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蕓
·陶遇刺一案乃民國革命黨人內(nèi)部的第一件兇殺案
·陶成章破表敝屣奔走革命,“四至杭州而不歸”
·陳其美攬權起殺機,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蔣介石對陳其美素懷知遇之恩,二人結拜為兄弟
·陶案后,孫中山聞訊,“不勝駭異”,“非常痛悼”
·蔣介石惶恐萬分,為避風頭再次東渡日本
·陶案調(diào)查不了了之
中華民國的建立,令全國人民歡欣鼓舞。但是,當時的中國,各種政治勢力并存,相互角逐十分激烈。就在1912年(民國元年)的春天。就在人們翹首企盼一個新民國的到來時,滬軍都督陳其美遣派他的部下與密友蔣志青(介石)暗殺了著名的革命黨人陶成章,首開了民國以來發(fā)生在革命黨人內(nèi)部的第一件兇殺案,一時舉國嘩然。
陶成章案件發(fā)生在1912年1月14日凌晨2時許,比袁世凱主使兇手在1913年3月20日狙擊革命黨人宋教仁還要早一年兩個月零六天,在民國政治史上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同時這一事件對今后的中國政壇也有著極為深遠影響,對蔣介石的政治生涯更是一個關鍵性的轉(zhuǎn)折。在中國的辛亥革命史上,蔣介石原本是默默無聞,無論政治還是軍事方面都無大建樹的小卒。而暗殺革命黨人陶成章,卻使得他的名字頭一次寫進了歷史。
關于蔣介石暗殺革命黨人陶成章的案件。一向是國民黨當局諱莫如深、嚴禁談論的史實,是“國統(tǒng)區(qū)”史學家們的“禁區(qū)”。所以,幾十年來,凡有關陶成章生平事跡的史料,在“國統(tǒng)區(qū)”以至今日的臺灣島上是一律橫遭封鎖、湮沒,偶或出現(xiàn)。也必遭歪曲和篡改的。鑒于溯往知今,就讓我們一同來探究這一歷史案件的始末原委。
一
陶成章(1877-1912)字煥卿,浙江紹興人。他是清末著名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倡導者、革命家,是光復會領袖之一,著有《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和《浙案記略》等書,他的活動對辛亥革命成功有著很大的貢獻。
陶成章早年曾受到良好的舊學教育,15歲便在家鄉(xiāng)設館任塾師,這一時期,他開始接觸一些新學書籍,思想逐漸轉(zhuǎn)變。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激發(fā)了他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意識,與“推翻君主體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民主主義思想逐漸合拍。1902年,陶成章赴日本留學。1903年。“拒俄運動”爆發(fā)。留日學生組織“軍國民教育會”,陶成章結識該會會員龔寶栓、魏蘭等人,參與商議革命活動。1904年,陶成章歸國,遂積極奔走革命,聯(lián)絡會黨,策劃舉事。他經(jīng)常以麻繩束腰,腳穿芒鞋,奔走于浙江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辭勞瘁”。杭州離他家僅一水之隔,他卻“四至杭州而不歸”。有一次抵杭時已是臘月二十六,魏蘭勸他回家過年,他答:“幸老父猶健,家計無憂,一至故鄉(xiāng)??直蝗饲闋坷?,不能復出矣!既以身為國奔走,豈尚能以家系念耶!”
