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林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xué)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予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瑞典文學(xué)院在頒獎公告中說,授予多麗絲·萊辛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理由是,“她用懷疑、熱情、構(gòu)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詩性的女性經(jīng)歷。”
多麗絲·萊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波斯(今伊朗)的克爾曼沙阿,她的父母是英國人,父親是一位銀行家。1925年,萊辛隨家人從波斯遷往南部非洲的南羅得西亞(今津巴布韋),她的童年在農(nóng)場附近的山區(qū)度過。萊辛在一家女修道院學(xué)校上學(xué),14歲時因眼睛問題而輟學(xué),從此開始自學(xué);她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閱讀19世紀(jì)的俄羅斯、法國和英國作家的作品上。1938年,她來到首都索爾茲伯里,找了一份政府機(jī)關(guān)工作,并開始創(chuàng)作生涯。第二年,她嫁給弗蘭克·威茲德姆,后生有一子一女,1943年兩人離婚。1945年,萊辛和戈特弗里德·萊辛結(jié)婚,生有一子,1949年,兩人離婚。
1949年,萊辛帶上她最小的兒子和第一部書稿《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離開南羅得西亞,來到英國。《野草在歌唱》是作家在非洲生活的寫照,該書1950年出版后很快為世人所接受。到英國后,萊辛創(chuàng)作了大量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劇本、詩歌、散文和評論。她最重要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這是老酋長的國家》(This Was The Old Chief's Country,1951)、《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A Man and Two Women,1963)、《非洲故事》(African Stories,1957),《暴力的孩子們》系列(The Children of Violence Series,1952-1969)和長篇小說《逃避清白》(Retreat to Innocence,1956)、《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1962)、《簡述地獄之行》(Briefing for a Descent into Hell,1971)等。2007年1月2日,萊辛的最新作品《克萊夫特》(The Cleft)首先在英國出版。
自1954年以來,萊辛獲得過15項(xiàng)大大小小的文學(xué)獎,對此次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萊辛幽默地說:“我此前已經(jīng)獲得所有的獎,所以我很高興能最終實(shí)現(xiàn)大滿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