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分析MBTI人格特質與社交語境,梳理傳播游戲過程展現的互動儀式研究,發(fā)現傳播游戲行為測試對社交行為具有以下共同作用。在認知方面,測試結果偏差下產生自我認同危機;在情感方面,指引理想自我實現途徑;在行為方面,傳播過程中主觀進行游戲。同時,文章結合集體狂歡下自我認同和圈層傳播的反思,總結傳播游戲理論下個體心態(tài)的自我主導實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強化基于個體愉悅訴求的正向描述;二是淡化符號營造的社交邊界,打通群體交流路徑;三是構建理性公共領域,完善社交新型圖景。
[關鍵詞]MBTI;傳播游戲理論;社交行為;自我認同;社交選擇
一、MBTI人格特質與社交語境
MBTI是美國作家邁爾斯和她的母親布里格斯在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劃分的心理類型的基礎上,共同構建的一種人格理論模型。該模型分為四個維度,即注意力方向、認知方式、判斷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整套具有整體性和結構性的人格測試量表[1]。截至2024年3月2日,微博話題#mbti#閱讀量高達41.7億人次、#mbti meme#也有162多萬的討論量,抖音平臺有關#mbti#的視頻總體播放量也在55.9億次以上。MBTI人格特質測試憑借其社交性和實用性,已然成為現代社交和職場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該測試雖是個體從心理學層面進行職業(yè)測試的工具,但在社交媒體中,更凸顯其社交游戲意味,主要體現為:互不相識的網友通過這項測試,得到以“I”(代表內傾型)和“E”(代表外傾型)為標識的測試結果,進而產生對彼此的認同和共情。由此可見,MBTI人格特質測試影響人們社交行為的基礎是人們根據測試結果對自己的人格特質產生一定的認同,并在后續(xù)的社交行為選擇中,傾向于遵循與這些特質相符的某種測試理論或原則。這種傳播過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滿足人們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進行低成本社交的需求,與十二星座有著相似的屬性。同時,MBTI人格特質測試在傳播過程中衍生的各種模因更貼近年輕人社交的游戲化形式。這些模因通過簡單的網絡詞語、有趣的段子,如豐富多彩的“I人”(內傾型人格)與“E人”(外傾型人格)對比圖等,生動地展現了具有不同人格特質的人在不同場景下的行為表現。通過這些展演,人們發(fā)現內斂的I人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的空間,外向的E人則需要更多朋友的陪伴。此外,現今的網絡環(huán)境不斷引導網友從各個方面去“尋求自我”“做真正的自我”,因此MBTI人格特質測試對自我的簡單定義也為個體認識自我提供了一個快捷的通道,也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人們在網絡空間中的慣性依賴與惰性選擇。
二、傳播游戲過程展現的互動儀式研究
互動儀式作為人們最基本的活動,一切社會學研究的基點[2],在人際傳播與群體傳播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的集體狂歡中,互動儀式構建了不同傳播主體通過相同網絡結構相互連接的具體情境。故此,柯林斯強調,“互動儀式和互動儀式鏈理論本質上是關于情境的理論”。根據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在互聯網中凸顯的社交屬性,相關的研究與論述主要從互動儀式鏈視角出發(fā),探討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對趣緣群體進行選擇與建構的影響,而針對傳播過程中的游戲屬性探討較少。