經(jīng)《杭州白話報》主筆孫翼中的介紹,陶成章結識了當時尚在獄中的白布會領袖漢振聲。二人相談甚歡。漢振聲為陶成章寫了幾封介紹信和十幾張名片,便于他前往各地與會黨聯(lián)系。陶成章每到一處,既聯(lián)絡會黨、散發(fā)各種革命報刊。同時也做社會調(diào)查,對當?shù)貢h、兵營、貧富戶、地理、財政等各個方面加以了解?;顒宇H有成效,“由是浙東之革命書籍。遂以遍地,而革命之思想,亦遂普及于中下二社會矣”。1904年10月,陶成章和蔡元培、龔寶栓等在上海成立光復會,蔡元培為會長,陶成章任副會長,以入會誓詞“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16字為宗旨。年底,陶成章赴日本,在東京成立了光復會分部,許壽裳和魯迅就是在這時加入光復會的。
光復會成員積極地宣揚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提出朦朧的社會經(jīng)濟改革要求,但各自的思想成分很紛雜。不過,“在各種成分中,反對滿洲貴族統(tǒng)治,反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建立共和政治的宣傳。仍然占據(jù)著主導的地位?!?/p>
光復會成立后,徐錫麟、秋瑾等先后加入,革命形勢有了迅速發(fā)展。1905年秋。陶成章和徐錫麟在紹興創(chuàng)辦大通師范學堂,借以召集江南各府會黨成員到校。進行軍事訓練。秋瑾后來在該校發(fā)展了600多名會友。陶成章則奔走于浙、皖、閩各地,聯(lián)絡革命志士。后來由秋瑾組織成立了光復軍,推舉陶成章為五省大都督,計劃起義。1907年夏。徐錫麟在安慶擊殺巡撫恩銘,壯烈犧牲。不久后,秋瑾響應起義,不料事敗,也從容就義。辛亥老人回顧這段歷史時說:“浙江、安徽倡言革命,屢次起義,前仆后繼,可歌可泣,都是光復會所領導的?!?/p>
徐錫麟及秋瑾案發(fā)后,清政府下令通緝陶成章,陶因此潛赴南洋,繼續(xù)其革命宣傳活動。1908年春,陶成章到東京接受編輯《民報》。1908年秋,陶成章自日本再赴南洋,擬籌款在江浙一帶舉行武裝起義。在籌款問題上,陶與孫中山先生發(fā)生分歧。陶成章請孫中山協(xié)助向華僑募捐。但孫中山以為把起義重點放在華南地區(qū)并不妥當而未予支持。由此與同盟會產(chǎn)生隔閡,陶成章負氣不再用同盟會名義進行活動,而改以“光復會”名頭繼續(xù)從事革命工作。他同李梁和等人聯(lián)名發(fā)表了《七省同盟會員意見書》,攻擊孫中山侵吞華僑巨款,后又到東京要求罷免孫中山的同盟會總理職務。恰在這時,章太炎也發(fā)表了一篇攻擊孫中山的文章,于是,他們相互呼應,聯(lián)手詆毀孫中山先生。這一由籌款活動而引發(fā)的策略上的分歧。再加上章炳麟對孫中山的不滿。導致了光復會與同盟會的分裂。這期間,吳稚暉從中挑撥離間,更擴大革命黨內(nèi)部的裂隙。1910年2月。章炳麟和陶成章在日本東京成立光復會總會,章任正會長,陶為副會長,他們大力發(fā)展黨務,“有取同盟會而代之之勢”。對于光復會與同盟會的嫌隙。辛亥老人沈瓞民認為:
“光復套自始至終,從領導人陶成章起,深入各地,打進基層,實行武裝革命,從不少懈。而同盟會雖也重視武裝革命,但領導人居國外時間多,宣傳也多于力行。光復會對這點意見較深,兩者分歧點在此?!?/p>
不過事實上,陶成章和孫中山之間的這種分歧和裂痕屬于革命黨內(nèi)部“一些非根本的利害沖突,在政治原則上并非勢不兩立”,因此光復會分裂出去后,仍然堅持革命,繼續(xù)反清,革命性質(zhì)并未發(fā)生變化。光復會與同盟會仍屬同一陣營。在革命的大方向上是與同盟會保持一致的。因此,辛亥革命之際,光復會與同盟會合作共進,同舉起義大旗。在推翻滿清的革命過程中。光復會志士的犧牲是無比慘重的,沈瓞民曾回憶說:
