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著,盼著,年到了。我又可以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了。
爺爺奶奶家在江西吉水的一個小村落。除夕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村里。村子跟記憶中的模樣不同,變化很大。村中央那棵老樟樹不見了,取代它的是一排排新建的磚瓦房,每家每戶的門上都貼了迎春對聯(lián),掛起了火紅火紅的圓燈籠。
初一早上吃過飯,我就跟著爺爺、爸爸還有哥哥、姐姐去祭祖。來之前爸爸已經(jīng)告訴我,祭祖是為了表達對先祖?zhèn)兊乃寄?,同時也祈福來年村子風調(diào)雨順、家人健康平安。
初二是全村的迎酒神日,天還沒有大亮,村子里就開始陸續(xù)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把我的睡意震得無影無蹤。我趕緊起床,發(fā)現(xiàn)哥哥姐姐們早就起來了,在廚房里幫著爺爺奶奶洗碗、挑撿蔬菜、搬凳子等,我也趕緊加入他們的勞動行列。天漸漸亮了起來,飯菜做好了,親戚們陸續(xù)從各地趕來:他們有的穿著筆挺的西裝,有的穿著嶄新的冬裙,有的穿著鮮艷的羽絨服,還有兩個小孩兒穿著喜氣洋洋的紅棉襖……一個個神采奕奕、笑容滿面,節(jié)日的喜慶都寫在臉上,進門就說“新年好”。看到濟濟一堂的客人,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有這么多客人來我家一起把酒言歡,過年的氣氛更濃了。
不知不覺,返回上海的日子到了,離開老家時我戀戀不舍。老家的新年有民俗、有故事、有歷史、有味道,我期盼明年還能回爺爺奶奶家過年,相信到時候它會帶給我更多驚喜。
哪個孩子不盼望過年呢?親人團聚、熱鬧的民俗、放松的心情、美味的食物……每一樣都深深刻在童年的記憶中,伴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