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如丹 張立秀
摘 要: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眾多,每一個民族都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音樂,其中口弦、葫蘆笙等原生態(tài)民族樂器深受云南少數民族人民的喜愛。從云南原生態(tài)民族樂器口弦出發(fā),對納西族、彝族口弦音樂中的情感進行研究,探討口弦音樂中的感性智慧。
關鍵詞:口弦;納西族;彝族;感性智慧
一、感性智慧概述
(一)感性智慧定義
音樂作為人類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既深植于人的感性構造中,又屬于人的感性創(chuàng)造。與繪畫、雕塑等其他造型藝術不同,音樂的感性特征直接對應人的聽知覺系統(tǒng),人們通過聽覺、視覺等感官來感知音樂。而對于本文談到的云南少數民族口弦音樂來說,其所蘊含的感性智慧不僅具有審美方面的價值,而且是創(chuàng)作口弦音樂的重要支撐。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將難以言說的情感借助口弦表達出來。這種音樂中沒有專業(yè)的創(chuàng)作手段與音樂材料,凝結了各民族人民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智慧,具有豐富的內涵。
口弦音樂是人類力圖在聽覺領域超越自然所給予的聲音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天地。它或許發(fā)乎情感,或許來自生產力的激發(fā)??谙乙魳肥窃颇先嗣裆a勞動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同時亦為云南民族樂器文化增添了別樣的風情。
(二)感性與理性的關系
音樂的感性與理性是藝術的基本特征。感性是指人對藝術形象的感受、體驗和想象,理性則是指人對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判斷。感性與理性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藝術領域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音樂史上,人們也曾對感性和理性的關系問題展開過長期的爭論。在古典音樂的發(fā)展中,從古希臘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家一直是注重理性思維的。人們在欣賞古典音樂時,大多是以理性思維來理解的。比如,對速度的要求、對力度的要求等。但是,到了19世紀,特別是浪漫主義時期,人們開始重視情感因素在音樂中的作用。因此,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音樂作品。在音樂欣賞與創(chuàng)作中,不僅需要有情感的融入,還需要從理性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法、風格等。雖然感性與理性在理論上存在差別,但這不代表審美的感性與理性就是對立、不相融的關系。其實正相反,感性與理性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過分強調其中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另一種思維方式,進而影響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
二、云南原生態(tài)民族樂器口弦
(一)云南原生態(tài)民族樂器
原生態(tài)音樂是一種純民間的藝術形式,是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勞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集體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傳承面廣等特點,是感性智慧的體現。在這些音樂以及樂器的制作中滲透著人們對情感的宣泄、對自然的模仿等,因此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喜愛,有著很強的人民性和藝術性。
云南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歷史悠久,各族人民不僅能歌善舞,而且擅長制作各種樂器,民歌、原生態(tài)樂器和民族歌舞資源非常豐富。他們的音樂主要用于婚嫁、喪葬、祭祀等重要儀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語言、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影響,不同民族在歌舞音樂的創(chuàng)作、樂器的制作以及演唱演奏形式、方法、曲調風格等方面體現出不同的特色。
云南少數民族所制作的樂器都是原生態(tài)的,蘊含著崇尚自然、仿生模擬的美學意識,如傣族的象腳鼓、哈尼族的牛腿琴、佤族的木鼓和布朗族的蜂桶鼓等,無一不體現了云南少數民族人民的智慧。
(二)口弦
