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若要脫穎而出,就需依托有效的營銷運營計劃,實現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收益的雙目標。S&OP(Sales and Operations Planning)銷售與運營計劃作為一種綜合性管理流程,不僅能提高企業(yè)盈利能力,還能實現供需平衡,故而在企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诖耍疚囊許&OP銷售運營計劃為研究對象,闡述其應用優(yōu)勢和工作內容,分析S&OP銷售運營計劃在企業(yè)終端產品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以提升S&OP銷售運營計劃應用水平,促進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提升。
S&OP銷售與運營計劃是一種用于平衡需求、供應和財務計劃的集成計劃流程,旨在支持企業(yè)規(guī)劃執(zhí)行。S&OP銷售與運營計劃的順利實施需要多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包括財務、運營、市場、銷售和其他業(yè)務部門。因此,企業(yè)必須做好協調、溝通工作,避免因個別部門或人員的失誤導致整個S&OP效能受到影響。
一、S&OP銷售運營計劃概述
(一)S&OP銷售運營計劃的應用優(yōu)勢
S&OP通過整合各個部門的信息和數據建立共享預測平臺后,可以準確預測市場需求和銷售趨勢,幫助企業(yè)實現生產計劃和庫存管理精準化目標,也能有效減少供需不平衡、庫存積壓等問題,提升供應鏈響應速度和效率,避免過度生產和呆滯庫存導致的成本浪費問題。對于企業(yè)而言,若想實現長足發(fā)展,就要提高客戶對企業(yè)產品的認可度、滿意度和忠誠度,因此需根據客戶需求分析制定符合多數客戶期望的S&OP銷售運營計劃。在S&OP作用下,企業(yè)可以結合市場變化、客戶需求數據分析結果等因素,打造出更多符合客戶預期的產品,同時也能確保產品供應和交貨時間的及時性,避免因銷售服務不到位而導致客戶流失。
(二)S&OP銷售運營計劃的工作內容
首先,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銷售數據、市場需求預測、產品庫存情況等信息,幫助企業(yè)了解市場趨勢和需求變化?;谑袌鲂枨箢A測和銷售趨勢,制定銷售計劃,明確銷售目標、銷售額度、產品組合、銷售渠道,并制定生產計劃和庫存計劃。通過協調溝通將各個部門的需求和供應資源整合到一處,形成一個完整的S&OP銷售運營計劃,同時保持需求和供應平衡。
其次,根據實際情況優(yōu)化S&OP流程,促使企業(yè)商業(yè)計劃落地,與日常經營活動相互連接。此外,對銷售與運營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控和評估,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確保S&OP銷售運營計劃有效執(zhí)行。
二、S&OP銷售運營計劃在企業(yè)終端產品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銷售預測不準確
銷售預測的準確性取決于數據信息的質量,部分企業(yè)收集產品信息存在疏漏,如市場調研不全面、未整合客戶反饋信息等,因此導致產品與市場需求不符,銷售額度難以達到預期甚至與銷售預測結果相去甚遠。市場需求和消費者行為經常發(fā)生變化,終端產品市場的變化尤為明顯,若企業(yè)沒有及時掌握變化信息,S&OP銷售運營計劃將難以全面反應當前市場需求。同時某些終端產品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特征,如節(jié)假日商品、時尚產品等,有些企業(yè)開展預測工作時沒能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也會影響銷售預測數據的準確性。此外,新產品銷售預測更為困難,因為缺乏以往可以借鑒銷售數據和經驗,這種情況下預測精準性往往會大打折扣。
(二)缺乏跨部門合作與協調
企業(yè)終端產品中應用S&OP銷售運營計劃可以優(yōu)化資源配置、合理規(guī)劃銷售渠道,但鑒于部分企業(yè)跨部門合作與協調能力不足,導致信息共享不暢,各部門制定銷售計劃和運營決策時因信息不足,出現銷售計劃和實際運營需求之間的差異。同時各部門在銷售與運營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目標和指標,因此難以達成一致的計劃和決策。例如,銷售部門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而運營部門則注重成本控制和供應鏈效率,兩者之間著重點不同,落實S&OP銷售運營計劃時可能會產生工作上的沖突,進而影響計劃執(zhí)行效率。
(三)數據質量和集成問題
S&OP銷售運營計劃需要依賴準確的數據做出決策,包括銷售數據、生產數據、庫存數據等,然而上述數據來源于不同部門,所使用的數據系統(tǒng)可能存在差異,工作人員個人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難以確保所有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此外,數據傳遞和共享過程中存在障礙,導致關鍵數據丟失或其他問題,最終影響了S&OP銷售運營計劃的合理性。
