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需要建立多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融通學科思維,堅持“以語為主”,倡導“以文化人”。語文教學應貫徹“五育融合”理念,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尊重多種學習樣態(tài)。教師在實踐中,應重視跨學科學習的開放性,整合學習內容與資源;找準跨學科學習的重難點,明晰學習路徑與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學科定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4)05-0082-04
近年來,跨學科學習的熱度不斷攀升?!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在基本原則部分提出“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強化學科內知識整合,統(tǒng)籌設計綜合課程和跨學科主題學習。加強綜合課程建設,完善綜合課程科目設置,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強化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1]5,并要求“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1]11。為落實課程方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將跨學科主題學習作為正式課程內容列入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lián)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2]。筆者在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實踐中逐步明晰學科定位與價值內涵,探索具體實踐路徑,厘清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yōu)勢與行動策略。
一、“學科”與“跨學科”:厘清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踐定位
學科教學是某一學術領域經典內容的提煉,精深而又系統(tǒng)??鐚W科學習則是將學習置于真實、復雜、有意義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知識、方法或觀念解決問題??鐚W科學習實現(xiàn)了單一學科學習不能達成的目的,培養(yǎng)以跨界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3]。小學語文學科在“學科”與“跨學科”的實踐定位中,應把握好本學科“以語為主,以文化人”的屬性。
(一)跨學科學習需創(chuàng)設多維鏈接,重視“以語為主”
跨學科主題學習一方面充分尊重學習內容的學科屬性,另一方面也強調整合不同學科內容以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問題[4]69??鐚W科學習是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及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創(chuàng)建學科之間的有效鏈接,也是一種深度學習的體現(xiàn)?;谛W學習的現(xiàn)狀,對于語文跨學科學習應有更清晰、具象的認識,立足語文學科本質,解決學科核心問題。跨學科學習可以分為多學科主導和單科主導。多學科主導,往往由一個主題引領,從不同學科角度各自設計;而單學科主導是以本學科內容為主干,以此為中心輻射其他學科內容,學習任務逐層推進,這種形式更符合兒童認知的特點。所以,小學階段語文跨學科學習常采用語文學科主導的方式,在語言文字實踐過程中,圍繞語文學科知識進行跨學科學習。這不僅是學科知識的補充,更是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彌補,還能評價學生語文知識及素養(yǎng)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的遷移應用能力。
(二)跨學科學習需促進思維融通,堅守“以文化人”
教師剛開始進行跨學科實踐時,往往以“拼盤式”居多,即簡單地在不同學科教學同類知識點。在實踐中應逐步建構跨學科之間適宜的增值點,促進思維的融通。跨學科學習對語文與其他課程的融合起到了資源優(yōu)化、統(tǒng)整發(fā)展的作用,應當作為一種意識和思維方式貫穿各門學科的學習。但是,教師要注意的是“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以學科為基礎的,唯有植根于學科思維,運用相關學科的觀念與方法,跨學科理解才能產生并發(fā)展。與之相對應,也唯有具備跨學科視野,對一門學科的理解才能不斷深化”[4]71。所以,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思維內核仍然要堅守“以文化人”,通過跨學科的學習,達到本學科的深化。以文化人、學以成人,突出了語文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成人,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化人”,是“學”[5]。語文跨學科學習需要各學科思維的互融,去幫助解決語文學習的問題,學習行為的內核仍是語文學科的“化”,通過語言文字的浸潤學習,促進學生思維進階及素養(yǎng)發(fā)展。
二、“五育融合”與“個性發(fā)展”:明確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踐價值
跨學科學習具有整合性與創(chuàng)生性,積極推進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是語文學科教與學兩個層面的必然需求。從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角度,學校教育必須深入貫徹“五育融合”的理念,強調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此外,跨學科學習能關照每名學生的個性需求,聚焦于個人學習體驗。
(一)“五育融合”,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五育融合”的最終目標就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而跨學科學習是實現(xiàn)“五育融合”的有效措施,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教學形式和育人方法??鐚W科學習在“五育融合”理念的觀照下,倡導學科培育之間的多元包容、互動合作,從而更好地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協(xié)同發(fā)展,做到整合多學科要素,打破灌輸式、填鴨式的學習方式。
評價“五育融合”是否落地生根,教師可以從“語文課是否圍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來自省反思。課程整合是面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課程開發(fā)模式的必然選擇[6]。學生整體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當以主導學科引領跨學科學習,全面整體地提高學科素養(yǎng),形成知識的遷移,促進品格的養(yǎng)成。
(二)個性發(fā)展,尊重學習多元樣態(tài)
