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隨觀
柏格森是二十世紀初最有影響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哲學家之一。早在1919年,張東蓀先生翻譯的柏格森代表作《創(chuàng)化論》(Evolution Creatriee)就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這之前,已有人在《東方雜志》上撰文介紹過這位法國思想大師。此后,柏氏其他著作的中文譯本《物質與記憶》、《形而上學導言》、《心力》、《時間與自由意志》等陸續(xù)問世。二十世紀最后一年,貴州人民出版社“現(xiàn)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又推出了柏格森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至此,柏格森的思想體系,經過綿延近亍個世紀之久的翻譯、介紹,最終以基本完整的面貌呈現(xiàn)在中國讀者面前。應該說,這一完結具有兩重意義,一是完結本身就是某種價值,二是它實實在在地凝聚了中國幾代學人的血汗與希望。
作為一本人文—社會領域的學術專著,《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所探究的對象,自不待言。但,柏格森對道德問題與宗教問題的研討,不是歷史學意義上的考察與描述,而是哲學意義上的闡釋與分析。所謂“來源”,不是發(fā)生學意義上的起源,不是時間序列中的發(fā)生過程,而是哲學上的內在根據,是存在上的表現(xiàn)類型。
柏格森認為,社會是人的共同體。它指定人的日常生活程序。顯然,社會并不否定人的自由,但自由以遵守道德為前提。消極地說,這種道德就是“義務”?!傲x務”的本質是滿足社會的需要;易言之,就是維護社會的自然秩序?!傲x務”具有強制性,表示社會對人的行為的必要壓力。恪守“義務”,是道德的;反之,則是社會必須否定的,因為,如若任何人都自行其是,其后果不堪設想?!皼]有對規(guī)則和義務的服從,就不可能享受家庭生活,不可能從事某項職業(yè),不可能參與日常生活的無數操心,不可能到商店買東西,不可能外出閑逛,甚至不可能呆在家里?!?第11頁)規(guī)則本質上是先驗的,它獨立于經驗又作用于經驗。人生活中存在無數選擇,每時每刻都要作出選擇,只要這一選擇涉及社會的要求和規(guī)則,就必須以“義務”牽引。義務感的引領使人們的行為選擇成為一種習慣,從而構成與社會共同體的各種需要相適應的機制,“義務”是一種非人格的“絕對命令”,它的權威性源于社會存在的原始的和永恒的要求。“義務”是自然設計出來的用以維護社會存在、社會秩序、社會團結的工具,除非個人自由與這一目的相一致,否則,沒有任何地盤可言。
柏格森的“社會”概念具有生物學的意義,個人之于社會,猶如細胞之于有機體。因此,社會的壓力是自然的、自發(fā)的、內在的、必須的,這與憑借暴力、話語霸權對人性和個人自由進行壓迫,完全不是一回事。
道德的另一種類型是“抱負”。它體現(xiàn)在杰出人物身上,是積極的、向上的、創(chuàng)造性的,是生命沖動昂揚的神圣精神。與習慣性地遵守戒律、禁令、規(guī)則——概言之,即履行“義務”——不同,“抱負”體現(xiàn)為博大的胸懷與崇高的德性,它用獻身、仁愛、忠誠、平等、正義、堅忍等莊嚴價值去啟迪人、感召人,去提升人的境界,從而讓人進入精神的圣域,凸現(xiàn)人類本體論乃至宇宙本體論的超越性終極關懷。
柏格森認為,作為“義務”的道德是起碼的、團體的、靜態(tài)的,而作為“抱負”的道德則是最高的、人類的、動態(tài)的。兩者存在差異,然而卻相互聯(lián)系,都是生命創(chuàng)化的必要形式,都內在于“生命沖力”,都是“生命沖力”的顯現(xiàn)。
十九世紀是理性主義獨占鰲頭的時代,但柏格森卻高舉非理性主義的大旗,高揚直覺,以生命哲學家著稱于世。柏格森指出,理性是有限制的,它只能在機械性的惰性物質世界中發(fā)生作用。理性的霸權不啻于理性的僭妄,理性不足以把握生命存在,以僵化的形式來模仿、歪曲世界是理性自不量力的表現(xiàn)。在《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中,柏格森強調宗教的巨大功能:宗教所闡揚的信仰靈魂不朽、來世、再生的觀念,和禁忌、戒律的手段,有助于克服、消解日常生活經驗中因理性(或理智)煽動起來的對死亡的恐懼,因理性表現(xiàn)出來的狹隘的功利主義傾向,因理性計算出來的畏葸不前的膽怯和脆弱,從而有助于維護群體的團結,有助于張揚人類的意志,有助于激勵人的超越精神。概言之,宗教精神可以化解理性的腐蝕,讓人類在整體進化中充滿活力。
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代表不同的學說,各有其深邃的智慧,難判高下。非理性主義在二十世紀崛起,有其形而上的資源,有其取向的理由,也有其時代的、文化的背景。過去我們對非理性主義予以教條化的全盤否定,似乎非理性主義鼓吹的無非是情緒的宣泄,是病態(tài)的狂熱,是隨心所欲的盲目沖動,《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這本書——當然遠不止這本書——可以消除我們的誤解,可以讓我們恍然大悟,雖然并不就能夠讓我們在哲學上把握非理性主義。 柏格森說:“我們視為人與人之間一種約束的義務,首先約束的就是我們自己?!?第7頁)“博愛才是本質性的東西。這一事實使我們能夠說,民主是一種福音,它的動力是愛?!?第247頁)如此等等充滿人道情懷和文化良知的理念,在《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中比比皆是,而它卻出自一位非理性大師之口。那么非理性主義究竟是什么,不是需要我們重新研究,重新評價嗎?僅就本書而言,柏格森闡釋的“靜態(tài)宗教”與“動態(tài)宗教”、“封閉社會”與“開放社會”,洞見迭出,令人嘆為觀止。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法]亨利·柏格森著,王作虹、成窮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