(四)靈活性不足
企業(yè)終端產品應用中,S&OP銷售運營計劃可能面臨以下靈活性不足的問題:
1.需求響應時間。終端產品市場變化迅速,需求波動大,如果S&OP銷售運營計劃無法及時對市場需求做出調整,企業(yè)將難以滿足客戶需求,進而導致銷售額下降、庫存積壓或產品缺貨等問題。
2.產能適配性。終端產品的生產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供應鏈、設備和人力資源的可用性和穩(wěn)定性等,當前不少企業(yè)制定的S&OP計劃存在產能過?;虿蛔銌栴},側面反映出S&OP銷售運營計劃未能靈活地調整產能,進而影響了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
3.供應鏈協作。S&OP銷售運營計劃需要與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協調和合作,當S&OP銷售運營計劃靈活性不足時,企業(yè)與供應鏈的協調溝通工作也會受阻,進而出現交貨延遲、缺貨等問題。
(五)呆滯庫存問題
終端產品生命周期較長,若企業(yè)S&OP銷售運營計劃沒有合理地考慮產品生命周期和市場變化,可能導致產品在中期、后期依然保持較高的庫存水平,從而增加呆滯庫存風險。若對市場需求預測偏高,企業(yè)往往會因生產過多導致庫存積壓;而當預測偏低時,企業(yè)通常會因無法及時滿足市場需求而錯失銷售機會。此外,供應鏈也是導致呆滯庫存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S&OP銷售運營計劃需與供應鏈各方保持緊密協作關系,如果供應鏈存在延誤、缺貨等問題,企業(yè)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彌補供應鏈不穩(wěn)定帶來的影響。
(六)缺乏執(zhí)行監(jiān)控機制
執(zhí)行監(jiān)控需要收集和分析與S&OP銷售運營計劃相關的數據,包括銷售數據、生產數據、庫存數據等,企業(yè)缺乏執(zhí)行監(jiān)控機制,就無法有效地跟蹤和評估S&OP銷售運營計劃中設定的銷售和運營目標實際達成情況,也難以對經營決策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容易出現信息斷層、決策滯后、不同部門之間的執(zhí)行不一致等情況,影響終端產品銷售和庫存管理效率,難以在短時間內清理呆滯庫存和提高經濟收益。
(七)人才配置不足
應用S&OP銷售運營計劃時相關人員需要具備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包括銷售預測、需求管理、供應鏈規(guī)劃、數據分析等方面,然而實際上不少企業(yè)并不具備經驗豐富、專業(yè)素質較高的人才團隊來管理和執(zhí)行S&OP銷售運營計劃。同時S&OP銷售運營計劃需要對大量的銷售和運營數據進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結果做出決策,相關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也關系到S&OP銷售運營計劃的制定和執(zhí)行。同樣,這方面人才缺口也相對較大。
三、S&OP銷售運營計劃在企業(yè)終端產品應用中的優(yōu)化措施
(一)強化銷售預測能力
首先,采集和分析可靠的銷售數據是進行準確預測的基礎,企業(yè)應通過收集歷史銷售數據、市場趨勢數據、競爭對手數據等,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集,并使用數據分析技術探索銷售趨勢和模式,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其次,單一的預測方法可能無法全面覆蓋銷售變化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yè)可以結合多個預測方法,如時間序列分析、回歸分析、市場調研、專家意見等,以綜合各種因素來進行銷售預測。
最后,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工具和算法,如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在分析大量數據方面具有較高的優(yōu)勢,能給決策人員提供更為精準的預測結果。
(二)跨部門合作與協調
首先,共享目標能夠促使不同部門和團隊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行協作,提高協調效率,因此需確保各個部門和團隊對S&OP銷售運營計劃的目標和重要性有清晰的理解和共識。明確各個部門和團隊在S&OP銷售運營計劃中的責任和角色,使每個工作人員均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有效避免決策滯后、信息斷層等問題。
其次,定期召開跨部門的溝通會議,以促進信息共享和及時溝通,會議可分為線上會議和線下會議兩種形式。同時搭建跨部門合作平臺,各個部門和團隊均可以在該平臺上分享最新的市場信息、銷售預測等內容,以便更好地調整S&OP銷售運營計劃。