“光復會堅持由‘鼓吹而走向‘力行,就是重視武裝革命。自癸卯至辛亥之間,沒有一年。沒有一月,不在進行武裝革命。清朝統(tǒng)治集團殘酷鎮(zhèn)壓,同志被殺的、被密拿、通緝的、起義就難的,前后不下5000人。時隔50載,姓名湮沒無聞,比比皆是。”
二
陳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吳興(今湖州市)人。陳其美年少時因家道中落,15歲時輟學,到當?shù)氐囊患耶斾伄攲W徒,使其長兄及三弟能上學。他懷有抱負,對當鋪生活感到厭煩,而當鋪外的天地。風云激蕩。陳其美從上海來的
報紙上,“洞悉世界大勢與中國國情”,他“馳書親友,痛言清廷失政,須人民自圖振作,20年后當能重振國威,洗雪國恥”。1902年,陳其美的三弟從日本回中國,講述日本富強的情況。陳其美受啟發(fā)。決定不故步自封在當鋪終生。1903年,陳其美只身到上海,在同康泰絲棧任佐理會計為生,同時結識各方人物。1906年春,陳其美得到了在湖南長沙任新軍統(tǒng)帶的弟弟陳其采的資助,赴日本留學。先是進入東京的警監(jiān)學校,學習警察法律,一年后改入東斌學堂,學習軍事學。這兩所學校都是由孫中山暗中資助,由日人寺尾亨博士出面創(chuàng)辦,暗中培養(yǎng)軍事人才的學校。后來陳其美認識了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并在當?shù)卣J識蔣介石。二人后來更結拜為異姓兄弟。
1908年,陳其美回中國,在上海、杭州等地加入青幫,在浙京津等地聯(lián)絡會黨支持革命。1909年夏,他想要策動浙江起義,但因被告密未成,后來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公報》、《民聲叢報》,宣傳革命。陳其美人稱其有“四捷”:口齒、主意、行動、手段。性格豪邁俠氣,做事勇敢果斷,在上海受到了幫會團體、商團士紳和同盟會三方勢力的擁護與支持。經(jīng)過三年的苦心經(jīng)營,陳其美終于在上海站穩(wěn)腳跟,打開了局面,從緘默無聞一躍成為蜚聲滬上的革命黨人。應該說,在辛亥革命準備時期,陳其美在上海,形成了以中部同盟會為核心,以資產(chǎn)階級勢力作依托,利用會黨為工具,這樣一個適合上海特殊環(huán)境的政治格局;制定了以上海為中心,聯(lián)絡鄰省,謀長江中下游的革命勝利,從而影響全國的革命方略……這些活動。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辛亥革命高潮,作了有組織的準備。孫中山曾說:“溯陳君之生平,光復以前,奔走革命……其間慷慨持義,秘密勇進,數(shù)瀕危殆。凡舊同志類能稱述?!?911年7月陳其美參加了譚人鳳、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的同盟會中部總會。被推為庶務部長,參加了光復上海的行動。
如前所述,光復會與同盟會的革命成員,雖然在革命策略和做法上有所分歧,但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出后,雙方便即刻展開合作。陶成章立即歸國,在滬杭一帶共謀舉事。光復上海一役,便是兩個會黨合力的成果。
武昌軍政府派光復會李燮和(柱中)為總司令,帶領敢死隊來到上海。李燮和隨陶成章一同會晤了陳其美,雙方約定11月5日舉事,不料陳其美私下又召集親信另行集會。說:“今日武昌為首義之區(qū),南北兩京尚在清廷之手,各省自聽命于武昌。而武昌起義者,又均系光復會人。長江廣帶,本為光復會勢力所彌漫,今以首義示天下,同盟會將無立足之地……今觀武昌軍政府。令李燮和以總司令名義來滬,協(xié)助光復,其居心可知,況李燮和又為陶成章之親信者。吾同志中諸好友,能有出奇制勝之策否?”