口弦是體鳴樂器,又稱口弦琴、口簧和響篾等,形制小巧,主要流傳于中國四川、云南和貴州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qū)。由于其音色獨特、便于攜帶,因此深受少數民族人民的喜愛。其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口弦被稱為“簧”,與竽、篪等樂器相提并論,常用于百姓娛樂或男女社交活動。據文獻記載,簧是一種用竹或鐵制成的橫在口中演奏的樂器,是貴族使用的一種高雅的樂器,和口弦是同一類樂器。
口弦的使用遍及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由于各民族語言、習俗等方面的差異性,每個民族對這種樂器都有不同的稱呼,在具體形態(tài)、制作材料以及演奏方法上也都有差異??谙腋鶕谱鞑牧峡煞譃榻饘僦坪椭裰苾煞N,根據簧片的數量可分為單片弦和多片弦。在演奏方法上,有的民族用手指彈撥發(fā)聲,有的民族用絲線抻動發(fā)聲。在稱呼上,云南傈僳族的口弦叫“瑪歌”,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踏”,納西族叫“可殼”或“古谷”,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傣族叫“拜”,等等。
三、各少數民族口弦音樂中的感性智慧
口弦是一種原生態(tài)樂器,制作簡單,它的形成與發(fā)展伴隨著少數民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是人們表達感情的載體??谙已葑嗾邘缀醵紱]有受過音樂教育,口弦音樂也沒有固定的歌譜和復雜的音樂材料,具有即興性??谙沂窃陂e暇之時,幾人圍坐在一起抒發(fā)感情或是消遣娛樂的樂器。演奏者在創(chuàng)作歌曲時并未考慮過多的客觀條件,而是進行最直接的情感表達,會將自身當下的情緒、生活現狀或者想對家人說的話等等融入口弦音樂。
(一)納西族口弦
1.納西族口弦的構造
納西族口弦,又叫“可殼”或“古谷”,有銅片制也有竹片制,但納西族大多口弦愛好者都更喜歡竹片口弦。竹片口弦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手拉的獨片“單片口弦”,一種是用手指彈撥的“三片口弦”,納西語稱為“弓龔”“空孔”。三片口弦是由上往下進行排序的,以口弦發(fā)出的最直觀的聲音來命名,第一片叫作“嘀嘀”,中間一片叫“喔”,“喔”有和弦的作用,最底下的一片叫“三弦”。在彈奏時,左手食指彎曲,與大拇指捏起來,右手的中指彈撥第一片和第二片,食指彈撥第三片,口腔為共鳴腔,彈撥時根據口型和氣息的變化同時再哼唱一首樂曲,口弦調就出來了。
2.納西族口弦中的感性智慧
音樂以生理性的情緒方式,滿足人的天然需要。納西族的口弦文化歷史悠久,其作用是表達思念之情,同時也是青年男女之間談戀愛的一個媒介。據說很多公眾場合不方便說的情話都可以在口弦中說,彈口弦是要兩個人附在耳邊彈。在這些為了傳達情話而創(chuàng)作的口弦音樂中,更多的是以感性智慧進行創(chuàng)作的。
納西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十分艱苦的民族遷徙歷史。納西人性格剛強又不乏深情,在舊社會時期,雖然可以自由戀愛,但是婚姻必須由父母做主婚配。如此,口弦就成了納西青年男女談戀愛的媒介。
納西族口弦曲有72調,有表現愛情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在封建統(tǒng)治年代,統(tǒng)治者聚集勞動人民在一起談話,人民為傾訴內心的不滿與痛苦,便利用口弦來表達感情,逐漸形成了口弦曲?!懊鄯溥^江”“魚水相會”等幾十個調子,多用以物擬人的手法,表現納西族人民為爭取幸福生活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幾乎人人都會彈奏口弦,將其視為最親密的伙伴,甚至是生命的依托。年輕人彈奏口弦來傳遞愛意,老年人彈奏口弦來抒懷敘舊。
(二)彝族口弦
1.彝族口弦的構造
彝族口弦與納西族口弦的形制大致相同。竹制的口弦彝語叫“馬扁勒果”或“勒果八莫”,一般只有一弦或二弦,音質清脆,音色柔和,音域寬廣;銅制的口弦彝語叫“土史勒果”或“指里勒果”,一般有一弦、二弦甚至六弦、七弦?!叭依展蓖瑯右彩且妥迦俗钕矏鄣目谙?,彈出的聲音清脆圓潤,歡快流暢。與納西族口弦不同的是,彝族口弦是由下往上進行排序的。
2.彝族口弦中的感性智慧
彝族人民的生活充滿詩意,口弦就是他們的詩和遠方。它能帶領著彝族人民脫離現存的狀態(tài),去往遙遠的地方。彝族有句諺語:彈響了口弦,你會想起自己的母親;吹響了笛子,你會想起自己的父親。在彝族的文化環(huán)境里,這兩種樂器寄托了彝族人對父母、長輩的思念,承載著最崇高、最真誠的記憶。彝族口弦具有模仿性,三片口弦中下面那片聲音嘹亮,代表“父親”,上面那片是次高音,代表“母親”,中間那片聲音最低沉,代表“孩子”,用聲音來表達愛。在彝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鳥類就是大雁,出嫁在外的女兒每次看到大雁都想讓大雁把自己的信帶給父母,于是就把這種語言和情感寄托在口弦中。
彝族人的感情很豐富,但是彝族的文化、語言使人們不能直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在彝族語言里,沒有“我愛你”“我想你”這樣的詞語。由于口弦音樂清脆美妙,所以彝族姑娘們就用它來向心上人表達愛意。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樹林里、小河邊或是幽靜的夜晚,總會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口弦聲,這可能是姑娘們在向心上人表達她們心中的愛意。同時,在彝族自古就有“男吹竹笛,女彈口弦”的說法,口弦是彝族婦女特有的樂器,彝族婦女將口弦裝在一個雕刻有花紋圖案且精致小巧的竹筒里,配以裝飾物,隨身攜帶。彝族的青年男女到了擇偶的年齡,就會用竹笛和口弦來擇偶,他們不僅可以吹奏老一輩人的曲子,還可以將自己的心聲藏在口弦中,如果有人能和諧地奏出同樣的調子,就代表對方就是天定良人。這種曲調是夫妻和諧相處的基石,在以后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任何艱難困苦,只要曲調一響,就會給雙方注入無窮的力量,從而使他們一起勇敢地面對困難。
