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椿
摘要: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問題紛繁復雜,理論上尚不成熟,實踐中問題較多。事實上,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以多種形相存在,如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是“對評價的評價”等等,其評價規(guī)范之間存在著學術標準與非學術標準等多種沖突。在評價實踐過程中,也大量存在評價主體問題與評價程序問題等諸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的復雜性,建立與完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機制、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評價規(guī)范;評價標準;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C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5831(2009)01-0054-06
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問題在理論上尚不成熟,在實踐中又特別復雜,因而需要謹慎的審視。筆者從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多種形相、評價規(guī)范間的沖突以及評價實施中遇到的嚴重問題三個方面進行概略論述。
一、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多種形相
什么是評價?為什么要評價?對評價問題的思考愈深入,愈會感到這一問題的多元性。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以多種形相存在的,明白這一點才可能真正給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以恰當定位。
(一)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是“對評價的評價”
評價首先體現(xiàn)為一種評價主體的價值判斷,是對評價對象價值大小的衡量與比較。與基于事實判斷的自然科學評價不同,“人文社會認識對象并不是純之又純的單一體,而是凝集著事實與價值于一身的復合體”。
在學科建制化背景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就不再是某一研究者的個人主觀判斷,而是基于一定事實認定之上的學科共同體的共識性價值判斷。這意味著,只有符合一定事實認定要求的評價對象才具有評價的資格,追求評價的主體間客觀性是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評價本性。評價的價值屬性表明,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不是一種絕對意義上的客觀判斷,而是一定評價群體在一定歷史階段、一定認識水平與一定既有成果相比較后的共識性判斷。這一判斷顯然是具有極大局限性的。評價的事實屬性表明,評價不應是評價者的主觀隨意,解決評價問題客觀性問題的突破口是以一定方法“控制偏離群體態(tài)度的個人化傾向”,實現(xiàn)對“共同利益群體之間價值判斷認同度”的逼近。
評價定位是對評價前提的追問,即評價的目標是什么?或為什么要評價?它是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基礎性問題。當前經(jīng)常說到的評價“定位倒錯”主要是指,把人文社會科學評價視為對評價對象存在價值的絕對判斷,忽略了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實際上是“對評價的評價”,是基于人文社會科學自身價值評價基礎之上的再評價,體現(xiàn)為科研管理實踐中的價值選擇。
(二)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一種學科發(fā)展的知識自覺
囿于價值的主體性、價值判斷的主觀性,以尋求共識性價值判斷為目標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就必須由個體層面的判斷上升為適用于評價群體的、可控的、更加規(guī)范的價值認定方法。作為方法的評價通常被視為理所當然,評價是一種方法卻也常常被忽略。在英語中,方法(method)一詞是由“沿著”和“道路”兩個希臘詞根復合而成,目的性(沿著的方向)與能行性(可實施的途徑)是方法的基本特征。嚴格科學意義上的“方法”涵義更接近“算法”,具有構成性特征,它是以一定的步驟、程式達到某個確定的目標,前提與結果都具有確定性,每一方法自身是封閉的,必須規(guī)范地按一定的步驟、程式實施。方法的能行性屬性意味著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必須是在某些明確原則指導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規(guī)范性步驟,惟此統(tǒng)一的共識性價值認定才有可能產(chǎn)生,評價是一種科學性操作。方法的構成性屬性意味著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就是以構成性的規(guī)范操作達致對非構成性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價值的認定,以一定量化的形式來量度、確認非量化的思想的價值,這難免要陷入思想與規(guī)范、培育大師與生產(chǎn)平庸的兩難之中。人文社會科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思想的締造者,創(chuàng)造性思想往往與規(guī)范是相沖突的。如何在評價機制設計時,既能保持大師的生長土壤,又能以一定的標準來規(guī)范學科發(fā)展,確是一個極難解決的問題。
