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師:白素云
青年教師:張小屹 王 暉 馮 彬
白素云:各位老師,大家好!長期以來,詩歌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今天我們選擇北京市第五中學王屏萍老師上的聞一多的詩歌《也許》中的一個教學片段,就詩歌教學中的個性化鑒賞與教師的點撥做進一步的探究。我們先來觀看這個片段:
師:我們在預習中初步進行了詩句鑒賞,同學們在課堂上把范圍再縮小一點,能不能談談哪些字或詞語最感動你,最讓你欣賞或者最有表現(xiàn)力?可以單就課文所選版本談,也可以在兩個版本的比較中感受。
生1:“輕輕”“緩緩”。
師:想想我們曾經(jīng)在哪里注意過疊詞,它們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些學生:《迢迢牽牛星》《再別康橋》。
生1:“輕輕”修飾蓋的動作,感覺像給女兒蓋被子一樣,很小心;“緩緩”修飾紙錢飛的速度,很慢很慢:它們都表現(xiàn)了父親不愿驚動女兒,那種很深的呵護之情。
生2:我覺得“撥”字有表現(xiàn)力,給人以很調(diào)皮的感覺。
生3:“撥”比“攢”好,很生動。“攢”我不太懂。
師:“攢”是“聚集”的意思,想想陽光“攢”起來是什么樣子。另外我還提示大家:“攢”在古漢語中通“鉆”字,你再試著比比,看會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
(生搖頭)
師:沒關(guān)系,體會和鑒賞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先放在這兒,什么時候大家有感覺了,我們可以接著聊。
生4:“不許”比“不能”好,“不許”比較主觀,“不能”比較客觀。
生5:正因為此,才是“不能”比“不許”好,有無助感。
師:你對“不許”與“不能”的表意把握還是挺準確的,爭論點其實是在主客觀效果哪個更符合詩境。
生:(議論紛紛)好像各有道理,都不錯。怎么回事?
師:(笑)先放放,我們先討論別的,也許會觸類旁通。
生6:“這”比“那”好,“這”是近指代詞,好像離女兒很近。
生7:“根兒”比“根須”好,“根兒”讀起來很輕快,與小草放在一起更和諧。
師:非常好,我很欣賞她的鑒賞角度。音樂性是詩歌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我們在鑒賞時卻常常忽略它。我們不妨把兩個詞分別放在詩中去體會一下。
(下面有學生輕輕的吟誦聲……)
生8:“那么”有表現(xiàn)力。
(下面有學生表示疑惑)
師:她找的詞語有點兒與眾不同,是個虛詞。有同學好像不贊同,是不是覺得虛詞不表意,怎么會有表現(xiàn)力呢。我們還是請齊肇楠同學自己說說好了。
生8:說不清,就覺得好。
師:你幫我們讀讀吧!
生8:(讀后)我知道了,讀到“那么”要停頓,后文的感情一下子都被引出來了。
師:還可以注意一下題目“也許”,它不也是個虛詞嗎?把兩個虛詞聯(lián)系起來去體會,想想其表現(xiàn)力與實詞有什么不同?
生9:虛詞本身不表意,但會帶給你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生10:言有盡而意無窮。
(老師笑笑表示肯定)
生11:我喜歡“傘”字。特形象,上面是松蔭,下面是女兒,像一幅畫一樣。
(有學生面露疑惑的神情)
教師:“傘”字真是很形象呀!它讓我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詩《六把傘》,其中有一把親情傘,它這樣寫道:“我瑟縮的肩膀,是誰一手抱過來護衛(wèi),一手更挺著油紙傘,負擔著雨勢和風聲?!?/p>
生11:我明白了,“傘”字里除了形象還有親情。
(學生們頻頻點頭)
白素云:這段“教學對話”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我們先就詩歌教學中“教師如何點撥”這一話題來討論。我認為,教師點撥是課堂的臨時生成,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shù)與智慧的外化。在師生對話中,點撥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一是教師當堂解惑,學生如醍醐灌頂;二是師生相互啟發(fā),彼此漸入佳境;三是留有空白,提供想象空間;四是課下查找資料,課上各抒己見;五是問題暫時存放,等待學生覺解。下面就請各位老師談談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使用了哪些點撥方法?哪個地方點撥得好?好在哪兒?
