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琦瑤是王安憶小說《長恨歌》中的主角,是一個獨特的人物,也是20世紀新舊社會更替過程中上海社會的縮影。許多作家喜歡描述老上海,在他們的作品中也有像王琦瑤這樣的人物,但與他們不同的是,王琦瑤作為一個城市的代言人,她的形象是獨一無二的。從表面上看,這是虛榮的,不是沉重的身份,事實上,王琦瑤在人生之路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反映了女性意識的覺醒,“長恨”不是她自己的恨,而是環(huán)境的另一個原因。本文旨在分析王琦瑤的形象,探討城市人物的閃耀點和城市的映射功能。
【關(guān)鍵詞】城市;女性;獨立;生活;映照;思考
【中圖分類號】I207.425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09-002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9.007
一、《長恨歌》的寫作特色
《長恨歌》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它在人物塑造上具有鮮明的個性、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視角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它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一)鮮明的人物個性
《長恨歌》中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個性,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為等方面的描寫,塑造了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感染力?!堕L恨歌》中的王琦瑤是一位非常復雜的女性形象。她是上海弄堂里的普通女孩,有著美麗的容貌和聰明的頭腦,但也有著虛榮、自私、軟弱的一面。她一生經(jīng)歷了多次愛情和婚姻,但最終都以悲劇收場。王琦瑤的性格特點對她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她的虛榮和自私使她在愛情和婚姻中不斷地追求物質(zhì)和地位,最終導致了她的悲劇結(jié)局。她的軟弱和缺乏自信使她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常常選擇逃避和妥協(xié),這也使得她的人生充滿了波折和不確定性。
同時,《長恨歌》中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作者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揭示了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性格。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僅具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具有復雜的心理活動,讓讀者能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王琦瑤是一個性格堅強、獨立自主、淡定從容的女性形象。她的一生充滿了曲折和變故,但她始終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靠自己的力量支撐下來。
(二)獨特的視角
在《長恨歌》這部作品中,作者通過對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樂。而且《長恨歌》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獨特的視角,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變化的描寫,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感染力,讓讀者能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長恨歌》中的人物命運多舛,充滿了悲劇色彩。作者通過對人物命運的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和抗爭,強烈地表達了人的命運是無法掌控的這一主題。并且通過對人物的命運和遭遇的描寫,探討了人性、道德、愛情等方面的問題,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社會的沖突和融合。
同時,整部作品采用了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手法,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作品的語言優(yōu)美、流暢,富有詩意和哲理,給人以極大的藝術(shù)享受,從而形成了《長恨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
二、王琦瑤的性格分析
(一)王琦瑤性格發(fā)展歷程
