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欣
[摘要]“愛人”是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內(nèi)涵;“忠”、“恕”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儒家“仁”學思想的基本倫理原則與要求;“為萬世開太平”——構建和諧社會、“為生民立命”——實現(xiàn)人文關懷是儒家“仁”學思想的主要倫理目的;因愛而愛、周愛換愛是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根據(jù)與倫理意蘊。
[關鍵詞]仁愛;倫理;和諧社會;人文關懷
[中圖分類號]B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5595(2009)02-0029-(05)
儒學是一種倫理型的人學,論述如何做人以及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作為儒學的核心,其“仁”學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了儒學的這種倫理特質(zhì),蘊含著較多的人道主義、人文主義和民本主義等合理成分,代表著中華民族發(fā)展的精神方向,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所在,成為儒學中最值得繼承和發(fā)揚的部分。本文在儒家“愛人”的“仁”學倫理思想內(nèi)涵的基礎上,重點論述其“如何愛人”的基本倫理原則、要求,“為何愛人”的主要倫理目的以及“因何愛人”的倫理根據(jù),最終呈現(xiàn)其“用愛換愛”的倫理意蘊和真諦。
一、“愛人”——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內(nèi)涵
人所共知,“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疇?!叭省痹凇墩撜Z》中出現(xiàn)100多次,而“仁”的確切解釋是什么?梳理孔子論及“仁”的所有言論,真正觸及到“仁”的“體”或內(nèi)涵的就是——“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用“愛人”來解釋“仁”,這是對“仁”的根本精神的說明??鬃拥倪@一個解釋,說明他是把“人”作為自己全部學說的對象和中心,反映了中華文化的人文主義精神??梢哉f,“愛人”是儒家“仁”學思想的最基本的倫理內(nèi)涵。
關于“仁”,許慎的《說文解字》直接解釋為“親也,從人從二?!卑凑铡墩f文解字》訓釋的體例,“親”講“仁”的概括含義,“從人從二”講“仁”的造字的會意原則。結合儒家對“仁”的闡發(fā)與《說文解字》對“仁”的訓釋,“仁者愛人”應有兩層意思:主乎心者與人為善,付諸行動則注意處理好人際關系。
道德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社會關系的產(chǎn)物,人的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chǎn)生的客觀條件,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chǎn)生道德。我們知道,倫理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特有的道德現(xiàn)象的學問,實際就是研究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學問。人際關系自然是以二人關系為基點的,基于此,它可以是三人關系,四人關系,多人關系,人與集體的關系,人與國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也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儒家“仁者愛人”的“仁”學思想概括地講,就是用真心的愛,去處理好人際關系,這既是儒家思想的根本宗旨,也是儒家處理人際關系的最根本的倫理要求。
二、如何愛人——儒家“仁”學思想的基本倫理原則、要求
如上所述,儒家“仁”學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就是用真心的愛,去處理好人際關系。那么,怎么才算是真心的愛?怎樣才能用真心的愛處理好人際關系?對此,儒家“仁”學思想也提出了諸多的“仁之方”的方法論指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家“仁”學思想中“忠”、“恕”的基本倫理原則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基本倫理要求。
(一)儒家“仁”學思想的基本倫理原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而支撐起其“仁”學思想體系的“骨架”部分就是“一以貫之”的“忠”與“恕”。
1.“忠”的含義
“忠”字由“中”和“心”構成,“中者,不偏不倚”,“中正之心、誠實不欺之心”即為“忠”?!墩f文解字注》:“忠,敬也,盡心日忠。”儒家把“忠”作為其“仁”學倫理思想的原則性要求,指的是愛人就要對人竭心盡力,誠實負責,其涵義有忠誠、忠實、忠信、忠厚等思想道德品質(zhì),實際上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人之為人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的道德自覺性。一般地說,對人忠,是儒家提倡做人應有的道德規(guī)范和起碼的道德要求,先秦儒家的“忠”道主要反映在兩大方面:
其一,在反映君臣之間的上下級關系方面,孔子明確地表達了君臣之間相互關系中地位低下者的臣要“忠君”、“尊君”,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的《禮記·禮運》所概括和規(guī)定的人之“十義”之一就是“臣忠”?!墩撜Z》記載,魯國國君魯定公因苦于對臣下指揮不靈,曾向孔子請教:“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回答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從這里不難看出,在對待君臣關系上,早期儒家雖然強調(diào)“臣事君以忠”,但其前提條件或?qū)Φ葪l件就是“君使臣以禮”,絲毫沒有“君為臣綱”的意味。在注重差別與秩序的儒家看來,“忠”是臣對君應盡的道德義務或責任。在這一層含義上看,理所當然地也包含著所有臣民熱愛國家、忠于國家的道德要求。