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學科發(fā)展的知識自覺”。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性評價內生于學術認知的過程中,它以知識的自覺引導學術研究活動向符合知識本性的方向展開。這一知識本性的自覺超越了任何現(xiàn)實的功利性,抗拒功利追求的泛濫。惟有保持學科發(fā)展的知識本性,才能最終達致學術的自主性。而惟有保持這種自主性,它才具有獨立存在的理由?!安嫉隙驁远ǖ刂鲝埳鐣茖W必須首先確立自身的自主性,拿出強硬的科學態(tài)度來,因為只有這種方式,社會科學才能獲得精確嚴格的手段,從而在競爭中獲得重要的地位和潛力”。當下的問題在于,如何以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來緩解其建制化發(fā)展需要與符合知識本性的知識增長需要之間的緊張,緩解學科主體性與學科社會化的緊張。
(三)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一種服從管理目標的科研管理手段
學科的建制化發(fā)展總是在一定科研管理手段的推動下進行的,從科研管理的角度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宏觀目的和意義在于,以評價來促進人文社會科學健康、有序的發(fā)展。評價是要服從管理目標的??蒲泄芾淼男枰诋斚鲁蔀槿宋纳鐣茖W評價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科研活動很大程度上左右著評價標準的實施,評價標準常常因科研管理階段、目的、對象不同而改變,科研管理的目的直接決定了評價的目的。蔡曙山指出,借助科研管理手段的導向作用,清華大學在SCI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短短幾年內由幾百篇上升至2000多篇。在技術層面上,評價服務于管理,自然對評價方法提出了運作效率的要求,評價應該在保持評價功能的基礎上盡量簡化、提高效率,這才能為管理服務。但簡化不是簡單化。在價值層面上,當科研管理借助評價手段左右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生產(chǎn)方向時,人文社會科學的主體性問題就面臨嚴峻挑戰(zhàn)。功利主義場域下,科研管理目的極易為學術單位間的殘酷競爭、行政長官意志、量本位思維等非學術因素所控制,錯誤地引導學術研究的方向,導致學界的結構性浮躁與功利。符合知識本性的知識創(chuàng)造,有時也容易淪為滿足一定評價硬性規(guī)定的定制化知識的批量生產(chǎn),這是必須引起充分注意的。
在實踐上可行的評價并不以追求評價判斷的完備性、終極性為其目標,而是以是否符合評價主體的意愿為實踐的價值選擇:符合主體意愿者會得到更高的評價;與其背離者則更易失去競爭力(生存力)。評價要服從管理目標。事實上,科研管理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評價標準的實施,評價不僅服務于管理,在一定意義上,評價就是管理。
把評價定位為管理的好處在于,我們可以不必陷入關于評價意義的爭論而把精力更多地付諸于評價實踐。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主體就可以恣意左右評價對象的發(fā)展道路,因為評價主體的意愿是無法完全脫離評價對象的客觀實際的,價值選擇既存在于評價對象間,也存在于對象與
評價主體間;既是歷時性的又是主體間性的。一個相對公正的評價依賴于不斷生長著的、靈活的價值框架而不是某種僵硬的單一的價值尺度。評價服從管理,但管理有兩種基本模式或思路,一種是計劃型,一種是放任型,兩者初衷和前提不同,自然,目標和結果也各異。
(四)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首先要在鼓勵創(chuàng)新思想還是遵循傳統(tǒng)規(guī)范上選擇
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面臨的首要價值選擇是評價什么?是選擇鼓勵創(chuàng)新思想還是遵循傳統(tǒng)規(guī)范?兩者的沖突體現(xiàn)在當前學術界中思想家與職業(yè)專家的分野上,前者更具創(chuàng)造力,也許更是當代思想的代表者;后者更符合學科的傳統(tǒng)規(guī)范,是存在的大多數(shù)。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本質上是一個意義世界、價值世界,人文精神體現(xiàn)為人類對自身物質存在有限性和個體功利性的超越。顯然,只有創(chuàng)新思想才是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人文社會科學的進步應體現(xiàn)為思想認識的前進和不斷深入;另一方面,當前已作為科學建制的人文社會科學,其發(fā)展又必須要遵循職業(yè)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要求。過分追求學科發(fā)展的規(guī)范性、職業(yè)化,勢必以犧牲大師、妨礙人文社會科學精品的產(chǎn)生為代價;然而,一味放縱思想,忽視規(guī)范的作用,又會使思想耽于清談。
如果把評價定位為管理,上述沖突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本身也是一種規(guī)范,而評價又注定只能按照一定的規(guī)范來操作。只有當評價在技術上具有了可操作性并成為某種規(guī)范性要求時,評價才能服務于管理實踐。因此,除非不進行評價,創(chuàng)新思想與傳統(tǒng)規(guī)范的沖突并不能成為取消規(guī)范或否認思想的理由,選擇傳統(tǒng)規(guī)范強調了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建制性、規(guī)模性;而選擇創(chuàng)新思想,所關注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生命力與個體創(chuàng)造性。在設計評價規(guī)范時應保持必要的張力:既重視專家系統(tǒng)的規(guī)范成果又不忽視創(chuàng)新思想家的創(chuàng)造力。
