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軍
近些年來,由于知識界的分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出現(xiàn)了雜語共生的良好態(tài)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譬如,持不同價值立場的學者,對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敘述出現(xiàn)嚴重分歧,相互之間唇槍舌劍,很難真正對話與溝通。這有點像“盲人摸象”,摸到尾巴的說它是根繩子,摸到腿的說它是根柱子一當代文學史因此被切割為不同問題的碎片。在這一困境中,研究者如何擺脫各自的片面性以達到對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整體關照,如何在多元對話中呈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如何清理不同的文學史敘述之間的關系,使它更深更廣地介入當代文學實際的發(fā)展歷程中去,已成為一個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程光煒先生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集《文學史的興起》(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在這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特別是在研究方法上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
一、“批評化”與“歷史化”
當代文學研究界分歧越來越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可能與研究者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興趣愛好、知識結構、研究對象有關,但最重要的是當代生活所賦予研究者的不同的價值立場所致:研究者已經(jīng)習慣于在價值論的層面上敘述歷史,而不習慣于在認識論的層面分析歷史;習慣于到歷史中尋找與自己的價值立場一致的文學資源,而不習慣于擱置自己的價值立場盡可能全方位地向歷史開放。
對思想史與文學史的研究而言,鮮明的當代問題意識和價值立場固然重要,但嚴格的歷史意識更為重要。過于強烈的當代意識或過于鮮明的價值立場,常常會干擾、阻礙乃至破壞我們對歷史真實的認識和把握,使我們陷入以今律古的迷津。惟其如此,程光煒才會一再反思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批評化”傾向。他認為,文學批評具有很強的當代性,很難擺脫當代文化語境的制約,“瞬息萬變的知識信息、文化話題和各種文壇潛在壓力,無時不在左右、干擾和改變著批評者對文本的看法和選擇”(《魔幻化、本土化與民間資源——莫言與文學批評》,載《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6期)。文學史研究則必須警惕當代價值觀念的引導和控制,如果不能和當代生活拉開一定的距離,不能擺脫批評性結論的干擾,就不能對文學批評做出理性的過濾、歸類和反思,就會產(chǎn)生文學史研究的“批評化”的傾向,阻礙當代文學史學科的“歷史化”。為了推動學科的“歷史化”,程光煒把研究的焦點集中在不斷變化的當代文化語境與不斷變化的文學批評、文學史研究的關系上,深刻地揭示出當代文學史研究每個環(huán)節(jié)(史料的發(fā)掘整理、文學史經(jīng)典的確立與重釋、文學史秩序的建構與顛覆等)中當代文化語境不可抗拒的影響力。
史料的發(fā)掘與整理是文學史研究中最基礎性的工作,不少學者是毫不懷疑這一工作的“客觀性”的。程光煒在研讀不同時期文學資料選編的基礎上,對這種“客觀性”的神話提出了質疑。他發(fā)現(xiàn),貌似客觀的史料整理工作,也很難擺脫當代語境和當代文學觀念的支配,“研究者自以為是‘客觀的材料,實際是經(jīng)過當代語境的挑選和淘汰的,并不具備真正的‘客觀性,而是符合新的歷史語境要求的‘客觀性”。近年來出版的不少資料匯編,有意無意淡化和遺忘革命文學和文學中的社會主義經(jīng)驗,就是當代語境干擾的結果。而且,史料的發(fā)掘與整理工作,還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學批評”的方式參與了當代文學史的建構:“‘資料匯編并不是一種純粹的技術性工作,而是反映了編選者整理、壓縮或擴充歷史想象的敘述意圖,代表著他‘重構歷史的大膽想法?!?《“資料”整理與文學批評》,載《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第2期)我覺得,這一看法是切中時弊的,我們現(xiàn)在有許多標榜“論從史出”的論著,實際上并不具有嚴格的歷史意識,而是先預設一個文學史的結論,然后到歷史中尋找證據(jù),辛辛苦苦挖掘出大量的史料,證明的卻是一個人人皆知的相當平庸的觀點。
