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繼忠
明清以來僦泄?jié)u漸退出所有國際交往僖災劣諶畢了詒展氐奶門偎住了﹃危險﹄僖菜住了進步訐瓴恢今夕是何年﹄的人們儆諉牌貧純之時倩鉤儷儼輝感牙處螃[按:郭嵩燾(1818-1891)湖南湘陰人,字伯琛,號筠仙,晚年更號玉池老人。他是晚清第一個正式領銜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國人。早年為曾國藩密友,人稱“湘軍財神”。他集經世諍臣和狂狷名士于一身,數(shù)番宦海沉浮,終身倡導洋務,卻因此而知音寥寥,終至一生孤獨。本文截取了他人生經歷中的一個片斷,以饗讀者。]明清以來,中國漸漸退出所有國際交往,以至于缺席了。閉關的鐵門,鎖住了“危險”,也鎖住了進步。“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人們,于門破洞開之時,還遲遲不愿醒來。
這時,惟有“獨醒者”郭嵩燾,第一次兀然地站在霧中的倫敦,花中的巴黎,向世界宣示著中國人重出江湖的信息。他幾乎是在孤軍奮戰(zhàn)。一切都無成法,一切無從就教。千頭萬緒中,惟有自己的膽識可資商問。也許,不幸的中國,在它重新進入國際社會時,有這樣一位使者,亦算是極大的幸事。
郭嵩燾甫出國門,便進到了西方文明的中心地帶,走入了國際社會“重磅人物”之中。
覲見英女王的次日,郭嵩燾便開始了正式的外交活動。他先是拜會英外相德爾貝、首相畢根士由、御前大臣赫弗,接著訪俄、法、德三國公使,然后依國別大小一路拜下去,連英國各部大臣在內,一口氣竟走了三十六處之多。
西方報界開始注目于這位中國公使。1877年2月21日,郭嵩燾的附照新聞特寫,仿佛在提醒人們:中國人真的來了。
對于此次出使的宗旨,郭嵩燾始終清醒而明確:“吾輩奉使海外,委屈以通和好,富鄭公所謂主憂臣辱,正今日之事也,務一切細心體察,究知所以為利病得失;茍利于國,仿西行之,則置之,一存薄視謾侮之心,動作議論,必有不能適宜者,非奉命出使之旨也?!?/p>
在郭嵩燾的日常應酬中,除外交人員外,貴至英皇室和法國總統(tǒng)、兩國內閣議院要臣,雜至學界、企業(yè)界、商界各色人物,甚至廣到了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歷史名人,如美國前總統(tǒng)格蘭特、英國前首相羅素與格立斯敦、巴西國王夫婦、波斯國王等等。其耳目聞見的程度,恐非僅用鴻儒白丁的形容所能概括得了。
以六十歲的衰病之體,每日奔波于茶會盛宴,私宅場館,且要時時提起精神,處處留心體察,事事力求得體,語語不卑不亢,著實不堪其累。而每遇一稍可記之事,可感之人,回館后便以蠅頭小楷,字斟句酌,仔細錄下,作為公使的身心之勞,郭嵩燾感之彌深矣!
