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期
刊物介紹
《世界文學評論》是由武漢中圖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劃、組稿、編輯出版的大型文學批評與學術(shù)研究雜志。長期被中國知網(wǎng)期刊數(shù)據(jù)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等全文收錄?!妒澜缥膶W評論》以每輯50萬字的容量,以每輯10個以上的專題欄目,在發(fā)表著名學者與批評家科研成果的同時,也注重發(fā)表國內(nèi)外中青年學者的科研成果,內(nèi)容豐富,觀點鮮明,富于創(chuàng)見,受到廣大作者與讀者的高度肯定與廣泛好評,在學術(shù)界、批評界與教育界均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妒澜缥膶W評論》新的編委會與理事會,分別由國內(nèi)外著名學者與國內(nèi)外著名高校文學院或外語學院擔任。計劃每年出版4—6輯,每輯256面,以專題研究為主,主要發(fā)表著名學者的最新學術(shù)成果,同時也注重發(fā)表中青年學者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容納面更廣,涉及問題更多,但仍以文學研究為中心,關(guān)注文學本體,與政治、軍事、宗教、社會問題等無關(guān)。
世界文學評論
- 嫉惡如仇、從善如流的間諜小說家和時事評論家
——楊恒均訪談錄 - 文學史的構(gòu)架與敘述方式問題
——“重讀《世界文學史》筆談”主持人語 - 對世界文學史建構(gòu)的思考
——兼評《世界文學史》(第八卷·下冊) - 貫通、前沿與權(quán)力話語
——評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編《世界文學史》(第四卷·上冊) - 世界文學區(qū)域劃分初探
——以《世界文學史》(第六卷·下冊)為個案 - 《世界文學史》對中國文學史教材編寫的啟示
——評《世界文學史》(第六卷·上冊) - 《世界文學史》(第五卷)中對中國文學的一些誤讀及成因
- 非彼無我①
——《亞當夏娃日記》二元敘事的人文關(guān)懷 - “分層”與“聚合”
——論《在另一個國度》的空間敘事 - 沒有生,還有寫作①
——從存在主義角度解讀普拉斯及作品《鐘形罩》 - 《手繪鼓》中的時空體:印第安歷史與文化的沉淀與魅力①
- 孤獨靈魂的感性敘事①
——評羅賓遜新作《莉拉》 - 細評莎劇《哈姆萊特》中一段獨白的四種權(quán)威漢譯
- 梭羅與康科德小鎮(zhèn)
- 雙重邊緣化下的母親身份困境
——《白牙》中的母親身份探究 - 《欲望號街車》的意象悖論解讀
- 霍米·巴巴混雜性理論視角下的《英國病人》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夢境分析
- 浪漫之都中自我的癡狂追索與悲劇性完成①
——評歐陽海燕長篇小說 - 淺析聶華苓小說的語言風格
- 兩位偉大的母親
——論《小姨多鶴》中的女性觀 - 跨文化視閾下的新加坡華文舊體詩的創(chuàng)作特質(zhì)①
- 《泰比》“伊甸園”意象的生態(tài)解讀①
- 后殖民生態(tài)批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眾旅游觀①
- 后工業(yè)大都市的社會生態(tài)失衡與懷舊意識
——《大都會》中的社會生態(tài)學反思 - 中西文化闡釋間的儒家情懷──評高旭東《中西比較文化講稿》
- 回憶敘事中的迷失與無家可歸
——《四十一炮》中的羅小通與《德語課》中的西吉·耶普森比較研究 - 中西方倫理思想下的悲劇比較
——以《武陵王·恨海情天》與《俄狄浦斯王》為例 - 許世旭文學在華文文學上的位置和意義
- 從王安石的“鐘山情結(jié)”看其隱逸情懷的演變①
- 《江河戀》:“小”作品與大敘事
- 象征之花
——評《尤金·奧尼爾戲劇象征藝術(shù)研究》 - 顛覆的武士道
——解讀藤澤周平《黃昏清兵衛(wèi)》 - 遺失亦或重回?
——評Lost Modernities - 湖北散文的新收獲
- 民族情懷的詩意表達
——論中國電影對中國繪畫理論的融會 - 初心伊始
——《九葉派詩精編》小記 - 湖北省雜文學會換屆大會暨“華中雜文大賽”新聞發(fā)布會會議紀要
- 駢賦體與當代中國文學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 Who Moved My Marriage? Combien D'amour Je Puis Ch'erir Encore?
- 畢飛宇小說中的蘇北書寫及其影響
- 鄒惟山十四行抒情詩研討會專輯
- 鄒惟山十四行山水詩的仁智之樂
- 心靈與自然的交流
——讀鄒惟山先生十四行抒情詩 - 詩貴五要
- 《長征演義 》詩話
- 《長征演義》的美學特征
- 值得反思的苦難
——讀《長征演義》有感 - 李傳鋒長篇小說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 民俗在長篇小說《白虎寨》中的體現(xiàn)
- 志人志物的民族志詩學
——評李傳峰等《武陵王之文星曜天》 - 第三屆“批評的力量”:文學批評方法專題研討會綜述
- 當代文學批評應該加強審美意識
- 文學批評理應重視文學作品的價值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