文學經(jīng)典的確立與重釋,是文學史寫作和文學史重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一種文學史敘述的合法性能否確立,關鍵取決于它能否確立自己的文學經(jīng)典并顛覆異己性的文學經(jīng)典。因此,中國當代文學史敘述的每一次轉化,都是通過對文學經(jīng)典的顛覆與再建來實現(xiàn)的:1949—1976年的“當代文學”通過拒絕“現(xiàn)代文學”的經(jīng)典和不斷確立新的經(jīng)典,完成了自己的文學史敘述;新時期通過解構紅色經(jīng)典和再建新的經(jīng)典,實現(xiàn)了文學史的重寫。1980年代文學潮流頻繁更迭,也是在經(jīng)典的不斷顛覆與再建中進行的(《經(jīng)典的顛覆與再建》,載《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3期)。程光煒認為,文學經(jīng)典的確立與重釋,同樣受制于當代語境:新時期之初,《班主任》被確立為經(jīng)典,是因為它的文學敘述與當時的歷史語境、文學成規(guī)、文學批評等制度化環(huán)境形成了一種非常匹配的關系。而《艷陽天》、《金光大道》被去經(jīng)典化,則因其有悖于“撥亂反正”的意識形態(tài)(《當代文學學科的“歷史化”》,載《文藝研究》2008年第4期)?!艾F(xiàn)代派”作家拒斥革命現(xiàn)實主義文學經(jīng)典,推崇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經(jīng)典,是與改革開放的大環(huán)境相一致的,其目的在于把中國當代文學納人“世界性”的文學格局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現(xiàn)代派文學”》,載《文藝研究》2006年第7期)。由此而審視當前通過重讀紅色經(jīng)典以重評“十七年文學”的學術潮流,我們不難找到其意識形態(tài)根源和動機。
相比之下,程光煒更為關注不斷變化的文學史的敘述與不斷變化的“當代語境”的內在關聯(lián),不同時期的文學史知識生產(chǎn)與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的內在關聯(lián),以及不同的文學史敘述對異質性的文學現(xiàn)象所造成的壓抑和遮蔽。作者發(fā)現(xiàn),同一時期的歷史在不同時期可以有不同的敘述方式:1980年代中后期,文學史家在“撥亂反正”、“走向世界”的意識形態(tài)的支持下,通過把1949—1979年的“主流文學”邊緣化、“非主流文學”主流化的方式,建構出一個關于1980年代“主流文學”的整體化的文學史敘述。在1990年代以后的大眾文化和后現(xiàn)代思潮中,當代文學史的敘述再次發(fā)生重大變化,1980年代確立的“主流文學”,又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被改寫和質疑的過程,其內部的“差異”、“歧義”、“分裂”和“多種可能性”被揭示出來,從而形成一幅多層化的1980年代的“主流文學”圖景(《文學史與八十年代“主流文學”》,載《清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他還以近年來的孫犁研究為例說明:以“后革命時代”的文化心態(tài)(文化保守主義、消費主義等等)研究革命時代的文學史,很難保證歷史不會因此而走形變樣的。許多左翼作家因此被從“革命文學”的精神譜系中剝離出來。孫犁等作家的作品中長期被壓制的花鳥蟲魚、風花雪月、小資情調、道德中心意識、儒家文化精神等“非革命”元素揚眉吐氣,變成比“革命”更有價值的東西。在這個關涉到如何評價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美學與革命文化、革命美學關系,如何在今天的語境中重新“安放”后者的文學史位置的重大問題上,我們不難感受到當代價值觀念在重塑歷史中的巨大能量(《孫犁“復
活”所牽涉到的文學史問題》,載《新華文摘》2008年第18期)。
面對文學史研究中當代語境無處不在的影響力,程光煒并未放棄對文學史的“客觀性”的追求。為了使文學史研究更具有歷史感,他倡導“有距離的研究”和“文學史研究的研究”,主張把既有的文學經(jīng)典、批評性結論、文學史、文學成規(guī)、制度以及研究它們的方法作為研究和反思的對象,以揭示出文學史更為復雜的內在機理。這一研究思路已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文學史研究,而是一種自覺的學術史研究和文學史哲學研究:歷史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研究歷史的方法,或者說客觀的歷史與歷史敘述的關系,而程光煒更為關心的,也正是中國當代文學的客觀“歷史”與中國當代文學史“敘述”之間的關系。