其一,有學者基于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網絡社群傳播,探究MBTI人格特質測試作為新型社交貨幣對提高社交效率的作用。其提出,在網絡群體傳播過程中,個體需要保持冷靜且具有批判性思維,以防止群體極化以及阻礙網絡社群的持續(xù)發(fā)展。針對互動情境,還有學者提出,社交媒體平臺構建的虛擬場景對吸引具有相同興趣或愛好的趣緣群體的參與起到關鍵作用。而MBTI模因則進一步吸引網友的關注,在此傳播情境中,人們會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社交,進而形成集體歡騰。此外,隨著MBTI人格特質測試在網絡社群中的廣泛傳播,其不僅成為一種社交話題,更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現象。這種現象在年輕群體中影響較為顯著,他們通過分享和討論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積極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
其二,根據史蒂芬森的傳播游戲理論,MBTI人格特質測試在新媒體社交平臺上的廣泛流行,正是信息傳播轉化為“選擇性會聚”過程的生動體現。有學者指出[3],傳播游戲理論中提到的互動和交流形式包括會話、社交以及“選擇性會聚”,其中會話和社交是該理論的核心內容,在社交語境下,會話可以被視為一種游戲。根據這一定義,人們在社交過程中會根據特定的自我認同以及所歸屬的社會人格類型來與他人建立聯系,在此過程中催生的“異向性人格”,即人們展現的與平時不同的個性特征,會促使人們對媒介形成依賴,進而因共同的興趣和情趣組成不同的群體,并進行社交選擇行為。
三、傳播游戲行為測試對社交行為的共同作用
(一)認知:測試結果偏差產生自我認同危機
MBTI人格特質測試帶有十分強烈的社交屬性,在社交平臺作為傳播載體、模因作為傳播內容的情境中,人們會被其吸引,并以此來剖析自身。MBTI人格特質測試原本的作用是依據人們對具體測試問題的答案,對其性格特質進行判斷,從而凸顯每個人在所屬性格類型下所展現的個人行為、技巧和態(tài)度,有助于挖掘個體隱形的潛能。但是,在此過程中,人們原本認為自己所擁有的、固化的,甚至是潛意識的認同的特質,會在一定程度上與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產生沖突,導致個人產生自我認同危機[3]。這主要體現在當社交活動很匱乏的人得到自己的測試結果為“E人”(外向型人格)時,會在傳播游戲理論范式的指引下沉浸在此測試結果中,并專注具體目標情境而做出與以往思維相差較大的行為選擇,被動地去感受社交樂趣。例如,在職場中,部分新人在得知自己是“E人”(外向型人格)的測試結果后,會積極與同事互動,融入團隊交流。然而,實際上,這種行為會消耗大量的個人能量,久而久之個體在這種“被迫加入”中會顛覆以往的認知,在量化行為的偏差中產生自我認同危機。
(二)情感:指引理想自我實現途徑
史蒂芬森在《大眾傳播的游戲理論》中指出:“大眾傳播之最妙者,當是允許閱者沉浸于主觀性游戲之中者?!币环矫妫睦韺W的測試往往根據較為細化的認知與行為選擇來量化人們的某種特質,而MBTI人格特質測試則主要滿足人們對個人理想特質的幻想[4],同時又節(jié)約了向他人做自我介紹的成本。在此過程中,人們主動接觸媒介,以游戲形式實現自我娛樂、自我體驗、自我滿足,進而在情感層面尋求對理想自我的認知和實現。個體在這種認識下所產生的情感認同會更為顯著和深刻,如當某個人得知卡爾·馬克思也是“I人”時,他們可能會在光環(huán)效應的影響下產生情感映射,認為自己與這位知名人物在人格特質上有所共鳴,從而產生自己在未來也可能取得相似成就的心理暗示。在粉絲文化中,這種情感認同效果更為顯著,當個體發(fā)現偶像與自身擁有相同人格特質時,他們會潛意識地增進情感認同并模仿偶像的行為,從而指引自身走向“理想自我”。
(三)行為:傳播過程中主觀進行游戲
