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民俗書寫能夠發(fā)揮相應文學功能,并增強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在鮑爾吉·原野的《篝火與星空》《烏蘭牧騎的孩子》《鹿花斑的白馬》三部少年小說中,通過烏蘭牧騎下鄉(xiāng)表演以及五個兒童的冒險經(jīng)歷展示了蒙古族人生儀禮、生活、信仰、民間藝術(shù)等獨特的民間風俗,描繪了蒙古族民俗風貌及蒙古族獨特的精神世界。
關(guān)鍵詞:鮑爾吉·原野;少年小說;民俗
中圖分類號:I20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4)17-0160-04
Folklore Writing in Bao’erji Yuanye’s Juvenile Fiction
Li Yangyang1Yang Wenbin1Bai Cunliang2
(1. Inner Mongolia Open University, Hohhot 010000; 2.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00)
Abstract: Folklore writing in literary creation can play a corresponding literary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work. In Bao’erji Yuanye’s three juvenile fictions Bonfire and Starry Sky, Children of Ulan Muqir and White Horse with a Fawn Spot,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lan Muqir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adventures of the five children, they show the unique folklore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such as life rituals, life, beliefs, and folk art, and depict a Mongolian folklore and a uniqu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Mongolian people.
Keywords: Bao’erji Yuanye; juvenile fiction; folklore
民俗,即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群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鐘敬文在《民俗學概論》一書中指出,“民俗事象紛繁復雜,從社會基礎(chǔ)的經(jīng)濟活動到相應的社會關(guān)系,再到上層建筑的各種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為及有關(guān)的心理活動”[1]。民俗是一種社會文化形態(tài),也是民眾生活的構(gòu)成部分。此外,鐘敬文提到了諸多民俗事項,如物質(zhì)生產(chǎn)、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jié)日民俗、人生禮儀、民間信仰、民間口頭文學,它們都是民俗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
《烏蘭牧騎的孩子》《篝火與星空》和《鹿花斑的白馬》是鮑爾吉·原野創(chuàng)作的長篇三部曲。他在談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時說:“我認為兒童文學作品也可以寫出濃郁的民族風情,包含動物志與植物志,薈萃民間故事與民歌?!保?]上述三部曲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為時代背景,以內(nèi)蒙古東部的草原為生活背景,以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隊員五個蒙古族孩子的冒險故事為線索,以童真、幽默、詩意的語言構(gòu)建了靜謐幽深、廣袤包容的內(nèi)蒙古草原,展示了蒙古族牧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傳統(tǒng)習俗等獨特的民間風俗,勾勒了內(nèi)蒙古草原的全景畫和風情畫。