很明顯,這項工作是有很大難度的:一方面需要擺脫當代語境的干擾,通過大量史料的閱讀回到歷史現(xiàn)場,另一方面又不能無視當代生活的存在。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程光煒在倡導“歷史化”的同時,更對當代文化問題有著持續(xù)不斷的熱情,對當前(由啟蒙、新儒學、后現(xiàn)代、后殖民等文化思潮所構成的)復雜難辨的文化狀況有著敏銳的洞察和深刻的理解。但他并不滿足于僅僅對當前的文化問題進行理性分析或者作出某種價值判斷,更不贊同按照當代的需要去隨意地解讀歷史。他關注當代文化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考察當前復雜的文化語境與當代文學史研究的關系,為了清理不同的文學史知識譜系所產(chǎn)生的時代根源以及他們之間更為復雜的內在聯(lián)系,并以此推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歷史化”。
二、對啟蒙文學史觀的反思
在《文學史的興起》中,有不少質疑“啟蒙”的文字有人據(jù)此認為他是反啟蒙的。這顯然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事實上,程光煒并不是在價值論的層面上批判啟蒙的,他所反思的是那些站在單一的啟蒙立場上敘述文學史,從而簡化了文學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的行為。這些文字,很容易使我們想起赫德爾和柯林伍德對啟蒙歷史觀的批判。赫德爾認為,啟蒙者的歷史觀是非歷史主義的,他們把野蠻與文明、無知與理性截然對立起來,對符合啟蒙理念的歷史現(xiàn)象大力渲染,不符合的則簡單排斥,這是很難充分介入到復雜的歷史中去的??铝治榈乱舱J為,啟蒙的歷史觀“不是真正歷史的;在它的主要動機上,它是論戰(zhàn)性的和反歷史的”。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啟蒙文學史敘述,同樣存在著論戰(zhàn)性的、批評化的非歷史主義傾向。我們知道,在1980年之前的那種高度意識形態(tài)化的(“新民主主義一社會主義”)研究范式中,反帝、反封的革命文學成為文學史的主流,而游離于反帝、反封之外的啟蒙文學、市民文學則被壓抑和遮蔽。1980年代中后期,“啟蒙”現(xiàn)代性(人性、人道主義、個人主體性、文學主體性等等)的評價體系逐漸取代了舊的評價體系。在新評價體系中產(chǎn)生的文學史敘述,同樣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訴求,其潛在的動機是到文學史中去尋找聲援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精神資源。這種實用主義的文學史研究,成功地清算了極左教條對人與文學的戕害,開拓了二十世紀文學研究的空間,但同時也造成了新的遮蔽: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有利于新意識形態(tài)的文學資源被無限放大,而不利于新意識形態(tài)的文學資源則變成可有可無的存在。
程光煒一再反思的正是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五四新文學是極其豐富、復雜的,沒有理由把它簡化為單一的“魯迅精神”,簡化為自由主義的或啟蒙主義的文學,更沒有理由把這一被簡化的“五四傳統(tǒng)”作為臧否二十世紀文學的絕對標準,一味地抬高自由主義的文學而貶低、排斥革命的文學。他不贊同把“十七年文學”簡化為“革命壓倒了啟蒙”的文學、個人與文學的主體性失落了的文學,把1980年代文學簡化為接續(xù)了五四新文學傳統(tǒng)的新啟蒙的文學、個人主體性與文學主體性復歸的文學。他認為這種本質化、整體化的文學史敘述,嚴重壓抑了對“十七年文學”和1980年代文學的多樣化的解讀,遮蔽了兩個時期文學內部的復雜性、沖突性以及文學形態(tài)的多樣性。細心的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支持他反思啟蒙文學史敘述的,并不是某種明確的價值觀念,而是一種難以遏制的尋找原生態(tài)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圖景的沖動,他更感興趣問題是:“如何重新識別被80年代所否定、簡化的50至70年代的歷史/文學?它們本來有著怎樣而不是被80年代意識形態(tài)所改寫過的歷史面貌?另外,哪些因素被前者拋棄而實際上被悄悄地回收?哪些因素因為‘新時期文學轉型而受到壓抑,但它卻是通過對歷史‘遺忘的方式來進行的?”(《歷史“重釋”與當代文學》,載《文藝爭鳴》2007年第7期)