跨學科學習可以多學科視角分析解決問題。近年來,小學學習方式的變革,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豐富而有意義的情境,開展典型而有意義的學習。在此過程中,不能用集體的討論代替?zhèn)€性化的表達,用統(tǒng)一的分析代替獨特的解讀??鐚W科學習恰好可以幫助語文教學延伸教學的觸點,拓寬學生的思路,借助多視角去看待、分析問題,為不同專長的學生提供了展示能力的機會??鐚W科學習可以體現(xiàn)學生在非語文學科的專長與優(yōu)勢,整合語文與其他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的評價角度更全面、更多元。
跨學科學習促進多形式合作培養(yǎng)學生能力??鐚W科學習和單科學習相比,大大增加了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機會,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研究內容,組織不同專長的同伴開展合作,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學生共同探究、相互補充、各展所長,有創(chuàng)意地設計校園活動,甚至走出校園進行網絡媒體發(fā)布、社交活動展示等實踐活動。學生們相互幫助、反思提升,不斷提高跨學科學習的質量。
三、“開放”與“堅守”:探索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踐路徑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針對內容的選擇、資源的利用都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學習的機會無處不有,無時不在。教師可以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融合生活中的各類資源,進行梳理利用,合理統(tǒng)籌。針對語文主導的學科定位,教師在重難點教學、學法遷移等方面,要堅守語文學科的特質。
(一)重視跨學科學習的開放性,整合學習內容與資源
語文學科主導的跨學科學習,要聯(lián)結多門學科知識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對學習內容的整合旨在引導學生設計和實施解決方案。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下習作《我的植物朋友》、四上習作《寫觀察日記》都要求學生對植物有充分的觀察,與科學《植物的一生》、勞動《菊花扦插》等內容有耦合點,適宜統(tǒng)整內容。學??梢蚤_展跨學科主題活動“花香換書香”(見表1),每個班級在門口長廊種植花草。語文課中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花香換書香活動已經開始了,如果你想要在期末成功換取好書,就必須精心培育植物朋友?!贝饲榫骋l(fā)學生觀察和照料植物的興趣。隨后教師提出驅動性問題一:“如何養(yǎng)護好植物朋友?”借助勞動、科學學科內容進行跨學科學習。繼而教師提出驅動型問題二:“為了讓更多朋友了解植物朋友,如何做好一份植物海報?”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完成習作《我的植物朋友》或《寫觀察日記》,同時利用美術、信息科技、數學學科內容輔助觀察和制作海報。
教師還要盤點資源配置,幫助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表達出經歷的過程,把經歷變?yōu)榻涷灒诮洑v中成長。一方面,學??梢哉闲荣Y源。優(yōu)質校本課程、實驗項目、教師優(yōu)勢資源等都可以為跨學科學習提供廣袤的空間。例如,學校的智慧圖書館建設,利用閱讀系統(tǒng)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閱讀的興趣點,提供學生自主發(fā)布閱讀心得的線上平臺,讓信息技術跨界助力,幫助傳統(tǒng)閱讀課程的有效實施。另一方面,學校還要開發(fā)校外資源。語文學習重視綜合性、實踐性,學生應當在真實的生活中運用語文。校外資源的開發(fā),可以著眼于地方特色、校本課程,如博物館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地理優(yōu)勢資源等,整合與語文學習相關聯(lián)的課外學習內容。
例如,南京某校背靠幕府山,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六上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與環(huán)保相關,語文要素要求是學寫倡議書,為此,該校開展了“我愛幕府山——我是小小倡議者”跨學科活動。學生在幕府山實地調研后,進入社區(qū)發(fā)布《保護幕府山倡議書》。語文學科從習作入手,學習將倡議書有理有據地書寫出來;在信息科技與勞動課上,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觀察研究等方式,了解幕府山歷史,探究植被破壞的原因,更科學全面地寫好倡議書;在綜合實踐課上,教師帶領學生向社區(qū)工作者發(fā)布倡議書,在真實的場景中引領學生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找準跨學科學習的重難點,明晰學習路徑與方向
主題學習的核心問題必須指向主導學科。核心概念的確立,要以主導學科的知識需求為根本,如“花香換書香”跨學科學習的主題絕不是各個學科拼盤式教學“植物”元素,而是要落實在“觀察出植物的變化”中,使學生將植物的變化用語言文字準確、清楚地表述出來,落實在語文學科的習作中。信息科技、美術幫助學生進行觀察記錄,科學及數學學科使學生圍繞觀察變化的手段,進一步發(fā)現(xiàn)植物的變化,掌握變化規(guī)律,最后落腳點都是語文習作的完成。學生在此過程中達到素養(yǎng)的融通。
實踐后,教師要明確主題學習的延伸導向必須圍繞主導學科??鐚W科主題學習就是解決一系列困難的過程,跨學科是前提,主題學習才是落腳點[7]。在經歷學習的過程之后,教者要引導學生進行方法遷移、拓展應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回到語文學科的拓展評價邏輯鏈。例如,學校開展“跟著課本去旅行”跨學科學習活動,語文課閱讀《觀潮》,在“如何做好最佳旅行攻略”的問題驅動下,探究“最佳觀潮日”“最佳觀潮點”“觀潮時長”“打卡旅行朋友圈”等關鍵點,其中涉及信息融合、科學觀測、圖像處理等跨學科學習方式,但是最終回歸文本的解讀和體會,從字里行間找到信息。經歷學習過程后,教師可以遷移方法,借助語文課本中其他適宜的課文,形成學習的閉環(huán)。
跨學科學習不是簡單的拼湊實踐、機械組合,而是要真實生長學習力,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師應當明確跨學科學習的學科定位和價值內涵,在實踐中逐漸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習活動呈現(xiàn)綜合性、實踐性和生活化的樣態(tài),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4.
[3]張玉華.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跨學科學習的內涵認識與實踐路徑[J].上海教育科研,2022(5):57.
[4]崔允漷,王少非,楊澄宇,等.新課程關鍵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3.
[5]陸志平.思考語文[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79.
[6]安桂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整合:特征、形態(tài)與維度[J].課程·教材·教法,2018(9):48.
[7]郭華.跨學科主題學習,提升育人質量的一條新路徑[J].人民教育,2023(2):26.
責任編輯:趙赟
收稿日期:2024-03-05
作者簡介:李雨恒,南京市旭日景城小學,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