他日記中最長的一篇,幾達六千字之多。視力原已不佳的眼睛,便常常在這日不稍歇的寫作中,澀痛、發(fā)炎、淚流不止。然而,昏花的雙目,卻擋不住郭嵩燾明澈的判斷:中國要自立于世界,必先遵從國際社會的規(guī)則。他甚至有一個至愿:每個國際場合,都應該有中國人的身影。
郭嵩燾當年的這種強烈國際參與意識,僅從如下三事便可窺見一斑:
出席“萬國刑罰監(jiān)牢會”。
在近代國際會議中,出現(xiàn)中國人的名字,并列名于“主持”之列,似亦從郭嵩燾而始。雖然這所謂“主持”是“有其名無其實”的,但郭嵩燾1877年在瑞典“萬國刑罰監(jiān)牢會”上的亮相,無疑是不同尋常的,令國際司法界為之矚目。
這次在瑞典召開的會議,是國際司法界的年會。其常務理事們,曾在1877年布魯塞爾大會結束后,正式通過瑞典駐英公使轉告郭嵩燾,希望中國派代表參加次年八月的瑞典會議。
郭嵩燾對西方監(jiān)獄制度,早存欣賞之意。使西途中,在香港、新加坡參觀監(jiān)獄時,那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至今仍令他念念不忘。及至到英后,看到英倫的監(jiān)獄,規(guī)模更加宏大,頗類似于工藝傳習所,顯示出西方司法制度與中國的迥然不同。集服刑、懲戒、勞作、技能于一體的“新式”監(jiān)獄,在他心目中,很能體現(xiàn)西方“政教”精神的某些東西。
遇到這一探討觀摩的好機會,郭嵩燾自然愿意積極促其成。為此,他當即上了一通奏折寄來,希望朝廷莫失此借鑒之良機,準派使館一名參贊以下職務人員,赴會觀摩旁聽。
面對他的這一建議,總理衙門的態(tài)度卻表現(xiàn)得極為冷淡:無庸派員赴萬國刑罰監(jiān)牢會議事。理由也很簡單:此邀請發(fā)自瑞典國,而該國并無駐北京公使,與成案不符。
與此同時,李鴻章也回復了郭嵩燾一封信:“瑞典刑罰監(jiān)牢會即使往觀,勢難盡廢數(shù)千年老例,咸與維新。”口氣很消極,大有潑他涼水之嫌。
但是,那廂里的郭嵩燾仍不愿放棄這一良機,于是只好另想辦法變通。幸好,此次國際會議還有一條,即遍邀各國公使列席。既然如此,他便也只能以中國公使的個人名義,親自赴會了。當其時,大會對他禮遇甚高,還特別盛贊他對禁煙的貢獻。也許是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郭嵩燾自己對此事并未更多張揚。一番勞心與周折之后,諸多的見聞與感想,他也只有全埋在自家心里了。
從前前后后看,郭嵩燾對此事可謂極為嚴肅認真。接到斯德哥爾摩會議的通告后,他并未立刻具奏于北京朝廷,而是對此會的來龍去脈,先做了調查:八十年前,英國人侯爾德,不滿各地監(jiān)獄的管理混亂和非人道待遇,上書政府改革監(jiān)獄制度。后來法、奧、德等國也相繼仿行改制,以至共建“萬國刑罰監(jiān)牢會”例會制,相互研討維持。
西方各國之間,每沖突或遷延不決之事,往往會求諸公法和“公議”,當然不只是這一件事。到歐洲不久,郭嵩燾便覺察到,西方人極重視利用“萬國公法”(即國際法)來協(xié)調各個國家間的紛爭:“西洋積強已數(shù)百年,而慎言戰(zhàn),確定萬國公法以互相禁制,每一用兵或數(shù)年或十數(shù)年,必分勝負乃已,故可以理訴,而不可以力爭也?!?/p>
相比之下,中國卻從未涉及過這個領域,更遑論借之自?;蜃源媪恕T诋敃r情勢下,舉國之中,對“大清國”自外于國際社會卻渾然不知的麻木狀,郭嵩燾是感之最深而觀之最清的。其中,既有在其位而謀其政的自覺警醒,更有深刻的責任意識與危機感。于是,在與李鴻章的諸多書信往來中,他便不斷提及“請定中外交涉律法”,極望引進國際公法。