應該指出的是,程光煒對啟蒙文學史的反思,除了推動當代文學學科“歷史化”的考慮,也有著明顯的當代性考慮。盡管新歷史主義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想象性的建構與敘述,歷史學家不可能客觀地、科學地復原過去而只能從現(xiàn)在的視野中構造過去。但不可否認的是,一種歷史敘述是否具有權威性和生命力,除了取決于它能否最大限度地介入到歷史的經(jīng)驗中去,還取決于它能否最大限度地介入到當代生活中去。在這一點上程光煒是很清醒的,他認為,固守1980年代以“撥亂反正”、“尋找自我”、“走向世界”為核心價值的啟蒙立場,已經(jīng)很難和復雜的當代生活形成良性對話關系。因為時代語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化,1990年代以后,西方資本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肆入侵,已經(jīng)把中國全面而深入地卷入到世界歷史的進程之中,如何堅持本土化立場以迎接全球化的嚴峻挑戰(zhàn),如何以文學的方式思考當代的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如何以文學的立場來反抗全球化與大眾文化的全面侵略,已經(jīng)成為一個十分嚴峻的當代問題。當國際上的不平等和國內貧富差異日漸加劇時,被啟蒙話語顛覆了的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已經(jīng)開始呈現(xiàn)出歷史的與現(xiàn)實的合理性。如果仍然站在啟蒙的(個人主體性和文學主體性)立場上,強化革命歷史和革命文學的封建性和專制性,遮蔽其反抗資本壓迫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就會使文學研究失去一個十分寶貴的精神資源。
無可否認,在新的歷史語境中,文學創(chuàng)作變得更復雜了,已經(jīng)很難被整合到文明/愚昧、現(xiàn)代/傳統(tǒng)、文學/非文學、中國/世界等二元對立的啟蒙文學史框架中。更重要的是,隨著大眾消費文化的崛起,知識界出現(xiàn)了新儒學、新左派、后現(xiàn)代、后殖民等文化思潮,在這些思潮的影響下,當代文學史研究出現(xiàn)了不同于1980年代的新的敘述方式。在近年來重評革命文學、“十七年文學”、“文革”文學、新時期文學的浪潮中,被啟蒙文學史過濾掉的更為豐富復雜的文學現(xiàn)象逐漸浮出水面,啟蒙作為一種歷史話語的局限性也隨之呈現(xiàn)出來。這就把堅守以及曾經(jīng)堅守啟蒙立場的學者推向了一個兩難的困境:如果固守啟蒙立場,唯我獨尊地排斥其他文化思潮,刻意回避當代生活和當代文學研究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會不會使自己喪失應對現(xiàn)實生活的能力?繼續(xù)不加反思地以一種預設的、凝固的啟蒙理念敘述歷史,那是不是在1980年代既有結論的基礎上做重復性的研究?
反過來,如果放棄啟蒙的立場,會不會徹底瓦解1980年代所建立的文學史秩序?會不會使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自覺不自覺地向過去的“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評價體系靠攏?會不會使過去被否定了的東西再次成為新的學術時尚?
這種兩難的困境也困擾著程光煒的學術研究。他一方面在反復探究啟蒙文學史敘述所造成的壓抑和遮蔽,另一方面又對那些試圖謀取話語霸權的新的文學史敘述充滿警惕,不贊成完全否定啟蒙的文學史敘述。譬如,他曾投入大量精力反思啟蒙文學史敘述對“左翼文學”、“十七年文學”的扭曲和顛覆,但對當前轟轟烈烈的“底層文學”討論卻并無好感。作為一位曾經(jīng)堅守啟蒙立場的學者,他曾對革命文學以及革命文學史專制性和排他性有過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反思啟蒙問題時,他沒有像某些學者那樣走向反歷史主義的極端。在他看來,有些學者所倡導的“底層文學”的口號,是有著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功利目的,是“左翼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再度強行“命名”,是要把中國文學拉回到為政治服務的老路上去。在這里,他似乎又回到了自己曾反復質疑過的啟蒙的“純文學”的立場(《小說不承擔什么》)。他不贊成在啟蒙的話語中為“傷痕文學”大唱贊歌,為此而深入剖析“傷痕文學”作家群體與體制之間的微妙關系,認為他們在當時文化語境的控制下沒有充分傳達出真正的歷史經(jīng)驗(《“傷痕文學”的歷史局限性》,載《文藝研究》2005年第1期)。但當某些學者以“民族國家”等時髦理論重新評價“傷痕文學”,徹底否定“傷痕文學”中的歷史記憶時,他卻起而維護傷痕文學,認為“傷痕文學,實際就是一種重新記憶‘文革的文學。它的歷史角色和歷史責任,是要把那些‘抗爭性的記憶(個人記憶)引入公眾領域,變成公眾記憶的一部分。而人們今天重提傷痕文學的歷史記憶,其意義即在阻止那種將‘個人記億從‘公眾記憶中撤出?!?《一篇文章與對“傷痕文學”歷史記憶和問題的檢討》)在這里他似乎又回到啟蒙文學史的敘述中了。
