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為根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軍事體育參謀業(yè)務教研室,廣東廣州510500)
一百多年來,美國陸軍關于身體訓練的官方稱謂不斷發(fā)生變化,依次為:Army Physical Training(1980s-1990s),Army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1990s-2000s),Army Physical Readiness Training(2000s-)。19世紀末開始,美國陸軍使用 “身體訓練”(Physical Training)一詞,并持續(xù)使用將近一個世紀。20世紀末,美國陸軍普遍使用 “體適能訓練”(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這一詞匯,國內(nèi)通常譯為 “體能訓練”。到了21世紀,美國陸軍又采用了另外一個詞匯來表述,即 “身體準備訓練” (Physical Readiness Training)。美國陸軍司令部在 FM 3-22.20(2007)與 TC 3-22.20(2010)Army Physical Readiness Training中,重新明確了 “身體準備訓練”一詞。在該野戰(zhàn)條例中,對 “身體準備訓練”做了明確的界定:身體準備訓練是指能夠滿足任何戰(zhàn)斗或崗位職責的需要,遂行任務并能持續(xù)戰(zhàn)斗以取得勝利的身體能力。
從 “身體訓練”到 “體適能訓練 (體能訓練)”,又到 “身體準備訓練”,這些提法的變化,折射出美國陸軍對于身體訓練理念的轉變,這是從“健康”到 “適應能力”,又到 “戰(zhàn)斗準備”的遞進變化。提法變化的背后,是美國陸軍應對錯綜復雜的實戰(zhàn)環(huán)境對官兵身體的挑戰(zhàn)所作出的一系列思路轉換。因此,美國陸軍在野戰(zhàn)條例 FM3-22.20(2007)《身體準備訓練》中明確指出,身體準備訓練是戰(zhàn)備力量的基礎,是提高陸軍戰(zhàn)斗力的重要保證。美國陸軍司令部也因此特別強調(diào):身體準備訓練的目的不是純粹讓美軍士兵看起來更健康,而是讓他們切實做好身體的準備以完成軍事任務。
美國陸軍訓練條令中明確指出,身體訓練的根本目的是滿足戰(zhàn)爭的需要,“練為戰(zhàn)”是其根本宗旨。美國陸軍的身體準備訓練始終圍繞戰(zhàn)爭需要和戰(zhàn)場環(huán)境而開展,以戰(zhàn)爭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美軍陸軍要求所有士兵、職能部門、基層部隊和作戰(zhàn)機構都必須嚴格落實身體準備訓練。他們認為,戰(zhàn)斗準備是陸軍關注的首要問題,而官兵的身體準備又是戰(zhàn)斗準備的基礎。指戰(zhàn)員有責任訓練士兵使之身體準備達到和保持高水平的狀態(tài),以滿足訓練和作戰(zhàn)任務的需要。正因為美國陸軍認識到身體準備訓練的重要性,因而特別制定了周詳?shù)纳眢w訓練計劃、科學的身體訓練體系、詳細的身體訓練要求以及進行嚴格的身體訓練評估等等,這也使得他們能夠始終保持強壯的體魄和良好的戰(zhàn)場身心適應能力。
美國陸軍要求,身體訓練手段應與戰(zhàn)斗任務直接相關,有效整合諸如攀登、匍匐、跳躍、落地以及沖刺等基本技能以滿足作戰(zhàn)任務的需要。戰(zhàn)斗任務對身體提出怎樣的要求,身體就應該進行怎樣的訓練。一切身體訓練圍繞戰(zhàn)斗任務展開,以便使身體準備狀態(tài)達到戰(zhàn)斗熟練的程度?!熬殲閼?zhàn)”的理念更加明確,其核心就是要從戰(zhàn)斗任務和軍事行動的需求出發(fā)展開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身體訓練。