其二,在對待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方面,先秦儒家“忠”道的一個基本內(nèi)容就是要求人們要誠實可信、可靠??鬃右辉俑嬲]弟子要“與人忠”,曾參就經(jīng)常按照自己老師的要求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謙謙君子,為人應該“主忠信”、“敬事而信”、“謹而信”。(《論語·學而》)“忠”與“信”緊密相連,孔子曾強調(diào):“忠信,禮之本也?!奔词前阉暈閭惱淼赖碌母?。今天,源于儒家“忠”的“誠實守信”仍是中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和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這一道德要求已經(jīng)法律化為中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2.“恕”的含義
“恕”可解釋為“如”字和“心”字,也就是“己心”如“人心”,將“己心”與“人心”相互對照,相互比附,視“人心”如“己心”,也就是以善待自己的方式和態(tài)度善待他人,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將心比心。在人與人之間的實踐交往關系中,通過“心”與“心”的相互關照,心靈和心靈的相互感通,以“己心”度“人心”,以善待自己生存、生命、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善待他人的生存、生命和生活。在此,“己心”與“人心”能夠相互感通、相互比附、相互度量,“己心”和“人心”可以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3.“忠”與“恕”的關系
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庸章句》中解釋說:“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宋代儒家認為,“忠”“恕”是不可分割的,作為“愛人”的“仁”的支撐架構或邏輯架構,“忠”是“恕”的前提,沒有“盡己之心”的“忠”,便沒有“推己及人”的“恕”,“恕”由“忠”出,同時也體現(xiàn)出“忠”。朱熹的弟子陳淳對此作了這樣的概括:“大概忠恕只是一物,……蓋存諸中者即忠,發(fā)出外來便是恕?!拾l(fā)出忠的心,便是恕的事;做成恕的事,便是忠的心?!?《北溪字義·忠恕》)由此可見,“忠”是“仁”學對人們“愛人”的道德要求;“恕”是人們對“仁”學“愛人”的道德落實,“仁”的思想內(nèi)
化為“忠”,外顯為“恕”,知行統(tǒng)一,學以致用是儒家倫理的實踐品格。
(二)儒家“仁”學思想的基本倫理要求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精神乃是“愛人”,而“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又是其“仁”學的具體化。作為“仁之方”的“忠恕”之道又包含著兩個相互聯(lián)系而又層次遞進的要求:從消極方而講,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從積極方而講,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于“仁”,出于“愛”,在處理人際關系時首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作為人,往往都有十分復雜的社會關系,人們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往往承擔著不同的角色,這種不同的角色劃分,實際上就是人們的不同的社會定位。人們的不同的社會定位使人有了你我之別,“人”“己”之分,有了利益的不同和矛盾。要想使人際關系“不同而和”,即在利益不同和矛盾的基礎上能夠和諧有序,孔子提出了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換位思考”的倫理方法與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無獨有偶,西方文化的先哲們也產(chǎn)生了類似的思想,長期以來,柏拉圖“你想讓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樣對待別人”的格言在西方基督教倫理學中被稱為道德的金科玉律,可見,這一原則在人們倫理關系中的重要地位、重要意義與普世價值?!凹核挥鹗┯谌恕卑罨镜膶⑿谋刃?、推己及人的“換位思考”的自律精神與平等意識,每個人不僅需要“把別人當別人,把自己當自己”,更需要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待人如己,以對待自己的行為作為對待他人的行為范式,這就比較容易溝通彼此、和諧人際,進而使社會關系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相反,將己所不欲強加于人,往往會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矛盾甚至沖突。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張,是從樸素的人道思想出發(f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不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東西強加于人,當然,更不以別人的痛苦來換取自己的歡樂。儒家的這一主張,是一種非功利的道德的自我完善。然而,“恕”并不就此止步,它還追求一種更積極、更現(xiàn)實和帶功利目的的內(nèi)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反映了儒家處世意識的深刻智慧。人生可以通過自我的個人努力、個人奮斗去“立己”、“達己”,但離不開的一個重要的社會條件就是“人立”、“人達”,因為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人不能超然物外,更不能離群索居,在人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他人的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為他人的手段,——這種相互關聯(lián)是一個必然的事實”。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認為,人際關系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他指出: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yè)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系、處世技巧??突@里說的處世技巧、人際關系一定是指通過道德的智慧的倫理方法所實現(xiàn)的人際之間互助互利、共存共贏、同立同達、和睦合作的和諧有序,所以,孟子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別地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價值。試想一下,在一個爾虞我詐、弱肉強食、愚昧無知、貧窮落后、罪惡叢生、兩極分化過分懸殊的社會里,有誰能真正地“立”起來、“達”起來?國際關系也有類似的情形,尤其是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經(jīng)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日益加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共振”關系局面已經(jīng)形成,中國“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睦鄰,安鄰,富鄰”等外交政策深刻地體現(xiàn)著儒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儒家對人類文化的最大貢獻當推其所提倡的“和”的理念,這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目前提出的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乃至構建和諧世界思想的源頭活水。