于是陳一方?jīng)Q定搶先發(fā)動。陳其美帶了幾十個人,除少數(shù)同盟會員之外,其余多數(shù)是上海幫會的人,他們闖進制造局,企圖搶奪頭功。不料陳其美未及開戰(zhàn)便被擒住。李燮和聞訊,即刻率領光復軍赴援,攻下制造局,救出了被捆在廁所邊的陳其美。“起義人士一面尋出被綁的其美,護送回家,一面推燮和充臨時司令,主持一切?!惫鈴蛙姽ハ轮圃炀趾?,占領了彈藥庫,上海遂告光復。
應該說在光復上海之役中,光復會的李燮和在資望和戰(zhàn)功上都高于陳其美。
當年出版的《中華民國軍光復上海記》載:
“此次上海舉事,總司令為李燮和,水陸各軍俱響應,昊淞、高昌廟水陸巡警及炮臺各軍,亦皆應命。惟攻制造局時,以該局有備,未遽得手,定于夜間再行進攻。現(xiàn)該局張總辦已乘小輪逃選。軍政府已張貼告示于該局門首,宣言已舉民政總長李平書為總經(jīng)理矣。”
但是,由于陳其美熱衷于攬權,原先就有搶先動手以奪取都督席位的意圖,因而光復上海后的第二天,上海會黨邀集開會。當中有一人攜手槍上臺演說,稱:“現(xiàn)在上海光復,都督一席非陳英士(陳其美之別號)先生擔任不可,請列位舉手擁戴;如有反對者,請嘗吾彈!”說畢,將手槍往桌上一拍。本來在舉行都督會議時,陳其美一伙就將光復會排斥在外,光復會只有一人臨時聞訊參加,此舉一出與會者更是連李燮和的名字都不敢提了。由此,在上海青幫勢力的支持下,陳其美終于如愿以償,被推任滬軍都督。李燮和則退至吳淞。設立軍政分府。
陳其美在上海光復后雖然位居滬軍都督,但當時的上海也是內(nèi)外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的斗爭十分激烈。尤其是陳其美本人,他一向就對光復會的人有很深的成見,起義成功后,他更逐漸暴露了江湖幫會頭子的種種陋習,竭力排擠上海光復會支部長李燮和,多次制造各種矛盾。這時候的陳其美已經(jīng)越來越不像一個革命者,而逐漸還其幫會首領心地偏狹、短識陋見的真面目了。
陳其美自任滬軍都督后,經(jīng)?!霸谕庖庇巍保商臁盎ㄌ炀频?,置軍務于高閣”。在龍浩池給陳其美的信上。就坦率地指陳:
“日來街談巷議,成聞閣下無日不在清和坊等處,非酒即和,甚至謂自中秋節(jié)以來,已連取小星四人:進出必坐極華美極昂貴之汽車;府中上下人等,凡是稍優(yōu)之缺,悉數(shù)以湖州人充之。一若都督府變成湖州同鄉(xiāng)會也。閣下身居都督,與朱少屏等一流人成群結黨,花天酒地。置軍務于高閣,無怪有種因公務奉訪者,十數(shù)日不得一遇面也……龍浩池頓首?!?/p>
陳其美不僅“成群結黨,花天酒地”,還動輒對革命陣營內(nèi)部的同志施以暴力。如李燮和在吳凇成立軍政分府時,有一天在吳凇車站乘車前往上海,陳其美竟派人前去行刺,所幸未能殺死李,但卻擊斃了李的衛(wèi)兵。
另一樁暴行就是非法槍決革命軍參謀長陶駿葆,南京光復后,參與南京之役的陶駿葆因公抵滬訪謁宋教仁和黃興,其后前往都督府拜會陳其美。陳請他在客廳坐候,不一會兒便派衛(wèi)兵將他逮捕,反剪雙手,并布包其面,當場在滬軍都督府大堂上開槍將其殺害。陶駿葆遇害后,他的哥哥陶遜為此發(fā)表了一封很長的電函,質(zhì)問陳其美何以“同類相殘”“任意屠殺同志”?陶遜憤慨的譴責陳其美如此“刃彈交錯、從心所欲”,使都督府淪為“綠林盜窟”。
在陳其美掌權后的多項逆行中。以他和蔣介石的共謀暗殺革命功勛陶成章事件。尤為人道法理所不容。
三