(五)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一種社會經(jīng)濟活動的核算
建制化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生產(chǎn)主體是圍繞眾多不同來源。不同規(guī)模的研究項目、研究課題而展開的,研究所能取得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投入產(chǎn)出比等的測算在這些項目評價、課題評價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此時更多地體現(xiàn)為一項社會經(jīng)濟活動的核算,尤其是在一些應用性的橫向研究項目中最為典型。近年來,隨著對人文社會科學的投入的增加,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也越來越關注其社會經(jīng)濟效益的回報問題。粗制濫造的低水平重復,顯然不是這些資本、資源投入的目的。因此,經(jīng)濟核算性質的評價介入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事實上,只要人文社會科學取得社會建制的形式,就難以離開社會對其投入、產(chǎn)出、功能、效用等的種種評價,作為職業(yè)勞動者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生產(chǎn)者們也必須經(jīng)受各種形式的對其存在價值及其知識價值的評價。當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存在的問題,不是缺乏評價,而是缺乏合理的評價,缺乏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深入、系統(tǒng)、持久的綜合性研究。如何依據(jù)一定的原則、標準和程序對人文社會科學進行合理評價,并以科研管理手段來有效規(guī)范、推進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健康蓬勃發(fā)展。已成為建構知識場域、對學科發(fā)展影響深遠而又難度極大、基礎性的緊迫任務。
二、人文社會科學評價規(guī)范間的沖突
既然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是一種規(guī)范的操作,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種種規(guī)范一標準間的沖突。
(一)學術標準與非學術標準的沖突
任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中展開的,具體學科的對象越是觸及國家機器的核心部位,其意識形態(tài)性就越強。“科學無禁區(qū)”這個命題比在自然科學領域里實施起來要困難得多,政治標準與學術標準的沖突有時不可避免,如何在這兩種標準間保持張力既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難題。
(二)基礎理論研究標準與應用研究標準的沖突
基礎研究總體上是以主攻學科前沿的重大難題、探索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建新理論的理性追求為其目標,這也是學科主體性的根基所在,評價基礎性研究的主要標準往往是學術性和創(chuàng)新性;應用研究是運用基礎理論和有關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評價應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標準是研究成果能否向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轉化、能否為決策層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咨詢等。基礎研究常常耗時巨大,其價值也是潛在的;應用研究則常常是當下的,效益是顯在的。對這兩種性質迥然不同的研究,評價標準顯然不同。
(三)本土化標準與國際性標準的沖突
人文社會科學總是要受到所在文化情景的文化限定,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也無法脫離一定文化土壤,評價標準顯然會與其他國家的標準有所區(qū)別。但“本土化”(indigenization)是一種學術活動的取向,并不是政治活動和狹隘民族主義。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本土化,其關鍵在于確立“中國問題”的主體意識。評價的本土化將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成熟的重要標志,卻并不意味著排斥國際性標準。無論從我們是處于全球化的背景下,還是從人文社會科學也是可比的、可交流的角度,都需要有共同的游戲規(guī)則。
(四)創(chuàng)新性標準與規(guī)范性標準的沖突
思想指向創(chuàng)新,規(guī)范求諸共識。創(chuàng)新性是人文社會科學生命力的體現(xiàn),沒有創(chuàng)新性標準的評價是不完善的。特別將“創(chuàng)新性”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jù),體現(xiàn)了對這一問題的重視。但是,當前存在的問題是,何為人文社會科學的創(chuàng)新?以及以何種方式來對創(chuàng)新性進行評價?人文社會科學的創(chuàng)新與自然科學不同,不是共識性的創(chuàng)新。在學術上,思想的創(chuàng)新開始常為許多同行所不認可,因而無法在以共識為基礎的規(guī)范性評價中得到承認。但“非共識性項目”并不代表其學術上的無意義,這既是一個理論難題也是一個實踐難題。
(五)不同評價對象標準的沖突
