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黎
一個眾星捧月的貴族子弟,從綺羅庭院的大宅門里走出來了,他為笙歌巷陌里的女孩子們流連忘返,只因為自己想活得簡單。他將自己云水生涯里殘余的閑逸心思,全部繾綣在一片青花粉彩之間,消受著一片孤寒之中難得的溫暖……
在陰晴不定的政治氣候中,歷史患有一種選擇性的失憶癥。“京華名士”袁克文,就曾經(jīng)這樣被遺忘和錯過了——他留給我們的印象是如此模糊,以至于只有少數(shù)人粗略地注意到:他是某一個時代行將結(jié)束時掩面沉沒的舊日王孫。
的確,面對這樣的人,當(dāng)時甚至以后的幾個時代,都會感到很為難,并不一定是對他心懷敵意,而是不知道該怎么界定他,該怎樣評價他才算公允。
就在這樣遲疑不決的顧慮中,袁克文被我們錯過了。當(dāng)轟轟烈烈的時代熔巖漸漸冷卻后,他化成了一把攥不緊的黃沙,從時間的指縫里悉數(shù)漏走;隨之流失的,是他那種獨立于詭譎、紛雜的世事之外的處世品格。除此之外,由于他的身世、他的才華因為沒有受到時代之光的正面輻射,因而顯得有些憋屈與扁平;就像浮雕的美感,只能存活在縫隙和褶層之中一樣。
看袁克文一生的經(jīng)歷,就好比看一段舊日的時光,以及他們周圍那些溫潤沉靜的景致。袁克文是竊國梟雄袁世凱的二公子,“洪憲皇帝”的命運暴起暴落,袁克文也就隨之成就了一番盛衰氣運;旁人觀之會覺得很是凄涼,他自己卻笑笑不以為意。歲月的風(fēng)雨一層一層剝蝕掉了貴族世家的尊榮與體面,他也隨之被擯棄,一步一步走向消亡,直至蕩然無存;然而在且近且遠(yuǎn)的歷史印記中,卻也不失他那雕花般陳舊的美麗。
袁克文和恭親王奕的孫子溥侗、河南都督張鎮(zhèn)芳的兒子張伯駒、東北王張作霖的兒子張學(xué)良,并稱為“民國四大公子”。在北京顯赫風(fēng)光的時候,他又被時人稱為“京華名士”,和許多傳統(tǒng)的中國士人一樣,他也在北京城里得到了精神上的滋養(yǎng)、遇合。
他不太喜歡王府里幽暗的檀香氣息,然而卻對古都北京的胡同、城墻、茶館、典籍以及那些充滿歷史感的古舊地名深感興趣,這些事物散發(fā)著一種厚重的傳統(tǒng)氣息,為袁克文提供了溫情脈脈的中國血緣式的記憶,他后來收藏書籍與古幣的興趣,就是在北京這個城市培養(yǎng)起來的。
北海和中南海是他曾經(jīng)的居所,他享受過北京城給他的繁華與榮耀,也沒有躲過與之相伴相生的屈辱與炎涼;因為他的身前身后,都不可避免地籠罩著袁家的血脈和命運。然而,出身的顯赫也掩蓋不住他才華的不群。他精通翰墨,詩詞堪絕,善工書法,在京劇上的造詣亦達(dá)到極高意境。除此之外,他還身兼青幫大佬,真算得上是一個頂尖的奇人了。他的形象具有足夠的立體感和渾圓感,他個性的優(yōu)點和弱點都特別吸引眼球。
這樣的“京華名士”,可能也和他老子苦心孤詣做了一回皇帝一樣,屬于曇花一現(xiàn)的事物,自此便要永遠(yuǎn)在中國絕跡了。在大半個世紀(jì)的歲月氤氳下,他就像是朵云軒信箋上一輪陳舊而迷糊的月亮,于滄桑倒轉(zhuǎn)歲月輪回的幻麗之外,孤獨地懸掛在半個世紀(jì)前幽暗的夜空。
袁世凱共有三十多個兒女,袁克文在兒子里排行老二。他是個混血兒,出生在朝鮮,其母金氏是朝鮮王室的外戚。袁世凱即是從朝鮮開始在政治上起家,袁克文的出生,也就帶著些政治上的意味。他從小就天性頑劣,不正經(jīng)讀書,但是聰慧異常,偶讀詩書,便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他繼承了他母親容貌出眾的基因,長大后有玉樹臨風(fēng)之貌,且又多才多藝,深得父母的寵愛。他平素不蓄胡須,常戴一頂六合帽,帽上綴一顆光色溫潤的寶石,很是有些官宦子弟之氣派。他自稱“六歲識字,七歲讀經(jīng)史,十歲習(xí)文章,十有五學(xué)詩賦,十有八蔭生授法部員外郎”;因為任性使氣,不拘細(xì)行瑣德,最后終于弄得狂名遠(yuǎn)播。
袁世凱對他一向是很偏愛的,甚至一度想讓他繼承自己的事業(yè);對外的比較重要的信件,有的時候也由他代筆。袁世凱罷官回到老家項城的時候,袁克文每日隨父親疏池沼、植樹木,飲酒賦詩,養(yǎng)壽園內(nèi)的聯(lián)匾,大多是出于他的手筆。
但袁克文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地道的文人,一點不像他的父親和兄長那樣,沉迷權(quán)術(shù),成日做皇上太子的癡夢;他并不擅長,也不熱衷于宦海生涯。袁世凱在北京正式出任大總統(tǒng)后,袁克文在政治上顯得漠不關(guān)心,他整日寄情于戲曲、詩詞、翰墨之中,與北京的一幫文壇名流和遺老遺少廝混,常設(shè)豪宴于北海,與易順鼎、梁鴻志、羅癭公等人結(jié)成詩社,常聚會于他居所之南的“海流水音”,賦詩弄弦,你唱我和。