美國陸軍身體訓練講求科學,這是美國社會科學精神的折射與作用。訓練要做到有的放矢,首先需要明確戰(zhàn)斗行為對身體的需求程度。因此,美國陸軍認為:身體準備訓練的內(nèi)容、條件及標準來自對作戰(zhàn)核心任務或戰(zhàn)斗行為的動作分析。例如,在戰(zhàn)斗中士兵要對直瞄火力作出反應或移動,通過動作分析,士兵此時的身體反應主要包括跑、跳、躍進、匍匐、推、蹲、翻滾、停止、開始、變向等(見表1)。而這一系列的身體反應恰恰就是士兵在某一特定戰(zhàn)斗行為中的身體需求情況,其它戰(zhàn)斗行為推而論之,從而建立起以身體需求為基礎的各類訓練手段。這樣一來身體訓練手段就更具有針對性,更貼近實戰(zhàn)。美國陸軍身體訓練的科學化、精細化與美國科學管理的精神內(nèi)涵一脈相承。
表1 完成作戰(zhàn)任務的身體需求與練習手段 (示例)
美國陸軍規(guī)定:身體準備訓練應圍繞中心任務實施訓練,為戰(zhàn)斗任務的完成提供身體能力的支持。身體訓練是按照訓練—警報—部署 (Train-Alert-Deploy)的陸軍戰(zhàn)斗力生成模式組織實施的。陸軍指揮官根據(jù)部隊的部署情況按照司令部制定的身體準備訓練計劃組織訓練,確保在發(fā)出警報和做出部署前,部隊已經(jīng)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基本身體訓練科目表所規(guī)定的訓練任務,使部隊的身體準備能夠因應戰(zhàn)斗準備的需要。
美國陸軍特別強調(diào),身體準備訓練的目的絕不是應付一年兩度的體能達標測試?!斑_標”僅僅是考核和檢查身體訓練狀況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目的。因為美國陸軍認為應對達標而出現(xiàn)體能的 “頂峰”(Peaking)狀態(tài)并不能滿足戰(zhàn)時對身體能力表現(xiàn)熟練的要求。相反,美國陸軍身體訓練更加強調(diào)效果或表現(xiàn) (Performance)。身體訓練野戰(zhàn)手冊要求,每一次的身體訓練課都應堅持訓練 “表現(xiàn)”的評價,這是以績效為導向的訓練理念,其著眼點在戰(zhàn)時而非平時,“表現(xiàn)”的評價標準在于是否成功完成作戰(zhàn)任務或戰(zhàn)斗練習。
美國陸軍身體準備訓練系統(tǒng)是因應作戰(zhàn)和訓練效能的提升而特別設計的一整套標準化的身體訓練計劃。陸軍身體準備訓練系統(tǒng)運用階段性訓練的方法對體能水平各異的官兵施訓。該系統(tǒng)融合了三個訓練階段:新兵強化階段、提高階段和保持階段。新兵強化訓練階段是使未來的士兵準備好學習和適應陸軍身體準備訓練;提高階段是發(fā)展基礎體能和基本運動技能;保持階段是發(fā)展更高水平的體能以適應崗位需要。此外,針對因長期部署、野外訓練、休假、傷病等原因造成體能訓練水平下降的情況,該系統(tǒng)還設置了康復階段,恢復過程中達到過渡標準,即可重返分隊訓練。
每個訓練階段都編制了一系列的身體練習手段和訓練日程表,并制定了相應的身體訓練標準和考核辦法。完善的身體準備訓練系統(tǒng)使得美國陸軍官兵能夠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地受訓,從而得以保持良好的身體準備狀態(tài)。