一、人生儀禮習俗
人生儀禮是指人在一生中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所經(jīng)過的具有一定儀式的行為過程。喪葬習俗是人生儀禮習俗的一種,蒙古族的喪葬方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關(guān)于天葬,《蒙古風俗鑒》與《東四盟蒙古實紀》里記載的大致相同。人死后,把尸體放到車上,把車趕到?jīng)]有人住的地方,使勁趕拉車的牛,讓??炫埽谂5呐軇又兴勒呤锹涞?,尸骨落下的地方就被認為是“他的永存之地”(趕車人連說此句三遍),而后連頭也不回地趕車回去。
在《鹿花斑的白馬》里,朵蘭奶奶去世,“鄰居用牛車把她拉到哈布拉其山的后面,……按照部落習俗,牛車漫無邊際地走,牛想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顛簸中,人從車上落下來的地方就是她最后安眠的地方”[3]139。朵蘭奶奶最后安眠的地方是一個山坡,鄰居把她留在那里后趕著牛車往回走,朵蘭想留在那里待一會兒,但是鄰居不讓,說這樣是不吉利的。隨著社會發(fā)展,蒙古族牧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喪葬習俗也移風易俗。在鮑爾吉·原野的小說中對于蒙古族喪葬習俗雖著墨不多,但是通過喪葬方式和儀式,可以清晰地看到靈魂不滅觀念的頑強存在。人們對于逝去的靈魂的處置方式,實質(zhì)上是讓靈魂回歸大自然。
二、生活習俗
(一)拾牛糞
拾牛糞是蒙古族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篝火與星空》里,有專門一章以拾牛糞為線索展開的故事,鐵木爾和幾個小朋友尋找牛糞如同尋找珍寶一般,找到大的牛糞會異常地開心。因為草原獨特的地理條件,高大植被相對于其他地區(qū)較為稀疏,用樹枝等燒火較為少見。蒙古族民眾認為牛吃的是草原上的草,牛糞里也只有草,干牛糞燃燒起來不會散發(fā)臭味,所以牛糞成為重要的燃料來源。對牛糞的珍視與使用是蒙古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珍愛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見證。
(二)社交
鮑爾吉·原野認為蒙古族人重視禮節(jié)到不厭其煩的程度,他們見到了陌生人或到別人家做客,用莊重繁瑣的話語問候?qū)Ψ?,并送上禮物。寧布等人去拜訪哈日衣罕長輩,幾個人站成一橫排,獻禮物時將頭俯下同時雙手高過頭頂,將禮物送給長輩。蒙古族的晚輩見到長輩都是這樣子。去盟里進修的桑布回到白銀花草原后,這里的牧民和桑布互相躬身致敬。他和仁欽隊長見面時,雙方互換禮物,晚輩桑布從懷里拿出了哈達敬獻給長輩仁欽隊長,仁欽隊長回贈他半張餡餅?!懊扇酥浑H禮節(jié),一遞哈達,二遞煙壺,三請安,四裝煙?!保?]179蒙古族的哈達文化始于明末,盛行于清代,向尊者、長者獻哈達,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在給尊者與長輩獻哈達時,哈達的朝向與獻哈達的姿勢都有一定要求。哈達需要對折,折縫需要朝向接受者;獻哈達時雙手需要舉過頭、身體要略微前傾,否則會被認為是失禮的。
鼻煙是從清代開始流行的,敬鼻煙在當時也開始成為一種待客禮節(jié)。據(jù)《東四盟蒙古實紀》所載,“煙壺遞于見面時,平等交相遞送,彼此均雙手高舉,或雙手略低,鞘躬相易,各舉向鼻端一嗅,互相壁返,一如遞狀”[4]179。隨著社會的變遷、生活方式的改變,解放后吸鼻煙的逐漸減少了,交換鼻煙的見面禮儀淡出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隨時代發(fā)展起來的洋煙等。如烏蘭牧騎去白銀花草原演出,丹巴表演時,為了表示對烏蘭牧騎隊員表演節(jié)目的喜歡及敬意,有牧民將自己的煙袋鍋點燃,送給他吸。牧民用自己的煙袋鍋裝一袋煙,點燃送給別人是崇高的禮節(jié),可見蒙古族人敬煙時依然遵守著傳統(tǒng)的禮儀文化。
