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現(xiàn)代對現(xiàn)代性的批判有一個“語用關系”的軸線。語言實現(xiàn)了從“指稱論”到“游戲說”的轉(zhuǎn)變,這個轉(zhuǎn)變對馬克思思想的研究有特殊的意義。對馬克思思想的研究通常從哲學純學術的角度著眼。然而,馬克思實際從事的是社會批判和改造社會的斗爭,游戲的性質(zhì)的不同,造成馬克思語言的“用法”也不同。我們應當從馬克思所從事的這三者統(tǒng)一的游戲中去理解馬克思的思想和語言,并由此拓展對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的研究。
關鍵詞: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語用關系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09)03-0123-07
作者簡介:何麗野,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所教授 (浙江 杭州 310016)
根據(jù)南西·墨菲(Nancey Murphy)與小詹姆斯·W·麥克倫登(James W. McClendon Jr.)對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的區(qū)分,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有三條對立的軸線,其中一條就是語言上的“指稱論”與“語用關系”的對立(注:轉(zhuǎn)引自[美]米勒德·J.艾利克森《后現(xiàn)代主義的承諾與危險》,葉麗賢、蘇欲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頁。)。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是對西方現(xiàn)代性的批判,但一直以來,國內(nèi)對馬克思主義的現(xiàn)代性批判的研究,比較側(cè)重理性與意識形態(tài)方面,而對“語用關系”有所忽略。本文擬從這個角度,研究馬克思的游戲、語言和用法之間的關系,并從中擴展馬克思現(xiàn)代性批判的意義。
一
傳統(tǒng)西方哲學,不管是前現(xiàn)代(柏拉圖)還是現(xiàn)代性(從康德開始),一直把哲學定位為知識論,即“求真”(truth)。在這個定位中,語言的意義在于與對象的符合,或曰指稱論。但后期語言哲學(以后期維特根斯坦為代表)認為,語言的意義不在于指稱對象,而在于應對“游戲”。語言所指的是什么只有在游戲中才可得到理解。游戲就是人類各種理論和實踐活動。游戲與游戲是不同的,所以在不同游戲中雖然使用同一套語言,這個語言所指的也是同一個對象,但由于它們身處在不同的游戲中,它們的用法可能就很不相同。按照維特根斯坦的說法,人們要認識一顆棋子,不是去感知現(xiàn)象形成觀念,也不是通過理性去分析其“本質(zhì)”,而是要在實際的下棋游戲中。相同的棋子在不同的游戲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這就是語用關系的轉(zhuǎn)向。
下面以圖示“知識論”與“游戲說”兩種思想對語言與其對象關系的不同看法(見圖1與圖2)。
從上圖可以看出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面對的是事物,后者面對的是游戲。由此造成知識論與游戲論對語言功用的不同看法:
第一、現(xiàn)代性求“真”之語言,其功能是“描述”,即“客觀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后現(xiàn)代作為工具參與游戲的哲學語言求“用”,它不是不講“真”,但這個“真”與學術研究中的“真”不一樣。學術研究中的“真”完全依賴于邏輯和事實的證明;作為工具的哲學之“真”,雖然也有邏輯與事實的成分,但總的說來是依賴于其目的實現(xiàn)過程的“有效性”。只要它是有效的,一般也就承認其為“真”;如果無效,它的“真”也會成問題。按照利奧塔的說法,實用性是語言系統(tǒng)“合法性”最有力的證明,邏輯等反倒是很次要的。利奧塔引用盧曼的話說:“在后工業(yè)社會里,程序的性能代替了法律的規(guī)范性?!畬φZ境的控制即不顧那些構成語境(不論這是‘自然還是人類)的對話者而實現(xiàn)的性能改善,有可能等于一種合法化。這是一種通過事實達到的合法化?!?注:[法]利奧塔:《后現(xiàn)代狀態(tài)》,載江怡編《理性與啟蒙——后現(xiàn)代經(jīng)典文選》,東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頁。)
第二、現(xiàn)代性視知識為目的,后現(xiàn)代視知識為工具。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哲學不是功利性的活動,它只以求知為目的。羅素認為:“從道德上講,一個哲學家除了大公無私地探求真理以外若利用他的專業(yè)能力做其它任何事情,便算是犯了一種變節(jié)罪。如果他在進行研究以前先假定某些信念不拘真假總歸是那種促進良好行為的信念,他就是限制了哲學思辨的范圍,從而使哲學成為瑣碎無聊的東西。”(注:[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下),馬元德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94頁。)但對于“游戲說”來講,包括哲學在內(nèi)的所有思想體系都不過是維持游戲的工具。杜威說過,思維的使命不在于認識世界,而在于對環(huán)境作出最有利的反應。思維按其本性來說是一種工具,“所有的概念、學說、系統(tǒng),不論它們怎樣精致,怎樣堅實,都必須視為假設,就已經(jīng)夠了。它們應該被看作驗證行動的根據(jù),而非行動的結(jié)局?!鼈兌际枪ぞ撸c其它工具一樣。它們的價值不在于它們自身,而在于它們所造成的結(jié)果中顯現(xiàn)出來的功效”(注:[美]杜威:《哲學的改造》,許崇清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78頁。)。羅蒂表明:“對實用主義者而言,問題應該總是‘它有什么用?而不是‘它真實嗎?。對其他哲學家的區(qū)分和疑問的批評應該指責其相對無用,而不是指責其‘無意義劃‘幻覺或‘不一致?!?注:[美]羅蒂:《真理與進步》,楊玉成譯,華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頁。)
