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呂梁城市公園低維護花境的植物篩選與設計營造為研究對象,通過前期調查和分析呂梁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條件,以確定適合該地區(qū)生長的低維護植物種類。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呂梁城市低維護花境的評價標準,篩選出對城市環(huán)境適應性強,生長周期長,維護成本低的低維護花境植物,共篩選出A級植物45種,其中灌木10種,占比22.22%;多年生草本16種,占比35.56%;一、二年生草本12種,占比26.67%。觀花植物21種,占比47.54%;觀葉植物16種,占比36.07%;觀型植物7種,占比16.39%;以如意湖和北川河公園為代表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植物花境,符合公園環(huán)境美化和市民休閑需求。低維護花境植物的篩選和設計營造,不僅能夠為呂梁城市公園提供生態(tài)、經(jīng)濟、美觀并存的綠化方案,還能夠提高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豐富市民的生活體驗。
關鍵詞 低維護花境;層次分析法;城市公園;花境設計
中圖分類號 S 68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23-0094-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3.020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Low Maintenance Floral Plants in Lüliang Urban Park
YIN Dong-dong1,2, WANG Zi-yan1, YANG Yang1,2
(1.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Lüliang University,Lüliang,Shanxi 033000;2. 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Innova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in Lüliang City, Lüliang,Shanxi 033000)
Abstract This project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of low-maintenance floral landscapes in Lüliang City parks. By conducting preliminary surveys and analyz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Lüliang area, it determined suitable types of low-maintenance plants for the region.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low-maintenance floral landscapes in Lüliang City were established. Plants well-adapted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with long growth cycles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s, were selected. A total of 45 grade-A plants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10 shrubs, accounting for 22.22%;16 perennials, accounting for 35.56%;and 12 biennial and annual herbs, accounting for 26.67%. There were 21 flowering plants, accounting for 47.54%;16 foliage plants, accounting for 36.07%;and 7 form plants, accounting for 16.39%. Represented by Ruyi Lake and Beichuan River Park, aesthetically pleasing and practical plant landscapes were designed, meeting the needs for park beautification and public recreation.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of low-maintenance floral landscapes not only provided Lüliang City parks with an ecological, economical, and aesthetically appealing green solution but also enhanced the city’s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riched the public’s life experience.
Key words Low maintenance flower borde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Urban parks;Flower border design
基金項目 呂梁市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重點研發(fā)項目(2022RC20);呂梁市科技局社會發(fā)展領域重點項目(2023SHFZ33);呂梁市平臺基地建設項目(2022ZDSY02)。