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涉及眾多不同的評價對象,包括宏觀層面的學科評價,中觀層面的機構評價與科研評價,微觀層面的成果評價與科研人員評價。例如,對學科評價而言,學科建制的發(fā)展與學科認識水平提升并不等同;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兩者也很不相同,一個以人的生存價值和生存意義為其終極主題,一個以經(jīng)世致用為其要義,評價標準顯然不同。如果再深入到學科內部,文、史、哲、經(jīng)、法、教、管等各門學科各具特色,評價就不能不關注其個性化特征。此外,對于人文社會科學中論文、論著、報告等不同成果形式,標準也是各不相同的。更困難之處在于,如何判定一項基礎研究類型的哲學著作和一項應用研究的社會報告究竟誰的價值更大?
(六)定性與定量標準的沖突
對科學評價的歷史追溯表明,國外和國內的相關評價研究,總體上都處于由科技評估向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拓展的過程中。世界各國都經(jīng)歷了從定性向定量,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過渡。近幾年來,在國內圍繞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問題做了不少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對數(shù)百名專家多次調查的基礎上,于1998
年完成了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估體系,并且出版了《社會科學成果價值評估》專著。清華大學形成了《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從清華大學的實際出發(fā),對論文、論著等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提出了自己的標準。國內一批高校也制定并實施了各自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勵辦法》,盡管是獎勵辦法,實際上也是一個帶有導向性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標準。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對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方法,堅持直接標準與間接標準相結合,把二者納入統(tǒng)一的指標體系。
當前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首先是試圖設立某些所謂硬指標(主要是可數(shù)量化的指標),對評價對象的學術水平高低、學術成就大小、學術價值優(yōu)劣作出判定。在這個意義上,評價更多的是比較評價對象在學術價值等方面的量的差別;其次再涉及對評價對象質的判定。究竟是著重以定量的方法來區(qū)分評價對象的量的差別,還是著重以定性的方法來區(qū)分評價對象的質的差別?或者是著重二者如何結合,這是當下分歧的焦點。
但在評價實踐中,無論是定性方法還是定量方法,首先要解決的是被評價對象的“量的差別”問題。
在對量的差別的把握中,定性方法強調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認識”,評價者依據(jù)個體的經(jīng)驗與學識水平對評價對象的學術價值、水平給出直接的判斷;定量方法必須要做的是,首先找到衡量差別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標,然后再以該指標的量值來客觀表征原來難于量化的“量的差別”,如以引用率的大小來表征學術成果的優(yōu)劣,體現(xiàn)為“間接測量”。直接認識與間接測量的差別才是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在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中所必須關注的。直接認識,可視為思想與思想的對話,直接深入評價對象的意義世界、價值世界,是對評價對象的直接感悟、理解與解釋。但任何基于評價者個體的定性判斷都是主觀性的,受限于評價者個體的經(jīng)驗、學識、所處文化環(huán)境等各種因素,在這個意義上,一切定性判斷又都難免其個體的局限性。間接測量的長處在于其客觀性,可以基本排除評價者主觀性的影響,更客觀、清晰地描述出量的差別程度。其短處在于,指標體系的設定是帶有很大主觀隨意性的,間接性指標與評價目標的相關性也是難于完全確定的。實際上,它強調的是當下性和現(xiàn)實需要,是用數(shù)字掩蓋的傾向性。
三、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實施中的問題
雖然現(xiàn)在國內重視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方面的研究與探索,也形成了一批有水平、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但是,根據(j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特點和新形勢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基本態(tài)勢,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特殊性,目前國內在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實施中還存在許多嚴重問題。
(一)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主體問題與評價程序問題
所謂評價主體問題,即人文社會科學應由誰來評價?由政府一家來壟斷評價顯然是不合適的。這容易導致行政化傾向和腐敗。當前評價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是,由政府主導向學界自主評價過渡,或者由政府、民間共同評價,社會化的多樣的評價中介機構有取代單一的評價主體之勢。但多元化評價主體可能造成學科資源各自為陣,各種評價層出不窮、口徑不一的亂局,而且各種評價主體有可能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或者代表不同對象的利益行事,常常把學術標準擱在一邊,以非學術的考量為主導的評價自然亂象百出。