因求之急切,便難免理想化,對“萬國公法”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對俄國占領伊犁,法國占領安南(越南),郭嵩燾便認為,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據“法”力爭。顯然,事實與他的意愿差之甚遠。這還不只是國際法人才闕如,也不僅是中國人愿不愿如此,更有一個國際法實際適用范圍的問題。
這一點,也正是他早期洋務主張的盲點。在隨后的實際中英交涉中,郭嵩燾才算看得更清楚些了。
設立中國領事館。
在《使西紀程》中,郭嵩燾曾提到一個胡家花園,主人是新加坡華僑胡璇澤。其人在當?shù)刎斄π酆瘢翌H有威望才干。當時新加坡經商華人眾多,卻處于無人組織、無人保護的離散狀態(tài),而耳聞目睹中,西方發(fā)達國家卻重視僑商利益,開口岸、設領事,商國聯(lián)成一氣,人氣事業(yè)兩相興旺。因此,他有意促成新加坡建領事館,而推薦胡璇澤引領眾僑,主持領事館,其后在各地廣設華人領事。
1876年10月,郭嵩燾第一次上奏朝廷,提議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一年之后,他再上一折,明確建議清廷仿照西洋之法,設領事于各地。清廷也批準了此議。
依郭嵩燾看來,此事至為簡單,只要英方依照國際成法,履行程序即可。未曾想,事情正出在最重“萬國公法”的英人身上。英外交部德爾貝言稱:準許中國暫設領事,但是否常設,無可答復。
對此,總理衙門顯然不能理解,遂復函相問:“中國在貴國初設領事,據貴伯爵覆文,一似中國常設領事不能自立者。查各國在中國設立領事,一經駐京公使照會,立即分行知照。若中國設立領事,止能暫設,不能常設,似非持平之道?!?/p>
沒錯兒,這確非“持平之道”。
1878年1月,依據自己一年來的駐外經驗,郭嵩燾明確向英方提出了質問:“查各國公例,相互設立領事官,保護本國人民,調處爭訟等事。中國本無辦過成案,現(xiàn)經遣派公使駐扎貴國,自因一切仿照公例辦理。原定和約,中國無遣派領事明文,亦并無遣派公使駐扎明文。是此二條,應通準作一例,不宜歧視?!贝撕芍^簡潔坦率,亦有切中要害之深。
面對郭嵩燾關于“公例”的駁難,德爾貝的扭捏似再無道理;而所謂公使與領事情同一理的推論,也使英方“不能遽定”的模棱推諉,再也站不住腳了。最后,英方被迫點頭同意,設領一事終得解決。
在設領一事上,固然是國際通則起了作用,但問題在于,正是由于中國公使郭嵩燾的力爭,才使中國有了“享用”此一通則的平等資格。否則,其后新加坡、舊金山、橫濱等處中國領事館的設立,怕是遙遙無期,望之無日了。
西方人并不情愿自降“身價”,與華人“共享”國際公法的便惠。在一起中英糾紛中,此意更是昭然若揭。
鎮(zhèn)江躉船案的交涉。
事情并不大,起因也簡單。英商在華三大洋行之一太古,在長江河道鎮(zhèn)江處停泊躉船時,曾造成了江岸坍陷,中國理船廳要求察看坍情,太古理應移泊配合檢查,但中國方面竟遇到拒絕。太古洋行聲稱:中國無權令其移泊。
官司從鎮(zhèn)江關道打到總理衙門,從太古洋行牽到威妥瑪,時間從1874年3月一直拖到1877年初,仍是沒有結果??偸馃o奈,將案子交給駐英公使郭嵩燾,寄望于同英政府親自交涉。
為此,郭嵩燾首先照會英外交部,要求英方由政府出面,令太古洋行移船。倒是很快有了答復:太古與中國官方各持己見,英國政府不便立斷。此語看似公允,實為袒護太古。
在英外交部的拖延含糊中,郭嵩燾想親自搞清原委。第一個要了解的,自然是曾親參此案的老冤家威妥瑪。威妥瑪這時倒頗為客氣。簡單介紹交涉經過后,他勸郭嵩燾放棄努力,說如訴諸法律,定對中國無利。郭嵩燾忙問:“是何根據?”
