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姜
《說文解字》有載:“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人類對光明的渴望,從熊熊篝火到躍動的燭光,再到各式照明燈具都能夠體現。
青銅器是中華文明重要瑰寶,秦漢時期青銅器禮儀用途逐漸延伸到日常生活,飲食、盥洗、照明等實用功能日益增多。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國博廳,匠心巧思、頗具祥瑞含義的西漢彩繪青銅雁魚釭(gāng)燈,向人們展示著先民的環(huán)保智慧。
1985年,這件燈具出土于山西朔縣漢墓,高約53厘米,造型寫實生動,紋飾流暢精妙。整體造型為鴻雁回首銜魚做佇立狀,鴻雁雁身飽滿,脖頸修長,神情從容淡然;雁口大張,回首間口中銜有肥魚,魚眼驚恐作奮力掙脫狀,頗為寫實。器身多彩紋飾,雁體與魚身皆用漆施以彩繪,鴻雁冠頂施以紅彩,其余部分施以綠彩。此外,雁魚釭燈還使用墨線、紅彩將雁身翎羽和魚身鱗片清晰勾勒。鴻雁神韻柔美典雅,至今清晰可辨,彩色漆繪格調高雅,歷經千年仍舊保留。
這件燈具不僅造型突出,設計也頗為精巧,飽含了先民的環(huán)保巧思。
據載,漢代帶煙管的青銅燈簡稱為“釭”,西漢彩繪青銅雁魚釭燈看似渾然一體,實際由相互嵌合可自由拆卸清洗的雁首頸(燈蓋與煙管)、雁身、燈罩和燈盤四部分組成。雁身用以裝水,燈盤盛放動植物油脂等燃料。若想使用燈具照明,轉動燈盤一側的手柄即可,還可左右移動燈罩的弧形銅片,用來調整角度與調節(jié)光線明暗。最妙的是,雁身頸腹部與魚腹皆相通,當油燈點燃時,部分動植物燃料燃燒后產生的刺鼻油煙,會被雁腹所盛放的水融合過濾,有效減輕室內污染。
除了環(huán)保實用功能,雁魚釭燈還兼具人文美學。
古代先民對安定幸福生活的祈盼催生了祥瑞文化發(fā)展,諸多代表祥瑞寓意的文字或圖案應用在瓷、玉、陶等器物制造上,也出現在錦緞布帛織造之物與建筑等領域。
這件彩繪雁魚釭燈取自“鴻雁銜魚”祥瑞題材。在漢代,鴻雁乃傳遞思念與祝福的吉祥之鳥,也有夫妻和睦生活美滿的寓意;“魚”則與“余”同音,象征生活富足有余。西漢彩繪雁魚釭燈將科學與生活共融,集美觀、環(huán)保、祥瑞于一體,再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巧思與生活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