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的研究,找出即興伴奏中和弦選配的特點及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對鋼琴即興伴奏技能的掌握。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 和弦選配 西洋大小調 民族調式 滲透性和弦
鋼琴即興伴奏中和弦選擇的重要性及研究現(xiàn)狀
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是由多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構成的一個系統(tǒng)工程,通常包括:和弦的選配、織體音型的選擇、即興伴奏的整體布局、與歌唱的即時協(xié)作等四個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只有相互滲透,相互支撐,才能使即興伴奏工作得以完成,期間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影響的將是整體的音樂形象的塑造。
但通過仔細推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和弦的選配是處于基礎地位的,它的掌握,對于鋼琴即興伴奏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縱觀大部分在鋼琴即興伴奏這一領域的研究,多數(shù)是從伴奏的整體結構出發(fā),即從宏觀上對即興伴奏的學習進行闡述,對于鋼琴即興伴奏中的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是涉獵,或者只是概括性的簡述,缺乏深入的、系統(tǒng)的研究?;谶@種現(xiàn)狀,筆者從多年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實踐經驗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鋼琴即興伴奏中和弦的選配做一些探討,與同行商榷。
一、鋼琴即興伴奏中和弦選配的特點
1.1 即興編配的前提是要有極其深厚的和弦音響素材的原始積累。
鋼琴即興伴奏的和弦選配與鋼琴伴奏編配及和聲寫作的和弦選配不同,后者可以反復斟酌、反復推敲,基本不受時間限制,而前者則不同,它只能在與歌聲、織體配合過程中,實時地為歌曲選配和弦。當然,并不是說鋼琴即興伴奏的和弦選配不需要準備時間,只是準備時間較短(一般應在5秒以內,甚至更短),在這短暫的時間里,伴奏者要在頭腦中快速地明確準備彈奏的歌曲的調及調式、風格、體裁、織體音型、和弦選配的大致方向等諸多因素。而在實時的伴奏中,所要考慮的因素就更多了,基本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和弦的運用的問題,由此看來,表面的即興編配實際上更多的是原始積累的瞬間爆發(fā),只是帶有極強的即興、靈活性而已。
1.2 鋼琴即興伴奏的和弦選配帶有極強的程式性。
由于受時間等因素的制約,伴奏者的和弦選配必然帶有極強的程式性,主要表現(xiàn)在:
1.2.1常用的和弦走向連接模式的照搬,如:T-S-D7-T;T-S-K64-D7-T-b3S64-T等和弦的連接方向;常用和弦出現(xiàn)的和聲環(huán)境及終止、半終止、補充終止等片段常用的和弦模式。
1.2.2相同風格、調式、體裁的歌曲的和弦編配模式的套用,特別是歌曲的開頭、高潮、結束的和弦選配,比如:《我愛你,中國》(鄭秋楓曲)與《海上女民兵》(巍群、傅晶曲)這兩首歌曲作品的開頭與結束,就可以套用同一和弦模式。
二、不同調式歌曲中和弦的選配
2.1西洋大小調式歌曲和弦的選配。
西洋大小調式歌曲在現(xiàn)有歌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是鋼琴即興伴奏中的重要對象,也是掌握民族調式等類型歌曲和弦選配的基礎,只有較熟練的掌握西洋大小調的歌曲的和弦選配方法后,才能以此為基礎,拓展其余調式類型的歌曲和弦選配方法。
首先,在進行西洋大小調式歌曲的和弦選配工作之前要明確各和弦功能組的作用。主功能效果穩(wěn)定,起明確、穩(wěn)定調性、調式的作用;下屬功能效果不穩(wěn)定,主要起色彩對比的情緒變化的作用;屬功能組效果很不穩(wěn)定,主要起動力性、傾向性和推動性作用。