第三、純學術的哲學直接面對事物本身,沒有“說話者”與“受話者”的地位。相反地,它要拋棄“說話者”的身份、地位、原有的知識等可能影響人們對“事物本來面目”的認識的一切外在因素,直接地面對內(nèi)感官中直觀的“現(xiàn)象”,以求達到對事物真正“科學”的認識。但是,游戲說很重視“誰在說”與“誰在聽”。它在傳統(tǒng)語言理論中引入了三個新概念:一是說話者的意圖;二是受話者(理解);三是受話者的行動。前面說過,傳統(tǒng)哲學認為,一個概念、一句話是否有意義,關鍵在于它們是否符合所指的客觀對象。如果能被證實符合就是有意義,否則即是無意義的。這叫做意謂即意義。邏輯實證主義正是根據(jù)這個標準否定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意義。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所指的對象與“誰在說”很有關。對羅素那個很有名的摹狀詞理論中的例子“當今法國國王是禿頂?shù)摹钡臓幷?,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羅素認為這句話毫無意義。因為當今法國并沒有國王。日常語言派的斯特勞森就反駁說,這要看說話者是什么人,身處何處。如果是處于1789年以前的法國人說這句話,那么這句話無疑是有意義的。這個批評羅素也接受了。語言哲學由此注意到說話者與受話者之間的關系,以及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羅素總體說來屬于邏輯實證主義,在語言功用上也是持指稱論的,但后來他就認為,所謂懂得一個詞的意義,就是會在恰當?shù)臈l件下使用它,以及在聽到這個詞時作出恰當?shù)姆磻骸坝捎谡軐W家都是讀書和談理論的人,他們對于語言的興趣主要是把它當作一種作出敘述和傳達知識的工具,但這只是它的許多功用之一。也許并不是它最原始的功用。對一個上士來說,語言的功用是什么?一方面是發(fā)號施令的語言,目的在于讓很多聽到的人同時作出同樣的身體動作;另一方面是罵人的語言,目的在于讓那些沒有作出預期的身體動作的人難堪。除了附帶的效果外,這兩種情況都不是用文字來敘述事實或傳達知識。” (注:[英]羅素:《人類的知識》,張金言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69、85-86頁。)他后來又認為語句可以分為陳述句和祈使句,它們的意義是不同的。在陳述句中,詞的意義相當于一個事物或環(huán)境的一個特征,詞的出現(xiàn)引起關于該事物或環(huán)境的思想;而在祈使句中,人們聽到它,話語引起人們的身體行動,就算懂得了它的意義(注:[英]羅素:《人類的知識》,張金言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69、85-86頁。)。二戰(zhàn)以后,隨著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興起,一些語言哲學家把語言的意義定義為反應。他們認為,語言的意義就是語言所產(chǎn)生的行為效果,即對受話人發(fā)生的作用。莫里斯在《指號、語言和行動》一書中系統(tǒng)闡發(fā)了行為反應理論。他說,語言就是指號,這個指號就是刺激人,引起反應。所以,語言的意義便在于它所引起的人的反應。蒯因也有同樣的看法,認為語言的意義要用行為來說明,研究語言的意義要按照“刺激——反應”這個模式來進行。陳述句不會引起人們的反應,例如當學生聽到“歷史上有個哲學家叫蘇格拉底”時,他們不會有什么反應。但像“著火了”這樣的句子,它的意義就在于能引起人們適當?shù)姆磻?注:不過我認為對這個問題要進行具體分析。一些哲學理論,如“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運動的”,雖然屬于陳述句,學生在上課時聽了不會有什么反應。但是,在特定的語境中,它卻起著行為反應的作用。)。后來奧斯汀、塞爾等人在維特根斯坦“游戲說”的基礎上提出言語行為論(speech act),更加強調(diào)言語在人們行為中的作用。奧斯汀在《怎樣以言行事》一書中提出,語言可以用來完成三種不同的行為。第一種叫做“以言表意”(locutionary act),傳統(tǒng)哲學作為學術游戲的都屬此類。第二種叫做“以言行事”(il locutionary act)。奧斯汀強調(diào)指出,作出以言行事的行為時,人們是以“說一些話來做出某種行為”,而不是“做出了某種說一些話的行為”。例如,社會批判理論屬于“以說一些話來做出某種行為”,而一般的哲學研究屬于“做出了某種說一些話的行為”。第三種叫做“以言取效”(per locutionary act)。即說話目的是要對其他人的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一些作用。日常工作中的宣傳和說服即屬此類(注:徐友漁:《“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學中的語言轉(zhuǎn)向》,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5年版,第93頁。)。
二
從“游戲”和“語言用法”的角度,對馬克思思想我們可獲得一個新的學術視野與理解。
