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最近,有些機關在職干部來信反映,他們?yōu)榱隧憫h和政府發(fā)出的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想要報考高等學校,但是領導上和本單位有些同志卻公開或暗地里批評他們,說這是“個人主義”,“不安心工作”……,因此他們就不敢提出報考高等學校的要求。同時對這些責難也很想不通。
批評青年報考高等學校是個人主義,這是不對的。這說明我們有些同志還不完全懂得什么是個人主義。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正在突飛猛進地發(fā)展,要很快把我國科學技術(shù)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要建設好祖國,這就要求我國高等學校迅速擴大培養(yǎng)干部的規(guī)模,造就出許多優(yōu)秀的科學、技術(shù)專家和建設人才。在擴大大高等學校招生規(guī)模的時候,要克服學生來源不足的困難,重要的辦法之一就是鼓勵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在職干部自由報考高等學校。在職干部一般都具有較多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并受過黨和政府較長期的教育,他們更容易被培養(yǎng)成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骨干。顯然的,在職干部如果條件適合(具有高中畢業(yè)或同等程度、身體健康、政治上沒有問題、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等等),他們報考高等學校,是符合國家建設的需要的,這是國家所希望於他們的。他們報考高等學校正是他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一種表現(xiàn),正是我國青年社會主義積極性的一種表現(xiàn),對於青年們的這種思想行為,我們應該表示熱烈歡迎,怎么還能說是個人主義呢?這說明我們有些同志對我國知識青年幾年來在黨的教育下所獲得的巨大進步估計不足,他們還不了解青年,因而他們還以舊的眼光來看待今天的青年,這種右傾保守思想,倒是亟需加以克服的。
青年們所以積極響應國家的報考高等學校的號召,還因為這個號召是符合青年本身發(fā)展的利益的。學習可以使青年人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學習可以使青年人成為專家和博士,許多同志所以批評青年報考高等學校是個人主義的原因,也正在這里。他們說,你看,想個人得到提高,想追求專家和博士的頭銜,這還不是個人主義是什么?其實這些同志錯了,他們只看到問題的一面,沒看到另一面,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成了專家和博士,這是符合青年個人的利益的,但是這同時又是符合國家利益的,
因為國家要提高科學水平,要培養(yǎng)建設干部,正是要通過提高青年的知識和能力、使青年成為專家和博士的途徑來達到的;青年們的知識能力提高了,成了專家和博士,這正是我國的科學技術(shù)水平逐漸提高,建設干部逐漸成長起來的具體標志。青年們所學得的知識和本領是整個國家和人民的精神財富的一部分,因而這種青年個人的利益就是整個國家和人民的集體利益的一部分。在這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完全溶合在一起的。應該指出,集體主義并不排斥不妨礙集體利益的個人利益,它所要求的正是把個人利益溶化在集體利益之中。只有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它才要求放棄個人利益。只有那些只顧個人利益不顧集體利益,把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甚至為了個人利益并不惜損害集體利益的人,才能說他們是個人主義者。有些同志不懂得這點,一看到某些青年們追求的目標中包含著個人利益的時候,不管這種個人利益是否和集體利益一致,是否不妨礙集體利益,就大叫大嚷起個人主義來。這種做法,顯然是非常錯誤的。
有些同志也許會說:“現(xiàn)在任務重,干部并不充足,你去升學會加重工作的困難,這怎么能說是從工作需要出發(fā)?這還不是個人主義嗎?”的確,有些單位的工作是忙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一批年青得力的干部離職升學,工作勢必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但是,我們?yōu)槭裁粗活櫻矍?,不向遠處看,只看到本單位的困難而不看到整個國家的困難呢?應該說,這種困難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困難,這些困難大都是可以通過努力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來加以克服的。如果我們不支持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事業(yè),我們的一切建設計劃就都會落空,它給我們整個國家造成的困難真不知要大多少倍。
也不能把不安心工作和報考學?;鞛橐徽劇0残淖龊霉ぷ魇潜匾?。國家需要一個青年留在原單位工作的時候,他就應該安心工作,如果他卻鬧著要離開,這就叫不安心工作。當國家號召青年們離職報考高等學校的時候,青年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這不能叫做不安心工作。
總之,對於青年報考高等學校,不但不能隨便加以責備和阻撓,而且還應該大力支持他們,給他們升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必須指出:有些領導同志,雖然在口頭上也同意這點,但實際上卻會以種種借口,不給青年補習功課的時間。這種做法同樣是不對的。既然國務院已經(jīng)指示,要給報考高等學校的在職干部補習功課的時間,我們就必須主動地有計劃地幫助干部投考,合理安排一下本單位的工作和人力,保證那些要報考的在職干部,能有三個月的半脫產(chǎn)的補習功課的時間。同時,也要這樣積極鼓勵報考的同志:“要是你考不取的話,我們還是歡迎你回來工作?!?/p>
所以,為國家前途計,如果有可能抽出一部分青年升學,我們就應該積極支持青年報考高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