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春亭
摘要:以韓國婚禮習(xí)俗為透視點,看一下韓國傳統(tǒng)婚俗中滲透著的鮮明儒家文化特征。我們可以從中窺視韓民族儒學(xué)文化心理,同時探究一下韓國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關(guān)鍵詞:韓國傳統(tǒng)婚俗儒家思想民族文化
一、引言
崇尚儒學(xué)思想和禮儀的韓國素有“東方禮儀之邦”的美稱。特別是在韓國的傳統(tǒng)民俗方面儒學(xué)文化特征尤為明顯。在此,我們以韓國民俗文化中的婚禮習(xí)俗為透視點,看一下韓國傳統(tǒng)婚俗中滲透著的鮮明儒家文化特征。我們可以從中窺視韓民族儒學(xué)文化心理,儒家文化傳統(tǒng)始終存在于韓民族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中,對于塑造民族精神起著多元的影響作用。
二、儒教婚俗思想在韓國的傳承和發(fā)展
在韓國,從高麗時期開始,民俗向儒教化轉(zhuǎn)變,到了李朝時期這一轉(zhuǎn)變得到了統(tǒng)治者強力的推動,儒教式的韓國民俗文化正式在韓半島上確立起來。朝鮮初期編纂的《五禮儀》,《經(jīng)國大典》等里面,對士和一般平民所進行的冠婚喪禮按照身份地位都進行了儒教化的更改和規(guī)定。特別是韓國的婚俗文化在這一時期具有了明顯的儒教特征。
儒家的婚姻禮制,以“義”而起。以“儀”而明,包括“義”與“儀”兩部分?!盎榱x”是指婚姻的實質(zhì)表現(xiàn),即男女結(jié)合必須具備的社會條件。如周代的同姓不婚,南北朝的士庶不婚,唐宋的良賤不婚。也是當時社會的基本婚姻規(guī)范?!盎閮x”是指婚姻的形式要件,即結(jié)婚的禮儀形式和程序。這就是從周代開始實行“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擇婚之初,男家委媒到女家送禮提親,溝通對方,稱為納采。如果女方家長有允許之意,即行請?zhí)?,又稱問名,即問請雙方婚嫁對象的年齡和生辰八字。男家如卜得吉兆后,備禮至女家,決定可締結(jié)姻緣,稱為納吉。這算為大札,是訂婚階段的主要禮儀。納吉之后,男家再用絲帛、儷皮等送給女家。此即為送聘禮,表示婚姻已經(jīng)成功,稱為納征?!罢鳌奔礊椤俺伞敝x。古時用雁訂婚,后來演變成為帶有定聘性質(zhì)的定金和定禮,以首飾和錢財布帛為主,故又稱納幣。男方選定黃道吉日后,正式告知女方稱為道日。又稱請期。最后即是新郎至女家迎娶新娘,謂之親迎。也稱為請迎?!傲齻洌^之聘,六禮不備。謂之奔”,沒有婚禮的結(jié)合將遭到世人的指責(zé),甚至被世人貶為“私誘”或“淫蕩”,其夫妻關(guān)系也不為社會所承認。
韓國在李朝時期據(jù)此進行婚姻制度改革,制定了一些具體規(guī)定。在實際婚禮中,從做媒開始到迎親,一共分為6個程序:1.媒人搭橋,相當于六禮的納彩;2.提親圣物“四柱單”,也就是決定婚姻成敗的“宮合四柱”(“四柱”指生年、月、日、時辰,“官合”是根據(jù)“四柱”合“八字”,等同于漢族的“合八字”,這相當于六禮的問名)。3.婚禮上新郎新娘首次見面;4.在新娘家度過大禮后兩天;5.幣帛禮。即新娘首次正式地向男方家長及親屬長輩行禮的風(fēng)俗;6.覲親,指新娘回娘家拜見雙親。有了這些程序,新郎新娘就成為“行過六札的人了”。
三、韓國婚俗中儒教思想文化的體現(xiàn)
“六禮”在韓國李朝初期,特別是士大夫階層中得到了普及。到李朝后期根據(jù)儒家思想改革的“六禮”婚俗,在韓國社會中被改為“四禮”,即,《四禮編覽》中所記載的“議婚”“納采”“納幣”“親迎”。議婚階段,雙方父母通過媒人談?wù)撘幌滦吕珊托履锏幕槭?。訂婚或是婚事得到雙方父母的贊許之后,由新郎向新娘家送“納采書”(正式的求婚書)和新郎的八字,然后由女方家擇定結(jié)婚的吉日再以書信(擇日書或稱為涓吉)的方式送到男方家。這就是納采的過程。納幣是指男方向女方家送納幣書(以此感謝女方家同意嫁女)和禮物。