美國陸軍認為,身體準備訓練計劃的成敗取決于組訓力水平的高低。組訓力是指組訓者給士兵提供建議、指明方向、激發(fā)動機而影響他們的過程。美國陸軍對組訓者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組訓者不僅要能講解和示范動作,而且還要懂得講授和指導的最佳方法;第二,組訓者應當以身作則,身體健康,善于調(diào)動積極性;第三,組訓者要掌握必要的行為科學知識,懂得領導、激勵和溝通;第四,組訓者應精力充沛并充滿熱情。FM3-22.20《身體準備訓練》中明確了身體訓練組訓者的19項職責,內(nèi)容十分具體詳細,涵蓋訓練時間、訓練隊形、訓練口令、訓練節(jié)拍、訓練強度、訓練計劃、助理教練和訓練器材的使用等等。野戰(zhàn)條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組訓者應該全身心投入工作,口令準確,賞罰分明,身先士卒,推動進步。總之,他必須嚴于律己,因為他的士兵處處以他為榮,以他的表現(xiàn)為榮,以他的能力為榮,以他的公正為榮,更以他率領團隊敢爭第一為榮?!?/p>
士官是組織身體準備訓練的基礎與核心。美國陸軍的士兵與士官的比例已超過2∶1,每個戰(zhàn)斗連都設專業(yè)體能訓練士官。美國陸軍要求士官組訓時以身體訓練標準為基礎、以訓練效果為導向以及以訓練任務為中心。同時要求他們必須依據(jù)陸軍訓練管理周期收集身體訓練的反饋信息。為完成身體準備訓練的組訓任務,士官應履行如下職責:確認通過身體訓練后單兵、班組和小分隊完成特定任務(支持部隊的共同使命和重要任務)的能力得到提升;身體訓練的準備、排練和實施;評估身體準備訓練,組織活動總結,為主官提供反饋信息;高級士官在身體訓練科目、練習手段與評估方法方面培訓初級士官等。
美國陸軍身體準備訓練遵循準確性 (PRECISION)、漸進性 (PROGRESSION)和全 面性(INTEGRATION)三個基本原則。準確性原則是第一原則,技術動作的準確是為了確保對身體的有效控制以及基本運動技能的發(fā)展,避免不當動作對身體造成傷害。而漸進性原則指有序地增加身體準備訓練的強度和訓練時間。適度的提高能使身體積極適應訓練負荷的變化。當強度和訓練時間增加過快違背了漸進性原則時,士兵將無法適應訓練的需要。全面性原則是指在身體準備訓練計劃中運用多種練習手段以獲得身體的均衡發(fā)展和適當恢復。由于多數(shù)戰(zhàn)斗任務需要綜合運用力量、耐力和靈活性身體素質,因此身體準備訓練手段在設計上多采用組合訓練的方式來提高士兵體能。三項原則的應用貫穿身體訓練的始終,是官兵組訓和受訓的基本準則,也是提高身體訓練效果和降低傷病的重要保證。
美國陸軍條例第350-1號規(guī)定:所有士兵原則上每天必須參加集體或單兵身體準備訓練,身體訓練時間通常安排在6∶30a.m.~8∶00a.m.。新兵入伍訓練階段,每次身體訓練課時為45~60 min,每周5~6次課。保持階段,每次課時長60 min以上,每周4~5次課。美國陸軍訓練和條令司令部批準的身體訓練日程表,包括基本戰(zhàn)斗訓練、同一基地部隊訓練、高級單兵訓練、基本戰(zhàn)斗訓練 (增強型)、同一基地部隊訓練 (增強型)和野外訓練等階段的訓練日程安排和時間分配,日程表詳細列出了每個階段的訓練周期 (周數(shù)),并且明確了周一至周六每個課次的教學內(nèi)容 (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練習手段和練習時間等。陸軍條例指出身體訓練日程表可以根據(jù)單位任務、單兵能力和單位作戰(zhàn)部署情況進行適當調(diào)整。
美國陸軍條例350-1號 《陸軍訓練與指揮官培養(yǎng)》明確特別訓練計劃適用于那些實現(xiàn)部隊目標或達到陸軍標準有困難的士兵。特別身體訓練計劃就是針對這些特殊軍人的訓練安排,包括體能測試不達標、體重超標、有臨時或永久醫(yī)療禁忌(PROFILES)記錄的官兵。參與特別康復訓練的士兵經(jīng)過評估后按照專門制定的訓練計劃開展身體練習。士兵在康復計劃中的表現(xiàn),體能士官會及時與康復計劃組訓者進行協(xié)調(diào)和溝通。美國陸軍條例特別強調(diào)這些計劃并不是懲罰性的,其目的是改善士兵的身體準備。
