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意義]區(qū)域智庫聯盟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載體。本文結合共生理論探討區(qū)域智庫聯盟演進路徑和發(fā)展機制,以期拓展智庫聯盟相關研究,為區(qū)域智庫聯盟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有益參考。[方法/過程]首先,在明晰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要素構成的基礎上,從共生組織模式和共生行為模式兩個方向分析區(qū)域智庫聯盟演進路徑;然后,構建基于Lotka-Volterra方程的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演化模型,并通過模型的穩(wěn)定性條件分析和模擬仿真討論不同共生行為模式下聯盟成員相互作用的演化規(guī)律以及平衡狀態(tài);最后,提出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機制。[結果/結論]基于質參量兼容原理、共生能量生成原理、共生系統進化原理和共生系統相變原理,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機制包括環(huán)境引導機制、界面增容機制、能量協調機制和新陳代謝機制。
關鍵詞:區(qū)域智庫聯盟 共生理論 Lotka-Volterra模型 仿真
分類號:C932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4.04.07
1 前言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隨著《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的先后出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近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研究能力、成果質量和影響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從數量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1]。地方智庫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的重要力量,在輔助地方政府科學決策、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智力支撐作用[2]。然而,當前我國區(qū)域發(fā)展正處于矛盾多發(fā)期與問題疊加期,傳統的地方智庫“單兵作戰(zhàn)”模式已不能有效滿足針對復雜問題的決策咨詢需求[3],很多區(qū)域重大決策咨詢項目需要跨專業(yè)、跨領域的地方智庫通力協作與密切配合[4]。為有效推動地方智庫協同創(chuàng)新,我國多個省市已經開始嘗試建立區(qū)域智庫聯盟。例如,2015年,山東社會科學院發(fā)起成立山東智庫聯盟;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政策研究室和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牽頭組建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2019年,河南高校高端智庫聯盟成立;2023年,株洲新型智庫聯盟正式啟動。區(qū)域智庫聯盟不是智庫的簡單疊加組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區(qū)域智庫聯盟成員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關系類似于生態(tài)學中的共生關系。因此,有可能且有必要將區(qū)域智庫聯盟納入共生理論框架進行考察。鑒于此,本文基于共生理論構建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探討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的演進路徑及發(fā)展機制,以期為區(qū)域智庫聯盟的穩(wěn)定、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
2 相關研究概述
2.1 智庫聯盟
智庫聯盟是智庫基于地域、研究領域及機構性質等共同屬性而組建的學術團體[5]。智庫聯盟可以充分整合各智庫資金、信息、人力等資源,實現優(yōu)勢互補,釋放協同創(chuàng)新活力[6-7]。區(qū)域智庫聯盟是智庫聯盟的主要類型之一,此類智庫聯盟主要由所在地區(qū)的黨委政研室、政府參事室、社科院、社科聯等官方機構牽頭建立[5],旨在為當地政府、企業(yè)以及行業(yè)發(fā)展提供高水平決策咨詢服務[8]。基于此,本文遵循現有研究,將區(qū)域智庫聯盟視為由跨省區(qū)域、省級或省級以下特定區(qū)域范圍內的多個智庫共同組建的,以聯盟成員發(fā)展需求和共同利益為基礎,以地方經濟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影響地方政府決策和引導社會公眾輿論為研究目標,以資源共享、成果共創(chuàng)、利益共贏為建設理念的創(chuàng)新聯合體。
從實踐角度來看,區(qū)域智庫聯盟作為我國智庫建設發(fā)展新模式,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存在成員間聯系緊密度不強、資源流通不暢、互動渠道單一以及發(fā)展環(huán)境有待改善等現實問題。在此情況下,部分學者開始嘗試探討智庫聯盟的穩(wěn)定運行問題。例如,陳海貝[9]指出高校智庫聯盟成員間合作關系是否穩(wěn)固取決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并利用Shapley值法建立了高校智庫聯盟的利益分配機制模型;楊楷[10]認為高校智庫聯盟有效運行的前提是成員之間的合理配置,并根據競優(yōu)評價方法構建了高校智庫聯盟成員服務能力匹配模型;孫瑞英等[11]利用囚徒困境、智豬博弈和信號博弈模型,分析了高校智庫聯盟運行中存在的博弈問題,并提出了激勵策略;孫筠[12]從政策和制度、資金、人才和技術、輿論以及服務5個方面論述了產業(yè)智庫聯盟構建的保障對策;鄭榮等[13]研究發(fā)現主體合作意愿、參與者能力素質、聯盟資源保障、聯盟融合程度以及聯盟組織管理是影響產業(yè)智庫聯盟運行的關鍵因素。現有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富有創(chuàng)見的研究成果,但鮮有學者從動態(tài)系統的角度分析區(qū)域智庫聯盟穩(wěn)定性問題,對于聯盟成員相互作用的演化規(guī)律以及聯盟演化發(fā)展路徑缺乏細致刻畫,有待進一步深入解構分析。