這種看似矛盾的論述,其實并不矛盾,它是由作者對不同的文學史敘述的雙向反思而產(chǎn)生的,從中我們不難體會到他的真正意圖和良苦用心:他一直警惕主流文化對非主流文學和多元文學現(xiàn)象的壓抑和歧視,試圖通過權衡各種文學史敘述的關系,以便敞開更多的歷史經(jīng)驗和歷史記憶,使文學史研究更深更廣地介入到歷史和當代現(xiàn)實中去。但要做到這一點,僅憑著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這關鍵取決于研究者如何更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這是我想談的第三個問題。
三、多角透視和多重話語分析
站在單一的價值立場上敘述歷史,是不可能把全部文學史實包含進來的,它總是在照亮了一些史實的同時,遮蔽另一些史實,從而損傷文學史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這是一個曾令許多歷史哲學家苦惱不迭的問題。海登·懷特曾因此而慨嘆“一個歷史敘事必然是充分解釋和未充分解釋的事件的混合”??铝治榈抡J為,每個歷史學家都以自己的角度來觀察歷史,“所以,一個歷史學家只能看到事實真相的一個方面;即使有無數(shù)的歷史學家,也總是有無數(shù)的方面未被看到”。當然,這不是說研究者不能有自己的價值立場和觀察歷史的角度,通過不同立場的研究者之間的廣泛協(xié)作,也可以深化文學史的研究。但我們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不同價值立場的研究者相互排斥,很難通過對話與協(xié)作形成學科的共識。
為了超越“管中窺豹”式的文學史研究,程光煒自覺采用了價值中立的多角透視和多重話語分析的研究方法,試圖在整合不同立場的學術資源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更具有包容性的文學史敘述。從作者的研究實踐來看,這種方法是可取的,也是有效的,它有利于把被單線索的文學史敘述所遮蔽的文學史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來,把由各種因素的互動與沖突而構成復雜多變的文學史圖景揭示出來。比如,既往的文學史研究,從政治文化的角度進行文學史的分期,它突出了同時期文學的共同性和不同時期文學之間的差異性與斷裂性,而忽視了同時期文學內部的差異性和不同時期文學之間的延續(xù)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研究者對不同時期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理解過于單一,而忽視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并非鐵板一塊,而是由不同的、甚至截然對立的話語構成的一種動態(tài)性的思想結構。因此,每個時期(特別是新舊轉折時期)的文學生產(chǎn),都不可能是在單一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中進行的,其本身常常呈現(xiàn)出多重話語相互沖突、碰撞、融合、轉化的復雜狀態(tài)。只有通過多重話語分析的方法,才能對這種復雜的狀態(tài)做出更為有效的清理,才能更為客觀地揭示出不同時期文學之間更為復雜、隱蔽的歷史聯(lián)系。
我們注意到,程光煒在描述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轉型時,沒有簡單重復“革命壓倒了啟蒙”的歷史判斷,而是通過細致剖析郭、茅、巴、老、曹等人在舊社會的生活、寫作經(jīng)驗與新的歷史語境、文學規(guī)范之間的復雜關系,較為客觀地呈現(xiàn)出五四話語、革命話語與個人經(jīng)驗之間的內在張力。作者特別關注現(xiàn)代文學傳統(tǒng)對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潛在影響,在細讀韓少功的《爸爸爸》時,他發(fā)現(xiàn)了魯迅和沈從文所代表的“現(xiàn)代”與“尋根”兩個傳統(tǒng)對韓少功的制約:“他把反差很大的兩個文學文本強行嫁接、疊加和強扭成一個文本,實際讓人看出,《爸爸爸》在‘改造國民性與‘文化尋根這兩個文學創(chuàng)作和精神向度的預定目標上似乎都不太到位,多多少少有一些勉強和顧此失彼的感覺。我感到了他的為難,不僅僅在對魯迅與沈從文的選擇和接受上,而且也在因為選擇和接受了這兩種文學影響所必須面對的小說本身的謀篇布局上。”(《如何“現(xiàn)代”?怎樣尋根?》)
由于采用了多重話語分析的方法,作者在反思1980年代文學方面取得明顯的突破。既往的文學史著,大多站在激進的思想和藝術革新的立場上敘述1980年代文學,這種敘述方式突出了“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等文藝新潮的主線索,遮蔽了1980年代文學內部的分歧和張力(如人道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啟蒙話語與民族國家話語,民族化與現(xiàn)代化、客體與主體、反映論與主體論、工具論與本體論、群體與個人、普及與提高、人民文學與人的文學、“向外轉”與“向內轉”、理性與非理性的尖銳對抗)。程光煒通過對新時期文學規(guī)范、文學批評的多重話語分析,不僅還原了“十七年文學”和新時期文學多線索的歷史聯(lián)系,而且充分發(fā)掘出新時期文學內部的矛盾和分歧。