新版 (2007)陸軍身體訓練條例中,重點突出了力量、耐力和靈活性的訓練。力量訓練中,健身操、啞鈴、抗阻器械練習、攀爬、游擊訓練和圓木練習等美國陸軍推薦的主要力量訓練手段。耐力訓練中,沖刺跑、實戰(zhàn)移動練習和通過障礙等是無氧訓練的主要形式,負重行軍、持續(xù)跑和水上生存等是有氧訓練的主要形式。靈活性是力量和耐力的功能性應用。概括而言,身體訓練手段主要包括三種形態(tài):地面練習 (行軍、跑步和健身操等)、離地練習 (跳高、深蹲跳、高抬腿、爬桿、越障、攀斜梯和繩網(wǎng)、引體向上等)和格斗。
美國陸軍身體準備訓練是由陸軍司令部以條令條例的形式頒布,從訓練原理、訓練策略、訓練手段和訓練評估等方面都給予明確界定,對身體訓練計劃、組訓、實施和評估等實施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身體訓練計劃具體到每個訓練階段的訓練日程安排和訓練手段的選擇,甚至每一個訓練手段的組訓次序、重復次數(shù)等都做嚴格規(guī)定;身體訓練的實施從訓練口令、編隊、節(jié)奏、節(jié)拍、助理教練的位置以及示范等加以明細規(guī)范;對于多達數(shù)十種的身體訓練手段,從練習目的、預備姿勢、動作節(jié)奏、動作節(jié)拍、技術要點、傷病預防等方面詳盡規(guī)定,力求訓練的準確化、標準化;身體訓練評估以美國陸軍體育鍛煉標準作為藍本,體能標準從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等要素加以區(qū)分從而確定不同的體能標準。下面舉個例子,這是美國陸軍對行軍中身體訓練 “口令”的規(guī)定:“下達行軍口令是身體準備訓練組訓者的職責。開始行軍時,要下達‘前進,行軍'的口令。當以各自的步幅和速度行進時,下達 ‘便步走'的口令指示士兵繼續(xù)行軍但不用按照統(tǒng)一的節(jié)奏行進,同時允許士兵喝水和補充能量。終止行軍時,要在下達 ‘踏步走'的口令之后再下達 ‘全體都有,停'的口令?!?/p>
美軍陸軍最新推出的新兵體能訓練計劃中,長跑和長距離武裝越野等傳統(tǒng)體能訓練項目被明顯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跳躍、蹲伏和攀爬訓練等,提高力量和爆發(fā)力,力圖將士兵訓練成 “作戰(zhàn)運動員”。值得注意的是,F(xiàn)M3-22.20《身體準備訓練》突出了短距離的實戰(zhàn)移動練習,采用左右折返跑、300碼往返跑、30∶60 s跑、60∶120 s跑、山坡沖刺跑、變向跑、變速跑、跳步跑、低姿跑等形式進行訓練。另外,因應新型戰(zhàn)爭需要,新兵訓練項目中廢除了8 000公尺長跑,這是30年來美軍首次大幅修訂基本訓練規(guī)定。
此外,在最近頒布的新兵訓練計劃當中美軍更多引入了腰腹部的伸展運動手段,平日熟悉的仰臥起坐等傳統(tǒng)訓練項目也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瑜伽和普拉提等健身形式。
[1]FM 3-22.20.Physical Readiness T raining.Headquarders Deparment of the Army.Washington DC,December 2007
[2]TC 3-22.20.Physical Readiness T raining.Headquarders Deparment of the Army.Washington DC,March 2010
[3]FM 21-20.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Headquarders Deparment of the Army.Washington DC,September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