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素珍
關于革命文化的敘述,新課標一共提了14次,頻率很高,由此可見革命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在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小學階段新增的“革命文化類”課文有很多,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就是愛國主題單元,從古代的《出塞》《涼州詞》《夏日絕句》到近代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難忘的一課》《延安,我把你追尋》,革命文化類課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新課標強調教學革命文化類課文,不僅要從革命家、革命人物的作品、傳記、故事中了解他們的理想信念、愛國精神,還要從重要事件、紀念日、革命圣地、革命文物中去了解他們的革命精神。課文涉及的歷史背景,離現(xiàn)實生活較遠,如何讓學生在情感上與革命文化產(chǎn)生共鳴,教師就要發(fā)揮可視化教學方式的作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共鳴,提高他們對革命文化的理解。本文以四年級上冊《梅蘭芳蓄須》一文的教學為例,淺析革命文化類課文的教學策略。
梅蘭芳蓄須的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小學生對這段歷史了解甚少。為了更好把握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革命文化類課文的教學特點,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可視化教學方式勾聯(lián)課文的歷史背景,增強學生對革命文化的認知和情感投入。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霸王別姬》的視頻,讓學生對梅蘭芳的京劇表演藝術有一個感性的認知;然后,教師以文字展示周恩來總理對梅蘭芳的評價,讓學生對梅蘭芳的生活經(jīng)歷和主要事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接著,教師向學生展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照片、插圖、地圖,讓學生初步感受日本侵華期間中國人民的悲慘生活,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政治格局和重大事件,增強對歷史事件的認知和理解。
《梅蘭芳蓄須》一文主要講述了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演出的典型事例,梅蘭芳想盡一切辦法拒演,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梅蘭芳如何拒演的呢?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這些典型事例,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標注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日期和主要內容,直觀地了解事件發(fā)展的脈絡和順序。
教師讓學生對照時間表,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在每一件具體的事例中,梅蘭芳究竟用了哪些方法來拒絕為日本人演出呢?你能否找出課文中的關鍵詞語來概括梅蘭芳采用的具體方法?在這個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可視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梳理課文描述的主要事件,用小標題概括事件的主要內容,清晰地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經(jīng)過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梳理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了逃避演出,梅蘭芳先是藏身租界,然后遠避香港;后來,他蓄須明志,賣房度日;最后,他無計可施,打針裝病,險些丟了性命。為了躲避日本人的糾纏,梅蘭芳真的是什么方法都用上了,為了拒絕給侵略者演出,他放棄了自己心愛的藝術事業(yè),失去了人身自由和經(jīng)濟來源,哪怕搭上自己的性命也毫不退縮。教師采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梳理課文中的主要事件,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梅蘭芳為什么不肯給日本人演戲?他在拒演中經(jīng)歷了哪些危險和困難?面對這些危險和困難,梅蘭芳又是怎么做的?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對革命人物的性格、情感和行為的把握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最常見、最實用的可視化教學方式——批注,讓學生默讀課文,在最令自己感動的詞句旁進行批注,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在學生閱讀課文進行批注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著重賞析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梅蘭芳藏身租界,忍受著不能演出、不能創(chuàng)作的痛苦,深居簡出,不再登臺。作為一個“視舞臺為生活、視藝術為生命”的大藝術家,這對他來說無疑是“虛度生命”。梅蘭芳缺錢養(yǎng)家,甚至到了要賣房度日的境地,面對戲院老板的優(yōu)厚條件也毫不動搖。課文中詳細地寫出了他面臨的困難:日本軍醫(yī)闖進他的家里,檢查他的病情;打針裝病的梅蘭芳高燒不退,差點兒丟了性命。通過這樣的賞析,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梅蘭芳的人物形象:他寧愿忍受生活中的種種窘迫,寧愿忍受隨時存在的危險,也不愿替日本人演出,這就是一個愛國藝術家的家國情懷,這就是一個革命者的令人敬佩的民族氣節(jié)。
教師采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清事情之間的復雜關系,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更直觀地了解革命人物的形象。
在革命文化類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整理和歸納文章內容,還要帶領學生深入地感受課文中的情感和價值觀念,引發(fā)他們對人物形象、事件發(fā)展等方面的思考和討論,深化他們對革命人物和革命精神的閱讀感受。
在課文中,編者安排了一幅梅蘭芳的肖像畫,他的嘴唇上有一撮濃密的胡須。從美學的角度看,也許這張蓄須照并不美,也不能代表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從這張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把想說的話寫在梅蘭芳的肖像旁邊。
教師采用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直觀地展示語言和文學的魅力,讓學生更積極地學習革命文化類課文,提高他們對革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還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概念和想法轉化為具體的圖像,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革命文化類課文,從不同角度理解英雄人物的革命形象,認同、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