威妥瑪立即一副訝異的樣子:“你難道沒聽說,律師已否定中國官方意見了嗎?這是總稅務司赫德先生居中調停,為慎重起見,親自請律師剖斷的。”
威妥瑪言之鑿鑿,很難叫人不信,但事實上,這又是他“欺哄”中國人的故伎重演。這位“中國通”,曾在國內公開聲言:對中國人要左手打耳光而右手揉撫,軟硬兼有,虛實相間。郭嵩燾雖深知其人之詭,但值此重大問題,難辨真?zhèn)沃H,也只有暫信其有,而暗中察考了。
幾番調查咨詢之后,郭嵩燾才知道,事實竟全然相反:威妥瑪?shù)淖C言,純系子虛烏有。英國方面一名律師亦曾向他秉公直言:鎮(zhèn)江躉船移泊案,咎在太古洋行;中國方面要求,實為正當。
事情因反差太大,反倒有了轉機。
1877年9月14日,郭嵩燾照會德爾貝,要求重新討論此案,并將自己詳細整理出的另本案卷,以及他與英律師的問答記錄,一塊兒送上參閱。德爾貝當面答應盡快辦理,卻仍遲遲不見動靜。
11月3日,郭嵩燾再次催辦。文中語含譏刺,已有無可再忍之意:“本大臣深望貴伯爵持平核議,庶免爭執(zhí)。距今日久,尚未接準議覆,誠恐本國國家責備本大臣,以為在此數(shù)月,未能完結,何以為解?譬如貴國公使在中國移請總理衙門商辦此等案件,若耽延多月,必致盛氣相凌,以為詫異。所以本大臣不得不備文催請。相應照會貴伯爵,即煩查照前文,迅速核議見覆,盼望實詳。”
未隔幾天,郭嵩燾與威妥瑪間,又爆發(fā)了一場爭論。郭嵩燾索性再次致信德爾貝,此信再無客氣,一吐多日來的失望與憤懣。
“中國與西商交涉事宜惟能按照條約辦理,不能援引西洋律法?!边@是威妥瑪?shù)臒o理之“理”,也成了郭嵩燾的靶子。郭嵩燾明言:威妥瑪令他“驚異”而“失望”。驚異者,英國堂堂公使,竟口出此等蠻橫之語;失望者,素來辦事“均有條理”的英國人,竟公然漠視別國律法,無意澄清事實。
自《南京條約》簽訂之日,通商口岸的外國人,便在領事判制權的庇護下,自外于中國司法,享盡特權。一般情況下,中國無權過問洋人洋事,是條約所載;且洋商身處異地,糾葛往往復雜難辨,難以處理,中國苦果獨吞也就罷了。但鎮(zhèn)江躉船一案,已然超出通商范圍的領事裁判權,屬中國“自有之權利”的江河道路問題,中國理應操全權處理,卻橫遭英商阻礙,而且案件移到英國本土,竟也得不到秉公解決,這委實令郭嵩燾疑惑,以致動搖了對英國法律的嚴正平恕印象。
依此案中英國的邏輯,中國有完全主權的江河道路,卻成了洋商的財產,以此,郭嵩燾推論:“此條約之一言,舉一切交接事宜,皆得平實援引,隨事爭持,而盡棄中國自有之權利?!敝翞榛闹?。
在這些有力指責之后,信末是氣勢不減的聲明:“是此次停止太古躉船準單,實系依照(中國)引水章程辦理,尤不得專據保全洋商財產之一言,置大端關系于不問……惟據威公使言,‘中國不能援引各國律法,誠恐此言一經傳播,或至據以為信,則中國律法既不能行,各國通行法律又不得援引,中國實亦無自處之道。本大臣于此實懷焦急之私,不能不據情一言,統(tǒng)希裁奪。”
也許是此信太過一針見血,英國外交部無辭以對。不久即復文郭嵩燾,答應中方移船要求。
一樁小小的移船案,竟拖了將近三年。這其中,若不是郭嵩燾的一再努力和堅持,定會不了了之。在當時的中外交涉中,這案子也原不算什么的,卻偏偏遇上了郭嵩燾,究根問底,不依不饒,英國人大概最后也是計窮,加上無趣,在中國人面前,很少有地甘拜下風了。這倒叫人想起一句俗語: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郭嵩燾的這股執(zhí)拗勁兒,倒不是平頭百姓的豁命相拼,而是那種“真理在握”的自信,和對公使職責毫不摻水的責任感。否則,他完全可以樂得省事,隨便一個什么借口,搪塞過總理衙門了事。
這件移船案雖難辦,但郭嵩燾的思路始終清晰,且最終還算有了結果。但外交事務中的大半,卻是迂回復雜,難以立辨,處理起來常常沾泥帶水,不那么容易博得好名聲的,這倒也與個人的敬業(yè)精神無太多關系。正應了那句“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濕鞋”的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