王 暉:我非常欣賞王屏萍老師對“傘”的留有“空白”的點撥。雖然教師沒有把話說“滿”,但學生一樣被“點醒”了。開始學生的回答僅僅是停留在對“傘”的形象的理解上——一幅美麗的畫面。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讓學生理解得更深入呢?此時教師不是簡單告知答案,而是及時地引入了余光中的《六把傘》中的親情傘,其中“傘”的作用和學生的生活體驗是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智慧的火花點燃了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學生一下子就領(lǐng)悟了“傘”中所蘊含的親情。我覺得,這個地方的點撥很巧妙,這使學生對詩歌的鑒賞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同時也給我一點啟示:語文教師如果具備深厚的文學底蘊,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惑,同時也能陶冶其情操,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張小屹:我對學生辨析“根兒”和“根須”兩詞印象較深。我覺得,此處的點撥是教師在課堂上引領(lǐng)學生“漸入佳境”的一次成功表現(xiàn)。這個學生從兩個詞語閱讀時的聲律感受來辨析它們的優(yōu)劣,角度十分獨特。學生的個性閱讀體會觸發(fā)了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敏銳地抓住這個契機,順勢提出了詩歌的“音樂性”這個教學難點,提醒學生“音樂性”是鑒賞詩歌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師的點撥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雖然教師沒有條分縷析地講解名詞術(shù)語,但很多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并開始輕輕地吟誦起作品。教師適時的點撥使更多的學生進一步領(lǐng)會了詩歌的妙境,“一枝獨秀”變成了“萬紫千紅”。這也正是語文教學所期待的理想教學境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吧。
馮 彬:詩歌的解讀要建筑在個性體驗和獨特的感悟上,而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個性氣質(zhì)都不相同,并且學生直接的生活體驗和間接的生活體驗都是有限的,積累也不豐厚,感悟還不很靈敏。因此,會出現(xiàn)對作品的解讀不到位或有爭執(zhí)的情況,正如上述片段中對“不許”與“不能”的比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仍不能達成共識,心存疑惑,這是非常真實的課堂體現(xiàn)。這時教師沒有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見解強加給學生,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把問題暫時存放,留待他們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不斷地體會和鑒賞,觸類旁通。讓一首詩伴隨學生的成長而豐滿起來,有不同于教師的理解和審美情趣,豈不妙哉?
白素云:細品這個教學片段,妙處還不止于此。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鑒賞,可謂真實多彩;教師的點撥,又能不拘一格。我認為,無論采用哪一種點撥方法,都應根據(jù)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因為詩歌既有它立意的確定性,又有其含義的豐富性。讀者對同一作品產(chǎn)生多義理解是文學鑒賞的規(guī)律。宋代張舜民在《畫墁集》中說“詩是無形畫”。既是“無形畫”,教師為何要千方百計使其成為統(tǒng)一的“有形畫”呢?由此看來,恰到好處的點撥不僅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還有利于“活化”學生的審美思維。
下面我們再反思一下這個教學片段,看看哪兒的點撥還不太到位?面對教學難點,舉例說說怎樣點撥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王 暉:我認為,對詩歌題目“也許”的理解是一個教學難點。應該說,有些學生的理解還是比較到位的。但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不一定所有的學生都能理解“意無窮”中所包含的想象空間有多大。如果此時教師能順著學生的回答引領(lǐng)學生更深入地品味作品則更好。比如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把詩中帶有“也許”的詩句再細細品析幾遍,讓學生充分體會,以學生目前的知識儲備和生活情感體驗來看,回答出“詩人不愿承認女兒已死的現(xiàn)實”,“希望女兒只是像往常一樣哭過之后睡著了”,“表現(xiàn)詩人的痛苦與無奈”等等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學生的思維就進入了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待有幾位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把更多的“意”留給學生課下去思考、想象。相信隨著學生年齡和生活閱歷的不斷增長,日后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了。
白素云:我很贊同王暉老師既積極調(diào)動學生情感體驗,又把更多的“意”留給學生課下去思考、想象的觀點。好的語文課就是一幅畫,中國畫論中有“無畫處皆成妙境”之說,藝術(shù)貴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詩歌教學中的“空白”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大家想想,在詩歌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情感體驗的好方法有哪些?
