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中偉
課堂上恰如其分的提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氣氛,提高學習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提問就成了所有老師關心的問題。但是,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課堂提問常常存在三個誤區(qū)。
一、“滿堂灌”到“滿堂問”
新課改的今天,“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如過街老鼠。然而,打老鼠的最終結果使得有些教師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堂課由問題塞滿。其實當學生有了疑問以后,解決這個疑問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學生需要時間思考來搜索信息,歸納信息。那么,怎樣解決課堂提問過多的誤區(qū)呢?我認為只要將問題設在一下幾處即可:一是設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二是設在學生思維的障礙處,三是設在教材知識的重點處。
二、虛假的課堂“熱鬧”
我們總希望教室的氣氛更熱烈一些,于是有的老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味降低問題的難度,從教學外表看,課堂氣氛比較熱烈,但學生根本沒動腦筋,課堂提問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對教學毫無作用。
那么教師怎樣掌握問題的難度?這就需要運用設問的技巧。一是“化整為零”。對于一些繁難的理論問題,教師設問時可采取分解法,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由易到難,構成一個指向明確,體現(xiàn)教學思路的“問題鏈”。二是“營造沖突”。如果教師直接提問,由于問題淺顯,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時,教師就要挖掘隱性知識,營造沖突,使問題有矛盾性,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引起學生爭論,加深學生理解。
三、無視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中我們的許多教師往往過于注重教學過程的“預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一說到提問,就是教師問,學生答。那么怎樣解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獲得應有的提問權?
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敢問。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其次,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愛問。教師應多采用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嘗試、探究、合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再次,教師要引導幫助學生,讓學生會問。很多學生根本不會問的原因在于,他們找不到問題的切入點,甚至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指導,比如,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還要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