三、為何愛人——儒家“仁”學思想的主要倫理目的
社會倫理的目的,實際上就是指人們通過一定的道德原則與要求的倫理設計,來指導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所要達到的結果。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和保持那些借以達到結構良好的和幸福生活的條件?!眰惱淼赖伦鳛槿祟愄赜械闹匾硇裕瑢嶋H上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指導人類活動以達到福利目的”的“實踐智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作為這種倫理型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仁”學倫理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的這種“實踐智慧”。
北宋大儒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四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胸襟與宏愿。筆者認為,其中的“為生民立命”與“為萬世開太平”應該是儒家思想抱負的中心所在。
儒家主張以仁愛之心待人,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術去處理人的社會關系,具有極大的意義:首先,可以構建一個團結友愛、互助互利、共贏共存、和睦融洽、道德文明的和諧社會;其次,也只有在天下太平的和諧社會之中,人們才能夠獲得在儒家看來比“天時”和“地利”更為重要的“人和”的生存條件或生存環(huán)境,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生活在其中的每個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的生活目的。前者是儒家“仁”學倫理思想“為萬世開太平”的社會目的,后者則是儒家“仁”學倫理思想“為生民立命”的個人目的,二者之間實際上是密不可分、辯證統(tǒng)一的。
(一)構建和諧社會:儒家“仁”學倫理思想的社會目的
道德是一種社會產(chǎn)物和現(xiàn)象。首先,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chǎn)生的客觀條件。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chǎn)物,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chǎn)生道德。其次,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是道德產(chǎn)生的主觀條件。當人們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或集體的不同利益關系以及產(chǎn)生了調(diào)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時,道德才得以產(chǎn)生。人們的道德理想或倫理追求無疑“在于改善或抵制人類關系中的狀況朝著‘不良方面發(fā)展的傾向?!?/p>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提倡和諧,以和為貴,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中華文化的特點和基本精神。它是中國人的根本世界觀,也是中國人最高的價值追求和處世原則。”儒家社會道德教化的一個重要培養(yǎng)目標是造就人們以義為上、知禮能讓的“君子”人格,與“君子”人格相對的,就是孔子極其鄙棄的各種各樣的“小人”。在孔子眼中,“君子”與“小人”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分野就是:“君子”能夠“不同而和”,彼此包容,而“小人”只能“同而不和”,你爭我斗。而“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
患。”(《禮記·禮運》)因此,儒家清楚地認識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人們只有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身”功夫才能實現(xiàn)“齊家、治國、平天下”,達到所謂“內(nèi)圣”而“外王”的目的??梢赃@么肯定,構建“家齊、國治、天下平”的和諧社會是儒家“仁”學倫理思想的美好社會追求。
(二)實現(xiàn)人文關懷:儒家“仁”學倫理思想的個人目的
大而言之,人學就是研究人們生存智慧或安身立命的學問。中國哲學比較深刻地認識到人的生命包括辯證統(tǒng)一的“氣命”與“理命”或者說肉體生命與靈體生命兩個部分。人的生命由“氣命”與“理命”兩部分構成,決定著人的生存會自然產(chǎn)生物質(zhì)性需要與精神性需要兩種最基本的生命欲望。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實際上就是人們生存與發(fā)展所必需的物質(zhì)需要與精神需要能夠得到最基本乃至最好的保障。正如荀子所言:“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不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以求。”(《荀子·禮論》)可以斷言,人們所有的倫理努力就是要尋求這種“養(yǎng)人之欲,給人以求”的生存智慧,而儒家的“仁”學倫理思想無疑為人們指明了一條安身立命的正道。
