過去。直到一百年后,一位王子來到,吻醒了公主,并娶公主為妻,兩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雖然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字和身份均有所不同,但兩者之間在某種層面上還存在著一些相似之處。在《覺醒》中,當(dāng)丈夫前往紐約、“連兩個小孩也走了”后,艾德娜“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走遍整棟房子,第一次審視這棟房子似的”[15]90的行為與《睡美人》中玫瑰公主在父母離開后在城堡里探險的行為類似。Andrew Delbanco指出“雖然艾德娜近29歲,但是她的舉止卻像是渴望周末沒有大人看管的16歲孩子的行為”[3]97。當(dāng)艾德娜和丈夫僵持一夜之后,準(zhǔn)備去尚奈爾島望彌撒時,她“只是跟著感覺盲目地走,好像已將自己交給不知名的手去引導(dǎo),已經(jīng)解除靈魂的責(zé)任”[15]40。這些話語像是《睡美人》中玫瑰公主去塔樓前心理的回響。在望彌撒時,她突然覺得很悶,昏昏欲睡。一如玫瑰公主,艾德娜需要睡眠?!鞍履茸约阂粋€人留在小房間里……往高大且雪白的床中央躺了下來?!?,雙手輕松地交握在頭頂,漸漸入睡?!盵15]45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聯(lián)想起沉睡時的玫瑰公主。接著,小說寫到醒來的艾德娜從窗簾的狹縫往外看,“奇怪,那些人都到哪里去了?……‘我睡了幾年了???’她問道……‘你睡了整整一百年,我被留在這里保護(hù)你,讓你能好好睡覺。我已經(jīng)在這棚下看了一百年的書?!盵15]46此處,肖邦明顯戲仿了《睡美人》的場景和對白,使得艾德娜沉沉午睡后的蘇醒映射《睡美人》中玫瑰公主百年之眠后懵懂地醒來。
從更為隱喻的層面上來看,《覺醒》中艾德娜與芮芝小姐交往后自我的覺醒和對幸福的追求戲仿并顛覆了《睡美人》中玫瑰公主在遇見女巫后的沉睡和對幸福的等待。芮芝小姐是對《睡美人》中居住在城堡塔樓上的女巫諷刺性的模仿。她容貌丑陋,干枯矮小的身子已經(jīng)不年輕。她那總是一襲黑蕾絲衣衫的著裝習(xí)慣映照了童話故事里女巫的衣著,周圍人對她“蠻討人厭”的評價暗合了世人對女巫的看法。而且,芮芝小姐堅持不下水游泳的生活習(xí)慣暗示她“具有女巫怕水的傳統(tǒng)習(xí)慣”[3]136。另外,由于她租賃的公寓總是位于頂樓,因而她就如童話故事里的女巫般遠(yuǎn)離嘈雜的塵世。她所居住的公寓那小小的前廳有很多窗戶,常有很多黑煙和煤灰飄進(jìn)來,從窗戶往外望去,可以看到蜿蜒的密西西比河上過往船只的大煙囪,契合了童話故事中女巫居住環(huán)境中的專屬物“煙灰”和“煙囪”[3]95。然而,盡管芮芝小姐在外表、行為和居住環(huán)境上與傳統(tǒng)的女巫相似,但在《覺醒》中她激起艾德娜追求愛情、幸福的信心,而不是像《睡美人》中的女巫那樣讓艾德娜被動地靜候幸福的降臨。她對艾德娜的贊美喚醒了艾德娜沉睡的藝術(shù)氣質(zhì);她對艾德娜的激勵增強了艾德娜“不愿只做妻子、母親的渴望”[16];她對艾德娜所說的藝術(shù)家需要有“敢挑戰(zhàn)、不屈服的靈魂”的話語支持了艾德娜追求獨立和完整人格的斗爭。而且,在艾德娜離開時,她給予艾德娜“想要飛越傳統(tǒng)和偏見”就得有“強壯的翅膀”[15]79的忠告如《睡美人》中女巫般預(yù)言了艾德娜所將面臨的巨大困難和難以承受的痛苦以及最終的失敗和自殺。
艾德娜和玫瑰公主之間的相似性以及芮芝小姐的形象、話語、行為使得讀者在閱讀《覺醒》時會聯(lián)想到《睡美人》,在潛意識中把艾德娜解讀成現(xiàn)代版的睡美人。而且,這種聯(lián)想又會使得讀者對艾德娜和玫瑰公主進(jìn)行更深入的比較和分析,進(jìn)而從她們的相似性中看到她們之間所存在的差異,以及共生于這種差異或者說以這種差異為載體的意圖性和分析性。在很大程度上,艾德娜就是身處現(xiàn)代的玫瑰公主,是一位處在一個完全不同境遇的玫瑰公主,一位全新的睡美人。這個現(xiàn)代版的睡美人在變化了的語境中行為和反應(yīng)必然是不同的。
這兩位睡美人在整體形象刻畫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端廊恕分械拿倒骞魇且粋€純潔無瑕的少女,而《覺醒》中的艾德娜是一位即將三十歲且育有二子的已婚婦女;聰明美麗、性格溫柔、舉止優(yōu)雅、人見人愛的玫瑰公主在外表上完全符合傳統(tǒng)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可是艾德娜與其說美麗倒不如說其豪邁灑脫、充滿著風(fēng)情,她那“如水平線般平直”的粗粗的眉毛的顏色比發(fā)色還深[15]4;玫瑰公主在百年沉睡中靜靜地等待王子的親吻來打破詛咒,被動地等候幸福的降臨,而艾德娜被芮芝小姐道破愛上勞伯特后便主動追求愛情,而且與厄洛賓交往時她竟然把愛情與肉體分離開來,她主動搬離“漫步大道上的那個家”[15]98,彎下身吻勞伯特后徑直從他身旁走開;玫瑰公主和王子結(jié)婚后幸福地生活,而艾德娜最終明白“在這世界上,沒有一樣事物是她渴望的”[15]146。雖然丈夫、孩子都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可是艾德娜認(rèn)為他們不應(yīng)該連她的軀體和靈魂都占有!因此,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走向大海。在海邊,她褪掉身上累贅刺人的衣物,緩緩地走進(jìn)水中,浮起潔白的身子,干凈利落地向遠(yuǎn)方游去。艾德娜赤裸著身軀游向大海深處的景象反映了她對傳統(tǒng)觀念意識的擯棄,是她作為一個獨立、完整個體的宣言,更好地印證了她曾經(jīng)對拉提諾夫人阿黛兒所說的“放棄不一定必要的事物”,為孩子放棄金錢、生命,但不放棄自我的話語。艾德娜和玫瑰公主兩者間的這些差異彰顯了肖邦對《睡美人》中所倡導(dǎo)的傳統(tǒng)女性理念的抨擊,中產(chǎn)階級已婚婦女艾德娜大膽地追求自由幸福卻不得不借死亡來反抗其作為女性必須承受的痛苦和壓抑是對作為傳統(tǒng)女性形象的玫瑰公主顛覆性的戲仿。