2.2 共生理論
德國學者安東·德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首次提出了生物學上的共生概念,用于描述不同種屬生物因資源或生存需要而形成相互依存、共同發(fā)展關系的現象[14]。20世紀中葉,學者們對共生現象的研究逐漸超越了生物學的范疇,拓展至社會科學領域。1988年,我國學者袁純清在《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一書中從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環(huán)境三個維度構建了共生理論框架,極大地推動了共生理論在經濟管理學領域的發(fā)展研究[15]。
共生理論為聯盟的持久生存、發(fā)展和繁榮提供了立足點,目前已有學者利用共生理論分析聯盟運行發(fā)展問題。例如,胡艷玲等[16]利用共生理論分析了大數據聯盟成員間的數據資源共享演化機理;馮魯閩[17]基于共生理論對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聯盟的穩(wěn)定性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環(huán)境三個方面提出了推動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聯盟穩(wěn)定發(fā)展的對策建議;楊旭東[18]按照共生理論中的共生組織模式和共生行為模式兩個線路,分析了企業(yè)戰(zhàn)略聯盟的協同機制;譚建偉等[19]構建了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共生系統模型,并分析了共生系統三類主體實現互利共生的平衡條件;張影等[20]基于共生理論,分析了跨界創(chuàng)新聯盟生態(tài)系統三類創(chuàng)新主體在各種模式下的相互作用關系。由此可見,共生理論具有方法論價值,為研究聯盟成員相互作用的演化規(guī)律以及聯盟演進路徑和穩(wěn)定性提供了分析視角。但目前共生理論在智庫研究領域卻鮮有應用。
鑒于此,本文首先結合共生理論研究成果和區(qū)域智庫聯盟發(fā)展實踐,分析區(qū)域智庫聯盟的共生要素構成,探討區(qū)域智庫聯盟的共生演進路徑;其次,構建基于Lotka-Volterra方程的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演化模型,并通過模擬仿真討論不同共生行為模式下聯盟成員相互作用的演化規(guī)律以及聯盟穩(wěn)定性;最后,提出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機制,以期為區(qū)域智庫聯盟研究提供新視角和新思維,為區(qū)域智庫聯盟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鑒。
3 區(qū)域智庫聯盟組建動因
區(qū)域智庫聯盟組建的必要性可以從需求側、供給側和環(huán)境側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
3.1 需求側——迎合決策咨詢需求變化
隨著我國各項體制改革進入攻堅期,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中風險性和不確定性要素不斷增加,社會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漸趨復雜。在這種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地方公共決策要解決的往往是跨學科、跨專業(yè)、跨領域的復合型問題,比如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不協調問題實際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xiāng)要素流動緩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多種問題的混合,地方政府決策咨詢需求已逐漸呈現綜合性、系統性、戰(zhàn)略性等鮮明特征,從客觀上要求智庫以更有效的治理機制,打破“單兵作戰(zhàn)”模式,針對重大研究課題展開多方協作和聯合攻關[21]。
3.2 供給側——滿足智庫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
在大數據時代,隨著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智庫的研究范式已經從“經驗判斷”轉變?yōu)椤皵祿寗印盵22],能否及時獲得全面數據信息并有效處理已成為智庫能否獲得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智庫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有時還需要通過與其他智庫進行資源共享來拓寬數據獲取渠道,為供給科學性與前瞻性兼?zhèn)涞臎Q策咨詢建議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撐條件。此外,單個智庫或單類智庫的知識資源規(guī)模和結構有限,面對一些復雜的公共決策問題有時僅憑自身力量不能解決或者不易解決,協同創(chuàng)新已成為智庫積極尋求公共決策問題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的重要路徑,因此,迫切需要相關部門發(fā)揮組織協調作用,為智庫之間協同化合作和共生化發(fā)展搭建聯盟平臺。
3.3 環(huán)境側——響應各級政府政策號召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智庫建設應“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整體規(guī)劃”?;趪艺咧敢?,近年來各省市對智庫聯盟建設越來越重視,相繼做出科學部署和積極探索。比如《關于加強福建新型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探索建立開放合作的智庫聯盟機制”;《浙江省新型智庫建設管理辦法》提出要“建設若干智庫聯盟,推動智庫研究由碎片化、零散化向協同化、模塊化轉變”。一系列部署和支持智庫聯盟建設的相關政策陸續(xù)出臺,使我國區(qū)域智庫聯盟建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4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模型