第一、可以說馬克思首先提出了哲學語言作為“工具”的思想??梢宰鳛樽C據(jù)的是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5、55、306頁。) 為什么說這句話是標志哲學語言作為工具的轉(zhuǎn)向呢?因為哲學家“解釋世界”只能用語言,所以這句話前半句其實是用“方式”代替了“哲學語言”。既然如此,那么后半句也就應該補上被代替的詞,前面“解釋世界”的主語是“哲學家”,后面的“改造世界”的主語也應當是哲學家,而馬克思當然不是要求哲學家拿起武器去改造世界。哲學家們的工具只能是語言。這樣,這句話完整的意思就應該是: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哲學語言)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哲學家用語言)改變世界。這就是語言的“工具性”了:“哲學把無產(chǎn)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zhì)武器,同樣,無產(chǎn)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5、55、306頁。)馬克思同時又提出,只有在社會實踐的“游戲”中,才能理解哲學真理性:“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5、55、306頁。)這里的“思維的……力量”就是從“工具”角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馬克思不僅提出了這樣的思想,而且第一個在自己的游戲中成功地實踐了這一思想。所以,理解馬克思的思想、語言不能從傳統(tǒng)知識論意義上求“真”的用法來理解,而要從行為意義上的用法來理解。
第二、馬克思語言的作用不是“表意”,而是主張、說服。如果按照奧斯汀對語言功用的三種分法:以言表意、以言行事與以言取效,那么很明顯地,馬克思的主要語言功能表現(xiàn)為后兩類:以言行事與以言取效。它們表現(xiàn)為兩個游戲: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以言行事)和改造社會的斗爭(以言取效)。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著述都可以說主要是為這兩個“游戲”服務的工具。他們的理論學術研究(以言表意)只是外表,批判游戲尤其是后一個政治斗爭的游戲才是主要的、實質(zhì)性的。在這些游戲中,馬克思、恩格斯使用的都是同一套語言,我們把它稱作馬克思主義哲學。但是,在這個哲學語言被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到不同的游戲中去(例如把學術語言分別運用到批判游戲或政治斗爭游戲中去)的時候,它們已經(jīng)具有了不同的用法和意義。
第三、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視“受話者”(無產(chǎn)階級)在語言中的地位與作用。在“游戲說”看來,語言的意義就在于它能為參與游戲者所理解并引出說話者所期待的行動。馬克思和恩格斯最關心的也就是他們的思想能否被無產(chǎn)階級所理解,并激起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行動?!豆伯a(chǎn)黨宣言》里這樣說:“共產(chǎn)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的敵對的對立,以便德國工人能夠立刻利用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所必然帶來的社會的和政治的條件作為反對資產(chǎn)階級的武器?!?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5、55、306頁。)恩格斯晚年回憶他與馬克思的學術活動時說:“我們決不想把新的科學成就寫成厚厚的書,只向‘學術界吐露。正相反,我們兩人已經(jīng)深入到政治運動中,我們已經(jīng)在知識分子中間……獲得一些人的擁護,并且同有組織的無產(chǎn)階級建立了廣泛的聯(lián)系。我們有義務科學地論證我們的觀點,但是,對我們來說同樣重要的是,爭取歐洲無產(chǎn)階級,首先是爭取德國無產(chǎn)階級擁護我們的信念?!?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528、692頁。) 又說:“凡是要把社會組織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眾自己就一定要參加進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這為的是什么,他們?yōu)闋幦∈裁炊チ餮獱奚?。……為了使群眾明白應該做什么,還必須進行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工作,而我們現(xiàn)在正是在進行這種工作,并且進行得很有成效,已經(jīng)使敵人陷于絕望。”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528、692頁。)他這樣評論馬克思對自己的“受話者”——工人的態(tài)度:“馬克思認為自己的最好的東西對工人來說也不不夠好,他認為給工人提供的東西比最好的稍差一點,那就是犯罪!”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528、692頁。)
三
下面對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與游戲的調(diào)整關系做一研究。他們一生從事的“游戲”可以說有兩個,以1847年為界。從《博士論文》開始到1847年《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表,這段時間內(nèi),馬克思(與恩格斯)所從事的基本上是“社會批判游戲”,學術性相對來說比較濃些;但在1847年以后,隨著《共產(chǎn)黨宣言》的發(fā)表,馬克思恩格斯加入“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開始了實際地從事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chǎn)階級專政即真正的政治斗爭。由于他們所從事的“游戲”發(fā)生了變化,所批判的對象發(fā)生了變化,馬克思(與恩格斯)前后思想也有諸多不同。這導致了他們哲學語言和用法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從圖3、圖4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前后期的游戲所面對的情況很不一樣。