史蒂芬森在《大眾傳播的游戲理論》中提出,傳播作為主觀的游戲,并非局限于具有明確目的和功利性的行為,而更重視傳播活動本身。該理論打破了傳統(tǒng)行為主義心理學所概括的“刺激—反應”模式,強調受眾在選擇媒介和使用媒介內容時的主動性,并將其視為一種體現用戶主體地位的游戲傳播活動。年輕人熱衷于MBTI人格特質測試,這是一種在社交媒體上“定義自我社交取向—選擇趣緣群體互通情感—指導實際社交行為”的游戲心理體現。這種基于游戲心理的狂歡現象不只局限于虛擬世界,還深刻影響著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行為選擇和人際交往方式。
四、集體狂歡下自我認同和圈層傳播的反思
(一)符號傳播固化造成自我認知偏差
MBTI人格特質測試將在量化問題中得到相同答案的測試者進行分類,用字母符號進行定義,并通過不同形式的文字和圖像展示,將這些結果廣泛地傳播出去。這種方式鼓勵測試者投入尋找具有相同社交傾向的群體的過程,從而在游戲中獲得社交需求的滿足。這本質上體現了米德符號互動論的核心思想,即人們運用已經具有一定意義的事物來進行社會互動。當人們在用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進行自我認知和反思時,他們不僅在與自我互動,同時也在與他人進行互動,從而構建和形成新的社交媒體交往秩序。然而,當人們僅依賴簡單符號來定義自身人格時,往往容易產生認知偏差,這些理想化的人格特質描述并不完全符合他們真實的自我以及社交需求取向。由此,他們可能拒絕接受不同的觀點,甚至對其他人格產生排斥心理。此外,當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被奉為圭臬時,測試者會因為正面描述而忽視自身的缺點,拒絕改變和發(fā)展個性,落入MBTI人格特質測試固定的模塊之中,從而導致個人的發(fā)展被抑制。
(二)沉浸傳播游戲營造的人設,抑制圈層流動
在傳播游戲理論中,史蒂芬森提出了關于傳播的三大重要屬性:傳播行為的發(fā)生、傳播過程的契合和傳播效應的形成。在MBTI人格特質測試流行的社交媒體中,這三個方面分別體現在[4]:人們主動沉浸在測試過程與結果中,主體行為是自發(fā)的,社交行為的選擇和圈層的融入也是主動的,傾向于用娛樂心態(tài)去解讀自身;傳播過程實際上是測試者在進行測試后,更加注重自身的內心感受與自我認同,根據其描述的結果而對自身進行定義和產生自我滿足,平衡自己內心深處的認知不協(xié)調感的過程;傳播效應的形成也是基于MBTI人格特質測試的社交規(guī)則而產生的結果,測試者在得到結果后主動根據符號來融入具有相同社交傾向的群體,通過分享共同的社交選擇和價值觀來建立情感連接,并由此形成一種社會關系。當人們沉浸在這樣的傳播游戲活動中時,就會產生相同的社交傾向,更加固化了圈層邊緣,抑制了圈層的流動。
五、傳播游戲理論下個體心態(tài)的自我主導實踐
由于現代社會思潮的涌動,人們時常會被信息流中的部分內容所湮沒,根據??碌脑捳Z分析理論:“話語產生了知識,而知識始終是權力的武器;我們認識的‘自己’是多種話語加以內化的產物。”在MBTI人格特質測試這一流行的網絡文化中,我們難免受到“被定義”的話語影響??此坪孟袷荕BTI中所體現的人格特質在歸類任何一個群體,但是實際上是富有網絡話語權力的個體在操控網絡世界的話語權。在這種背景下,參與討論的個體很容易在不經意間淪為數字勞工,從而不自覺地為各種娛樂內容付出時間和金錢。因此,我們需要從個體訴求層面、群體交流層面以及公共空間領域三個層面來審慎地思考如何實現合理的自我滿足需求。
(一)強化基于個體愉悅訴求的正向描述
從語言上來看,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基本是對個體性格特點的正向描述,而這些測試結果強化了測試者的自我認同感。在完成MBTI人格特質測試后,測試者不僅能夠產生愉悅的心態(tài),還會基于測試形成的模因積極參與社交傳播游戲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加深自我認同和社交互動。基于此,測試者可以在具體且美好的描述話語中肯定自身本來就擁有的特質,并進一步發(fā)掘自身的潛在優(yōu)勢,實現不同維度的自我成長。此外,MBTI人格特質測試的實用價值不僅體現在幫助人們認識自我,還廣泛延伸至工作和學習領域。在面對現實因素帶來的困難和挑戰(zhàn)時,測試者可以及時調整自己對事件的態(tài)度,從而更有效地應對各種情況。同時,基于傳播游戲理論的視角,測試者在社交參與中的核心體驗在于尋找和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測試者需要肯定自身的主體地位,且避免將自身簡單地歸類為某一種固定的人格類型,要保持個性和多樣性,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社交場景和需求。