區(qū)域智庫聯盟的主要功能是搭建交流平臺、開展合作研究和服務地方決策。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是指智庫成員之間通過協同價值預期、協同價值創(chuàng)造、協同價值評價、協同價值分配,不斷尋求協同增效以實現組織成長和系統自進化的動態(tài)過程[23]。本文把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定義為區(qū)域智庫聯盟成員在一定的共生環(huán)境中,以各種共生模式在所形成的共生界面上進行協同攻關、集成創(chuàng)新、聯合服務等共生活動而形成的復雜系統。根據共生理論,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由共生單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環(huán)境四個要素構成,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圖2所示。
4.1 共生單元
共生單元是指構成共生體或共生關系的基本能量生產和交換單位[15]。在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中,共生單元是指區(qū)域智庫聯盟的成員。共生單元質參量是指決定共生單元內在性質的相關因素,通常用投入產出指標來表征。在區(qū)域智庫聯盟中,成員將資金、知識、技術、信息、人員、設備等資源投入到聯盟內部,然后通過協同創(chuàng)新產出新的知識成果,因此,資金、知識、技術、信息、人員、設備、成果、效益等都可以看作聯盟成員的質參量。每個質參量的地位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其中在一定時間內起主導作用的質參量被稱為主質參量。為了便于分析,本文將知識資源和知識成果作為聯盟成員的主質參量。
4.2 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是指共生單元之間的接觸方式和機制,或者共生單元之間物質、信息和能量傳導的媒介、通道或載體[15]。對于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來說,共生界面主要是指聯盟成員之間的交流平臺和協同機制。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界面具有知識傳遞功能、能量傳導功能、物質傳輸功能等基本功能,主要形式包括學術沙龍、圓桌會議、專題培訓、報告講座、內刊和網站等。共生單元通過共生界面作用所產生的成果或效益被稱為共生能量。
4.3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單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結合的形式[15]。在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中,共生模式主要是指聯盟成員之間知識流的生成、交互以及進化的具體形式。共生模式由共生組織模式和共生行為模式兩個維度共同決定。共生組織模式主要反映成員之間知識交互的積極性,共生行為模式主要反映利益分配的對稱性。共生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會隨著共生單元性質和共生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4.4 共生環(huán)境
共生環(huán)境是指影響共生體發(fā)展的所有外部因素的總和[15]。對于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來說,共生環(huán)境既包括區(qū)域智庫聯盟內部的所有影響因素,如規(guī)范慣例、規(guī)章制度、學術氛圍等,也包括區(qū)域智庫聯盟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各種外部條件,如政策環(huán)境、監(jiān)管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等。共生環(huán)境對區(qū)域智庫聯盟成員共生發(fā)展具有關鍵性影響,并且影響效果具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和不可抗拒性。
綜合上述分析,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模型如圖3所示。
5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演進路徑
5.1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組織模式演進路徑
共生組織模式的演進表現為聯盟成員知識交互方式和頻率的變化,演進路徑為“點共生—間歇共生—連續(xù)共生—一體化共生”,可以從共生界面特征、共生介質特征和共生單元開放特征等維度進行分析。
5.1.1 點共生模式 點共生模式是共生組織模式的低階階段,表現為聯盟成員間圍繞某一方面的單次合作。此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共生界面較少且不穩(wěn)定,一般由核心智庫創(chuàng)建,或依賴人員之間的溝通而隨機生成,主要表現為學術沙龍、報告講座等形式,共生過程時間較短;共生介質單一,通常是零散的顯性知識,共生過程側重關注知識資源的轉移而非知識供需的匹配。在該模式下,聯盟成員間共生程度較弱,知識資源分散在聯盟成員中。
5.1.2 間歇共生模式 間歇共生模式是共生組織模式的中階階段,表現為聯盟成員圍繞某一或幾方面的多次合作。此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共生界面生成具有一定的選擇性,開始出現一些穩(wěn)定的交流渠道,比如定期舉辦的專題培訓班、學術研討會等;共生單元之間的聯系指向性更明確,主要通過合作經驗或中間人介紹等建立;共生介質種類增多,但是由于聯盟成員尚未完全信任,仍有大量知識資源的流通受到阻礙。在該模式下,聯盟成員共生程度加強,知識資源由分離狀態(tài)向疊加狀態(tài)過渡。
