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爽
【教學年級】高中一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欣賞幾首具有代表性的歐洲民間音樂,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歐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二、初步了解歐洲民間音樂的概況,認識并感受風笛、排簫及“歐亞唱法”民歌的音樂特點。
三、初步感知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shù)音樂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一、 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歐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二、 鼓勵學生通過比較、探究的方法,感受并體驗風笛、排簫及“歐亞唱法”民歌的風格及特征。
【教學準備】
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有關(guān)風笛、排簫和“歐亞唱法”民歌的相關(guān)資料。
二、 音響、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聽辨
風笛及排簫演奏的音樂片段。
教師:請同學們聽辨以下兩段音樂的主奏樂器是哪種樂器?
學生:答出樂器名稱。
二、新 課
導言:伴隨著這悠揚動聽的樂曲,今天,我們將共同欣賞和探究歐洲的民間音樂,其中具有代表性之一的樂器:風笛、排簫及民間歌唱。
[教師:提到歐洲音樂,同學們自然地會想到歐洲的藝術(shù)音樂,也就是所謂的西洋音樂。對音樂大師們創(chuàng)作的大量優(yōu)秀的,內(nèi)容豐富、思想深刻的管弦樂、交響曲、歌劇、藝術(shù)歌曲等器樂及聲樂作品,大家比較熟悉,而對于歐洲的民間音樂則比較生疏。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知歐洲民間音樂,課前,同學們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成立了風笛、排簫和歌聲(民間歌唱)研究小組,并進行了初步的學習探究。]
(一)風 笛
1. 研究成果展示(風笛研究組):
①出示蘇格蘭風笛樂器圖:介紹其構(gòu)造、發(fā)聲原理、發(fā)音及演奏特點(請同學們觀看和聆聽風笛演奏的片段,加深感受)(略)。
②介紹風笛的分類:分為蘇格蘭和愛爾蘭兩種風笛。對比聽賞由蘇格蘭風笛演奏的《勇敢的心》和愛爾蘭風笛演奏的《愛爾蘭畫眉》,感受它們的音樂特點。
(列表)
(教師靈活掌握,根據(jù)學生介紹的情況和內(nèi)容,加以概括和初充。)
2. 聽賞蘇格蘭民間樂曲《優(yōu)雅》(蘇格蘭風笛)
聽賞前,教師提示學生邊聽邊思考:“在欣賞過程中,請同學們聆聽并記憶蘇格蘭風笛的音色,感受音樂風格及其演奏特點。
(蘇格蘭風笛的音色和音樂風格:粗獷有力,音色嘹亮,善于各種裝飾音的使用,并適于表現(xiàn)英雄氣概的歌曲。其特點是一種可以持續(xù)、不間斷發(fā)音的多聲部吹管樂器,因為可用嘴,也可同時用風袋供氣。)
①欣賞用蘇格蘭風笛演奏的蘇格蘭民間樂曲《優(yōu)雅》。
②引導學生唱譜例,感受五聲音階的旋律調(diào)式,并模仿風笛持續(xù)、不間斷的發(fā)音,分小組進行連接式模唱,加深學生對風笛“連吹”演奏特點的認識。(歐洲民間音樂的特征主要是七聲音階,但《優(yōu)雅》的旋律用的是五聲音階,富于歌唱性,/68拍,同一曲調(diào)反復(fù)演奏三遍,每遍的和聲各不相同?!秲?yōu)雅》主旋律由四個悠長的樂句構(gòu)成,速度徐緩、從容,每句的節(jié)奏基本相同,內(nèi)含多處相同或相似的音型,且都拖著長長的尾音。給人一種雍容大度、典雅奔放的感受。)
③復(fù)聽由蘇格蘭風笛演奏的蘇格蘭民間樂曲《優(yōu)雅》,加深學生對音響的感知,進一步體會歐洲民間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蘇格蘭風笛的音樂特征。
(教師:風笛已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熟知和喜愛,蘇格蘭人更是通過風笛這美妙的樂器,感受著祖先留給他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人類古老的器樂文明,無論任何地域的民族,只要擁有音樂,我們就可能會發(fā)現(xiàn)排簫的身影。)
(二)排 簫
1. 研究成果展示(排簫研究組):
①出示羅馬尼亞排簫樂器圖,介紹其構(gòu)造,發(fā)音特點及演奏特點(略)。