口弦不僅是獨奏樂器,而且是一種伴奏樂器。彝族姑娘在彈奏口弦時,會隨著音樂起舞。她們非常喜愛跳蘆笙舞,蘆笙舞的伴奏樂器就是口弦音樂。在每年的蘆笙節(jié)里,人們都會聚集在一起跳蘆笙舞。大家圍成一個圓圈,口弦音樂也在這個時候演奏出來。這種舞蹈為人們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美好的祝福。
彝族口弦相傳有九十三調之多,主要有苦情調、哭嫁調、響篾起源調等。在流傳較廣的口弦曲調中,“篾歪調”等曲調表達了彝族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曲調優(yōu)美,婉轉動人;“傷心調”專門用來表達彝族人民失去親人時的悲傷;“苦情調”則抒發(fā)了彝族婦女思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時的痛苦心情;“哭嫁調”“找伴調”“哭情唱”“找伴唱”等表達了彝族人民對自己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四、結語
云南口弦音樂是一種感性智慧的產物,它的形成反映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內心深處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制作簡單,形制小巧,是人類群體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寶貴財富,蘊含著各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精神風貌和生活習俗,是各民族集體記憶和歷史記憶的載體,在云南各少數民族的樂器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云南少數民族口弦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和欣賞形式,是集民族性、地域性、民俗性、藝術性于一體的藝術。
藝術是感性的,音樂是感性的。音樂作為感性的藝術,需要人類的情感來承載,它的旋律是人情感的表達。而情感是受人的精神世界、情感認知等因素所影響的,它和人的知識、能力、經驗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人們可以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情感,抒發(fā)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因此,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要注重對感性智慧的把握,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使音樂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藝術價值。通過對口弦音樂中感性智慧的研究,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口弦音樂,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之間的文化差異,加深對于感性智慧的理解,將感性智慧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章之樂.國家級非遺中的音樂:口弦音樂[J].琴童,2022(5):52-55.
[2]余原.感性智慧的思辨歷程:西方音樂思想中的形式理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8(4):149-155.
[3]張葉.云南少數民族喜愛的民間樂器:口弦[J].云南檔案,2016(11):16-17.
[4]木誠.舌尖上的樂器:納西口弦[J].民族音樂,2016(3):53-54.
[5]夏潤禾.“感性智慧的思辨歷程”:對李曉冬同名音樂美學著作的述評[J].音樂研究,2016(1):122-126.
[6]納西族民間樂器:口弦[J].民族音樂,2014(2):2.
[7]黎明.感性智慧:維柯美學思想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
[8]李曉冬.感性智慧:對形式論音樂思想的當下展望[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8(4):115-123,132.
[9]李曉冬.感性智慧的思辨歷程:西方音樂思想中的形式理論[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06.
[10]秦序.民族樂器口弦初探[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1(1):41-46,25.
作者簡介:
閆如丹,太原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聲樂演唱。
張立秀,碩士,太原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