5.1.3 連續(xù)共生模式 連續(xù)共生模式是共生組織模式的進階階段,表現為聯盟成員連續(xù)的、多樣化的合作。此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共生界面多樣且穩(wěn)定,知識交互不再完全依賴人員之間的接觸,通過數據庫對接和權限授予,或網站、APP、微信等信息整合平臺即可實現知識共享;共生單元之間的合作以圍繞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聯合攻關和課題申報等長期共生活動為主,共生介質通常是深層次、系統性的顯性和隱性知識。在該模式下,聯盟成員共生程度較高,知識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5.1.4 一體化共生模式 一體化共生模式是共生組織模式的高階階段,表現為聯盟成員形成具有獨立性質和結構的共生體。此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聯盟成員相互開放水平達到極值,不存在私自謀利的情況,知識資源的收集、存儲、使用、更新實現了標準化的統一管理;共生界面具有較高穩(wěn)定性,且共生介質互補性更加明顯。在該模式下,聯盟成員共生程度最高,全部知識資源實現了互通共享。這是一種理想化形式,現實中智庫聯盟通常難以實現。
5.2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行為模式演進路徑
共生行為模式的演進表現為知識價值創(chuàng)造和分配的變化,演進路徑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對稱互惠共生—對稱互惠共生”,可以從共生能量特征、共生作用特征和共生穩(wěn)定性特征等維度進行分析。
5.2.1 寄生共生模式 寄生共生模式是共生行為模式的低階階段,表現為部分聯盟成員在合作中獲利,而另一部分聯盟成員受損。此模式的主要特征為知識資源單向流動,通過有意識的知識分享、知識模仿或者無意識的知識溢出由寄主成員流向寄生成員,其中寄主成員一般為實力較強的核心智庫。在該模式下,共生關系穩(wěn)定性較弱,主要依靠寄主成員的奉獻精神和利他傾向進行維系。
5.2.2 偏利共生模式 偏利共生模式是共生行為模式的中階階段,表現為一部分聯盟成員在合作中獲利,而另一部分聯盟成員不受影響或獲利極少。此模式的主要特征為知識資源雙向流動,知識成果少許產生,但是被部分成員全部獲取,一般為處于合作主導位置的強勢型智庫成員,或存在機會主義行為的投機型智庫成員。在該模式下,獲利的共生單元單方進化,共生關系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
5.2.3 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 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是共生行為模式的進階階段,表現為所有聯盟成員均能在合作中獲利但程度不同。此模式的主要特征為知識成果開始涌現,利益能惠及各方參與者,但是利益分配呈現差異性,即部分聯盟成員投入的多但得到的少,而有的聯盟成員投入的少卻得到的多。在該模式下,共生能量的非對稱性分配導致共生單元的進化不同步,共生關系仍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
5.2.4 對稱互惠共生模式 對稱互惠共生模式是共生行為模式的高階階段,表現為所有聯盟成員均能在合作中獲利且程度相同。此模式的主要特征為知識成果大量產生,利益得到均勻分配,聯盟成員之間達到了成果共創(chuàng)、利益共享、分配均衡的理想狀態(tài)。在該模式下,共生能量廣譜而均勻的分配使共生單元同步進化,共生關系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
5.3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階段
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區(qū)域智庫聯盟會經歷組建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變革期。從共生視角來看,在聯盟不同時期往往有一種或是多種共生模式處于主導地位,決定著共生系統的動態(tài)演化發(fā)展方向,共生模式的發(fā)展路徑沿行為共生模式和組織共生模式兩個方向演進,如圖4所示。
組建期是共生系統形成、共生關系建立階段。此階段聯盟規(guī)模較小,一般只有少數的共生單元建立聯系,主要以實力強的智庫為核心,共生模式主要表現為點共生和寄生共生。成長期是共生關系拓展、共生能量生成階段。此階段聯盟規(guī)模不斷擴張,聯盟成員開始以實際需求為導向、以項目課題為牽引嘗試進行創(chuàng)新合作,但是由于協同機制和利益機制尚不健全,共生模式主要表現為間歇共生、偏利共生和非對稱互惠共生。成熟期是共生關系穩(wěn)固、共生系統進化階段。此階段聯盟規(guī)模相對穩(wěn)定,經過前期的摸索和磨合,聯盟成員間合作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不斷得以修正,形成了彼此認同的合作慣例,聯盟成員合作意愿更加強烈,共生模式主要表現為連續(xù)共生、一體化共生和對稱互惠共生。
這個演進路徑展現了聯盟由不穩(wěn)定共生到穩(wěn)定共生、由不平等共生到平等共生、由低階共生向高階共生的發(fā)展歷程。在變革期,隨著市場環(huán)境或者聯盟戰(zhàn)略目標發(fā)生變化,共生系統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無序。有序轉向無序會破壞共生系統的穩(wěn)定性,但從某種意義而言并不完全是壞事。這可以打破系統在長期有序的禁錮下所帶來的封閉和固化,使系統遠離平衡,迸發(fā)新的活力。
6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演化仿真
6.1 基本分析
本節(jié)通過Matlab軟件對區(qū)域智庫聯盟的各類共生行為模式進行模擬仿真,以便更清晰地觀察在各類共生行為模式下聯盟成員間知識資源的流動方向和知識增量的分配規(guī)律。Logistic模型是生物學中用于描述生態(tài)系統種群增長規(guī)律的經典模型,即由于資源有限,隨著種群規(guī)模逐漸增大,種群密度對種群成長的制約越來越大,種群的增長速度會逐漸減慢直至停止增長。在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中,聯盟成員吸收和整合聯盟內的知識資源,會使知識產出規(guī)模會快速增加,但隨著成員間知識交流的頻繁發(fā)生,其知識同質化程度會逐漸嚴重。因此,在一定時間內,聯盟成員即使充分利用聯盟內知識資源,其知識產出也不可能無限擴大,成員的知識產出增長速度會逐漸下降直至達到增長瓶頸。由上述分析可知,聯盟成員的知識產出增長過程符合Logistic增長規(guī)律。