②課件展示羅馬尼亞排簫與拉丁美洲排簫及中國排簫的樂器圖,對比以上三種排簫在樂器音色和演奏風格上的異同。(老師引導排簫研究組進行拓展與探究)(略)。對比聽賞羅馬尼亞排簫與拉丁美洲排簫音樂片段,加深學生的感受(羅馬尼亞排簫高音嘹亮、華麗、清脆;拉美排簫音色空曠、沙?。q雎犞袊藕嵟c笛子的音樂片段,將中國排簫與笛子的音色和演奏風格加以比較。(有指孔的竹笛,吹奏起來比排簫省力、變音便捷、技法更多、表現(xiàn)更豐富,但音色上差異并不太大。排簫和笛子都是吹管樂器,音色相似,中國排簫音色柔和,笛子是氣息通過笛膜震動發(fā)聲的,聲音明亮、清脆。)
2. 聽賞羅馬尼亞民間樂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婦女的舞蹈》(羅馬尼亞排簫)
①聽賞由羅馬尼亞排簫演奏的羅馬尼亞民間樂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婦女的舞蹈》。這首樂曲描繪了鳥兒在森林中自由地歌唱和婦女們在林中歡快舞蹈的情景。聽賞前,教師提示學生邊聽邊思考:感受羅馬尼亞排簫的音色(華麗:悅耳。排簫擅長演奏華麗的音階式的經(jīng)過句,并能利用手的輕微搖動發(fā)出悅耳的顫音);感受樂曲的段落及伴奏樂器。(共分兩段,A段由排簫與伴奏樂器揚琴呼應(yīng),模擬鳥兒的叫聲,奏出富于描繪性的音樂,描繪了鳥兒在森林中自由歌唱的情景;B段節(jié)奏鮮明、均勻、歡快熱烈,多樂句和樂段的反復(fù),具有鮮明的舞蹈音樂的特點。表達了婦女們在林中歡快舞蹈的情景。)
②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歐洲、拉丁美洲和中國排簫在音樂和風格上的不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進一步體會歐洲民間音樂中的代表性樂器———羅馬尼亞排簫的音樂特征。
(三)歌 聲
(教師:說到民歌,同學們并不陌生。它是民族音樂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是一個民族的心靈之窗。保加利亞女聲重唱是歐洲民間歌唱中的一朵奇葩。)
1. 對比聆聽保加利亞民歌《鳥兒在歌唱》和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的《乘著歌聲的翅膀》,體味“歐亞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特點。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與探討。將“歐亞唱法”與歐洲的“美聲唱法”相比較,指出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歐亞唱法”采用自然、直接、開放的音色,聲音清澈、透明,旋律音域不寬,各種各樣的裝飾音層出不窮,使音樂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特殊的色彩?!懊缆暢ā?,亦稱“美歌”、“美聲”。)
3. 民間歌唱小組代表嘗試用“歐亞唱法”演唱《鳥兒在歌唱》的開始部分,并帶領(lǐng)全班同學學唱,更好地體味“歐亞唱法”的特點,教師帶領(lǐng)同學嘗試用“美聲唱法”演唱作曲家門德爾松的《乘著歌聲的翅膀》。通過歌唱體驗這兩種唱法的不同,加深音樂感受。
三、總結(jié)
教師概括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shù)音樂的聯(lián)系。
(這節(jié)課通過對風笛、排簫及歌聲〈民間歌唱〉的研究學習,讓我們對歐洲的民間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和體驗。西洋音樂的高度發(fā)展和廣泛傳播,給世界音樂以巨大的影響。然而,大師們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民族民間素材,民間音樂是音樂家們創(chuàng)作的源泉,而一些專業(yè)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通俗性樂曲又經(jīng)常由民間歌手和民間樂隊表演。因此,歐洲的民間音樂與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作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同學們有興趣,請閱讀課本中相關(guān)的論述,也可利用課下時間,做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車爽天津外國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