縱觀全文,艾德娜是唯一開始真正領(lǐng)悟自己的位置、意識到個人與內(nèi)心世界以及外在世界關(guān)系的人。這種認(rèn)知起初使她困惑、痛苦,接著使她挑戰(zhàn)、反抗傳統(tǒng)理念,最終讓她與傳統(tǒng)意識完全決裂。因為意識到在這個社會中她的思想行為無法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意識到只要她繼續(xù)活下去,就必須重復(fù)過沒有自我的生活,繼續(xù)做丈夫的好妻子和孩子們的好母親,繼續(xù)做他們的“奴隸”,所以她只有選擇死亡。正如她在自殺前曾對孟德萊先生所說,“過去的日子就像在做夢一般——但愿可以沉睡不醒——醒來卻發(fā)現(xiàn)——啊,也好,或許醒來終究是比較好的,即使受苦,也總比一生都被幻象所蒙蔽來得好?!盵15]142這便是她覺醒的最終意義:寧可醒來后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愿再懵懂地生活下去。艾德娜投身大海懷抱的自殺并不是消極的挫敗,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叛逆——對父權(quán)社會無言的反抗。雖然表面上她失敗了,但她在大海擁抱之下的死亡方式是讓心靈遨游于孤獨的深淵之中,象征著她寧死也不愿意放棄心所期望的自由。
肖邦通過戲仿的方式顛覆了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中睡美人的形象,讓艾德娜這個全新的睡美人來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婚姻、愛情和婦女性意識。雖然艾德娜最后不得不以死來反抗和逃避現(xiàn)實對她的迫害,但是她已經(jīng)成功地表達(dá)了自己對婦女在婚姻、愛情、幸福和自身地位之間作出艱難抉擇的理解:婦女是獨立的主體,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所推行、提倡的觀念是謬論,是對婦女的壓迫和傷害;“廚房里天使”的形象是父權(quán)社會用來籠絡(luò)和欺騙婦女的詭計,是使眾多婦女麻木的懷柔計策。婦女是有能力反抗的。可是走在時代前列的艾德娜的反抗最終結(jié)局也只能是以自殺來顯示她的決心和不愿屈服的靈魂。艾德娜裸身游向大海的結(jié)局或多或少體現(xiàn)出她作為女性的無奈,她在死前褪去象征道德倫理束縛的衣物以及沒有向上帝懺悔的行為都足以表現(xiàn)出她身上具有一種堅決地向父權(quán)社會挑戰(zhàn)的無畏精神。
[參考文獻(xiàn)]
[1]Baym N.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Volume C:1865—1914[M].New York,London:W W Norton & Company,1989:1 505.
[2]Elz A E.“TheAwakening”and“ALostLady”:Flying with Broken Wings and Raked Feathers[J].The Southern Literary Journal,2003,35(2):13-27.
[3]Martin W.New Essays onTheAwakening[M].Beijing:Peking UP,2007.
[4]Corse S M,Westervelt S D.Gender and Literary Valorization:The Awakening of a Canonical Novel[J].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2,45(2):139-161.
[5]Killeen J.Mother and Child:Realism,Maternity,and Catholicism in Kate Chopin′sTheAwakening[J].Religion and the Arts,2003,7(4):413-438.
[6]程錫麟,王曉路.當(dāng)代美國小說理論[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1:163.
[7]闞鴻.《覺醒》:女性性意識覺醒的先聲[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05(26):176-178.
[8](法)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M].邵煒,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
[9]Kristeva J.Word,Dialogue and Novel[M]//Toril Moi.The Kristeva Reader.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 Ltd,1986:36.
[10]Kristeva J.Théorie d′emsemble[M].Paris:Seuil/Tel Quel,1968:77.
[11]Hornby A S.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K].李北達(dá),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7:1 067.
[12]Hutcheon L.A Theory of Parody:The Teachings of Twentieth-Century Art Forms[M].New York:Methuen & Co Ltd,1985.
[13]Hutcheon L.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History,Theory,Fiction[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88:26.
[14]McHale B.Postmodernist Fiction[M].London:Routledge,1987:145.
[15](美)凱特·肖邦.覺醒[M].楊瑛美,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16]Gray J B.The Escape of the“Sea”:Ideology andTheAwakening[J].The Southern Literary Journal,2004,37(1):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