經典的物種間競爭模型Lotka-Volterra模型是在單一物種Logistic模型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最初是被用于模擬生物界種群捕食與被捕食關系,隨后被廣泛用于自然科學領域和社會科學領域,可以準確地描述生態(tài)系統中雙種群或多種群的共生演化過程。因此,本節(jié)借助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區(qū)域智庫聯盟成員間的交互情況。為簡化分析,本文假設在某一時間段內,區(qū)域智庫聯盟以一種共生行為模式為主導,主要存在兩類共生單元。
6.2 研究假設
假設1: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系統由兩類成員組成。
假設2:在一定時間內,聯盟成員的知識產出服從Logistic規(guī)律,即由于資源數量有限,隨著知識產出增長,其增長率會下降,并且這種影響作用是瞬時發(fā)生的,沒有時滯。
假設3:以聯盟成員的知識產出規(guī)模變化表示其成長過程。規(guī)模越來越大,則表示成員的成長狀況良好,在聯盟內掌握的資源越多,獲取的價值越大;規(guī)模越來越小,則表示成員的成長狀況較差,對聯盟資源的占有率越小,獲取的價值越小。
假設4:聯盟成員的知識產出水平y是時間t的函數。其中,t具有抽象的含義,表示全部影響知識產出水平因素的變化。
6.3 模型構建
基于上述假設,區(qū)域智庫聯盟兩類主體共生演化動力模型如式(1)所示。
(1)
其中,yA(t)和yB(t)分別表示兩類成員的知識產出規(guī)模;rA和rB分別表示兩類成員在不受外部干擾的情況下知識產出的自然增長率;NA和NB分別表示兩類成員在資源約束下的最大知識產出值;
和為Logistic系數,分別表示兩
類成員對有限資源的消耗而產生的阻礙自身規(guī)模成長的作用;αBA表示A類成員對B類成員的共生作用系數,αAB表示B類成員對A類成員的共生作用系數。
6.4 穩(wěn)定性分析
αBA和αAB不同符號組合代表兩類成員間存在不同的共生行為模式,如表1所示。
令、,經過計算可以得
到四個平衡點,分別為E1(0,0)、E2(NA,0)、E3(0,
NB)、,平衡點意味
著成員的知識產出規(guī)模均不再擴大。對式(1)依次求其關于yA(t)和yB(t)的偏導數,得到如式(2)所示的雅可比矩陣。
(2)
根據微分方程穩(wěn)定性定理,當雅可比矩陣的行列式Det(J)>0、跡Tr(J)<0時,平衡點是局部穩(wěn)定的;否則,是不穩(wěn)定的平衡點。由于rA>0、rB>0,則僅通過αAB和αBA的取值就可以確定Det(J)和Tr(J)的正負。通過推導計算,平衡點及穩(wěn)定性條件如表2所示。
結合表1和表2總結共生行為模式與平衡點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寄生共生模式的平衡點可能為E2、E3、E4,偏利共生模式、非對稱性互惠共生模式和對稱互惠共生模式的平衡點為E4。
6.5 數值仿真
利用共生系統平衡點和穩(wěn)定性條件設置基本參數,并用Matlab2021軟件對各類共生行為模式的演化規(guī)律進行模擬仿真。設聯盟A類成員和B類成員的初始知識產出規(guī)模分別為50、200,自然增長率分別為0.12、0.15,獨立發(fā)展時的最大知識產出值分別為800、1,000,仿真演化周期t=500。
6.5.1 寄生共生模式 取αAB= –0.2,αBA=0.1,演化結果如圖5所示??梢钥闯觯鳛榧闹鞯腂類成員由于資源被搶占,最終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知識產出水平小于設定的最大值,而A類成員由于資源獲益,其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知識產出水平大于設定的最大值。當寄主類成員發(fā)現其擁有的知識資源不斷被寄生類成員利用吸收,而自身知識產出水平小于獨立發(fā)展時,作為理性經濟人將不會愿意再進行協同合作。因此,當區(qū)域智庫聯盟主要表現為寄生共生模式時,聯盟不穩(wěn)定性較高。
6.5.2 偏利共生模式 取αAB= –0.1,αBA=0,演化結果如圖6所示??梢钥闯?,A類成員在共生關系中屬于利益增加的一方,B類成員對A類成員規(guī)模的成長起到了正向推動作用,使其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知識產出水平大于設定的最大值。B類成員在共生關系中屬于利益不受影響的一方,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知識產出水平等于設定的最大值。因此,當區(qū)域智庫聯盟主要表現為偏利共生模式時,成員間共生能量獲取不均導致聯盟具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若添加對非獲利方的補償機制,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聯盟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
6.5.3 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 取αAB= –0.3,αBA= –0.1,演化結果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A類成員和B類成員都獲益于合作,雙方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知識產出均高于設定的最大值,其中A類成員的獲益比B類成員更大。在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下,成員加入聯盟獲得的知識收益大于獨立發(fā)展時的知識收益,這將進一步增強成員繼續(xù)參加協同合作的動力。因此,當區(qū)域智庫聯盟主要表現為非對稱互惠共生模式時,聯盟處于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但是長期利益不均衡分配給成員造成的情緒不滿,也會給聯盟發(fā)展帶來潛在風險。
6.5.4 對稱互惠共生模式 取αAB= –0.15,αBA= –0.15,演化結果如圖8所示??梢钥闯?,A類成員和B類成員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知識產出均高于設定的最大值。在對稱互惠共生模式下,利益的公平、公正分配得以實現,成員合作熱情高漲,會遵循此模式繼續(xù)合作進而實現良性循環(huán)。因此,當區(qū)域智庫聯盟主要表現為對稱互惠共生模式時,聯盟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7 區(qū)域智庫聯盟共生發(fā)展機制
基于質參量兼容原理、共生能量生成原理、共生系統進化原理和共生系統相變原理,本文從共生環(huán)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單元四個角度提出區(qū)域智庫聯盟的共生發(fā)展機制,包括環(huán)境引導機制、界面增容機制、能量協調機制和新陳代謝機制,如圖9所示。