蒙古族對于社交禮節(jié)的看重還體現(xiàn)在日常見面問候中。薩白和烏蘭牧騎隊員把河邊撿回來的小黃羊送到獵人朱占家里救助,雙方見面互相問候,客人寧布走上前,攤開雙手,微微頷首,相繼問候主人,“您的身體好吧!”“您家里都好吧!”“您家里的牲畜都平安吧!”作為主人的朱占也會攤開雙手,微笑點頭地回復“好呢”“都好呢”“平安”(雖然他一個人住在山上家里沒牲畜,但也說平安,這是禮節(jié))。寧布說:“福氣圍繞著您吶!”朱占說:“福氣圍繞著所有人。”問候結(jié)束后,寧布把禮物遞給朱占,朱占接過香煙,把煙在額頭上碰了一下,邀請大家進入他的家。通過以上情景的描寫,可見蒙古族對于禮節(jié)的看重。
三、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又稱民間信仰,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在民眾中產(chǎn)生和傳承的一套神靈崇拜觀念、行為習慣和相應的儀式制度。
(一)自然崇拜
蒙古族有句諺語“出生的土地如黃金,喝過的井泉如圣水”,體現(xiàn)出蒙古人對自然的依賴,這種情感也根植于蒙古族文學文本當中。古代蒙古族生存的基礎(chǔ)是草原、山林、沙漠,受制于當時ed4afd3403ea43f581e79a42b3464e3db870d2e1dbbe7ff1cf41ee81d3468bc1落后的生產(chǎn)力水平,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受到局限,一方面依賴自然,一方面又恐懼自然。于是,人們對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一種崇拜心理,以此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人畜平安。
1.火崇拜。蒙古人認為火是生命是神靈,《篝火與星空》中烏蘭牧騎隊員幫助獵人朱占蓋好房子后,他要把消息告訴神靈,希望得到神的庇護。朱占高抬雙臂開始念誦獻給火神的贊頌詞:“威武的火神啊,你穿著紅色的戰(zhàn)袍,一只手拿著生命的花籃。你用利劍殺死妖魔,讓大地冰雪融化,人們吃上熱的飯菜。你是我們的守護神,慈祥的火神啊……我們感謝你的恩德,你是我們的守護神?!保?]174說完贊詞,烏蘭牧騎隊員們圍著大鐵鍋下面的篝火舉起雙臂繞行,嘴里說:“呼來,呼來”?;鹕駬撝_保豐年、保護財產(chǎn)和畜群的責任,代表著興旺和強盛。蒙古族人認為火是最潔凈之物,能消除災害、邪惡。薩白用牛糞生火時說:“我們蒙古族人敬仰火神,要用干凈的東西引火燃燒?!保?]174-175在蒙古族人心中,只有干凈的東西才可以生火,比如他們經(jīng)常使用的牛糞、木柴等。但是食肉動物的狼糞、熊糞就是不干凈的,人類的糞便更甚。這些不干凈的東西都不能放到火里,那是對火的侮辱,火神會生氣。他們也不允許向火里面拋擲石頭、潑水和吐唾沫,要尊敬火,不能輕慢對待火。
2.樹木崇拜。蒙古族認為自己的祖先來源于人與動物的交配或者來源于樹木,認為人是誕生于自然之中的。在蒙古族人看來,樹木不可任意濫伐的。在《篝火與星空》中,烏蘭牧騎隊員想為獵人朱占蓋新房,需要砍樹做窗戶,但是卻遭到了拒絕,“砍樹不行,我們蒙古族人不允許砍樹,成吉思汗說過,山上的每一株草和每一棵樹都救過我們的命,不許毀傷”[5]161。他認為“松樹里住著神靈,把樹砍了是砍了神靈的骨頭和肉,這是要被詛咒的”[5]161。薩白在砍樹前舉行了一系列儀式,他選好三棵松樹,在樹上系上白哈達,把酒倒在三棵松樹下的土地上,跪下來說:“神啊,請允許我們在你的山上砍三棵樹”[5]161。他們四個全部跪下來,薩白說:“今天我們到這里選幾棵樹,為新房做兩扇窗戶和一個門,希望山神能答應我們。我們只砍三棵樹,不多砍”[5]161。薩白知道,鋸樹是鋸了松樹的骨肉,他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急急忙忙地鋸,希望減輕松樹的痛苦。作者在文中提到蒙古族人砍樹有規(guī)矩,他們不砍伐草原上孤零零的樹,說那是獨生子。他們把對木材的需求壓到最低限度,只制作牛車、家俱和生產(chǎn)工具,不做其他用途。蒙古族人對草木的感情很深,他們認為萬物都有自己的身軀和血肉,對以犧牲草木為代價為自己蓋房子懷著深深的負罪感。
(二)動物崇拜
