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摘?? 要】民族聲樂作為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演唱風格和技巧源于豐富的戲曲藝術傳統。在演唱方法上,民族聲樂深受傳統戲曲影響,特別是在潤腔技法、聲音的運用,以及表情傳達上。這些傳統技巧不僅豐富了民族聲樂的表現力,而且為其藝術表達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面對現代文化的多樣性,民族聲樂亦需不斷創(chuàng)新以適應時代需求。借鑒與繼承傳統戲曲的同時,加入現代音樂元素,探索更多符合當代審美和技術發(fā)展的演唱方式,以此推動民族聲樂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文化傳承。
【關鍵詞】民族聲樂? 演唱方法? 繼承? 發(fā)展研究
文章編號:1008-3359(2024)06-0039-06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聲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形式,民族聲樂深受國內外文化影響,其傳統演唱技巧逐漸邊緣化,然而,正是這些獨特的演唱技巧使得民族聲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在繼承傳統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藝術創(chuàng)新和技術革新,以適應現代審美和文化發(fā)展的需求。深入分析民族聲樂與傳統戲曲藝術的交融,以及當前演唱技巧的發(fā)展現狀,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推動民族聲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確保這一藝術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民族聲樂演唱方法分析
(一)用氣技巧
民族聲樂表演中,用氣技巧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和表演的持久力。表演者需要通過系統訓練掌握正確的用氣方法,通常涉及深腹呼吸技巧,即通過腹部的控制調整呼吸,保持聲音的穩(wěn)定和連續(xù)性。這種呼吸技巧不僅有助于聲音的發(fā)生和控制,而且能在長時間演唱中防止聲帶疲勞。在演繹如山歌或秧歌這類民族聲樂作品時,演唱者還需利用氣息的爆發(fā)力來傳達歌曲情感,使得演唱更具有感染力。
(二)呼吸技巧
良好的呼吸技巧是民族聲樂演唱的基礎,能夠有效地支持演唱者的音質和音量。在民族聲樂學習和表演中,常見的呼吸技巧是胸腹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充分利用肺部容量,使呼吸更深長,支持更持久的聲音輸出。此外,控制呼吸的節(jié)奏與速度,根據樂曲的情感變化靈活調整,對于表現樂曲的動態(tài)變化尤為關鍵。例如,在演唱節(jié)奏明快、情感激昂的段落時,需要更快的呼吸節(jié)奏以匹配音樂氣勢。
(三)氣息控制
在民族聲樂表演中,氣息控制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藝術表現力的關鍵。正確的氣息運用可以使聲音更加圓潤和有力,同時也能更好地傳達歌曲情感。例如,演唱長音時需要穩(wěn)定而持久的氣息支持,這樣才能保證音色的均勻和音量的恒定。在演唱激情或悲傷的曲目時,控制氣息的減弱或增強也是表達情感變化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氣息控制還涉及如何在演唱中處理呼氣和吸氣,合理的氣息循環(huán)能夠確保演唱的連貫性和表達的自然性。
二、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繼承與發(fā)展的必要性
(一)傳承民族聲樂
在民族聲樂繼承與發(fā)展中,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和表演者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熱情,推進這門藝術形式的普及。民族聲樂作為一門藝術,主要在民族音樂教育的學校和機構進行教育普及,會定期舉辦民族聲樂工作坊和講座,這些活動旨在向公眾普及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和文化背景,進一步提升公眾對民族聲樂的認知和興趣。許多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門也開始重視民族聲樂的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納入地方文化發(fā)展計劃中。資助民族聲樂節(jié)目的演出、支持民族聲樂的創(chuàng)新項目,以及在學校中推廣民族聲樂教育等方式,積極加快這一傳統藝術的現代化進程。這些措施不僅能幫助年輕一代了解和接觸傳統音樂,而且使得民族聲樂能夠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二)推動現代聲樂
