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前人稱為“校讎”,一人獨校為校,二人對校為讎,謂考訂書籍,糾正訛誤,目的在于使古籍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閱讀利用也。古籍在流傳過程中,因抄寫、刊刻、自然剝蝕等造成訛誤,就需要校勘訂正,訛者正之,脫者補之,衍者刪之,倒者乙之,使其盡可能恢復(fù)古籍的原貌,便于閱讀利用。同時,也因古今語言文字以及表達方式之不同,前代典章、名物、制度、事典、語典之豐富多樣,歷史語境之不同,人物交游之隱顯,事件背景之遮蔽等等,更易造成古籍閱讀理解的困難,因而予以整理,實屬必要。
自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對原有古籍進行的種種加工整理,開啟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古籍整理。其中,注釋、箋注是古籍的“深度整理”。注釋起源于解經(jīng),前人稱為訓(xùn)詁。箋,本指狹條形小竹片。古代無紙,有簡策,有所表識,削竹為小箋,系之于簡。箋注,謂注釋古書,以顯明作者之意。箋注的最高境界,應(yīng)是求得作者之原意,寫作之初心,引領(lǐng)讀者進入其歷史語境,理解作者身之所歷與心之所思,進而理解其時代,從而知人論世,古為今用。清人仇兆鰲《杜詩詳注序》曰:
注杜者必反復(fù)沉潛,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悄然如身歷其世,面接其人,而慨乎有余悲,悄乎有余思也。
因此,校訂文字,注音解字,解釋典故,闡釋文意,乃其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解釋典故、闡釋文意,應(yīng)力求做到信、達、雅。
張鷟《龍筋鳳髓判》一書,如欲箋注,必須深入理解“判”這種四六文體的基本特性、獨特的表述方式,以及豐富多樣典故在文句中的準(zhǔn)確蘊含,更應(yīng)熟悉《唐律疏議》《大唐六典》《唐會要》以及新舊《唐書》等基本文獻,將其置于唐代政治、制度、律法、文化的語境中,予以恰切的闡釋,引導(dǎo)讀者深入理解。否則,將會錯誤百出,南其轅而北其轍,謬種流傳,貽誤不淺。
——雷恩海(蘭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蘭州大學(xué)國學(xué)研究中心主任,甘肅省唐代文學(xué)學(xué)會會長,《光明日報》“文學(xué)遺產(chǎn)”欄目編委,著有《古典詩學(xué)的整合與重建:〈滄浪詩話〉與金元明詩學(xué)》《唐詩三百首講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