7.1 構建環(huán)境引導機制,激發(fā)共生動力
根據質參量兼容原理,共生單元質參量可以相互表達時才可能構成共生關系。因此,區(qū)域智庫聯盟和地方政府應構建環(huán)境引導機制,為共生單元選擇提供明確指導,同時為共生關系的形成提供有效支持。對于外部共生環(huán)境,地方政府應做好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制定推動區(qū)域智庫聯盟建設的規(guī)范性文件,對區(qū)域智庫聯盟的基本原則、主要功能、核心目標、管理歸屬、保障體系等進行較為清楚的闡述,為區(qū)域智庫聯盟建設提供明確指導和引領。同時,財政、民政、宣傳、業(yè)務主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應制定具體的配套扶持政策制度,并注意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構建目標統一、層次明確、相互銜接的政策體系,形成有助于聯盟成員共生關系建立的政策合力。對于內部共生環(huán)境,區(qū)域智庫聯盟應明確主要目標和基本職能,在選擇成員時,不僅要注重研究能力,更要考慮成員之間的兼容性。同時,聯盟應做好制度接口,制定統一、合適且清晰的規(guī)章制度以規(guī)范各成員的合作行為,使不同規(guī)模、不同類型的成員在采取行動時保持高度信任和一致性,盡可能消除影響合作交流的干擾因素,進而提升成員之間的共生意愿。例如,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為加強統籌管理,促進智庫間協同合作,制定了《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章程》《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理事會制度》《廣西特色新型智庫聯盟秘書處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
7.2 構建界面增容機制,便捷共生途徑
根據共生能量生成原理,提升共生能量需要改進共生界面功能,降低界面作用阻力。因此,區(qū)域智庫聯盟應構建界面增容機制,擴展共生維度和密度,為共生單元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界面通道。區(qū)域智庫聯盟應增加學術沙龍、專CaL3b4OM5zhtoF7NuRIWRg==題培訓、圓桌會議、報告講座、年度峰會等線下活動的組織頻率,建立經常性、多層次的對話機制,引導和鼓勵智庫成員之間進行互動。另外,每個智庫成員都有其購買或自建的知識庫,但是相互之間技術標準、系統工具、硬件配件等不盡相同,導致知識庫對接受限。聯盟應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數據互聯互通、信息統籌利用、標準透明統一的數字服務平臺,形成人才、物質、資金、成果、信息等各類共生介質可以暢通流動的管理界面,使創(chuàng)新要素的線性傳遞變成圓環(huán)式傳播,實現共生介質更高效、更實時的優(yōu)化配置,同時使協同創(chuàng)新活動邊界模糊化,實現共生單元之間無空間、時間限制的深度互嵌。例如,山東智庫聯盟開通了官方網站,通過設置智庫專家、智庫要聞、智庫論壇、智庫課題、智庫成果、智庫合作等多元版塊推動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應包括技術層、資源層、處理層和服務層,體系框架如圖10所示。
7.3 構建能量協調機制,提升共生質量
根據共生系統進化原理,非互惠共生和非對稱分配是系統相變的根本動因,對稱互惠共生是最理想的共生狀態(tài)。因此,區(qū)域智庫聯盟應構建能量協調機制,推動共生模式由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向非對稱互惠共生再向對稱互惠共生轉變。區(qū)域智庫聯盟應形成課題項目聯合申報、考核和管理辦法。在聯合項目開展初期,參與成員需要對各方資源投入量、任務劃分及管理責任進行商定,明確項目資金、知識產權、學術獎項的分配和歸屬,還應針對違約行為設定較高的罰金數額。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由于成員都是分階段地進行資金、人員、知識、技術等資源要素的投入,每一時期投入成本、風險承擔都有明顯差異,因此,創(chuàng)新收益分配方案應該具有動態(tài)性,根據每個階段成員的實際貢獻度對分配系數進行合理調整。同時,應及時收集各參與成員的反饋意見,通過平等對話和溝通交流協商解決能量配置中出現的問題。另外,應通過數字技術的綜合應用改善能量配置的非對稱性,例如,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記錄有形資產的成本投入,利用大數據分析測算創(chuàng)新成果的價值空間等。
7.4 構建新陳代謝機制,保持共生活力
根據共生系統相變原理,退化相變是阻礙共生單元和共生系統發(fā)展的破壞力量,而共生單元全要素共生度的變化是共生系統相變的根本原因。因此,區(qū)域智庫聯盟應構建新陳代謝機制,適時對聯盟成員、組織結構或制度安排進行調整,保持或提高共生單元全要素共生度,使聯盟不斷生
成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具體而言,隨著任務的完成、目標的實現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聯盟對成員能力的要求也會產生新的變化。此時,應遵循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原則。一方面,通過培育共生發(fā)展新動力、拓寬共生發(fā)展新空間、構建共生發(fā)展新體制、優(yōu)化共生發(fā)展新環(huán)境等吸引及鎖定更多優(yōu)質的智庫組織加入并長期留在聯盟,為聯盟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利用外部豐富的創(chuàng)新資源補充和替換內部創(chuàng)新資源的不足,打造更加健康的創(chuàng)新生態(tài)平臺,實現聯盟可持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應基于聯盟制度,設置一定的退出標準,將發(fā)展受限、能力薄弱、協同意愿不足的智庫成員剝離出聯盟,進而為其他成員留下更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例如,河南省高校智庫聯盟以3年為一個考核周期,不能發(fā)揮智庫作用的成員將被動退出智庫聯盟。
8 結束語
