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彤
當醫(yī)生向您提出手術建議時,您會怎么做呢?大概,有的人便驚恐不安,不知所措;另一些人則不多加考慮,將這“區(qū)區(qū)百來十斤”一古腦兒交給了醫(yī)生。過分憂慮絕無必要,同醫(yī)生密切配合切不可少。但還應看到,是否手術是涉及病人病情,醫(yī)院、醫(yī)生的醫(yī)療技術水平,病人本身健康狀況、心理素質及家庭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一個復雜問題。正因為如此,本文雖以《何時對手術說“不”》為題,但也沒有機械地羅列、堆砌說“不”時的具體情形,而是概括地、綜合地向您提供了屆時您應考慮的問題和方面。這些雖來自國外資料,但對我國病人的自我監(jiān)護、自我保護恐也不無啟發(fā)和裨益。
——“這是你兒子今年第四次扁桃體發(fā)炎了”,兒科醫(yī)生說,“我建議把它割掉?!?/p>
——“你每晚起床小便五、六次,伴有尿緩,你需要動一次前列腺切除手術?!泵谀蚩漆t(yī)生說。
——“你的子宮纖維瘤盡管還小,”婦科醫(yī)生說,“不過日后可能會帶來麻煩。你已經有過孩子了吧?我建議你做子宮切除手術?!?/p>
怎么辦?首先,不要匆忙行事,這些并不是什么緊急情況,況且,醫(yī)生們的意見也不總是一致的。一份自1971年開始的長期研究結果表明,在20多萬個手術建議中有19%沒有建立在專門人員的檢查基礎上。另一份調查,要求73名醫(yī)生對三個涉及子宮疾患的病例作出治療建議,結果約40%的人說她們應動手術,而60%的人說她們不需手術。
那么,怎樣保護自己,實施對你最為有利的外科手術呢?如果可能的話,首先去找某個熟悉你的醫(yī)生。噴然拜訪一位對你的病史一無所知的外科醫(yī)生是不明智的,他會很自然地想到“手術”。
其次,從一位年資較高的外科醫(yī)生那里取得第二種甚至第三種意見。
最后,在同意手術之前,一定別忘了問:
——這個手術會對我起到什么作用?假如你在考慮一次冠狀動脈分流手術,你應被告知手術并不一定能消除心臟病或保證延長壽命。
——我不動手術會怎樣?回答可能是,“不手術也寸以?!别奕绮灰鹛弁磩t無須手術;沒有帶來生理障礙的膽石可能終生無害?!中g后復發(fā)的機會有多少?某些手術到頭來可能是失敗的。治療靜脈曲張的手術可能在整形方面令人失望,且其中有10%還可能復發(fā)。
——是否有不手術的替代治療方法?有些新的療法,如冷凍、激光等,它們對某些病癥的治療同手術一樣有效。
——是否有另一種范圍、痛苦、創(chuàng)傷更小些的手術?比方說你患有子宮纖維瘤,你可以不做子宮切除手術,一種叫肌瘤切除術的手術,可以摘除纖維瘤而不會有損于你的生育能力。
——您對該手術的經驗如何?研究表明,頻繁地實施同一手術醫(yī)生的成功率較不經常做該種手術的醫(yī)生高。
倘若你已經決定做手術,則應盡量了解手術過程中各個程序。問你的醫(yī)生:
——手術中會發(fā)生些什么情況?哪一部分組織要被切除?切口在哪兒?
——手術需進行多長時間?術后需住院多少天?我能否作為門診病人接受治療?
——麻醉師采用何種類型的麻醉?全身還是局部?注射還是吸入?
——并發(fā)癥的可能性有多大?類似病人中引起感染,帶來副作用的比例是多少?
——痊愈要多長時間?之后多久,我才能緩步行走、同孩子們嬉戲、正常進食、過性生活?是否需要特別的家庭護理?
最后,對于手術,請記住下面二首小詩:
手術——
你的選擇,你的取舍,
有險,有利;
你的身體,你的生命——
最后的抉擇歸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