作者簡介 尹冬冬(1987—),男,山西臨汾人,助教,碩士,從事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植物栽培與景觀營造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觀賞植物引種馴化及開花生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6-06
城市化快速推進帶來了大量的建筑和交通設施,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如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生物多樣性喪失等。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傳統(tǒng)的高維護植物綠地已經(jīng)難以滿足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因此研究低維護花境植物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斷提升,公共綠地作為提升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提供休閑、運動的場所,還能美化城市環(huán)境,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但是,城市綠化過程中常常面臨著植物種植面積受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水資源稀缺和成本控制壓力等現(xiàn)實挑戰(zhàn)。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優(yōu)化綠化植物的選種和布局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低維護植物由于其耐逆性強、可持續(xù)性好的特性,適應了城市綠化的需要。低維護花境是混合式花境,即選擇觀賞期長,生長容易,管理粗放,耐寒且不需要特殊照顧的多年生花卉植物或花灌木,邊緣用耐修剪的低矮常綠植物進行鑲邊的花境[1]。
因此,低維護花境植物篩選與設計營造深刻體現(xiàn)了當前城市綠化在生態(tài)、經(jīng)濟、社會等多方面的需求,旨在通過研究和發(fā)展適宜的綠化植物,為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科學基礎和技術支持。通過優(yōu)選低維護花境植物,可以有效地解決城市綠化中的資源配置和環(huán)境改善問題,為市民打造一個更加宜居和諧的城市環(huán)境。
1 研究對象
呂梁市地跨110°22′~112°19′E,36°43′~38°43′N。在近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推動下,呂梁市也興建了一批重要的城市公園。各公園、廣場與道路綠化、街頭小游園組合形成的城市綠化的點、線、面結構不僅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還對城市形象是一種極大的提升[2]。但是呂梁城市公園的花境發(fā)展較為欠缺,缺少典型性案例,因此選取當前呂梁市已有城市公園如意湖公園、吉祥湖公園、蓮花池公園、鳳山公園、北川河公園、城南工業(yè)主題公園的植物為研究對象(表1)進行AHP——模糊綜合評價,篩選出適合呂梁城市公園低維護的花境植物(圖1)。
2 研究方法
2.1 層次分析法
AHP,即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托馬斯·薩提(Thomas Saaty)提出的一種決策方法[3-4],旨在解決多目標問題,實現(xiàn)定量與定性的融合。該研究中,筆者采用AHP構建呂梁城市公園低維護花境植物的評價體系,旨在篩選出適合該公園低維護花境需求的植物材料。此外,考慮到不同栽植區(qū)域的特點和差異,結合篩選出的植物和優(yōu)化策略,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低維護花境配置模式,以確保公園的花境既美觀又易于維護[5]。
2.1.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jù)相關文獻分析和實際調研情況[6-12],決定通過目標層(A)、準則層(B)與指標層(C)構建的呂梁城市公園花境景觀公眾評價指標體系(圖2),并對各指標因子進行解釋性論述,確定景觀觀賞性(B1)由色彩構成(C1)、季相變化(C2)、景觀層次(C3)構成;生態(tài)適應性(B2)由耐寒性(C4)、耐旱性(C5)、耐鹽堿(C6)構成;實際應用性(B3)由生長速度(C7)、管理頻度(C8)、毒害性(C9)構成,并以這3方面作為對目標層的約束準則。
2.1.2 計算權重。
2.1.2.1 構建判斷矩陣。
根據(jù)層次分析法,首先構建判斷矩陣。構建A-(B1~B3)、B1-(C1~C3)、B2-(C4~C6)、B3-(C7~C9)二元判斷矩陣,矩陣內(nèi)各因素相互比較,其中各因素重要程度利用1~9比率標度法進行量化分值[13]。比率標度法各標度取值的含義:9,因素i和因素j絕對重要;7,因素i與因素j非常重要;5,因素i與因素j比較重要;3,因素i與因素j稍微重要;1,因素i與因素j同樣重要;2、4、6、8分別表示1~3、3~5、5~7、7~9上述兩相鄰判斷矩陣的重要程度;以上數(shù)值的倒數(shù),因素i比因素j重要為ij,因素j比因素i重要為1/ij。
2.1.2.2 權重因子計算。
根據(jù)以上判斷矩陣,通過按列歸一化處理后可知判斷矩陣以及與其對應的特征向量,即權重。設定判斷矩陣A的最大特征根為λmax,特征向量為W。將判斷矩陣A中每一行所得到的元素重要值相乘得到一個新向量Mi;將Mi的每個分量分別開n次方得到i,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shù);將得到的方根向量歸一化后得到相對權重值,為同一層相應各指標因子相對于上一層某一元素的權重值,
