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送燕
【摘 要】語言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同時生活又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學以致用的實戰(zhàn)演練場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回顧生活、體驗生活、運用生活、拓展生活等,從而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本文就這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生活化 探討
一、語文生活化教學觀點的提出
所謂語文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在與實在世界的撞擊、交流中,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zhuǎn)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nèi)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
在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中,學習的主人是學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體驗、探究創(chuàng)新、走進生活的過程。語文學科作為多門學科的基礎學科,就是要尋找到一條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新道路,變“應試語文”、“課堂語文”為“生活語文”,從而擴大學語文和用語文的時空界限,使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的運用,在實際運用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二、語文生活化教學的運用和策略
語文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語文、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那么教學如何服務于生活,又是如何體現(xiàn)生活的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的無窮興趣。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設這些鮮活的情境顯得尤為重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輸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表達感情。例如:在教室布置時將課桌椅擺成幾個大方塊,學生圍坐在一起,猶如家里,大家積極思考,盡情交流,主動合作,學生怎會不思潮涌動,在這樣充滿情趣的生活場景里學習,大家心情舒暢,師生關系融洽,和諧的課堂必然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二)開展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
1.回顧生活
有的課文內(nèi)容是學生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但往往又是他們忽視了的或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我們在課堂上就應努力喚起學生頭腦中有關這些生活現(xiàn)象的每一點記憶,通過恰如其分地引導,利用語言、情景,讓學生在回憶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與課文進行對比,加深理解。這樣比干巴巴地說教要切實可行得多。
例如:貓對于學生而言可謂司空見慣,但真正了解貓?zhí)攸c的同學卻不多,我在教《貓》一文時,在課堂上向?qū)W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引導他們回憶生活中有關貓的點點滴滴,使他們做到腦中有貓、心中有貓。然后在課余生活中精心指導學生抓住貓的特點去觀察,從而了解貓的性情、脾氣等,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體驗生活
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新課程非常關注學生的體驗。所以在語文學習中,我們不是把別人的文字化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自己的體驗把生活化為文字、感受、理解,從而達到主動地吸收、自覺地獲取、高能力地反饋。例如我在教學古代寓言《濫竽充數(shù)》時,把課文編排成小型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對生活的理解、感悟,又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感悟。
3.運用生活
有位學者這樣告誡我們:“學問的要訣,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學問,便等于無學?!闭Z言文字訓練“生活化”,是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時著眼于學生的學以致用。所用的訓練材料,盡可能來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練習,也應盡量挖掘其與學生的生活有聯(lián)系,因為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所以我在上語文課時,依據(jù)教材的特點,設計一些如當推銷員、導游、解說員等綜合性的活動,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實踐活動中自然發(fā)展多元智能。如學習了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選學課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后,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學到的“圍繞一個意思把話說明白”的方法,讓他們做“推銷員”,將自己家鄉(xiāng)最出色的水果介紹給“客戶”,看誰說得好。學生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后,他們運用自己學到的方法將柿子、琵琶、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繪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通過這樣采用多種“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訓練使學生既學得有味,鞏固了知識、掌握了技能,又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開發(fā)了他們自主創(chuàng)新的潛能。
4.拓展生活
語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也必須依靠語文。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校內(nèi)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教學《招領啟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一天早上,一個學生在校門外拾到一個錢包,將錢包交給了他,他在一上課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學生,問學生該怎么辦?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寫“招領啟事”能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寫“招領啟事”的意義,也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欲望。接下來就開始教學“招領啟事”的寫法,讓學生開始寫招領啟事。這時的學生完全是出于為了幫助撿到東西的同學的忙,所以學得都很投入,寫得都很認真,而完全沒有枯燥的學習的感覺。寫完后,選擇好的同學的作品張貼于校門外合適的地方。過了幾天,于老師又對同學們說,這個失主看到同學們寫的“招領啟事”后領回了東西,非常感激,他想寫一封感謝信,但不知道怎么寫,想請同學們幫助,于是又展開了“感謝信”的教學。經(jīng)過這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在無形之中學會了知識,拓展生活,還讓學生們學得有滋有味。
三、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索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前景是如此的誘人,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有這樣或那樣的疑惑。如就小學語文教學如何營造合適的生活化課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不同的發(fā)展,令人深思。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膚淺的看法,更多的體會還需我們更多的實踐。正所謂“一切生活皆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廣闊的語文天地中,積極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