所謂評價程序問題,即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可操作性何以實現(xiàn)?這里有一個由實質評價到程序評價的問題,是指既然實質公正很難達到,那么追求程序公正就可最接近于合理地達到評價的目的。任何評價規(guī)范都受限于一定的評價程序,如果沒有一個科學、公正的評價程序也就不存在公正的評價。行之萬能的指標體系是不存在的,但存在科學的規(guī)則和程序安排。評價程序的制定,有賴于建立一套完善、科學、公正的程序以保證評價者們以公正的“評價眼光”來進行評價。相對實質評價來說,程序評價更易把握,可操作性更強,不失為一條可行的道路。
(二)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者、評價機構的再評價問題
所謂對評價者、評價機構的再評價問題,源于經(jīng)常遇到的“外行評內行”現(xiàn)象。必須首先對評價者進行審定。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應區(qū)分機構對機構、專家對機構等不同評價主體間的不同評價,建立相互制約、彼此監(jiān)督的“對評價的評價”的社會機制。如對專家評價的再評價,一般主張建立如下監(jiān)督機制:一是保持評審記錄;二是對投票負責,正式簽署投票意見;三是向社會公開評價意見;四是應集中發(fā)表評優(yōu)成果;五是要充分重視專業(yè)協(xié)會、專業(yè)刊物的監(jiān)督作用。對機構評價的再評價,也應鼓勵評價機構的多元化與良性競爭,例如增加“學術聲望”評價,以彌補其它剛性指標的不足。
(三)在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中的創(chuàng)新性缺乏問題
以現(xiàn)代化建設中出現(xiàn)的重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為主攻方向,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驗,也是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人文社會科學是發(fā)展的學科,創(chuàng)新是人文社會科學生存與發(fā)展最本質的要求。199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yōu)秀成果評選中,特別將“創(chuàng)新性”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jù),體現(xiàn)了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性。因此,構建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方法體系,必須以創(chuàng)新為起評點,也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合理地評價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但遺憾的是現(xiàn)在仍然以現(xiàn)有的、固定的、格式化的評價方式來衡量人文社會科學成果。
(四)對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復雜性研究不夠問題
任何評價體系的建構第一步需要解決的難題是評價對象的有效界定,其次才是具體的方法問題。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困難的首要原因就在于其學科及成果形式的多樣性、差異性極為突出,不具備自然科學成果間具有的許多的均一性,這就使評價對象極其多樣和復雜。這種復雜性集中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復雜性。從成果形式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集中于論文、著作、報告這三類;從研究類型可分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從學科分則有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較高層面的區(qū)分,還有具體到各學科的不同;從價值標準分有學術標準和現(xiàn)實效益標準之分。這些區(qū)分在現(xiàn)實的評價中是整合在一起的,這就使成果間的比較極為困難,如何判定一項基礎研究類型的哲學著作和一項應用研究的報告究竟誰的得分高?僅以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比較為例,基礎研究總體上是以主攻學科前沿的重大難題、探索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建新理論的理性追求為其目標,這也是學科主體性的根基所在,評價基礎性研究的主要標準往往是學術性和創(chuàng)新性;應用研究是運用基礎理論和有關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評價應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標準是,研究成果能否通過完善生產(chǎn)管理等途徑實現(xiàn)向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的轉化、能否為決策層提供有價值的決策理論依據(jù)和設計方案,以及能否有益于改善人們
的社會關系等?;A研究常常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與付出,其價值也是潛在的;應用研究則常常是當下的,效益是顯在的,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成果顯然近乎無法比較。此外,人文社會科學所涵蓋的有關學科如文、史、哲、經(jīng)、法、教、管等,每門學科各有自己的特色,不同學科的研究成果也不盡相同。
