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平
【閱讀導航】
《呼蘭河傳》是蕭紅膾炙人口的名作之一。她以獨特的筆觸,將呼蘭河畔的風土人情描繪得鮮明獨特。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仿佛帶著那個時代的特殊氣息,充滿了生活的色彩。他們或許平凡,或許不完美,但都有著各自的生活和追求。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呼蘭河小城,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淳樸、愚昧、歡喜、寂寞。
【閱讀前】
請你查閱相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蕭紅的生平經(jīng)歷,讀一讀曾被魯迅先生稱為“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背后的故事。
【精彩片段一】
有二伯
有二伯真古怪,走路的時候,他的腳踢到了一塊磚頭,那磚頭把他的腳碰痛了。他就很小心地彎下腰去把磚頭拾起來,他細細地端詳著那磚頭,看看那磚頭長得是否瘦胖合適,是否順眼,看完了,他才和那磚頭開始講話:“你這小子,我看你也是沒有眼睛,也是跟我一樣,也是瞎模糊眼的。不然你為啥往我腳上撞,若有膽子撞,就撞那個耀武揚威的,腳上穿著靴子鞋的……你撞我,你撞我還不是個白撞,撞不出一大二小來,臭泥坑子滾石頭,越滾越臭……”
他和那磚頭把話談完了,他才順手把它拋開去,臨拋開的時候,他還最后囑咐了它一句:“下回你往那穿鞋穿襪的腳上去碰呵?!彼@話說完了,那磚頭也就啪嗒地落到了地上。原來他沒有拋得多遠,那磚頭又落到原來的地方。
老師串講
有二伯的確很古怪,古怪在哪兒呢?自己的腳踢到了磚頭,把腳碰痛了,卻要“很小心地彎下腰去把磚頭拾起來”,還要“細細地端詳”,“看看那磚頭長得是否瘦胖合適,是否順眼”,然后還要把磚頭數(shù)落一番,罵磚頭“瞎模糊眼的”,完了還要囑咐磚頭:“下回你往那穿鞋穿襪的腳上去碰呵?!边@一系列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塑造出一個可憐、仇富的古怪老頭形象。
有二伯是蕭紅家的長工,沒人知道他從哪里來,也沒人知道他的名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他靠著當長工勉強度日,到年老了仍一無所有,全部的家當只有一床破破爛爛的被子和一個臟兮兮的枕頭。他地位低下卻喜歡人們叫他“二掌柜的”,經(jīng)常和雀子黃狗說話卻在人群中一言不發(fā),偷東西被人發(fā)現(xiàn)也會滿臉通紅……他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在別人的冷眼和嘲笑中茍且偷生,他可憐、可悲,有時又有點可氣。他有著封建等級制度下被奴化的病態(tài)人性。
【精彩片段二】
馮歪嘴子
他家是快樂的,馮歪嘴子把窗子上掛了一張窗簾。這張白布是新從鋪子里買來的。馮歪嘴子的窗子,三五年也沒有掛過簾子,這是第一次。馮歪嘴子買了二斤新棉花。買了好幾尺花洋布,買了二三十個上好的雞蛋。馮歪嘴子還是照舊拉磨,王大姐就剪裁著花洋布做成小小的衣裳。二三十個雞蛋,用小筐裝著,掛在二梁上。每一開門開窗的,那小筐就在高處游蕩著。
……
東家西舍的也都說馮歪嘴子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熱鬧的人,都在準備著看馮歪嘴子的熱鬧。
可是馮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觀者眼中那樣的絕望,好像他活著還很有把握的樣子似的,他不但沒有感到絕望已經(jīng)洞穿了他,因為他看見了他的兩個孩子,他反而鎮(zhèn)定下來。
他覺得在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長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這份能力沒有,他看看別人也都是這樣做的,他覺得他也應該這樣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負著他那份責任。
老師串講
馮歪嘴子是磨坊里的磨倌。他是善良的,常常給蕭紅吃免費的黏糕;他是正直的,不會隨意摘取別人家的瓜果,盡管只有一墻之隔;他是有責任心的,盡管生活艱難,但他憑著自己的勤勞和努力,竭盡所能為家人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新買的白布當窗簾掛,新買的棉花和花洋布給孩子做衣裳,上好的雞蛋給妻子補身體。“每一開門開窗的,那小筐就在高處游蕩著?!庇问幹牟恢皇切】?,還有說不盡的幸福和甜蜜。
不幸的是,馮歪嘴子的妻子難產(chǎn)去世。就在所有人都認為他會從此頹廢,以至于一蹶不振時,他卻“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負著他那份責任”。就算生活并沒有因為他的堅強和勇敢而變得更好,他依舊保持著那份樸實與善良,依舊不卑不亢地帶著兩個孩子堅強地生活下去。從馮歪嘴子身上,我們看到了呼蘭河小鎮(zhèn)的希望。
閱讀筆記
相似的境遇下,有二伯和馮歪嘴子的生活態(tài)度卻截然不同。讀了他們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