即層次單排序;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11](表2~5)。
針對B1、B2、B3構建3階判斷矩陣進行AHP層次法研究(表6),分析得到特征向量為0.43、1.62、1.02,且3項對應的權重值分別為0.14、0.53、0.33。
準則層中3個因子景觀觀賞性、生態(tài)適應性和實際應用性中生態(tài)適應性最重要,權重值為0.53;指標層9個因子中植物毒害性最重要。
2.1.3 一致性檢驗。
為了判斷所構建的矩陣是否滿足一致性,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即計算一致性指標值CR,CR=CI/RI,當CR值<0.10時,表明判斷該矩陣具有一致性(表7)。4個矩陣CR值都<0.1,說明4個矩陣都滿足一致性。
2.1.4 結果分析。
根據(jù)構建的評價體系可知,將準則層內(nèi)3個指標的權重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列,分別為生態(tài)適應性B2(0.53)、實際應用性B3(0.33)、景觀觀賞性B1(0.14)。由此可見,植物的生態(tài)適應性在低維護花境中最為關鍵。在城市公園花境植物篩選中,毒害性是最重要的指標因子(圖3)。城市公園作為居民日常生活中休息娛樂的重要場所,居民年齡涵蓋所有年齡段,因此保證花境植物不具有毒害性,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是重中之重。
景觀觀賞性中,色彩構成最為重要。作為花境植物,豐
富的色彩可以創(chuàng)造出視覺上的沖擊力和美感,為觀賞者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同時,不同的色彩對人的心理有著不同影響,如紅色可以激發(fā)熱情,藍色可以帶來寧靜,黃色可以引發(fā)活力,紫色可以帶來神秘感等。通過巧妙運用植物色彩,可以營造出各種氛圍,滿足人們的不同心理需求。
生態(tài)適應性中,耐寒性最為重要。呂梁市屬半干旱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呂梁市年平均氣溫維持在8~9 ℃,平均溫度為-7.2 ℃,因此在呂梁地區(qū),篩選耐寒性高的植物,意味著它們能夠抵抗低溫脅迫,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謝活動,從而避免因低溫導致的生長受阻、組織損傷甚至死亡。
2.2 計算評分
對于每種植物的得分評定,首先需要確立各指標的評分標準及其對應的分值。這一制訂過程建立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6,14-15],同時充分考慮花境景觀特性、生態(tài)特性及應用特性。此外,為了確保標準的科學性與實用性,還廣泛征集了相關專家的意見。各項標準分值的設定分別為10、8、6、4和2,分別對應“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很差”(表8)。最后,根據(jù)已經(jīng)構建的評價模型中各指標的權重,結合上述評分標準,對每種植物進行精確打分,計算得出各花境樣地的綜合評分S[9]。
S=niXiYi(1)
CCEI=SS0×100%(2)
式中:Xi為該因子的總權重;Yi為該因子的平均得分;S0為理想值。
根據(jù)花境植物的綜合評價指數(shù),結合該研究實際公眾評價問卷收集、數(shù)據(jù)整理與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劃分其評價等級(表8)。將評價等級劃分為A、B、C、D,對應的CCEI分別為80%<CCEI≤100%、75%<CCEI≤80%、70%<CCEI≤75%、CCEI≤70%。
該研究旨在篩選出適合呂梁城市公園低維護的花境植物,經(jīng)過評估,以A級植物作為低維護花境的主要植物材料,并根據(jù)其得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以確保選用的植物既符合低維護要求,又能滿足花境的觀賞效果。
經(jīng)過綜合評估,篩選出適合呂梁城市公園的環(huán)境和用途的植物品種(圖4)。這些品種不僅具有優(yōu)良的生長表現(xiàn)和抗性,還能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同時,根據(jù)設計營造情況對篩選結果進行動態(tài)調整和優(yōu)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和需求。
3 設計營造
3.1 設計理念
低維護花境設計是一種強調最小化日常維護工作,同時保持花境美觀和功能性的設計理念。適應性強、生長周期長的植物和環(huán)保的設計策略在這種設計中尤為重要。
首選當?shù)氐谋就林参?,這類植物適應當?shù)氐臍夂蚝屯寥?,抵抗力強,對病蟲害的依賴較少,因此需要較少水分、肥料和化學藥劑的投入。同時多年生植物相較于一年生植物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可以減少年度更換植物的需要。挑選成長周期長、病蟲害少、易于照料的多年生植物,這樣可以大幅減少日常的維護工作。
模仿自然界的植物群落,將植物組合在一起種植,可以形成自我維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種方式有利于減少雜草生長,提高花境的整體抵抗力。選擇生長習性適中,不易過度生長的植物種類,減少需要定期修剪的植物,以降低花境的日常維護需求。
通過精心選擇可以在不同季節(jié)展現(xiàn)美麗景觀的植物,即使在某些季節(jié)植物進入休眠期,其他植物也能保持花境的活力和美觀。鼓勵植物自然生長,減少對植物的人為干預。選擇能夠自然均勻分布開花的植物,讓花境保持自然而有序的美。植物種類的多樣化不僅能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還能提高花境的抵抗力,減少病蟲害的出現(xiàn)。