近年來,智庫聯盟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區(qū)域智庫聯盟可以通過集中一定區(qū)域范圍內智庫間的優(yōu)勢資源,更有力地支撐地方科學決策、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但是現階段關于區(qū)域智庫聯盟的研究文獻卻并不多見,理論研究嚴重滯后于現實發(fā)展。因此,針對區(qū)域智庫聯盟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本文借助共生理論對區(qū)域智庫聯盟演進路徑及發(fā)展機制進行深入探索研究,是對智庫聯盟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拓展,可為后續(xù)區(qū)域智庫聯盟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未來研究中,希望能夠結合典型案例的實踐經驗,做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目前,關于區(qū)域智庫聯盟的許多問題仍然有待明晰與解決,是一個需要長期關注和討論的重要課題,希望通過本文的拋磚引玉,能夠引發(fā)更廣泛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李瑞, 李北偉, 高巖. 地方智庫戰(zhàn)略聯盟知識協同服務模式構建與推進策略研究[J]. 情報科學, 2023, 41(2): 101-106, 117.
LI R, LI B W, GAO Y.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ve service model of local think tank strategic alliance[J]. Information Science, 2023, 41(2): 101-106, 117.
[2] 黃曉斌, 王堯. 地方文獻與地方特色新型智庫建設[J]. 圖書情報知識, 2016(1): 35-41.
HUANG X B, WANG Y. Local litera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tank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J].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 Knowledge, 2016(1): 35-41.
[3] 李瑞, 李北偉, 李揚. 地方智庫協同創(chuàng)新模式選擇與實現路徑[J]. 情報雜志, 2019, 38(8): 82-89.
LI R, LI B W, LI Y.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 of local think tanks[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19, 38(8): 82-89.
[4] 夏道玉, 左雪松. 協同創(chuàng)新是地方高校建設高水平智庫的戰(zhàn)略選擇[J]. 開封大學學報, 2017, 31(3): 46-51.
XIA D Y, ZUO X 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building high-grade think tank in local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Kaifeng University, 2017, 31(3): 46-51.
[5] 吳田. 國內智庫聯盟發(fā)展實踐探析[J]. 中國國情國力, 2018(1): 13-15.
WU 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domestic think tank alliance[J].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2018(1): 13-15.
[6] 張聰, 楊連生. “一帶一路”高校智庫聯盟的生成-演化機制研究: 基于知識服務視角[J]. 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 2018, 39(6): 761-765.
ZHANG C, YANG L S. Study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alliance of university affiliated think tank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ervice[J].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8, 39(6): 761-765.
[7] 鞠昕蓉, 鄭榮. 高校智庫聯盟成員選擇的影響因素模型及實證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 2020, 64(23): 96-108.
JU X R, ZHENG R. Mod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mber selection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 alliance[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20, 64(23): 96-108.
[8] 袁燁. 我國智庫聯盟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 情報探索, 2019(1): 73-76.
YUAN Y.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think tank alliance construction[J]. Information Research, 2019(1): 73-76.
[9] 陳海貝. 基于Shapley值模型的高校智庫聯盟利益分配研究[J].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 2018, 33(5): 62-66.
CHEN H B. Benefit distribution study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alliance based on the Shapley value model[J]. Journal of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8, 33(5): 62-66.
