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和瑞典的研究人員對345名13個月到5歲的孩子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母乳喂養(yǎng)不足三個月的孩子同喂奶長過半年的相比,更有可能出現(xiàn)智力偏低情況,即便剔除了母親的年齡、智商、教育水平以及是否吸煙等因素之后,這種差別仍然存在。不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嬰兒斷奶的早晚并不影響他們的協(xié)調能力。挪威科技大學社區(qū)保健系的托爾斯丁維克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母親喂奶時間較長有助于孩子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彼f,人奶里包含許多對嬰兒成長至關重要的營養(yǎng)素。與此同時,喂奶帶來的親密感對孩子的發(fā)育也很重要。
豆奶、牛奶營養(yǎng)差不多
美國賓州大學長期觀察喝豆奶和牛奶長大的小孩,發(fā)現(xiàn)他們成年后生育能力和生殖器官的健康并沒什么差別。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證明喝豆奶完全可以替代牛奶。這項刊登在近期《美國醫(yī)學會期刊》上的報告,被認為是有關嬰兒喝豆奶長期效應的一項最大型的研究。研究小組從1965~1978年,將811名嬰兒分為兩組,分別喝豆?jié){粉和牛奶粉沖泡的奶。這批試驗對象如今年紀在20~34歲之間。研究人員測量、記錄他們的身高、體重、生育能力等30項指標,著重觀察豆奶里面所含的植物雌激素對人體的影響。一般認為植物性的雌激素可能會影響到人體的激素水平。研究小組說,喝豆奶長大的女性,僅有月經(jīng)期稍長(平均比牛奶組多0.37天)和月經(jīng)期間稍微不舒服的感覺。
長期便秘易得帕金森氏癥
美國太平洋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羅伯特·阿博特在最新出版的《神經(jīng)科學》期刊上表示:長期便秘的男性,年老后更容易得帕金森氏癥。便秘是肌肉震顫癥的先兆,引起帕金森氏癥的運動癥狀反過來也會影響結腸功能。有病例顯示,這種情形最早可在發(fā)病前24年就出現(xiàn)。阿博特的研究小組研究了20世紀60年代初就住在檀香山的6800名男性,其中有96人后來患了帕金森氏癥。他們發(fā)現(xiàn),如果每天大便少于1次就算便秘,便秘者比平均每天大便1次者,罹患帕金森氏癥的幾率要高出2.7倍。
美研制出“丘比特神箭”
擔心丈夫不夠溫柔的女士,現(xiàn)在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美國科學家不久前研制出一種“愛情藥水”,并且已在田鼠這種“寡情薄欲”的動物身上進行了試驗。據(jù)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科學家把一種帶有某種基因的病毒注入田鼠的腦組織里,使它們對后葉加壓激素產(chǎn)生強烈反應,從而增加大腦皮層的感受功能,這就好像被“愛神丘比特之箭”射中一樣,突然間會激起對愛侶的綿綿愛意。由于在田鼠的細小腦袋里面只有很少這種大腦皮層的感受器,故它們經(jīng)常不理會伴侶的感受,非但不會被對方吸引,亦不會關心對方。一旦增加了這種感受器,便可使田鼠重新感受到由愛意帶來的快樂,并因而懂得如何回報對方。埃默里大學的楊格教授指出,這種新發(fā)明的確令田鼠“改頭換面”,他說:“田鼠在增加感受器之后,會感覺到愛戀變得更有意思,尤其是雄性田鼠對已相識的雌性田鼠表現(xiàn)出特別鐘愛?!?/p>
害羞不是遺傳的
美國科學家經(jīng)過25年研究后指出,害羞并非源于遺傳,而是后天所致。印第安納東南大學害羞研究所的卡爾·杜奇教授指出,害羞的人一般會出現(xiàn)三個特征:過分自覺、自卑和過度自我。這三個特征中都包含強烈的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一直要到嬰兒18個月大之后,才完全發(fā)展起來,因此可以推論,害羞并不是先天形成的。雖然有一些小孩生來就比較內(nèi)向,比如對外界刺激有過分反應,愛哭愛鬧,到了7歲還不愿意和人交往等,但這些特質并不代表他們成年后就會害羞。經(jīng)過調查,卡爾·杜奇教授發(fā)現(xiàn)約有40%的成年人認為自己害羞。在這些人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認為害羞是父母遺傳;四成人認為自己害羞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另外兩成人認為害羞是心理因素所造成;還有很小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害羞是因為長相不佳或是身體殘疾。卡爾·杜奇教授認為,既然害羞是后天形成的,人們也完全可以學習改掉害羞的毛病,辦法之一就是不要過分自我。
大眾健康200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