首先,從目的來說,前期批判游戲的目的主要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這是通過批判黑格爾、費爾巴哈和青年黑格爾派來實現(xiàn)的;后期政治斗爭游戲的目的主要在于鼓動和組織工人階級去參加斗爭,這是通過與拉薩爾和杜林等人的斗爭來實現(xiàn)的。當然,兩者有著密切的現(xiàn)實和邏輯的聯(lián)系,但對馬克思來說,前后強調(diào)的重點是不同的。例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以對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象的統(tǒng)計資料,用費爾巴哈的“感性”來批判黑格爾抽象的理性,是為了批判國民經(jīng)濟學家把勞動者不當作人只當作勞動力,批判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下人的異化,而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又反過來批判費爾巴哈和舊唯物主義的直觀性,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直觀只能導致承認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永恒性。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都“只是希望確立對存在的事實的正確理解,然而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主義者的任務卻在于推翻這種東西”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6-97、321-322頁。)。而當1848年的革命“把費爾巴哈擠到后臺去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頁。)之后,馬克思恩格斯也就不再批判他。恩格斯之所以要在《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等著作中提出“物質(zhì)第一性”,提出實踐是“對不可知論以及其它哲學上的一切怪論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因為杜林那一套在德國社會民主黨內(nèi)引起了相當程度的思想混亂,黨的領導人李卜克內(nèi)西等人一再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出面對其進行批判。面對“非常法”通過之后殘酷的斗爭形勢,面對杜林利用新康德主義的“不可知論”,向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兩個必然的“客觀規(guī)律性”發(fā)起的進攻,恩格斯最急切的任務是重拾工人階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心,鞏固他們對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個“客觀規(guī)律”的信心。
其次,從受話者來說,無產(chǎn)階級作為最重要的“受話者”進入馬克思恩格斯的視野。無產(chǎn)階級理解他們的思想,激發(fā)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行動,成為馬克思恩格斯語言的中心任務。可以說明這一點的是:馬克思早期的著作往往帶有較濃厚的學術色彩,因為他們寫作的主要目的是“自己弄清問題”,閱讀對象也以學者為主。著作的風格也就比較思辨、晦澀。但在1847年以后就不是這樣了。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風格開始變得生動、通俗。我們在閱讀馬克思恩格斯著作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在后期對自己前期的著作版本(如《共產(chǎn)黨宣言》)有不少修改之處,都是為了工人們能更方便地閱讀理解。恩格斯在《<雇傭勞動與資本>1891年版導言》中有一段話,曾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在40年代,馬克思還沒有完成他的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工作。因此,馬克思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第一分冊(1859年)以前發(fā)表的那些著作中,有個別地方與他在1859年以后寫的著作中的論點不同,有些用語和整個語句是不妥當?shù)?,甚至是不正確的。在供一般讀者閱讀的普通版本中,作者的思想發(fā)展進程中所包含的這種比較早期的觀點,也應該得到反映,“但是,當新刊行的版本可以說是專為在工人中進行宣傳工作用的時候,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這種場合,馬克思一定會使這個發(fā)表于1849年的舊的論述同他的新的觀點一致起來。所以我相信,我在這個版本中為了在一切重要點上達到這種一致而做的一切必要的修改和補充,是完全符合他的心愿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6-97、321-322頁。)。