世人皆知,蔣介石同陳其美(英士)的關系是非常深的。陳其美是蔣介石早年加入同盟會的介紹人,也是蔣介石參加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討袁斗爭的引路人和領導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如果沒有陳其美。就沒有后來的蔣介石。
1906年間蔣介石離開浙江鄉(xiāng)下到日本。在東京初次遇見陳其美。蔣介石遇到陳其美后,便長期受到了陳的影響。陳其美剛到日本時進入了警察學校學習。后來轉(zhuǎn)學軍事。他們二人所學相近,又意氣相投。陳其美的江湖作風及其在幫會中的地位,尤其使得蔣心折。1908年春,蔣介石再次東渡日本,經(jīng)陳其美介紹加入了同盟會。1910年5月,又經(jīng)陳其美介紹,受到孫中山的單獨接見。因此,蔣介石視陳其美為良師益友。陳其美生于1878年,比蔣介石大8歲,因此,蔣介石
一直稱陳其美為“大哥”。
1911年10月30日。蔣介石由日本回到上海,投入陳其美麾下,任滬軍第五團團長,隸屬于其把兄、師長黃郛的滬軍第二師。陳、黃、蔣3位盟兄弟,在上海灘互為依存,蔣介石對陳其美素懷知遇之恩。同時因為辛亥革命時,蔣遠在日本、未建寸功,奉召返滬后。因在革命黨內(nèi)仍是無名小卒。他常常為壯志未酬、才華難展而夜不能寢。
當時的蔣介石,雖然身在革命陣營之中,但實際上他對革命的認識卻是模糊不清的。在他心目中,所謂革命就是狹義的“打天下”。因此,當時的蔣介石可以說是毫無政治立場可言,而是滿腦子江湖思想——既然崇拜幫會首領人物陳其美,又同陳其美“金蘭結義”成了拜把子兄弟,那么就一切惟陳其美之馬首是瞻。因此,蔣介石之殺陶成章,純粹是一種江湖行為,與所謂政治理由完全無關。就個人關系而論,蔣介石與陶成章素無恩怨,他完全是以他“大哥”陳其美的恩怨為恩怨的。
由于陶成章深惡痛絕那些上賭館、逛妓院等勾當。在看到同盟會主要領導人之一的陳其美有這些癖好后。便多有微詞,這讓陳其美感到了難堪,故而與他產(chǎn)生芥蒂。辛亥老人李凈通曾回憶:“陳其美在日本時,陶成章曾當著孫中山面前勸陳其美戒嫖戒賭。陳認為陶有意侮辱他,恨之甚深……”同時上海光復后,陳其美以上海青幫頭目的地位,依靠他的湖州幫勢力,被推為滬軍都督。攫奪革命果實,出于派系紛爭心理,陳其美遂視陶成章為心腹之患。關于陳其美指使蔣介石槍殺陶成章的直接原因。則是為了與之爭奪浙江都督一職。浙江都督湯壽潛改任交通總長,他舉薦章炳麟和陶成章“代理浙江”。章炳麟?yún)s又極力稱贊陶成章說:“煥卿奔走國事,險阻艱難,十年如一日”。因而力舉由陶成章來“代理浙事”。而陶成章本人力辭不受,在浙江派人征求他的意見時,他竟說“賢能者均可。唯陳其美不可”,并致電推薦革命黨人蔣尊簋繼任。但浙江士紳沈榮卿等又聯(lián)名致電敦促陶成章赴任。并“號召舊部”,聽陶指揮。由于陶成章在浙江籍人士中威信甚高,使陳其美入主浙江的謀圖很難成功,于是,陳其美對陶成章由嫉生恨而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此后,再加上江南軍事已定,陶成章仍在上海利用光復會經(jīng)費募兵、練兵,這給陳其美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凡此種種。陳其美對陶成章已是切齒痛恨。決意要鏟除此公,以絕后患。
四