在推動現代聲樂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重視并傳承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通過深入挖掘和整合民族聲樂的獨特演唱技巧和表現形式,現代聲樂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引入新的視角和靈感,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藝術融合。例如,民族聲樂中的潤腔技法和特有的音色處理,能夠為現代聲樂作品帶來更豐富的情感表達和更深的文化內涵。對民族聲樂文化的系統研究不僅是對聲樂技巧的繼承,更是一種文化傳承行為。通過編纂民族聲樂的教材、開設相關課程,以及舉辦聲樂比賽和展示活動,加深公眾對民族聲樂的認知,提高欣賞能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這種文化自信是推動聲樂藝術創(chuàng)新的動力,使得聲樂藝術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展現出獨特的國家風采。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傳承與發(fā)展,有利于激發(fā)更多年輕藝術家和學者的研究興趣,促使他們深入探討民族聲樂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這不僅有助于豐富現代聲樂的表演技巧和理論體系,還能夠在國際藝術界中推廣和提升中國民族聲樂的地位,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賞中國的聲樂藝術。
(三)培養(yǎng)民族自信
民族聲樂的演唱方法不僅是音樂技巧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的體現。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為現代社會提供了一種獨到的精神享受和文化體驗。在當前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民族聲樂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其在傳承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尤為關鍵。通過民族聲樂的學習和演繹,不僅能加深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還能激發(fā)他們對于民族藝術的熱愛和自豪感,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此外,對民族聲樂的深入挖掘和廣泛推廣,抵制外來文化的盲目崇拜現象。通過組織各類民族聲樂比賽、音樂會和文化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相關部門不僅能夠展示民族聲樂的魅力,而且能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了解和學習民族聲樂的平臺,讓他們在參與和體驗中逐漸建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和審美觀。這種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文化繁榮和民族團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借助媒體和網絡平臺,廣泛宣傳民族聲樂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價值,激發(fā)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從而讓民族聲樂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繼承內容
(一)演唱技巧
掌握和傳承民族聲樂的演唱方法不僅是技術上的要求,更是文化傳承的需要。從聲樂基礎訓練到專業(yè)的演唱技巧,每一個細節(jié)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和藝術表達需求。
1.咬字吐字
在民族聲樂的學習過程中,咬字、吐字訓練是基礎,這不僅影響歌曲的清晰度和美感,而且關系到歌曲情感的傳遞和表達深度。咬字的準確性是保證歌詞內容傳達的前提,每一個音節(jié)的清晰發(fā)音都是對聽眾負責。同時,咬字的方法還關系到演唱者的口腔形態(tài)和發(fā)音習慣,良好的咬字習慣有助于形成穩(wěn)定的發(fā)音基礎,減少演唱時的不必要誤差。在民族聲樂訓練中,演唱者在咬字時,需要注意氣息與發(fā)音的配合,確保音節(jié)之間的流暢過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停頓或拖沓。例如,在民族聲樂練習中,經常強調“清晰度”,這要求演唱者在發(fā)聲時清晰地表達每一個音節(jié),特別是在處理復雜的音樂短語時。發(fā)音時應以腹部力量為支撐,確保氣流穩(wěn)定而有力,從而達到清晰而有韻律感的演唱效果。同時,演唱者還需要通過反復練習,增強對音樂節(jié)奏和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使咬字更加自然和到位。
