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優(yōu)珍
在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相對于以往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仍然普遍存在,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依然局限于教材、課堂,走的是“書本—課堂—練習”的老路,學生獲得的依然是“練習題語文”“死語文”,而不是活語文。這是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一個關鍵原因。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笨梢?語文實踐活動能夠?qū)⒄Z文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有效地學語文、用語文,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據(jù)此,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了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受益匪淺。以下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要充分利用各種語文實踐資源
大自然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不盡的資源,依托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進行語文實踐,能有非常豐厚的收獲。比如在春天到來之際,由家長陪同,也可以好朋友自行結(jié)伴,利用雙休日時間親近大自然,親身感受春天的氣息,尋找春天的蹤跡,然后開展“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有的吟誦贊美春天的美文佳句,有的展示自己與春天的合影,并配上短小精辟的春天感言,有的編寫“擁抱春天”的手編報……語文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
社會是個大課堂,生活是本無字書,社會生活是語文實踐的大舞臺。讓小課堂與大生活相結(jié)合,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和能力,既填補課堂的空白,又讓學生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生活實踐中運用,在運用中獲得新知。比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上街開展“啄木鳥行動”,尋找街頭的錯別字及寫得不規(guī)范的字,并說服或幫助別人改正這些字,最后以此為題材寫一篇日記……
在強調(diào)課堂之外的語文實踐資源時,千萬不能忽略課堂教學中的語文實踐機會。其實,課堂教學并不排斥語文實踐,相反,語文本來就是一種實踐,語文課堂教學本來就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機會。關鍵在于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堂中的實踐活動素材,開發(fā)以實踐活動為核心的語文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用語文,在用語文中學語文。比如,教材多按主題來組織單元,教師就可以緊扣主題,拓展文本的外延,組織安排語文實踐活動。如教學人教版第八冊第二單元,我就抓住這一單元的主題——“誠信·愛”,布置學生在兩周的時間里,或搜集有關誠信的故事,或查找有關誠信的詩句格言,并配合“三八”婦女節(jié),用各種方式為女性長輩獻上一份愛心,最后以日記的形式記載下來,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誠信無價,愛心永恒。這樣的活動不是課堂教學多余的附加,而是這一主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
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要創(chuàng)造多種實踐活動形式
語文實踐活動最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盡管教師在組織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實踐的主體是學生,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語文實踐活動才能獲得成效。由于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和需求,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都能夠投入到語文實踐活動之中。
1.游戲式。游戲趣味性強且易于實施,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游戲,因此,我們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不妨多采用游戲方式。如我提議學生舉行一次“趣味語文”活動,由學生自己找材料,自己組織?;顒拥膬?nèi)容以成語、歇后語、詩句、對聯(lián)等中國傳統(tǒng)文學為主,形式包括成語接龍、歇后語連連看、我做你猜、巧填古詩句、我會對對子等等,內(nèi)容之廣,形式之豐富,確實出乎我的意料。這次活動,學生不受整齊劃一的課桌椅的限制,組成了幾個方陣,模仿電視綜藝節(jié)目的布局,為自己的方陣設計新穎響亮的游戲口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盡情地享受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快樂。
2.競賽式。學生大多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和好勝心,以競賽的方式組織語文實踐活動能夠充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比如在學了《卡羅納》這篇課文后,我布置全班同學再次閱讀《愛的教育》這本經(jīng)典名作,讓每個同學圍繞這本書出2~3個題目,然后由命題小組同學整理,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舉行“《愛的教育》專場知識競賽”?;顒又?有些同學因為自己出的題目被采用而兩眼放光;有的同學為正確回答了問題而沾沾自喜……這樣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并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印象。
3.表演式。文藝表演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更樂于參與其中。比如去年北京奧運會結(jié)束后,我在班級博客上發(fā)布公告:在開學后的第一周將舉行“我與奧運同行”文藝表演。同學們可采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或個體,或組合,準備好節(jié)目。學生們非常激動并踴躍參加。在文藝表演會上,同學們有的獨唱,有的小組唱,有的講奧運故事,有的表演快板……活動雖然結(jié)束了,但教室里、走廊上話題仍在繼續(xù),歌曲仍在唱響。
當然,語文實踐活動不局限于這些形式,教師還可以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各種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的實踐活動方式。
三、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實踐
教師能夠組織的語文實踐活動內(nèi)容很多,但相對于現(xiàn)實中的語文實踐內(nèi)容畢竟有限;教師能夠運用的語文實踐活動形式很多,但不可能窮盡現(xiàn)實的語文實踐形式;教師能夠提供的語文實踐機會很豐富,但只能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中的一小部分?,F(xiàn)實中的語文實踐是學生自主的實踐,如果語文實踐活動不能發(fā)展學生自主實踐的習慣和能力,那么語文實踐活動的價值就受到極大的局限。因此,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一定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尋找實踐機會、主動參加實踐活動的習慣和能力。這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教師還要注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僅作為活動的參與者是不夠的。開始時學生可以只是教師設計和組織的語文實踐活動的參與者,但隨著他們能力的提高,教師就要將舞臺的中心讓位給他們,讓學生成為引導者,并逐漸成為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評價者。以下兩個方面尤其重要:
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方案。剛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提供活動方案,但不能包辦,要讓學生參與到活動方案的設計中來,比如讓學生提供活動的設想或創(chuàng)意,征求學生對活動方案的意見或建議。隨著學生能力的增強,教師就要讓學生自己設計語文實踐活動方案,教師以“參謀”或“合作者”的身份,在尊重學生設計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修改、調(diào)整。比如前面提到的“我與奧運同行”實踐活動,就是學生自主設計的。我只是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提出一個活動主題,具體的活動內(nèi)容、形式都由學生自己確定。學生成為實踐活動設計的主體,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實施語文實踐活動。
讓學生學會自己總結(jié)評價??偨Y(jié)評價就是一種自我反思,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效,更能發(fā)展學生對未來學習十分重要的元認知能力??偨Y(jié)評價的內(nèi)容包括:我在實踐活動中的總體表現(xiàn);我表現(xiàn)好的方面以及從中看到的優(yōu)點和長處,我表現(xiàn)有待改進的方面及從中反映的問題或不足;我對實踐活動或活動小組的貢獻;我今后的努力方向等等??偨Y(jié)評價應當考慮書面總結(jié)和口頭匯報的結(jié)合,可行的做法是,讓學生先就自己參與某一實踐活動的情況進行總結(jié),然后向小組或全班同學進行匯報。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效,同時它本身就是語文實踐活動的一種有效的延伸,也是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是一種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實驗小學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