[10] 楊鍇. 高校智庫聯盟成員服務能力識別及匹配研究[J]. 情報雜志, 2020, 39(5): 97-103, 161.
YANG K. Identification and matching of service capability of college think tank alliance members[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20, 39(5): 97-103, 161.
[11] 孫瑞英, 袁燁. 我國高校智庫聯盟運行的博弈分析及激勵策略研究[J]. 現代情報, 2018, 38(12): 9-12, 21.
SUN R Y, YUAN Y. Game analysis and incentive strategies for the operation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 alliance in China[J].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2018, 38(12): 9-12, 21.
[12] 孫筠. 基于協同創(chuàng)新理念的產業(yè)智庫聯盟構建及其運行模式研究[D]. 長春: 吉林大學, 2018: 37-40.
SUN J.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of industrial think tank alliance based on the idea of synergistic innovation[D].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2018: 37-40.
[13] 鄭榮, 孫曉晗, 魏明珠, 等. 基于扎根理論的產業(yè)智庫聯盟運行影響因素研究[J]. 情報科學, 2020, 38(12): 51-56.
ZHENG R, SUN X H, WEI M Z, et 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think tank alliance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J]. Information Science, 2020, 38(12): 51-56.
[14] DE BARY A. Die erscheinung der Symbiose[M]. Strassburg: Verlag von Karl J. Trübner, 1879.
[15] 袁純清. 共生理論: 兼論小型經濟[M].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8: 7-73.
YUAN C Q. Symbiosis theory-with a discussion on small economy[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1998: 7-73.
[16] 胡艷玲, 翟麗麗, 高長元, 等. 共生視角下大數據聯盟數據資源共享演化機理研究[J]. 管理評論, 2021, 33(5): 270-280.
HU Y L, ZHAI L L, GAO Y C, et al. Study on data resource sharing evolution mechanism of big data alli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J]. Management Review, 2021, 33(5): 270-280.
[17] 馮魯閩. 基于共生理論的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聯盟穩(wěn)定性研究[D]. 南京: 南京郵電大學, 2012: 28-57.
FENG L M. Research on stabil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based on symbiotic theory[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12: 28-57.
[18] 楊旭東. 基于共生理論的企業(yè)戰(zhàn)略聯盟協同機制研究[D]. 哈爾濱: 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1.
YANG X D.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strategy alliance based on symbiotic theory[D]. Harbi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2011.
[19] 譚建偉, 梁淑靜. 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共生系統穩(wěn)定性分析[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20(5): 25-33.
TAN J W, LIANG S J. A study on stability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symbiotic system based on Lotka-Volterra[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4, 20(5): 25-33.
[20] 張影, 高長元, 王京. 跨界創(chuàng)新聯盟生態(tài)系統共生演化模型及實證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 2022, 30(6): 200-212.
ZHANG Y, GAO C Y, WANG J. The symbiosis evolu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cross-border innovation alliances ecosystem[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22, 30(6): 200-212.
[21] 鐘裕民, 曹國平. 地方智庫有效協同: 理論框架與實現機制——以溫州地方智庫為例[J]. 理論與改革, 2017(2): 28-35.
ZHONG Y M, CAO G P.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of local think tank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A case study of the local think tanks of Wenzhou[J]. Theory and Reform, 2017(2): 28-35.
[22] 李綱, 李陽. 面向決策的智庫協同創(chuàng)新情報服務: 功能定位與體系構建[J]. 圖書與情報, 2016(1): 36-43.
LI G, LI Y. Decision-orient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think-tank: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2016(1): 36-43.
[23] 陳春花, 朱麗, 劉超, 等. 協同共生論: 數字時代的新管理范式[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22, 44(1): 68-83.
CHEN C H, ZHU L, LIU C, et al. The synergetic & symbiosis theory: A new management paradigm in the digital age[J].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22, 44(1): 68-83.
作者貢獻說明:
朱婧祎:撰寫論文、繪制圖片;
李北偉:設計論文研究框架;
李 瑞:參與文章框架討論;
李麟白:參與文字內容修訂。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ath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Zhu Jingyi1 Li Beiwei1 Li Rui2 Li Linbai1
1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2 School of Management, Suqian University, Suqian 223800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novativ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evolution path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on symbiosis theory, aming to exte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an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Method/Process]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elements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symbiosis system, the symbiosis evolution paths of alliance are analyzed from two directions: symbiosis organization modes and symbiosis behavior modes. The symbiosis evolution model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based on the Lotka-Volterra equ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evolution law and equilibrium state of interactions among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members under different symbiosis behavior modes a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of the model and performing simulation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the symbiosi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is proposed. [Result/Conclusion] Based on quality parameter compatibility principle, the symbiosis energy generation principle, the symbiosis system evolution principle and the symbiosis system phase change principle,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for the symbiosi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include the environmental induction mechanism, the interface capacitation mechanism, the energy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metabolism mechanism.
Keywords: regional think tank alliance symbiosis theory Lotka-Volterra model simulation
收稿日期:2023-11-10 修回日期: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