吐字的爆發(fā)力和精準性則直接影響歌曲的感染力。在演唱激昂或情感豐富的片段時,準確而有力的吐字能夠更好地表達歌曲情感,打動聽眾內心。這要求演唱者在日常訓練中,要不斷練習,提高自身的發(fā)音控制能力,使得每個字都能精準地傳達預期的情感和強度。對于學習民族聲樂的演唱者來說,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內容同樣重要。每一個字的發(fā)音都應與歌曲的情感緊密相連,要用準確的咬字吐字來表達歌曲的深層意義。在這一過程中,演唱者應不斷探索和實踐,以找到最能體現歌曲特色的發(fā)音方式。聲樂表演中的語言處理是連接演唱者與聽眾的橋梁,尤其在民族聲樂中,準確而富有表達力的語言運用能極大地增強音樂感染力。民族聲樂演唱中吐字和咬字的不同往往源于語言的多樣性和地域差異,尤其是當演唱者的母語非普通話時,這種差異更為顯著。吸收和借鑒傳統戲曲中的發(fā)音技巧,對于民族聲樂演唱者而言,不僅是技能上的提升,也是藝術表現力的增強。傳統戲曲的聲腔訓練對咬字和吐字有嚴格要求,強調通過聲音的流暢度和準確度來傳達戲曲情感。例如,京劇中的腔調訓練就非常注重字字清晰、音音到位,通過特定的聲音模式來加強語言的韻律美和情感表達力。民族聲樂演唱者在學習如何保持自身風格的同時,增強語言的清晰度和表現力。模仿戲曲中的聲音起伏和節(jié)奏感,增強歌曲的戲劇性和表現力。此外,民族聲樂演唱者還從戲曲的演唱中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氣息和體態(tài)來支持發(fā)音。戲曲演唱中的身體語言和舞臺表現為聲樂演唱提供了一種身體與聲音結合的表演方式,這不僅有助于解決發(fā)音的技術問題,也有助于表演者更好地投入演出中,傳遞歌曲情感。
2.氣息
氣息控制是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高階技巧。正確的氣息運用不僅能夠保證聲音的穩(wěn)定和連續(xù),還能增強聲音的表現力,擴大動態(tài)范圍。從丹田呼吸到胸腹呼吸的使用,都是為了讓氣息更加充沛而富有彈性,使得聲音能夠在不同的音域和強度之間自如轉換,滿足各種復雜的演唱需求。
3.收音
收音的技巧也不可忽視,正確的收音方法不僅讓歌曲的結尾部分平穩(wěn)自然,也是對整首歌曲的一個完美收尾。良好的收音技巧能夠使歌曲聽起來更加專業(yè)和悅耳,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4.共鳴
民族聲樂演唱技巧深受其豐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影響,特別是在使用共鳴方式上具有獨到之處。在民族唱法中,演唱者通常利用頭腔共鳴作為主要共鳴方式,輔以口腔和咽喉共鳴,并適當結合胸腔共鳴,形成一個從頭腔到胸腔的連續(xù)垂直共鳴通道。這種獨特的結構不僅有助于發(fā)聲的自然流暢,還能增強聲音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得民族聲樂演唱充滿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厚的文化情感。民族聲樂在演唱時還強調對聲音控制的精確性和情感的深度表達。演唱者需要通過長期訓練,掌握如何在不同的聲區(qū)之間自如轉換,保持聲音的均衡和諧,并通過細膩的情感表達,讓每一個音符都充滿生命力。
(二)演唱風格
民族聲樂演唱風格經過長期的發(fā)展與演變,已融合多種文化元素,形成獨特的藝術特質。這種藝術形式不僅深受國內聽眾喜愛,也逐漸受到國際舞臺的關注。民族聲樂演唱者需要精通各種聲樂技法,將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展示出豐富的情感與深邃的文化內涵。演唱者在傳承民族聲樂時,不僅要學習傳統演唱方法,以及如使用自然的聲音資源和表達技巧,還要了解如何將這些技巧應用于現代音樂語境中,這包括如何處理歌曲的情感表達、如何利用現代音樂技術來增強演唱效果,以及如何通過演唱傳達出歌曲背后的文化意義和哲學思考。此外,民族聲樂的教育和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建立更多的教育機構、開設專業(yè)課程,以及舉辦各種演唱比賽和音樂節(jié),提高公眾對民族聲樂的認識和興趣。同時,也需要更多地在國際舞臺上推廣民族聲樂,通過交流演出、文化節(jié)等形式,讓世界了解并欣賞這一獨特的音樂形式。在演唱過程中,民族聲樂演唱者應注重發(fā)聲的自然流暢和情感的真實表達。通過對歌詞深入的理解和情感的真摯投入,使演唱更具有感染力,更能觸動聽眾心弦。演唱者也應該注重舞臺表現,將音樂與表演藝術相結合,用肢體語言和表情豐富歌曲內涵,使得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完整的藝術展示。
民族聲樂演唱通常深受各個民族獨特文化的影響,其表演形式豐富多樣,蘊含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風情。歌唱者不僅在音樂演繹上展示民族特色,還在舞臺表現、服裝選擇等方面體現其文化身份。例如,演唱者可能會選擇穿戴傳統民族服飾,使用與民族文化相符的裝飾品,甚至在舞臺布景中加入民族元素,以增強表演的文化氛圍和視覺沖擊力。從演唱內容來看,民族聲樂作品常以生動的語言描述民族歷史、自然風光或日常生活,體現了民族的哲學思想、生活習慣和情感表達。歌詞結構通常簡潔明了,押韻對稱,具有很強的口頭傳播特性,易于記憶和傳唱。在調式上,多采用五聲或七聲調式,這些音樂模式不僅符合民族音樂審美習慣,也使得歌曲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感受。
(三)表現形式
