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楔子——從動物學校談起
有一則西方的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群動物聚在一起,彼此羨慕對方的優(yōu)點,抱怨自己的缺點,于是決定成立一所學校,希望通過訓練,使自己成為一個通才。他們設計了一套課程,包括奔跑、游泳、飛翔和攀登。所有動物都注冊了,選修了所有的科目。最后的結果是:小白兔在奔跑方面名列前茅,但是一到游泳課就渾身發(fā)抖;小鴨子在游泳方面,成績優(yōu)異,飛翔也還差強人意,但是奔跑與攀登的成績卻慘不忍睹;小麻雀在飛翔方面,輕松愉快,但就不能正經(jīng)地奔跑,碰到水就幾乎精神崩潰;至于小松鼠,固然爬樹的本領高人一等,奔跑的成績也還不錯,卻在飛翔課中學會了溜課。
大家愈學愈迷惑,愈學愈痛苦,終于決定:停止盲目學習別人,好好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他們不再抱怨自己、羨慕別人,因此又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和快樂。
這個故事至少告訴我們兩點:
第一,天生萬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不能強求。
第二,人的價值,在于回歸自我,把自己最好的充分發(fā)揮出來。
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就會迷迷糊糊。
如果刻意夸大自己的優(yōu)點,掩飾自己的缺點,就可能變得狂妄自大;如果僅是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就可能變得自卑萎縮。
如果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實在,去追尋那縹緲的希望,那么生活就充滿了痛苦、無奈。(以上引自吳武典,1986)
我們必須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才能生存;我們也必須把握自我,獲得自我認定(self-identity),進而使自我充分發(fā)展(self-actualization)。
二、生涯發(fā)展的真諦
“生涯路漫漫”,生涯發(fā)展(career development)是漫長的過程,人生好比馬拉松賽跑,要把握方向,努力向前跑,不達終點不停止。我們這樣做,無非如心理學家馬斯洛(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