低維護花境設計將環(huán)保理念、生態(tài)平衡與美學需求巧妙融合,為現(xiàn)代園林景觀提供了一種持續(xù)、自然、經(jīng)濟的設計方案,既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又實現(xiàn)了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3.2 設計案例
該設計以“如意”為整體形態(tài)(圖5),與公園名稱相呼應,植物種植多選用多年生草本,既好管理又能形成多年生景觀;多種植物混合種植,可以有效模擬自然環(huán)境,同時增加景觀的多樣性;通過不同高度的植物組合,創(chuàng)造出層次分明的空間效果;合理運用色彩對比和過渡,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表9)。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生命周期長,季節(jié)表現(xiàn)豐富,維護成本較低等特性,在植物配置設計中擁有重要位置(圖6)。選用多年生草本進行植物配置,可以提高生物多樣性,創(chuàng)造季節(jié)性景觀。依據(jù)自然群落的原理,進行物種組合和配置,模擬自然生態(tài)。在布局中創(chuàng)建視覺節(jié)奏,通過重復特定種類來增加設計的連貫性(表10)。
花箱設計選擇一、二年生花卉、觀葉植物或者小型灌木等類型的植物(圖7)。一、二年生花卉花色豐富、變化頻繁,能為花箱提供持續(xù)的色彩;觀葉植物的葉色、葉形有吸引力。花箱后部種植高大的植物,中部種植中等高度的植物,前部種植矮小的植物,以形成美觀的高低層次(表11)。
結合植物開花的季節(jié)性進行色彩規(guī)劃,考慮不同季節(jié)植物的變化,使花境在四季各有特色(圖8)。通過不同高度和形態(tài)的植物配置,形成豐富的層次。通過花境突出重要的視覺焦點和特色景觀(表12)。
4 結語
在進行呂梁城市公園花境植物的篩選時,核心目標是挑選對環(huán)境和土壤有較強適應力,具備較好抗病性,生長速度適宜,且無需頻繁修剪管理的植物種類。此外,為了簡化春季的種植工作量,優(yōu)先選用能夠自然繁衍的宿根植物或多年生植物。
花境設計應追求簡約而不失美觀,同時須考量呂梁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先采用本土植物和低維護花木。合理搭配色彩豐富、形態(tài)多樣的植物,能確?;ň乘募咀儞Q不同的景致,從春的勃發(fā)到冬的靜謐,每個季節(jié)都能展示獨特的風貌。
在花境的營造過程中,分區(qū)規(guī)劃至關重要,應充分考慮到植物各自的生長習性。如,可以將高大或偏好陽光的植物布置在花境的后部或向陽處,而將那些較矮或耐陰的植物安置在前部或背陰的位置。此外,遵循園藝設計原則,通過合理的布局和比例分配,可以塑造出既有動感又能和諧共存的花境空間。
總結而言,呂梁城市公園低維護花境的植物選擇與設計,重在智慧地運用和組合多樣的資源,旨在打造一個既美觀又易于管理的花境,以便市民能夠在其中找到更多園藝之美的體驗和享受。通過減少人工維護需求,讓自然美景以最樸素的方式展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楊紅兵.低維護花境設計[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8,46(22):108-110,114.
[2] 郭瑞芬.關于呂梁市城市公園現(xiàn)狀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策[J].山西建筑,2010,36(35):345-347.
[3] 鄧雪,李家銘,曾浩健,等.層次分析法權重計算方法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42(7):93-100.
[4] 張吉軍.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統(tǒng)與數(shù)學,2000,14(2):80-88.
[5] 姚鄭.濟南城市公園低維護花境植物篩選與配置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23.
[6] 尹悅.西安地區(qū)低維護花境營造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0.
[7] 李昭毅.免維護花境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7.
[8] 馬彥,趙和祥,張起源,等.長春市25種草本花境植物景觀價值的綜合評價[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40(7):86-89.
[9] 吳軍.新自然主義導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觀設計評價與研究:以滬、杭、蘇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19.
[10] 徐連,陳嵐.基于AHP法的成都市公園花境綜合評價[J].建筑與文化,2022(12):241-244.
[11] 王定一.基于公眾評價的花境景觀提升策略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22.
[12] 王嘉楠,儲顯,劉慧,等.城市花境景觀特征及其公眾評價[J].中國園林,2020,36(3):126-129.
[13] 康秀琴.基于AHP法的桂林市8個公園綠地植物景觀評價[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8,33(6):273-278.
[14] 葉彬彬.多年生植物材料的篩選與可持續(xù)花境景觀的營造[D].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6.
[15] 夏冰,董麗.北京地區(qū)露地宿根花卉的花境應用價值綜合評價[J].北方園藝,2010(9):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