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棟英
(廣東省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摘 要]:在授予學生語言能力和英語語法運用的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語言的交際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要不斷地滲透文化導入,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實施這一策略,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英語,理解漢英文化中的不同和特色之處,從而使學生學到真正活的英語。
[關鍵詞]:英語教學 文化導入 跨文化交際能力
作為所有以中文為母語的中國人來說,英語無可厚非的應歸屬為第二語言。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可以容納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可以反映文化的任何內(nèi)容,同時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約。正如Juri Lotman所說:“沒有一種語言不是根植于具體的文化之中的;也沒有一種文化不是以某種自然語言的結構為中心的?!绷曊Z是語言的精髓,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包含著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鮮明的形象和比喻,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一、為什么要進行文化導入
1.文化差異是理解文化的絆腳石
同一句話,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反應有時是不同的,甚至會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說話雙方?jīng)]有真正了解對方的文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對中西文化差異進行研究。如在中國,“龍(dragon)”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征,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業(yè)家對此不甚了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chǎn)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chǎn)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欲?能否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高效益?又比如,“comrade”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特有的稱呼,在英語國家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們對英語國家的人以comrade相稱,他們將會感到莫明其妙。
2.文化導入是理解不同文化、達到不同語言交際的關鍵
“文化是復雜體,包括實物、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余社會上習得的能力和習慣。”就英語教學而言,它涉及到英國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每個方面都有十分豐富的內(nèi)容。在英語教學中,不僅授予學生基礎的語言運用方法,還應該適時導入相關的文化內(nèi)容,讓學生真正理解英語的內(nèi)涵。
二、文化導入所涉及的方面
1.宗教信仰方面
中國是一個以信仰佛教為主的國家,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對中國人的影響根深蒂固,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但是在學習單詞God的時候,會出現(xiàn)并舉例出一些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如God helps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幫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與你同在) ,Oh, my God(哦,我的天哪)也有Go to hell (下地獄去)這樣的詛咒語。出現(xiàn)這些跟God有關聯(lián)的內(nèi)容,不可跨越地應該及時地導入相關的語言文化。那是因為歐美人信奉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辦的,這也正是中西宗教文化不同的信仰而體現(xiàn)的語言差異。
2.顏色含義方面
同一種顏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種不同的含義,甚至是表達出相反的意思,在這略舉兩種顏色區(qū)分一下。
(1)黃色。在中國文化中黃色象征中央政權,國土之義,代表權威、威嚴,在中國人心里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天子,普通百姓不能隨便使用黃色,傳統(tǒng)上是皇族專有的顏色。例如,在漢語中有“黃袍加身”一說,指的是為人之上,做了皇帝;“黃榜”是天子的詔書等。而在西方文化中,yellow使人聯(lián)想到背叛耶穌的猶大(Judas)所穿的顏色,所以黃色帶有不好的象征意義,它除了表示低級趣味的報刊、毫無文學價值的書籍(如yellow press黃色書刊,要在這里注意,yellow并無淫穢色情之意,只有低級庸俗的意思,因而不能等同于漢語中的黃色書籍,yellow pages指商店、飯店、商戶和機構的電話簿,書頁是黃色的,也需要注意,這個yellow pages并沒有漢語是“黃書”的意思)外,主要表示卑鄙、膽怯,如①yellow dog卑鄙的人;②yellow-livered膽小的。
(2)藍色。中國人喜歡藍色這一大海與天空的自然色,把藍色與美好的遐想、憧憬聯(lián)系起來,因此藍色在中國文化中給人“恬淡寧靜,意蘊深遠,心曠神怡”的聯(lián)想,如說“藍色的夢想”,指美妙的夢想、夢寐以求的東西。與此截然不同的是,英語中blue一方面具有“憂郁,傷感”的聯(lián)想意義,常與心情不好有關。例如,He was blue over his dismissal的意思是“他因被解雇而情緒低落”。in a blue mood和having the blues指難過,沮喪和抑郁。Blue Monday指“沮喪的星期一”,a blue fit表示非常不滿,震驚或者氣憤。另外,blue是一種高貴的顏色,用來表示社會地位高、有權勢、出身貴族或王室。例如,blue blood指貴族血統(tǒng)。
3.日常文化方面
由于中西方文化起源和發(fā)展的不同,導致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細節(jié)方面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不同,在這以“隱私”和“打招呼”為例。
(1)隱私。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這樣的對話:“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it's a secret!”為什么Mrs Read不肯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jiān)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
(2)打招呼。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于問:“你吃飯了嗎?”(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 比如,他們會習慣說“A good day, isnt it?” “How are you ?”“Hi, how is going on?”等等。
4.習俗的差異方面
不同的文化中都蘊涵有習俗,在學習cake的時候,我們肯定會提到一句 a piece of cake(一塊蛋糕――小菜一碟)。漢語習語“小菜一碟”和英語習語a piece of cake(一塊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小菜一直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吃一碟小菜對中國人來說易如反掌,因此我們長用“小菜一碟”來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在這種意義下,漢語的“小菜”與英語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的意思。但是在習語中,兩個民族對同意思想的表達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這與兩國的飲食習慣有關系。蛋糕是英國飲食文化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品,英國人在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所以他們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容易做到的事情。
5.動物方面
對動物的好惡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著很明顯的不同,正如剛開始時所提到的龍(dragon),還有兩種動物也經(jīng)常會碰到。
(1)狗。狗在漢文化中卻是一種卑微的動物,它被人看作是“低賤”的代名詞。所以與狗有關的詞語大多含有貶義,如“狗膽包天”、“狗仗人勢”、“狗腿子”、“狗頭軍師” 、“狗急跳墻”;英民族喜愛寵物,狗是他們最喜愛的寵物之一,他們認為狗很忠誠。英文中,有關狗的詞語大多沒有貶義,如“居于高位” be top dog;“幸運兒” a lucky dog。
(2)貓。中國人喜歡貓,貓在中國的文化內(nèi)涵中一般指其可愛精靈的特性。人們常用“讒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cat”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紀巫婆的守護精靈,人們厭惡它,所以She is a cat是指“她是一個包藏禍心的女人”。
以上五方面,在文化導入內(nèi)容中僅為其中的一部分。要求老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注意語言教學,而且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三、中西方文化導入的策略
文化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yǎng)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地、自覺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中。
1.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2.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梢允占恍┯⒄Z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qū)W生推薦閱讀體現(xiàn)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huán)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四、結束語
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跨文化的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打開眼界、開拓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其得到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備一種新的文化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減少語用錯誤。文化創(chuàng)造力強調(diào)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一種主動從外國文化源泉中攝取新東西的潛能,是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體現(xiàn)和補充;有利于知己知彼,不會使年輕一代對外國文化盲目崇拜,變成“哈韓族”、“哈日族”、“哈美族”;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而不是脫離實際的機械的死記硬背,符合與時俱進的時代發(fā)展要求,使學生能夠?qū)W到真正活的英語。
參考文獻:
[1]何自然,閻莊.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漢英語用差異調(diào)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6.
[2]趙厚憲.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原則[J].中國英語教學,2002,(6).
[3]孫麗元.從喻體看英漢比喻的文化差異[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4]吳大榮.常用英漢顏色詞的比較與翻譯[J].貴州民族學院黨報,2003,(6).
[5]王振亞.實用英語語言文化[M].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8.85.
[6]彭曉蓉.從學習漢英習語中了解中西文化差異[J].宣傳與文化,19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