(二)淡化符號營造的社交邊界,打通群體交流路徑
MBTI人格特質測試不僅為測試者的行為提供了合理的解釋框架,而且通過特定的符號系統(tǒng),為社交人群劃分了虛擬的邊界。這些邊界有效地阻止了具有其他人格類型的個體介入基于個人MBTI特質所作的社交選擇之中,產生了社交排斥現象。在傳播游戲理論視角下,史蒂芬森聲稱:“游戲是每個人的佯裝出游,它將現實世界的紛擾與義務拋諸腦后;游戲是每一天的生活插曲,它與日常生活與現實世界相互隔絕?!保?]由此可見,史蒂芬森并不主張人們將媒介內容作為現實的事實參考,而是鼓勵人們用游戲的心態(tài)在社交環(huán)境中進行角色扮演、虛擬構建、自由想象和角色互換,在此過程中淡化由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所營造的社交邊界,在現實語境中打通群體交流的路徑,實現圈層社交的流動與互通。
(三)構建理性公共領域,完善社交新型圖景
當前,MBTI人格特質測試的流行將測設者進行了歸類,影響著人們的認知、情感與行為,更在個體自我認知及社交圈層互動模式中產生了顯著的認同效應。但是,當這種認同被映射到網絡空間時,會導致某一群體的標簽化現象加劇,甚可能誘發(fā)集體越軌行為,對社交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在MBTI人格特質測試中,不同的人格特質被置于一個金字塔結構中,各個層級代表不同的地位和價值。比如,“INTJ”被視為軍師般的存在,位于金字塔較高的層次,而“ISFJ”則作為守衛(wèi)性人格被置于金字塔的最底層,這種層級劃分在不同人格特質構成的群體間的互動中,往往會進一步加深群體間的刻板印象,導致誤解和偏見。因此,測試者在不同社交媒體空間中都需要充分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避免盲目相信MBTI人格特質測試結果,不斷加強自我審視,回顧不同階段的成長經歷與應對事物的態(tài)度,接納自己的變化,秉持理性客觀的態(tài)度融入集體,從而完善新型的社交關系圖景。
六、結語
傳播游戲理論強調,在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中,人們不僅要重視自身傳播行為的主體地位,更要注重自身發(fā)展的感受與實際境況。針對個體測試的工具,如MBTI人格特質測試、血型、色彩等,人們應將它們作為人際交往中的參考。為避免刻板印象和固化社交行為選擇帶來的影響,個體要關注這些測試的游戲屬性,重視在傳播過程中采取有趣且多變的方式來與他人互動,以滿足自身的愉悅需求。由此,個體建立的自我認同將更為客觀與理性,其應以主動的游戲參與來代替被動接受測試結果,從而推動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促進群體交往的理性互動。
[參考文獻]
[1]王智平,王子涵.互動儀式鏈視角下MBTI人格測試網絡社群研究[J].新媒體研究,2022(19):84-88.
[2]李昱.傳播游戲理論視角下電競隊伍官方視頻傳播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20.
[3]柯澤.斯蒂芬遜傳播游戲理論的思想史背景[J].新聞大學,2017(03):107-113.
[4]喻國明,景琦.傳播游戲理論:智能化媒體時代的主導性實踐范式[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8(01):141-148.
[5]趙若彤.身份的困惑與錨定: MBTI測試中的網絡迷因[J].科技傳播,2022(1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