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玉
一
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具體體現。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肩負的神圣使命和時代責任。教育公平的原則應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公民接受教育的機會要公平,這就要求我們科學、公平地配置教育資源,來滿足人們對受教育的需求和愿望;二是公民受教育的過程要公平,要能夠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享受到同等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這就要求學校在資源配置上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校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guī)范》第四條也指出:堅持基礎教育面向大眾的性質,為提高國民素質服務,為落實人才強國戰(zhàn)略服務。注重教育公平,規(guī)范辦學行為,按規(guī)定收費。堅持均衡編班,均衡配置校內教育教學資源,不舉辦“校中?!保环种攸c班和非重點班。未經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不舉辦實驗班。
二
筆者所在學校已舉辦數屆實驗班,縱觀歷年來的實驗班辦學,不難發(fā)現:優(yōu)勢師資和學校優(yōu)勢資源都較為集中在實驗班,這就造成了人為的教育過程的不公平,其教育的結果也不會公平。分析實驗班滋生且具有強盛生命力的根源,完全是由于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是應試教育所造成的。
具體來講,在應試教育下,一是學校發(fā)展的需要。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哪所學校的高考升學率高,哪所學校就能吸引學生。學校為了生存,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發(fā)展,就必須有好的生源,因此學校不舉辦實驗班就不會吸引來好的學生,致使每年暑假后高中招生時,各個學校到處哄搶生源。有的學校甚至給教職員工分配哄搶學生的數量任務,完不成者不是扣發(fā)工資或獎金就是不能評優(yōu)樹先,造成人為的學校之間、教干教師之間的矛盾。
二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作崇?,F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從孩子小時就進行強化教育,恐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過分地說,孩子的成績就是家庭的生命線。家長熱切希望孩子能進入實驗班,接受比別人更好的教育,這也無可厚非,可以理解。但這卻使得每年中考后高中招生時,好多家長千方百計托關系、找門子,不惜重金讓孩子進入實驗班。當然這也給學校校長們的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和困難。
三是學生的虛榮心心理作怪,進入實驗班就很榮耀,就感覺到比普通班的學生高人一等,在中學就形成了等級觀念。當然這給學校管理也帶來了麻煩。
三
舉辦實驗班,確實能夠培養(yǎng)出極少數尖子生,因為這是在優(yōu)勢師資和強勢資源的條件下,通過課堂大容量,課后大作業(yè)量,平時加班加點,拓展知識的廣度,狠挖知識的深度得來的。這樣就造就了善于考試、能考試、會考試的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實際上所謂的實驗班就是“好教師+好學生”組成的群體,教學上不外乎是提供比普通學生更多的資料,教師講的更廣、更深,在學習時間上比普通學生用的更多,通過“以學定教”、“以考定教”的方針強化學生的學習和考試,這樣使得實驗班中極少數所謂尖子生能夠脫穎而出,考入名牌大學,也達到了學校培養(yǎng)名生的目的,得到了所謂社會的認可。但相反卻使得實驗班中其他絕大多數學生成為“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殉葬品。因為一個班級即使全部都是優(yōu)秀的學生,但強中自有強中手,每次考試也都一定能排出個一、二、三、四名和三六九等,一次考差了還指望下一次,下次考得不好又指望再下一次,經過幾個回合,就自己給自己下了定論:不是做名生的料。實際上我們成人經過幾次挫折和失敗,信心上也會受到相當大的打擊,況且是十四五歲的學生。
再者,班主任和教師在課堂提問、作業(yè)輔導、心理指導等教學和管理方面,一般也都是優(yōu)先照顧到尖子生。更有甚者,一些教師心中只裝著能夠為他爭光的幾個尖子生,對其他學生是不聞不問,也可說其他學生陪襯,是綠葉。這樣致使有不少學生由優(yōu)生自然不自然地轉化為差生,在高考中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筆者所做班主任的2000級有兩個實驗班,2002年暑假后,在高二升高三時,從實驗班中分流出來11位學生(按當時的期末成績,從最后一名開始分流),這11位學生隨機到了1Q個普通班中。在2003年高考時,有l(wèi)O位學生高考的成績進入重點本科線,1位學生進入普通本科線,而兩個實驗班中卻有16位學生未進入普通本科線,這16位學生在進入高三分流時的成績要比那11位學生的成績好。這無疑說明了在實驗班的學生的心理負擔相當大,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沒有什么益處,絕對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成長。
山東省教育廳明文規(guī)定,“未經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不舉辦實驗班”,這是利國利民、有利于學校的大好事,這也能夠充分體現教育的公平,也為學校領導們的工作減輕了壓力,為基層學校辦學規(guī)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