崇拜動物,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種感情的表現(xiàn),反映出人們在形而上的精神領(lǐng)域中與動物的密切關(guān)系。在人類發(fā)展初期,受生產(chǎn)力水平制約,人類依賴于自然又敬畏自然,形成了一系列對客觀事物的崇拜,包括動物崇拜。動物崇拜寄托了原始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說動物崇拜是蒙古族實現(xiàn)內(nèi)在精神形象化的途徑。
1.鷹崇拜。鮑爾吉·原野的小說中通過孤兒朵蘭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蒙古族對于鷹的崇拜。朵蘭出生兩個月的時候成了孤兒,后被一個奶奶所救,媽媽生前上山拜佛經(jīng)常喂碎肉的鷹一直跟著她保護著她,在朵蘭的心里鷹是鳥類中最厲害的勇士,因為鷹靈敏迅捷且善于觀察,勇猛有力善于搏斗。在鷹死后,朵蘭一直把鷹爪留在身邊,她說:“鷹爪是神圣的東西,有的獵人把鷹爪放在箱子上面供奉,過年的時候給他奉上一盅酒?!保?]125“鷹就是一個神圣的稱號,好多人起名叫布爾古德(蒙古語:鷹),就是尊重鷹的神圣?!保?]125蒙古族崇拜鷹,一方面是因為蒙古族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以狩獵、游牧為生,翱翔于天空之中的雄鷹擁有精湛的飛翔技能和精準的捕捉能力,這些優(yōu)秀的生存技能讓蒙古族人為之贊嘆和敬佩,鷹這種“動性”的狀態(tài)給予了蒙古族對生存空間與精神空間之間無限自由的向往;另一方面與宗教信仰有關(guān),蒙古族信奉薩滿教,認為鷹是能通天貫地的神靈,薩滿依靠神鷹能知曉宇宙和人間的事宜,鷹是薩滿化身的象征。
2.虎崇拜。薩白給孩子講老虎的故事,他說:“老虎不光力量大,它高貴,統(tǒng)率所有的動物”[5]160“老虎高貴,我們敬仰老虎,不能損害它,它是上天安排在動物界的可汗”[5]160。蒙古族對虎的崇拜與游牧生活密切相關(guān),虎是百獸之王,威嚴兇猛,令人敬畏,有老虎存在的地方其狩獵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原始先民依靠虎的形象來塑造自身的強大形象。
三、民間藝術(shù)民俗
民間藝術(shù)是在社會中下層民眾中廣泛流行的音樂、舞蹈、美術(shù)、戲曲等藝術(shù)創(chuàng)造活動。
(一)民間音樂——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形式豐富、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性,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特色的集中體現(xiàn),貫穿于蒙古族的社會生活中。三部小說中一共出現(xiàn)20余首蒙古族民歌,范圍涵蓋阿魯科爾沁民歌、科爾沁民歌、昭烏達民歌等,山川、草原、牲畜、人是蒙古族民歌主要的表現(xiàn)對象。如表達對自然、對家鄉(xiāng)熱愛與思念的有《江木倫的水》《牧歌》《兩座山》《大雁》《泉水》《月亮》《大河》等,贊頌母親的生活類民歌如《駝羔歌》《紅嘎路》,贊揚馬的有《小黃馬》《三歲的花斑馬》《白馬》《圓蹄栗色馬》《鹿花斑的白馬》《四歲的海騮馬》,還有以真人真事為基礎(chǔ),敘述個人傳奇故事,反映重大社會題材,從不同角度真實再現(xiàn)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關(guān)系的長篇敘事民歌,如《嘎達梅林》《達那巴拉》《諾恩吉雅》《云良》《烏尤黛》《金珠爾瑪》等。作為一個民族及地域文化的象征,民歌展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內(nèi)容,體現(xiàn)著他們淳樸而真實的愿望與追求[6]。蒙古族人民通過民歌訴說對自然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對崇高精神的敬仰,這些民歌表達著人民的心聲,彰顯著蒙古族人民獨特的幸福觀念及審美追求。
(二)民間舞蹈
1.安代舞