最后是“親迎”,是指把新娘迎娶到夫家的過程,這是整個婚俗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復(fù)雜的部分。因為在接受儒教式的習(xí)俗以前,韓國的傳統(tǒng)婚俗觀念一直是“男歸女家”,他們把這一固有的觀念和儒家的“親迎”相結(jié)合,形成了一種折中的“半親迎”。即,和新郎到新娘家里把新娘帶到新郎家舉行婚禮的中國傳統(tǒng)儒教親迎不同,韓國式的親迎是新郎到新娘家,雙方在新娘家舉行儀式,在新娘家住上一天再一起回新郎家。
“親迎”禮又分為,新郎和新娘在各自家里進行的“醮禮”和在新娘家里舉行的“奠雁禮”,“交拜禮”以及“合寢禮”?!磅炊Y”是指新郎在離開家,前往新娘家之前穿上盛裝,在祠堂里拜過祖先,喝一杯父親給倒的酒,表示婚禮要開始了,在這里,新郎喝的酒是家里用來祭祀祖先的“神酒”表示新郎是祖靈的后繼者,婚姻帶有崇祖的觀念。同樣的,新娘家里也進行這樣的“醮禮”,不同的是母親或是女性親族代替父親參加新娘的“醮禮”。
在儒教思想中,“奠雁”是指聘儀,正是因為定婚、親迎時,男子須向女家獻雁為禮。雁狀似鵝,其大者稱鴻,小者稱雁,故有“鴻雁”之稱。早在我國周代時婚俗的饋贈禮品中,分別確定羔羊、雁、雉、帛等物品作為贈品,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雁,婚俗“六禮”中五種禮儀都要用到雁。《儀禮·士昏禮》;“納采用雁?!碧拼Z公彥疏:“昏禮有六,五種用雁: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是也。唯納征不用雁,以其自有幣帛可執(zhí)故也。”《詩·召南·野有死序》毛傳“無禮者,為不由媒妁,雁幣不至,劫脅以成昏?!贝颂幍难銕?,即指雁與布帛,用為婚嫁或聘問之聘儀。民間認為,之所以獻雁,是取雁為候鳥,來去有時之意,喻“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绷硗?,對婚俗中雁的使用,很多古書中都有記載,《自虎通·嫁娶篇》載:“……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jié),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禮贄不用死難,故用雁也……?!薄把?;諸書上言知時鳥也。行有先后,故以之執(zhí)贄,以之納采。”(《七修類稿·義雁》)《古今詩話》云:“北方白雁,秋深乃來,來則霜降,謂之霜信。”據(jù)此,儒教婚禮中的禮物用雁,有著雙重含義:一是不失節(jié),不失時。堅守誠信。二是嫁娶要長幼有序,不相逾越。同時,也突出反映男女雙方要嚴格遵循封建的規(guī)則。雁中成對者往往共享甘苦,堅貞不渝,若有一方遇難,另一方必舍命保護。故以雁表示男女雙方信守不逾的象征。
韓國的婚俗中傳承了儒教中這一文化思想,親迎禮中也有“奠雁”禮,但是不用真雁,而采用木雁。迎親路上。走在新郎前面的是一個手捧一對用紅布包著的木雁的人,這個人被稱為“雁夫”。到了新娘家后,新郎接過木雁,獻給岳母,安放在酴禮廳的奠雁的奠雁桌上,醮禮廳也叫奠雁廳,奠雁禮和交拜禮就在這里舉行。奠雁桌上鋪一塊黑包袱,黑色象征土地,表示大雁雖然是飛在天上的,但是停下來的時候是落在地上的。同時,這一儀式中還有,把酒灑在奠雁桌下,告知天地神靈的過程。新郎新娘接下來行完交拜禮和合寢禮之后,婚禮儀式就結(jié)束了。
四、結(jié)語
婚俗是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它本身蘊涵了豐富的社會、民族文化心理。我們通過以上的探討中可以窺視出儒教思想在韓國社會文化形成中的作用,也可以看出素有“東方禮儀之邦”美譽的韓國,有禮有節(jié),謙和包容,在其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將大量外來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產(chǎn)生富有韓國特色的新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