另一方面,同一層面、同一領域內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復雜性不同。即使是在同一研究領域,使用同一量化標準也存在著缺陷。比如,對基礎研究學術論文的評價存在著兩個誤區(qū)。一方面,以學術期刊的質量來評價學術論文的質量具有統(tǒng)計上的合理性,但對特殊的個案卻未必合理。簡單說,低質量的論文一定不能發(fā)表于高質量的學術期刊,但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未必都能發(fā)表于高質量的學術期刊。誰來對這種情況進行甄別呢?可見j目前各高等院校和研究單位以學術期刊的質量來評判學術論文的質量,雖然是一種合理的選擇,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方面,由于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形式具有多樣性,單一的論文評價不能反映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客觀性和合理性問題。例如,在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中,代表性學術著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何謂代表著作,不同學科是有特殊性的。在某些學科如文學、藝術、新聞傳播的成果評價中,作品、創(chuàng)作、設計雖應納入評價范圍,但在對這些著作(包括作品、創(chuàng)作、設計)的評價中,既無期刊檢索系統(tǒng)那樣的體系,又無現(xiàn)成公認的標準,它涉及更多的人為因素。
概言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首要一步就是要對評價對象的復雜性深入研究,總結出各自的特點之后,才輪到方法的選擇問題。因此,如何恰當?shù)貙Σ煌问降娜宋纳鐣茖W成果,應用不同的標準做出正確、積極的評價,無疑是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更是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點。
(五)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指標非單一性忽略問題
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對象的復雜性決定了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幾乎不可能使用單一性的量化指標。除了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外,全面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還必須涉及價值判斷、時間(歷史)判斷和性質判斷等非量化的定性指標,其中歷史判斷和價值判斷,即社會科學評價的價值觀和歷史觀,構成社會科學定性評價的基礎。
一是價值判斷。任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及其作品中都存在作為意識形態(tài)核心的價值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是必須把其包括其中的,而如何把握價值的尺度和分寸就是評價的難度所在。
二是時間判斷或稱歷史判斷。時間因素直接影響價值判斷,因為今天看來是離經(jīng)叛道的東西,明天可能就會成為真理,反之亦然。所以,時間是判斷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重要參數(shù)。人文社會科學以人、人化的自然和社會為研究對象,其研究成果更要接受時間和歷史的檢驗。因此,極其重大的、帶有革命性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最重要的是歷史的判定。但是,當前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卻常常要求在當下做出,這就要求評價者不僅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求他具有歷史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這就是困難之所在。
這表明,人文社會科學的全面評價是離不開定性指標的,如何把定性因素與定量判定有機結合也是評價的難點問題。
(六)對現(xiàn)有評價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不夠問題
一個成熟的評價體系不是理論思辨的結果,而是在實踐的互動中誕生的,其中評價對象、評價目標與評價方法的互動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方法所限定的內在目標,只有充分認識了這些內在目標才能更好地建構評價體系。事實上,方法的局限就是評價的局限,不深入分析采用方法的不足就很難真正了解評價的真正內涵和指向。以科研計量評價法為例,其核心方法如前所述是,首先把發(fā)表科學論著的數(shù)量和引證次數(shù)作為評價的基本樣本值,然后根據(jù)不同的評價要求采用對應的細化指標,運用綜合集成的方法求得分值,再用其來衡量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的科研貢獻和學術水平所達到的程度。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計量學的興起和科研計量評價共識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和管理部門將科學計量學方法引入科研評價和科學家績效評價,并作為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jù)。但在采用這一方法時許多人忽略了這一方法的內在局限性,即它難以對單項科研成果的水平進行準確的評價,并且科學計量學方法的核心是通過對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同類成果的比較提供學術影響力的數(shù)據(jù)——被引用次數(shù),引用越多就證明學術價值越大。