1916年,為袁世凱登基作準(zhǔn)備的“大典籌備處”,分別給袁世凱的公子們各自度身定做了一身莊重華貴的“皇子服”。試禮服的時候,其他“皇子”們喜不自勝,一個個情緒高漲地穿上禮服攝影留念,惟獨袁克文一人態(tài)度冷淡。不僅如此,他還寫詩一首,以抒襟抱:
乍著微棉強(qiáng)自勝,陰晴問晚未分明。南來寒雁掩孤月,西去驕風(fēng)動九城。駒隙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絕憐高處多風(fēng)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這首詩勸喻父兄之意很是明顯,尤其最后一句,簡直是讖語般的一聲急迫呼喊。袁克文與長兄袁克定向來不和,一貫明言反對老父稱帝,然而袁世凱十分疼惜這個二兒子,父子三人的關(guān)系,很是類似于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當(dāng)然要說他“極端反對”帝制,恐怕也是言過其實,他只是對于政治爭斗毫無參與的能力和興趣,也有著一種逃避和恐懼的情緒。
民國五年(1916年)五月初六,在舉國上下一片責(zé)罵聲中,袁世凱撒手歸西,洪憲春夢杳然成空,袁氏一家老小上百人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經(jīng)歷了身世浮沉的袁克文,和自己的兄弟們一樣,如同一只回旋往復(fù)的孤燕,不知在何處安家?;üh零的惆悵之感的確揮之不去,然而在家族的急速沒落中,袁克文表現(xiàn)得不失尊嚴(yán)。家世敗落是一出現(xiàn)實版的《驚夢》,帶給他更多的不是此恨綿綿的彷徨,而是晨鐘暮鼓般的啟悟。在其他兄弟忙著分家產(chǎn)的時候,他依舊若無其事地流連在梨園里,串演昆曲《千鐘祿》(亦稱《千忠戮》)和《審頭刺湯》,放任自己穿行于夢幻與現(xiàn)實。
《千鐘祿》描寫的是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建文帝倉皇出逃,一路上看到山河變色的種種慘狀,悲憤萬分。全出由八支曲子組成,每曲都以“陽”字結(jié)束,故又名“八陽”,出自清初李玉之手,流傳甚廣: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dān)裝,四大皆空相。
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疊疊高山,滾滾長江。
但見那寒云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雨凄風(fēng)帶怨長。
雄城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這是《千鐘祿》中的一段著名唱詞。星海遼闊,虛空曠劫,悲愴到骨子里的曲調(diào),唱出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塵世大悲,給人一種云垂海立般的震撼。早年間的少年公子袁克文,錦衣玉食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偶然聽到這幾句時,電光石火間,他的內(nèi)心就大受震動;那漫天翻卷壓城欲催的寒云意象,成為他生命中一個隱晦的暗喻。這一段曲自此成為袁克文終生喜愛的曲目,他的字“寒云”也是由此得來。
風(fēng)月宛然無異,而人間卻已暗換了芳華。此時再登臺,自然別是一番心境。時值洪憲帝制落敗,袁克文和朱棣一樣,也有朝鮮血統(tǒng)。這時串演《千鐘祿》,袁克文飾演建文帝,簡直有如登臺說法了,據(jù)張伯駒回憶:“項城逝世后,寒云與紅豆館主溥侗時演昆曲,寒云演《慘睹》一劇,飾建文帝維肖……寒云演此劇,悲歌蒼涼,似作先皇之哭。”他剝離了人物“皇族子弟”的身份,他登臺不是為了懷念或者留戀,他只是在對人世、對命運,進(jìn)行著冷淡的審視和觀照。
在一種時空錯置的氛圍里,建文帝流落江湖,最后不知所終;寒云公子的云水生涯也即將開始。千古盈虧不必再問了,看過了大起大落的人,知道這世上,你方唱罷我登場,興衰原是尋常事。那一刻,他們的靈魂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