最后,不同的游戲有不同的規(guī)則,游戲轉(zhuǎn)換以后會出現(xiàn)“規(guī)則”轉(zhuǎn)換的問題。維特根斯坦和奧斯汀、塞爾都很強調(diào)“規(guī)則”在傳達講話者意圖中的作用。他們認為,一個講話者要想使自己的意圖被人理解,就要符合講話的規(guī)則。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中國人見面時常打招呼:“吃過了嗎?”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只相當于“你好”而并不是真的關心他人吃過飯了沒有。這就是由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規(guī)則”決定的。不懂這個規(guī)則的外國人就不能準確地理解這句話的內(nèi)涵,要鬧出笑話來。馬克思恩格斯前期的批判是面對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實,后期有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與拉薩爾、杜林、巴枯寧等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分子、無政府主義者進行斗爭,以爭取群眾。斗爭和批判本身帶有同一性,意味著把自己降到與對手同一的水平。這也影響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理論的形態(tài)和思想。眾所周知的一個例子就是:恩格斯《反杜林論》思想的形態(tài)與結(jié)構都受杜林的影響。恩格斯也意識到這點,他在書中說:由于杜林論述的領域很多,范圍很大,他也不得不跟著杜林進入某些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皩ο蟊旧淼男再|(zhì),迫使批判不得不詳盡?!?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頁。)德國人的特點就是動不動就要創(chuàng)造一個“體系”,要“談到所有可能涉及的東西,而且還不止這些東西”(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頁。)。這就是“規(guī)則”。而這些規(guī)則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說,要反對宗教唯心主義,就不能不強調(diào)物質(zhì)的本體地位。而這樣一來,實際上又把物質(zhì)置于了“神”的地位。對此,恩格斯也說過:“無神論單只是作為對宗教的否定,它始終要涉及宗教,沒有宗教,它本身也不存在。因此它本身也還是一種宗教。”(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65頁。)對這個問題,費爾巴哈早年也指出過。恩格斯顯然是注意到了他的思想(注:費爾巴哈說:“將物質(zhì)當作上帝看待,……同時還是假定了神學實體的真理性。無神論這一對神學的否定因此又被否定了。就是說,神學通過哲學又被建立起來了?!眳⒁姳本┐髮W哲學系編《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卷),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494頁。)。但恩格斯仍然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其著作(例如《自然辯證法》)中用“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zhì)”來批判“降神論”,其用意是不言自明了。
有些人認為馬克思對舊哲學的批判體現(xiàn)了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相一致的“生活世界”的轉(zhuǎn)向。還有的僅僅從社會批判游戲的角度理解馬克思的思想,并從這個角度衡量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的價值。這是忽略了兩者之間“游戲”的不同。海德格爾等人的存在論轉(zhuǎn)向,其“游戲”是學術批判、文化批判而并不是現(xiàn)實斗爭,仍屬于思想的內(nèi)部批判,是對現(xiàn)代性的補充。因此他們很注意自己與傳統(tǒng)理論的學術上的關系。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也是批判,他們的“游戲”卻是現(xiàn)實斗爭,最終目的是要推翻資本主義現(xiàn)實社會制度。在這個前提下,除非必要,他們不會去考慮自己與傳統(tǒng)學術的繼承關系。這也就是馬克思恩格斯與法蘭克福學派的不同,也就是為什么他們會共同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和《反杜林論》這樣看起來是屬于完全不同的哲學思想的著作的原因。如果忽略這一點,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思想從其當時的游戲的歷史語境中分離開來,再把它們納入西方哲學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存在論的發(fā)展軌道,并以此來評價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意義與“差異”,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
在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之“語用關系”時,盧卡奇有一段話是值得注意的。在《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中,他這樣說:“人們?yōu)樽约好枥L何種存在圖象,這也取決于何種世界圖象顯得適于為他們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最佳的、按照客觀情況正確地執(zhí)行職能的實踐提供理論基礎。這樣,正如馬克思主義一直強調(diào)指出的,實踐,首先是社會同自然進行物質(zhì)交換的實踐,就證明了自己乃是檢驗理論的標準。然而,若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正確地運用這一就歷史的意義而言是正確的觀點,那就絕對不應該忽視歷史相對性這個因素?!?注:[匈]盧卡奇:《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上卷),張峰譯,重慶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區(qū)別于其他理論的一個根本性特點,對這個特點的理解,只能從馬克思的游戲、語言和用法著手。
(責任編輯:周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