當陳其美將刺殺陶成章的秘密任務交予蔣介石時,他慨然應諾,以為是天賜良機,既可建功立業(yè),令革命黨人刮目相待。也可報答盟兄的知遇之恩。他很快就想到他的舊友、光復會叛徒王竹卿,此人原為太湖強盜,槍法精湛,且可飛檐走壁。他雖是光復會員,卻常以會內(nèi)機密換取錢財,陶成章對此極為惱火。蔣介石獲取這一情報后,找到王竹卿,對其恐嚇訛詐,散布陶成章伺機嚴懲王竹卿的言論。王竹卿信以為真,鐵了心要先下手為強,殺害陶成章以保全自己。
陶成章非等閑之輩,早已風聞陳其美要加害于他的消息。為防不測,他深居簡出,行蹤不定,后因治病才遷往法租界金神父路廣慈醫(yī)院。1912年1月12日午夜,天氣格外寒冷。幾天來。為尋找陶成章的行蹤,蔣介石已被折騰得筋疲力盡,他蜷臥在馬車的軟座上打著盹。車經(jīng)福州路時,迎面吹來的狂風卷起厚實的車簾。紛紛揚揚的雪花灑在蔣介石的臉上和脖子里,他睜開眼,卻意外地看見路旁屋檐下正在避雪的陶成章。他急令停車,下車后趨步上前,殷勤地和陶成章打招呼。陶成章向以革命前輩自居,蔣介石對其又執(zhí)弟子禮,和順謙恭,處處小心。所以,陶成章毫不介意,兩人談得十分投機。當夜,蔣介石用自己的馬車,把陶成章送回廣慈醫(yī)院,默記下陶成章的病房號碼。次日,他又攜帶禮品,以探視為名,實地勘察陶成章的病房環(huán)境及進出路徑。1月14日凌晨,兩個頭戴齊眉氈帽的人。鬼鬼祟祟來到廣慈醫(yī)院二樓的走廊上,順著房門找到205號病房。這二人便是蔣介石和王竹卿。其中一人學著護士的腔調(diào),輕輕地叩門道:“陶先生,吃藥的時間到了?!碧粘烧潞ㄋ?,朦朧間聽見有人呼喚,便懵懵懂懂地“唔、唔”應著,當他剛拉開門,便應著“嘣”的一聲槍響,凄然倒地。聽到槍聲,全院嘩然。護士匆匆趕來時,兇手早已無影無蹤,血泊中的陶成章已命喪九泉。
于是1912年1月15日,《上海民立報》刊出這樣一則消息:
“會稽陶煥卿先生成章,盡瘁革命事業(yè),歷有年所。此次浙省光復,功績在人耳目。最近浙湯督改任交通總長,浙督頗有與公者,而公推讓不退,其謙德尤可欽佩。昨晚二時許,公在廣慈醫(yī)院醫(yī)室靜宿;忽有二人呼陶先生,公寤而外視,二人即出手槍,擊中公太陽部……”
陶成章被害后,國內(nèi)震驚,革命黨人尤為憤慨。孫中山聞訊,“不勝駭異”,“非常痛悼”,公開向報界宣布,這是一起“挾私復怨”、“擅行仇殺”的血案。孫中山是個胸懷坦蕩的革命家,陶成章生前雖然反對過他,和他有意見分歧,但是,孫中山不計前嫌,他肯定光復會成員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貢獻,稱贊道:“光復會有徐錫麟之殺恩銘,熊成基之襲安慶,近者攻上海,復浙江,下金陵,則光復會新舊部人皆與有力,其功表見于天下。”對陶成章慘遭暗害孫中山深表痛惜,他下令:“嚴速究緝,務令兇徒就獲,明正其罪,以泄天下之憤?!?7日《民立報》第六頁刊出孫中山唁電緝兇的電文:
“陶君抱革命宗旨十有余年,奔走運動不遺余力。光復之際,陶君實在巨功。碎遭慘禍,可為我民國前途痛悼!豈客不軌橫行,戮我良士……”
關于蔣介石行兇的經(jīng)過。當時親聞者的記載史料中,以馬敘倫、張空溪及黃炎培等人的記述較為具體。如馬敘倫的記述:
“蓋是時。有陳英士與成章爭浙督之說也。成章之被刺于上海法租界之廣慈醫(yī)院,余時為大共和報主筆,余聞諸介石鄉(xiāng)人曾與介石共作北里游之某,謂成章死之前夕。歇于福州路之四海升平樓,介石來,持銀餅200元,懷手槍1具;某即以指蘸茶書三,最水旁于桌示蔣,介石搖首,某又蘸水書耳旁,介石領之。蓋水旁謂湯壽潛,時壽潛任浙督也。耳旁則成章也;次展而成章以被暗殺告矣,然下手者王某也?!秉S炎培則有如下記述:
“辛亥十一月廿五日夜:革命大領袖之一陶成章在上海廣慈醫(yī)院被人刺死。刺客為誰?怎樣刺殺?很有人說時陳其美命蔣介石刺死的。各種記載,大都推給他人。脫卸自己。無論如何,從整個革命來說,總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我是認真寫日記的,根據(jù)我的日記:一九二七年六月三日上海澄衰中學校長浙江人曾慕官和我漫談。曹說:‘我民元病臥廣慈醫(yī)院,一日傍晚。蔣介石來談,臨行說:我們今晚將做一件大事。夜半,忽聞槍聲。別宣陶煥卿中槍死了。有深知其中秘密的告我:‘陳其美囑蔣介石行刺陶煥卿。蔣偕光復會叛徒王竹卿執(zhí)行。”
五
對于陳其美唆使蔣介石行刺的情形,在革命黨人張篁溪所撰的《光復會領袖陶成章革命史》中也有較早且較詳細的記述:
“當其時,上海謠傳已有陳其美欲刺成章之說,
成章未之信。王文慶在南京致書成章,謂得確息,成章在滬大不利。成章始避之于客利旅館。成章因應接甚繁,不能不出,乃又移之國民聯(lián)合會。同人以門客太雜,乃又移之江西路光復會。次日又移之匯中旅館,適同盟會會員在該處公宴某某,成章在飯店遇到王金發(fā)、褚輔成。成章病猶未愈。次日因移八法租界金神父路廣慈醫(yī)院。當其時,湯壽潛調(diào)交通總長,浙人將舉成章督浙,成章力辭未就。11月24日,滬軍標統(tǒng)蔣某,晤張偉文、曾錫爵,言與成章無憾,欲來見剖白之。偉文約以下午4時來光復會一談。及晤,蔣某與成章言論殊洽。談畢,蔣某訊成章住址,成章隨書一條實告之。是夜8時許。蔡先諶與張不華談,不華辭去,先諶欲偕往,不華不可。10時許,有人持書至廣慈醫(yī)院與成章,詢以信之所由來,則言杭州快信。由蔣某轉(zhuǎn)交,信內(nèi)系臨時協(xié)會具名。次日下午張偉文至,成章示以信,偉文疑之,蓋浙江僅有臨時議會,并無臨時協(xié)會之名故也。25日夜間2時,有刺客二人撬門而入,閽人覺,詢以何為則云來視陶先生。欲登樓入內(nèi)寢,呼日:陶先生,出手槍狙擊之。槍彈從左頰入腦,而成章競淹忽以沒矣。成章生于丁丑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酉時(即前清光緒三年),卒于辛亥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丑時(即中華民國元年正月),年僅35歲?!?/p>
這方面,蔣介石本人也有供述。蔣家王朝對此案的公開解釋是:
“陶成章踵回國,故意破壞同盟套,擁戴章炳麟,抹殺孫黃歷史,并謀刺陳其美……孰權公私利害,決先除陶。以定革命全局。事后自承其罪……”
這是案發(fā)20多年后蔣介石編造出來的理由,是嚴重歪曲歷史,詆毀真正的革命黨人的誣謗之辭!尤其是蔣介石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顛倒黑白,明明是陳其美指使行刺陶成章,競反誣陶成章意欲行刺陳其美!事實上,陶成章之被兇殺確是由陳其美授意,由蔣介石執(zhí)行的。蔣是主兇,王竹卿為助兇,這一事實真相是掩蓋不住的。蔣介石自陳“除陶”后要“自承其罪”。而實際上,他槍殺陶成章后卻立即畏罪逃亡到日本。
陶成章遭謀殺的消息傳出,杭滬輿論沸騰。陶成章遇刺一周后,上海各界人士舉行了一個盛大的追悼會,計有四千余人參加祭典。追悼會上,群情激憤,與會者紛紛發(fā)表演說,慷慨陳詞,語意激烈。有人痛言:“陶公之死,非死于漢奴,非死于私仇,必死于懷挾意見之纖豎?!庇腥嗣餮裕骸疤展?,必死于爭競權利之徒,如嗣后有挾利害公者,當以手槍殺之?!毖杂櫨埂皵S手槍于案,頗為激烈”。