民族聲樂不僅凸顯了技術層面的演唱方法,更展現了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過程。民族聲樂作為一種深植于中國文化土壤的藝術形式,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和表現形式都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特色和歷史信息。例如,民族聲樂常用的五聲音階,以及特有的顫音、滑音等演唱技巧,都是其獨特魅力的來源。這些元素不僅讓民族聲樂在國際舞臺上獨樹一幟,也使得它成為研究中國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在現代化的推動下,民族聲樂的表現形式亦應跟隨時代的腳步進行相應創(chuàng)新。這種創(chuàng)新不僅體現在音樂本身的演變上,還包括演出的方式、視覺的呈現,甚至互動體驗的構建。例如,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如:視頻映射、舞臺燈光設計等,為傳統民族聲樂演出增添現代感,吸引更年輕的觀眾群體。同時,通過網絡平臺的力量,民族聲樂的精彩演繹迅速傳播至全球每一個角落,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理解這種充滿魅力的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通過創(chuàng)新,民族聲樂更加深刻地反映當代社會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追求,使其歌詞內容和表現形式更加貼近現代人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變革,既保留了民族聲樂的傳統精髓,又賦予它新的生命力和社會價值,使其成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不斷通過新的形式和內容,講述著變遷中的中國故事。
在探索民族聲樂演唱的過程中,融入傳統戲曲的表演元素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在表現力和視覺效果上的提升方面。民族聲樂因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藝術形式,往往更注重聲音的表達和內在情感的抒發(fā),而在舞臺表現上可能顯得相對受限。通過借鑒戲曲中的表演技巧,民族聲樂的舞臺表現力得到顯著增強。眼神運用是連接演唱者與觀眾的橋梁,能夠直接傳遞歌曲的情感和故事。在演唱時,明亮而富有表現力的眼神可以增強情感傳達,讓觀眾感受到歌曲背后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底蘊。例如,一首描述秋天的民歌,演唱者通過眼神的憂郁和深邃,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秋天的凄美與哀愁。合適的身姿和站立方式也是優(yōu)化表演的關鍵。傳統戲曲講究身段美,每一個動作都透露著文化內涵和藝術美感。在民族聲樂演唱中,合適的站姿不僅有助于呼吸和聲音的發(fā)出,而且能通過優(yōu)雅的身段表現來增強整體的藝術效果。例如,演唱者通過輕輕的身體前傾或側身來表現歌曲的熱情或柔情,使演唱更加生動。適當的手勢和小幅的身體動作能凸顯聲樂的表現力。在保持整體風格大氣、端正的基礎上,通過細微的手勢變化來表達音樂細節(jié)和層次,如輕輕的手指擺動或手臂的輕抬來強調音樂的高潮或情感的轉折點。
四、民族聲樂演唱方法的發(fā)展建議
(一)掌握聲樂演唱技巧
民族聲樂演唱技巧在現代聲樂教育中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內容。在深入研究和實踐民族聲樂的過程中,訓練方法的細化與專業(yè)化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咬字、吐字、走字、收字這四個關鍵方面的演唱技巧,這些技巧的精細把握是民族聲樂演唱者技藝提升的基礎。咬字的準確性不僅影響歌曲的清晰度,而且直接關系到演唱表達。良好的咬字需要演唱者掌握正確的發(fā)音位置和嘴型,練習時需要注意舌頭位置的調整,舌尖與牙齒、硬腭的協調動作,以及唇形的控制,保證發(fā)音的準確性和清晰度。在這一過程中,適量的力度調控尤為關鍵,需要在不犧牲發(fā)音質量的前提下,尋找力度與柔軟度的平衡點。吐出字音的技巧則要求演唱者有效地使用氣息支持聲音的發(fā)出。這涉及深呼吸與控氣技術,要求演唱者通過腹部和胸部的協調使用,實現聲音的均勻,具有爆發(fā)力。通過調節(jié)呼吸的深度和速度,確保聲音的穩(wěn)定性和動態(tài)變化。走字的流暢性需要演唱者在演繹過程中保持語句連貫性,這對于維持歌曲的節(jié)奏和抒情感情尤為重要。練習中要注意聲音的連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停頓和斷裂,保證歌曲旋律的自然延續(xù)。收字技巧則是確保每一句歌詞的結束都干凈利落,尤其在歌曲的結尾部分,要通過準確的氣息控制來實現聲音的自然衰減,而不是突然中斷,這需要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精準控制氣息收放,確保每一句的結束都符合音樂的表達需求。
(二)保留傳統民族聲樂的精髓
在新時代文化潮流中,傳統民族聲樂不僅需要保留其獨特的魅力,還必須在適應現代審美和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更新。通過對傳統技巧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和表現形式的多樣化,民族聲樂可以更好地與當代文化相融合,從而吸引更廣泛的聽眾群體。例如,結合現代音樂元素,如:電子音樂、現代舞蹈等,創(chuàng)造出新的演唱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不僅能凸顯民族聲樂的現代感,還能擴展其表達的廣度和深度。同時,這種融合也是跨文化的,比如,將非洲鼓、拉丁舞蹈等國際元素引入民族聲樂中,形成一種全新的、國際化的表現方式。