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大罐泛指八扎罐(八扎指罐的周長,大拇指與食指之間張開的最大距離為一扎),九十年代的蘭州隍廟地攤上隨處可見。馬廠大罐存量非常之大,絕對數(shù)量遠在其他類型大罐之上。
馬廠類型緊隨半山類型之后,二者相似點較多。馬廠大罐普遍比半山大罐高一些。在工藝上馬廠大罐有相當程度的簡化,首先是減少了拉坯和刮削的工作量,胎體普遍較厚,一個馬廠大罐的重量等于兩個半山大罐的情況很常見。其次是繪彩面不做拋光處理。還有一點就是馬廠大罐沒有附耳。
馬廠大罐的紋飾樣式單調(diào),缺少變化和創(chuàng)新,其主要紋飾為“四大球”,即四個大小一樣并等分相連的大圓圈,十個大罐中至少五個以上為這種紋飾。
馬廠大罐被定義為大宗實用器,作為大宗實用器需具有耐用性及一定的通用性,馬廠大罐的紋飾特點與通用性有關(guān),通用性會帶來一定的趨同性,反之對紋飾的多樣性需求降低,不但器型如此,紋飾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