“仁也者,人也?!?《孟子·盡心下》)儒家首先從人格的高度肯定了“仁”是人之為人的內(nèi)在規(guī)定性。在此基礎上,儒學從多個方面論述了“仁”對人獲得物質(zhì)資料和精神資料這些生存條件的重要意義,諸如“仁者壽”(《論語·雍也》);“仁則榮,不仁則辱”(《孟子·公孫丑上》);“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孟子·離婁上》);“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禮記·中庸章句》)。從以上正反兩個方面,儒家找到了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根據(jù)——“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弗由,哀哉!”(《孟子·離婁上》)所以,人生必須“居仁由義”!由此,不難看出,儒家“仁”學倫理思想蘊涵著深刻而明確的“為生民立命”的人道主義的人文關懷向度。
四、因何愛人——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根據(jù)與意蘊
(一)因愛而愛——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根據(jù)
一般來說,“倫理學就是研究道德的,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道德”。維特根斯坦認為,倫理學“是研究生活的正確方式”的學問,因此,從本質(zhì)上講,道德是人的智慧生活方式。柏拉圖曾說:人是理性(logos)的動物,而道德作為人的智慧生活方式無疑是人的理性的重要內(nèi)容,但道德作為人的一種理性則必須有其合理性根據(jù)作支撐。也就是說,作為人的智慧生活方式,任何道德原則以及規(guī)范或要求的倫理設計都要具有其合理性根據(jù)。沒有一定合理性根據(jù)的行為規(guī)范或要求不應該叫“道德”,喪失合理性根據(jù)的道德規(guī)范或要求最終也會被人們?nèi)舆M歷史的垃圾堆中。
老子講:“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第二十一章》)道家的“道德”就是指萬事萬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合理性根據(jù)就是“道”,就是包括“天之道”和“人之道”的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梢哉f,道家是依道立德,以德明道的。早期儒家對倫理道德的文化設計雖然缺乏道家那種形上思維的理論自覺和高度,但其出色的直覺能力也同樣悟到了“人之道”的社會法則所在?!叭室舱?,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下》)儒家深刻地認識到了人是一種社會性的道德動物,“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是人之道,而“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的仁愛之德才是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本,唯有仁愛之道才是真正的為人之道。愛是人的一種品性,愛更是人的一種需要大力培養(yǎng)的基本的、重要的能力。因此,《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惫P者認為其核心與關鍵應該是“親民”,因為“親民”不僅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體現(xiàn),而且是“明明德”根本的要求,更是“止于至善”的有效途徑。“親民”一能“獨善其身”,二能“兼濟天下”,無論是“格致誠正”君子人格的養(yǎng)成,還是“修齊治平”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有賴于仁愛的“親民”,唯有“親民”,才能達到“至善”,而實現(xiàn)“至善”則是所有倫理道德所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用愛換愛——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意蘊
1.人有不可或缺的愛的需要
作為一種生命現(xiàn)象,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對外部客觀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依賴,這就產(chǎn)生了人的各種各樣的需要。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概括為5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其中,愛的需要是人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性、精神性心理需要,沒有愛,人就根本無法生存下去,從這種意義上講,愛對人生的價值不亞于水與空氣。
2.愛的獲得需要愛的付出
一個人怎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愛?儒家認為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你要首先真心地關愛別人,用愛換愛,除此之外,別無他途,這就是孟子所說的:“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人際關系是一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人際關系的具體情形往往是彼此互動的結果。常言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皭邸笔且粋€人對他人的利人行為所產(chǎn)生的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恨”也是一個人對他人的損人行為所產(chǎn)生的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儒家認為,一個人要想獲得別人對他的愛,要想處理好人際關系,實現(xiàn)所謂的“人和”,首先必須著眼于自身一方。一個人只有具有由愛人的仁愛品性與行為所構成的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人格力量,才能有效地獲得他人的真愛,實現(xiàn)人際關系的融洽與和諧。心理學研究表明,影響人際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外貌、能力和以道德品質(zhì)為核心的個性品質(zhì)。在人際交往中,由良好的個人道德品質(zhì)所構成的人格魅力往往更容易引起人的肅然起敬和由衷的折服、欽佩和愛戴,“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英國哲學家斯賓諾莎也曾指出:心靈非武力所能征服,唯有仁愛可以征服之。作為主體的目的,“人恒愛之”不可能憑空飛來,而只能靠主體首先外施于人,才能得到別人如此的回報,這就是“人之道”,也是人際交往的藝術,更是處世的智慧。
愛是人的一種需要,但愛的獲得的前提恰恰是愛的付出。用愛換愛,不僅是儒家“仁”學思想的倫理意蘊所在,更是人類社會的倫理真諦。
[責任編輯:王繼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