馮 彬:我覺得調(diào)動學生情感體驗的最有效途徑是誦讀。詩歌是詩人用精練的富有韻律美的語言來承載思想和感情的藝術(shù),這就決定了它比其他文本樣式更需要通過誦讀來體味其妙處。比如片段中學生8對“那么”一詞的體悟,由疑惑到頓悟,就是通過誦讀實現(xiàn)的。面對難點,有時“誦讀”就是一種很好的點撥??上У氖?,這個片段更多地注重理性的分析。例如,學生1對“輕輕”“緩緩”兩個詞的分析的確不錯,但疊詞的作用主要是借助語言的樂感充分表達心中的情緒,這種韻律感不通過誦讀是難以感悟到的。我以為,這時不妨再請幾位同學輪流誦讀相關(guān)語句,教師在語氣的輕柔、語速的緩慢上作些指導,讓學生在輕緩的樂音中深入體會蘊涵在其中的偉大、深沉的父愛,使學生沉潛于文本,讓閱讀的“感性”與“理性”交融,也許還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呢。
張小屹:除誦讀外,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在課例中,學生們對“攢”字和“撥”字哪個用得更好出現(xiàn)了不同意見。雖然教師給了一些提示,但學生仍搖頭表示不理解。我覺得此時教師可以跳出從詞語含義提示學生的思路,不妨結(jié)合詩人不愿意讓最輕微的動作打擾自己女兒“睡眠”這一細節(jié),再來引導學生體會;還可以提示學生假設情境:“我”生病的時候,“我”遇到挫折的時候……讓學生聯(lián)想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是怎樣無微不至地關(guān)愛自己的。教師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感情體味中去把握作品情感,理解詩人遣詞造句的妙處,這樣教學效果可能會更理想。
白素云:通過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詩歌教學,重在讀者的個體感悟和體驗,教師的適時點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點撥是否恰當,又與教師的個人學養(yǎng)、品性、機智等因素密切相關(guān)。最佳教學途徑是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激活思維,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備對作品中所描繪的情景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在品味語言中領(lǐng)悟詩情。
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僅僅是個開始。下次活動我們將繼續(xù)深入探討這一話題。
人物簡介
白素云 北京市東城區(qū)教師研修中心中學語文教研室主任,特級教師。數(shù)篇論文獲國家級、市級特等獎或一等獎;40多篇文章發(fā)表在國家級刊物上;參與全國多部教材的編寫工作;編著多部教學著作;個人專著《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被列為北京市普教系統(tǒng)重點推薦書目。
張小屹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教研組組長,區(qū)級骨干教師。數(shù)篇論文獲國家級、市級二等獎。撰寫的《〈現(xiàn)代詩三首〉教學設計示例》,被收入《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實驗版教師用書語文必修(一)(二)》。多次承擔各級公開課,多次參與編寫各種教學書籍。
王 暉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高級教師,區(qū)級骨干教師。數(shù)篇論文獲國家、市、區(qū)級一、二等獎。2006年獲東城區(qū)教育系統(tǒng)育人獎。2007年《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獲東城區(qū)第二屆中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對新課程改革思考的論文收入《中小學教學與管理論文集》。
馮 彬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高級教師,教研組長,區(qū)級骨干教師。論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教學因素分析及對策》獲北京市中學JIP試驗研究論文評比一等獎。研究課《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獲北京市中學語文學科素質(zhì)教育研究課評比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