在他看來,新時期文學規(guī)范建立的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在拒絕、排斥“十七年文學”成規(guī)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吸收了后者和它的文學規(guī)律。傳統(tǒng)的文學成規(guī)通過稍加改造悄悄進入了“思想解放”的嶄新話語譜系當中。它作為一個潛在的文學成規(guī),仍然牢牢控制著文學創(chuàng)作的評獎、選稿、辦刊,以至于對一部具體作品的分析和評論,成為文學篩選制度中一個相當穩(wěn)固的監(jiān)督因素(《文學“成規(guī)”的建立》,載《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2期)。在新時期文學批評的內部,同樣存在激進派與保守派的尖銳分歧,新時期的
文學批評方式雖然在逐漸發(fā)生變化,但強大的傳統(tǒng)力量并沒有離去,它只不過是偶爾改換了面目而已(參考《文學的緊張》、《當代文學批評方式的轉移》、《批評對立面的確立》等文)。更為可喜是,作者還把多重話語分析的方法成功地運用于具體的文本研究,通過考察多種話語在不同時期的小說文本中相互糾纏、對抗、博弈的關系,由此展示文學史本身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革命文學的復活》(《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一文,就是這種“以詩證史”研究方法的成功范例。作者緊扣王蒙小說《布禮》的主題意蘊、人物形象、表達方式、藝術結構展開分析,準確而精當?shù)乇嫖龀龃嬖谟凇芭f文學規(guī)范”與“藝術創(chuàng)新”之間的復雜的文學史問題:革命文學作為文學史上有影響的“通行規(guī)則”,它的主題潛力和表達方式在新時期并未完全喪失,大多數(shù)“傷痕文學”作品,都是通過對它的戲仿、改寫和場景置換等方式,成功地進入新時期文學。在“現(xiàn)代主義”還沒有代替“現(xiàn)實主義”而成為新的文學“成規(guī)”的時候,“革命”仍然是供給《布禮》的一個重要“資源”。在我看來,這一系列文章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問題而展開的,即從不同角度勾勒出被單線索的文學史敘述所遮蔽的文學史線索,使1980年代文學呈現(xiàn)出其原有的“復調”特征。
也正是出于多角度透視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愿望,程光煒對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文化研究寄予厚望。他認為,借鑒文化研究的方法,可以拓展文學史的研究空間,把作家作品的生產(chǎn)和傳播置于現(xiàn)代教育、社會體制、現(xiàn)代文化、現(xiàn)代出版、政黨制度以及大眾文化傳播的多重視野之中,從而使得文學史上原先被遮蔽、壓抑和淡出的許多研究對象,走上研究者的案頭,作為一種研究文學史的方法,“它不僅要厘定文學史的外圍,而且也要深入到文學史內部,對組成文學史的多重成分和因素進行比較性的分析”(《文化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多樣觀察》,載《文藝爭鳴》2005年第3期)。收入在《文學史的興起》中的《四十年代:文學雜志與現(xiàn)代都市》、《40年代與文人集團》、《試論40年代的文學環(huán)境》等文章,正是依循這一思路展開的,作者通過對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文學雜志、文人集團、文學出版的多角度透視,切入到對四五十年代之交“文學轉型”問題的思考,可以說是借鑒文化研究方法以深化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成功個案,這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注釋]
①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88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②程光煒:《文學想像與文學國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③海登·懷特:《后現(xiàn)代歷史敘事學》,63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④柯林伍德:《歷史哲學的性質和目的》,見《歷史的話語:西方現(xiàn)代歷史哲學譯文集》,195頁,張文杰等編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⑤程光煒:《文化的轉軌》,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