烏蘭牧騎的孩子們?yōu)榱讼麓稳グ足y花草原可以給牧民們跳舞,鐵木爾和海蘭花約定兩家的孩子都學跳安代舞。“安代”為“欠身起來”“抬起頭來”之意。關(guān)于安代舞的產(chǎn)生有很多種說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即人名說、病名說及治病方法說。但無論哪種傳說,安代在產(chǎn)生之初具有明確的巫術(shù)舞蹈的性質(zhì),都直接與祛病療疾有關(guān),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在小說中提到“這是哲里木盟根據(jù)跳薩滿改編的舞蹈,演員把手里的紅綢子挑起來,像跳繩一樣環(huán)繞手臂,然后把綢子往地上甩”[7]99,說明民間認可安代舞與薩滿教的聯(lián)系。這種最初用來醫(yī)病、含有祈求神靈庇護、驅(qū)魔消災之意的儀式,逐步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自娛性民間舞蹈。
2.筷子舞
以敲擊為特點的筷子舞,屬于蒙古民間自娛自樂性質(zhì)的舞蹈。在《篝火與星空》中作者描述筷子舞,“一個人左手右手各握一把筷子,筷子上系著紅綢子。跳舞時,拿筷子拍打自己左邊的肩膀、右邊的肩膀,往天上舉兩下,然后跺腳噔噔蹬”[5]4??曜游鑴幼骱唵?、節(jié)奏明快、身姿優(yōu)美矯健,深受蒙古族喜愛,自由又富有韻律的舞步是蒙古族人慷慨豪邁、熱情開朗、熱愛生活個性的表達。
(三)民間樂器
馬頭琴是蒙古族人民用智慧和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拉弦式樂器。小說中說馬頭琴是牧民特別喜歡的樂器,他們管馬頭琴叫馬的琴,也叫潮爾。在《烏蘭牧騎的孩子》中,東日布表演馬頭琴獨奏,聽上去像是“站在山頂上披著金色的陽光,腳下是綠色的草原”[7]61,宛如置身廣袤無際的大草原,正如作者所說馬頭琴比其他樂器更能表達生活在北方的蒙古族人深沉的感情。
四、結(jié)語
鮑爾吉·原野在小說中展示了豐富的蒙古族民俗,他執(zhí)著而堅定地在創(chuàng)作中反復回味與咀嚼自己曾經(jīng)感受的民俗文化,在訴諸文字的同時深深思索其民俗的深層次內(nèi)涵,建構(gòu)起生動而鮮活的草原世界。他借助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優(yōu)勢,展現(xiàn)了草原記憶、民族記憶和時代記憶。正如作者自己所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同五光十色的織錦,而我有意描繪織錦上的草原鮮花?!?/p>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5.
[2]孫雯.春風十年|童書獎得主鮑爾吉·原野:我憋足一口氣,分身五個蒙古族兒童,在牧區(qū)流連忘返[DB/OL].(2022-06-1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677592766444063&
wfr=spider&for=pc.
[3]鮑爾吉·原野.鹿花斑的白馬[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2.
[4]吳祿貞.東四盟蒙古實紀[M]//姚錫克,等.內(nèi)蒙古歷史文獻叢書:4.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8.
[5]鮑爾吉·原野.篝火與星空[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2.
[6]岑霞.蒙古民歌學術(shù)史整理與研究:以漢文版的民歌集、專著、學位論文為例[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1.
[7]鮑爾吉·原野.烏蘭牧騎的孩子[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2.
作者簡介:李陽陽(1991—),女,蒙古族,內(nèi)蒙古赤峰人,內(nèi)蒙古開放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
楊文斌(1980—),男,漢族,山東萊州人,內(nèi)蒙古開放大學科研處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白存良(1993—),女,蒙古族,內(nèi)蒙古通遼人,博士,內(nèi)蒙古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民族文學。
(責任編輯:王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