最后,建立有效的數據采集、處理和共享機制,各部門使用相同的數據和信息基礎,減少數據不一致性和信息滯后的問題。
(三)提高數據處理質量
首先,開展數據準確性檢查和驗證工作,確保所使用的數據是真實、完整和準確的,包括對銷售數據、生產數據、庫存數據等進行審核和驗證,排除可能存在的錯誤和數據不一致性。
其次,及時清洗和整合數據,消除數據中的冗余、錯誤和不完整的信息,并利用數據可視化和報表工具,將數據以圖表、表格等形式進行可視化展示。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可以更直觀地理解和分析數據,從而更好地支持數據驅動的決策。
最后,引入自動化工具和系統(tǒng)處理數據,減少人為干預和錯誤,輔以數據質量監(jiān)控機制,定期評估數據處理質量,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改進。此外,為員工提供相關培訓,增強員工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意識,熟悉各種數據處理方法和工具,全面提高數據處理的質量和效率。
(四)推行VMI管理制度
VMI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是由供應商來負責庫存管理,確保及時補充和調整庫存,以滿足客戶需求。在S&OP銷售運營計劃中,企業(yè)可以與供應商達成VMI合作協議,通過以下步驟來推行VMI管理制度:
1.數據共享。與供應商分享銷售數據、庫存水平和需求預測等信息,通過供應鏈協作系統(tǒng)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和更新。
2.庫存持有權轉移。將庫存持有權從企業(yè)轉移到供應商,供應商根據共享的數據和需求預測,定期補充庫存。
3.定期庫存盤點。供應商需要定期進行庫存盤點,確保庫存準確性,同時,供應商也負責識別和處理庫存過?;蜻^低的情況。
4.協調運輸與配送。供應商負責物流和配送,確保及時交付產品,企業(yè)要與供應商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以便及時協調訂單和配送計劃。
(五)及時清理呆滯庫存
首先,由庫存管理人員負責評估企業(yè)庫存中的呆滯產品,將庫存數據上報后由管理層制定清理計劃,該計劃應包括清理時間表、目標銷售數量和促銷活動等。
其次,通過實施優(yōu)惠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購買滯銷產品,例如,打折促銷、買一送一或捆綁銷售等。同時也可以考慮將滯銷產品轉移到其他銷售渠道,例如線上平臺、批發(fā)商或其他零售商等,尋找新的市場和客戶群,增加產品銷售機會。此外,對滯銷產品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提升其競爭力,如重新設計包裝、改善產品功能等。
最后,與供應商合作時,應提前制定靈活的退貨政策,使供應商能接受部分或全部退貨的要求,以減少滯銷產品的庫存量。
(六)健全執(zhí)行監(jiān)控機制
首先,確立明確的銷售、生產和庫存指標,并將其與S&OP銷售運營計劃相對應,指標應包括銷售額、市場份額、生產效率、庫存周轉率等。
其次,建立信息系統(tǒng)收集、分析和報告與S&OP銷售運營計劃相關的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以便能夠監(jiān)控和評估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
再次,確定關鍵的績效指標,如銷售完成率、訂單交貨準時率、庫存偏差率等,用于跟蹤和評估S&OP銷售運營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
最后,設立反饋渠道,讓各個關鍵部門能夠提供對S&OP銷售運營計劃執(zhí)行情況的反饋意見,管理層根據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和改進計劃的執(zhí)行策略。此外,需明確各個部門和個人在S&OP銷售運營計劃執(zhí)行中的責任和權責邊界,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激勵有優(yōu)秀表現的員工,同時對于未能達到目標的情況做出適當的處罰。
(七)優(yōu)化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根據崗位要求和S&OP銷售運營計劃的需求,制定明確的招聘和選拔標準,解決相關人員工作技能不足的問題。
其次,為S&OP銷售運營計劃團隊成員提供持續(xù)的培訓和發(fā)展機會,以提升員工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水平,培訓內容應涵蓋S&OP銷售運營計劃的理論、數據分析工具和銷售手段等。
再次,組建跨部門的團隊,讓銷售、運營、供應鏈等不同功能團隊成員共同參與S&OP銷售運營計劃的制定和執(zhí)行,通過團隊合作促進信息共享和決策協調,提高計劃的執(zhí)行效果。
最后,引進導師制度,讓經驗豐富的員工擔任新員工的導師,進行經驗傳承和指導,這有助于新成員更快地適應S&OP銷售運營計劃的相關工作,從而提高整體團隊的績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