追悼會后。陶成章的骨灰被迎回杭州,杭州民眾也舉行了追悼先烈的大會,與會者多達萬人,群情之激憤。由此可見一斑。浙江都督懸賞3000元緝拿兇手。作為滬軍都督的陳其美也不得不裝裝樣子,懸賞1000元緝拿兇手。
陶成章遇刺身亡后,被蔣介石后評為“好尚權術”的陳其美一面假惺惺地參加祭禮,一面表示將“嚴飭諜報科緝兇”。誰都知道,當時的上海在陳其美的管轄之下,案發(fā)地法租界的頭目又是蔣介石的老師,大流氓黃金榮,故爾所謂“緝兇”自然就是虛應故事。
但陶成章畢竟是政治領袖,是當時一種政治勢力和軍事實力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幸遇刺,除了引起民眾的不滿和輿論的激憤之外,更直接地造成了杭滬之間的緊張空氣,光復會擁有光復軍和驍勇善戰(zhàn)的敢死隊,他們的存在,使陳其美、蔣介石深感朝不保夕,時時產(chǎn)生極度的恐慌感。陶公遇刺后,跟隨蔣介石參與殺害陶成章的助兇王竹卿旋即被緝拿歸案。很快便被處死,這使主兇蔣介石更加惶恐萬狀,陳其美也深恐真相大白,只得讓蔣介石暫去日本避避風頭。1912年2月,蔣介石以出國學習軍事為名,再次東渡日本。
關于這段歷史,蔣家王朝后來的官方說法是:“民國元年:是春,公(蔣介石)以陶案之故,為免除反對黨以此為攻擊……乃避往日本”。臺北正中書局出版的《蔣總統(tǒng)年表》則進一步淡化蔣的“避往日本”并粉飾為:“國內(nèi)粗定,‘總統(tǒng)功成不居……重游日本?!?/p>
民國初建,圍繞權力分配,國內(nèi)政派林立。角逐激烈,在這種政治背景下,陶案調(diào)查自然是敷衍搪塞、不了了之。
蔣介石于1912年春天逃往日本,深居簡出。躲了半年多的光景。一直到當年冬天,“緝兇”風聲逐漸消落,他才又偷偷潛回寧波鄉(xiāng)下。
六
1913年革命黨人宋教仁被袁世凱謀殺,陳其美任上海討袁軍總司令,起義失敗后前往日本。1914年陳其美參加了中華革命黨,任總務部長。此后不斷策動上海及江浙等地武裝討袁,屢起屢敗。1916年5月18日,袁世凱收買了張宗昌,他派人將陳其美暗殺于上海寓所。至此。陶案的幕后主使陳其美最終也落了個被暗殺的下場。
刺殺陶成章事件對蔣介石的政治生涯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是蔣介石正式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亮相之前所進行的一次“演練”。從實質(zhì)上說,這應當是一件反革命分子殺革命者的罪惡行徑。但從形式上看,這又是典型的“革命者殺害革命者”的內(nèi)部火并案。
無論案件性質(zhì)如何,總之這一次“殺陶”行動,使蔣介石從此更加博得了陳其美的賞識與信任。而陳其美又是當時江浙財團的政治代表人物,通過陳其美,蔣介石逐步接近了江浙財團,并在其后的政治和軍事生涯中仰仗江浙財團的傾力支持,最終實現(xiàn)了軍事獨裁和政治獨裁。上海幫的財經(jīng)集團及幫會組織也成為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建立蔣氏獨裁政府的最強有力的經(jīng)濟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