此外,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將傳統民族聲樂演出轉化為沉浸式體驗,觀眾通過虛擬現實設備仿佛置身于民族音樂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感受更加真實的表演氛圍。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吸引年輕人關注,還能使民族聲樂的傳承和推廣更加生動有趣。同時,為了使民族聲樂的傳承更加系統化,通過建立專門的培訓基地和研究中心,系統研究和編纂民族聲樂教材,制定科學的教學體系,培養(yǎng)專業(yè)的演唱者和教師隊伍。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民族聲樂技術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保證其教學質量和藝術傳承的系統性。
(三)融合當代聲樂藝術的特點
在當今聲樂領域,多元化和融合成為一種主流趨勢。各種音樂類型之間的交融不僅豐富了聲樂體系,而且為傳統音樂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例如,《吉祥三寶》這首歌曲充分展現了傳統蒙古族民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的完美結合。在這首曲目中,傳統的馬頭琴旋律與現代流行音樂編曲相得益彰,通過新穎的和聲與現代化的演唱方式,創(chuàng)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體驗。這種融合不僅僅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在保留傳統音樂特色的同時,融入現代審美和音樂制作技術,使得作品更具有包容性和吸引力。
除了音樂本身的創(chuàng)新,舞臺表現形式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現代舞臺設計不僅注重視覺效果,更強調對音樂主題的情感表達和文化內涵展示。以《吉祥三寶》演出為例,舞臺布景應該會融入蒙古族特色元素,如:草原風景、蒙古包等,同時結合現代化的燈光和投影技術,展現出一個充滿魔幻感和文化氛圍的舞臺場景。這種多媒體的表現形式不僅增強了音樂作品的表現力,而且提升了觀眾的觀賞體驗,使得傳統音樂更具有現代感和吸引力。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加速推進,音樂跨界合作和文化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像《吉祥三寶》這樣的作品通過現代化的制作和推廣手段,更容易傳播到全球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魅力。這種跨文化融合不僅促進了不同地域音樂文化的交流和共享,也為傳統音樂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和可能性。當代聲樂體系的多元發(fā)展為傳統音樂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和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道路。通過創(chuàng)新和融合,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傳統音樂,讓其在當今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聲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情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精神生活需求的增加,民族聲樂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它不僅是藝術瑰寶,更是人們心靈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民族聲樂作為一種古老而深厚的藝術形式,能夠滿足人們對于情感表達和精神追求的需要,給人們帶來心靈撫慰,激發(fā)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聲樂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們要珍視和傳承民族聲樂精髓,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使其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魏鳳萍.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民族聲樂傳承研究[J].藝術評鑒,2023(10):180-183.
[2]朱明.探索高校堅持傳承和發(fā)展民族傳統聲樂文化的路徑[J].藝術評鑒,2023(02):134-138.
[3]王元鵬.民族聲樂演唱同美聲技巧的融合——一種“中西結合式”的藝術創(chuàng)新探索[J].藝術研究,2022(05):74-76.
[4]趙海琴.多元文化下的民族聲樂藝術傳承思考[J].戲劇之家,2022(27):100-102.
[5]肖璇.追往以自鑒——中國民歌演唱的教育傳承[J].中國音樂學,2022(02):91-98+108.
[6]賈瑩潔.弘揚中國文化——民族聲樂與當代文化的傳承[J].戲劇之家,2022(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