這一方法在評價社會科學類應用性的研究時具有方法上的優(yōu)越性,因為這類研究強調的是當下性和現(xiàn)實性,有價值的當然得到學界關注。但對于基礎性的人文學科甚至是社會科學來說,這一方法就成為評價的“硬傷”,因為往往重大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得不到大家響應,錢鐘書花了20年才寫成《管錐篇》,陳寅恪歷盡10年寫成《柳如是傳》,若按此方法一定是無法入評高學術價值著作類的,可又有誰能否認這些著作的傳世之價?因此,不僅要研究方法的技術性問題,更要研究評價方法技術后的目標和內在設定,這一研究屬方法論層面,直接影響評價體系的內涵。
(七)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本土化忽視問題
人文社會科學總是要受到所在文化情景的文化限定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也是無法脫離本土化的文化土壤的。本土化(indigenization)的含義在于使某事物發(fā)生轉變,適應本國、本地、本民族的情況,在本國、本地生長,具有本國、本地、本民族的特色。人文社會科學源于歐洲,在美國得到重要發(fā)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本土化是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般理論、概念和方法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念和具體實踐相結合,描述、解釋和說明中國的人文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預測中國社會的未來發(fā)展,形成自己的理論特色?!氨就粱笔且环N學術活動和學術取向,不是政治活動和政治民族主義?!氨就粱钡年P鍵在于確立“中國問題”的主體意識。只有這樣,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才可能既具有普遍意義,又能獲得有關特定文化的詳細資料,社會科學也才有可能發(fā)展成為“一門充分發(fā)達的科學”。
在中國,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人文社會科學與西方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區(qū)別有兩點:一是意識形態(tài)性,二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管理體制相分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些學科如哲學、歷史學(特別是黨史研究)、政治學、經(jīng)濟學(特別是政治經(jīng)濟學)、社會學、法學、民族學、宗教學、新聞學等等。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tài)性。實際上,就是在標榜學術自由的西方國家,這類人文社會科學也同樣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tài)性,同樣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他們自己的價值觀。
因此,不能照搬SSCI、A&HCI及ISSTP的標準。把它們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文評價的指標,而要建立并使用屬于自己的引文索引和評價指標。人文社會科學的本土化是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成熟的重要標志。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建立。標志著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正在走上一條符合自己需要的發(fā)展道路。所有這些,都是中國社會科學發(fā)展逐漸成熟的標志。然而,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的有關本土化問題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
從總體上分析,到目前為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還處于一個探索和研究期,其主要特征有四:(1)尚未對國際上較成熟的軟性目標及學術評價體系進行深入比較研究,借鑒其成功經(jīng)驗。(2)尚未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對象、評價理論、評價方法的復雜性進行深入研究,以便為具體的方法研究提供適用目標。(3)尚未形成完善的,具有導向性、科學性和在實踐中可行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機制及符合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的、前瞻性的成果評價標準。(4)尚未形成與國際接軌、本土化的、實踐上可行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
可以認為,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的復雜性,建立與完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機制、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中面臨的艱巨任務。
(責任編輯彭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