其次,要有明確的和弦選擇思路,和弦的選配盡量模式化,且和弦運用要果斷,切記猶豫不決!在保證和弦的整體布局和相對完整性的基礎上力求和弦的使用符合和聲功能的進行方向,即以正三原位和弦、三度疊置的連接為主,副三和弦、轉位和弦、變和弦為輔的運用原則。通常采用的和弦選配原則如下:
2.1.1用正三和弦建立起伴奏框架、明確調性。
2.1.2副三和弦除導和弦之外的各級三和弦,包括下屬功能組、屬功能組、主功能組,都具有雙重功能性,在和弦選配中一般用來代替同功能組的正三和弦或者作為正三和弦的功能補充,而副三和弦第二轉位一般只用于經過和弦。
2.1.3副七和弦的使用一般由旋律中的七音與伴奏聲部的同級三和弦構成。
2.1.4重屬和弦及變和弦一般用于特色點綴,多在在弱拍上使用。
以歌曲《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朱南溪曲)為例,歌曲開始部分選配以主三和弦為主的正三和弦,使歌曲的調式得到鞏固,同時由于正三和弦的強功能進行使得歌曲的氣勢更加的堅定有力、朝氣蓬勃、奮勇向前。而高潮部分則選用不穩(wěn)定的功能性強的和弦及變音和弦的交替出現(xiàn)(屬七和那不里斯六和弦),以增加推動感,使歌曲向著激昂、輝煌的情緒發(fā)展,充分展示出這首歌曲的感情色彩。
2.2民族調式歌曲和弦的選配。
民族調式歌曲和弦的選配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典型良好和弦進行方式的和弦選配方法,即與大、小調式歌曲的伴奏一樣,伴奏和弦以三度疊置為根本,強調功能力度的進行方式;第二種方法是民族風格特點和弦進行的和弦選配,它強調和弦的色彩作用,突出民族風格的特點,用非三度疊置的和弦或者三度疊置與非三度疊置和弦混合使用的和弦選配方法。這種方法運用應該是具有一定鋼琴即興伴奏基礎的伴奏者的首選,因為這樣才能使和弦的選配跟歌曲的的風格更加吻合,更能突出歌曲的民族特色。具體操作的原則是:
2.2.1減少和弦I、IV、V級強功能的進行數(shù)量;
2.2.2偏音弱化處理(減少重復根音);
2.2.3采用功能替代方法,削弱強功能進行(如宮調式中,Ⅳ級和弦用Ⅵ替代);
2.2.4用偏音的鄰近音來替代偏音,形成非三度疊置和弦,如用和弦四度音代替三度音所構成的掛四和弦的使用等。
當然,最初為五聲性旋律的民族調式配置和弦時,往往難以找尋到自然音和弦以外的和聲材料,這時可用首調唱名找到具有五聲性特點的小三度音調,由此就具備了使用減七和弦等來制造出重屬導和弦或副屬導和弦功能傾向的新的和弦色彩。方法還有很多,也可以在平時練習時將歌曲旋律按適當?shù)暮吐暪?jié)奏去分析,看旋律主要由哪些音組成,就配以這些音組成的和弦,其次再根據(jù)音樂哪一部分具有哪一個調式,就根據(jù)那個調式來配置和弦(這點對于調式交替和調式游移型的歌曲特別重要),最后再憑經驗和聽覺加以調整、完善,從而逐漸熟練地掌握民族調式歌曲和弦的選配方法。
2.3滲透性和弦的選配。
滲透性和弦是由于大、小調式及民族調式和聲體系中,各種調式的互相交替而出現(xiàn)的和聲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大調式中使用關系小調或同名小調等其他調式的和弦(或相反)。選配滲透性和弦可以使音樂產生的一種特殊的色彩。但滲透性和弦的使用要有所節(jié)制,其使用的前提是不破壞歌曲的調式、調性,也只有在不破壞歌曲調式、調性的基礎上,才能將這種和弦選配的手法逐漸擴大使用范圍到同列(或同主音)調域的各個調式中去,從而獲得更為豐富的和聲色彩。
參考文獻:
[1]孫維權.鋼琴即興伴奏入門教程[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于蘇賢.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3
[3]茅匡平.歌曲的鋼琴伴奏及即興演奏[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4]徐惠林、林棣華.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5]劉聰.歌曲伴奏的即興編配與彈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謝哲邦.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上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6
作者:
陳世軍河池學院藝術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