在《長恨歌》小說中,王琦瑤的性格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發(fā)展和變化。在小說的開頭,王琦瑤還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她渴望成為一名電影明星,并追求自己的夢想。在這期間,她活潑開朗,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琦瑤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夢想難以實現(xiàn),她開始感到困惑和掙扎。她經(jīng)歷了幾次情感上的挫折,也開始面對生活的選擇。在這段時間里,她的性格逐漸成熟,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在小說的后期,王琦瑤已經(jīng)進入了中年。她經(jīng)歷了自己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并開始變得堅強和自信。她在事業(yè)生涯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愛。與此同時,她的性格更加成熟和穩(wěn)定,對生活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在小說的結(jié)尾,王琦瑤進入了老年,失去了愛人和朋友。她開始感到孤獨和無助,在生活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她的性格變得抑郁和沮喪,她也失去了對自己生活的信心和熱情。
王琦瑤的人生經(jīng)歷貫穿整部小說,她的人生經(jīng)歷映襯了她的性格轉(zhuǎn)變,從女孩的簡單和夢想,到年輕時的困惑和掙扎,到中年的力量和信心,最后到晚年的孤獨和無助。而這些變化反映了她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她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的思考和追求。
(二)王琦瑤的性格特點
王琦瑤作為《長恨歌》中的女主角,是一個具有上海特征的女性形象。首先,王琦瑤是一個堅強、獨立、有追求的女性。她在生活中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己,并在她的事業(y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她也注重家庭生活,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類型的女性。這些特點使她成為小說中具有榜樣力量的女性人物。
在《長恨歌》中,上海風格最可能的表達方式是上海女性。寫關(guān)于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無論現(xiàn)實是多么不公正,但上海給了她們最好的場所來擴展她們的技能。如果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那她們就是英雄。王琦瑤是繁華城市上海的代表女性。她是老上海的傳奇,也是云和霧的謠言的縮影。與完全依戀男人的老式女性不同,王琦瑤更像是未來與過去之間的聯(lián)系人物,不謙遜但也不傲慢,有強烈自我意識。她的新舊感覺、她的突破感揭開了一個城市的面紗,反映了當時上海的社會生活。
其次,從人物命運的角度來看,王琦瑤在她的生活中經(jīng)歷了許多挫折和艱辛。她經(jīng)歷過多種困難,如家庭的變故、愛情的失敗、社會的變遷等重重困難,但她從未放棄對生活的愛和對幸福的追求。她在困難中長大,在磨礪中逐漸變得成熟??梢哉f,王琦瑤的形象是對老上海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一個突破。
在20世紀60年代出版的《永遠的尹雪艷》中,尹雪艷是一個滿是灰塵的女人,她依靠男人,與他人調(diào)情。在她的生活中,男人來來去去像云。《日出》里的陳白露,在高級公寓里,與平庸、粗俗、下流的人相處、玩耍,在一種宏大、奢華的生活中虛度青春?!秲A城之戀》中,白流蘇為了生活,逃離家,為了能有—張長期的飯票,不得不與范柳元耍盡心思,最后一個城市的淪陷幫助了他們。幾千年來,傳統(tǒng)給了男人在經(jīng)濟方面的絕對優(yōu)勢,但也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悲傷的女人。女性在整體上是其他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哲學家波伏娃曾經(jīng)說過:“實際上,女人還不曾用男人的需求——性欲望及其想有后代的欲望,在社會上得到過解放,雖然這種的滿足常使男人依附于女人?!盵1]16尹雪艷們利用自己的魅力,為了找到住處,必須奉獻自己的青春,并與男人打交道,可以說是忍羞負重[2]。
王琦瑤與他們不同,她總是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道路,控制著自己的生活,這可以反映出女性意識的覺醒。這種意識從她堅持參加“上海小姐”運動以來就開始了。當時,導演說服王琦瑤退出選舉,說這只是一場關(guān)于婦女的大把戲,婦女應該了解婦女解放的真相。但相反,王琦瑤認為,這場運動是婦女解放的標志,給了女性一個獲得地位的機會。這是王琦瑤的獨立思想,她在選舉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地位,使她的傳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傳播。后來,她決定了自己的婚姻,并自愿搬到“愛麗絲公寓”,給自己一個“家”的保證。至少在李主任的事故發(fā)生之前,很難說她的選擇是錯誤的。在《傾城之戀》中范柳原對白流蘇說“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3],可見白流蘇對范柳原的感情混合利益組成太多,但王琦瑤對李主任是依靠真情,她會因為等待李而流眼淚,與李錯過了一個人不敢出去,這樣的感情如何能說只是“賣淫”呢?后來,王琦瑤選擇在平安里當護士,拒絕別人的介紹,堅持留下康明遜的孩子。嚴家?guī)熌笇λf:“女人,我們?nèi)匀幌霝橐粋€男人做得好?!蓖蹒巺s堅持說:“我想為自己做。”所有這一切都反映了她的獨立性。
王琦瑤雖然在生活上遇到了很多變化,但她并沒有抱怨,而是樸素而自然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支撐自己。波伏娃說過:“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盵1]108這清楚地表明,婦女并不是天生的弱勢群體,即使她們后來成為弱勢群體,這也是后天環(huán)境的結(jié)果。王琦瑤在生活中從來不是弱者,而作者王安憶選擇用男人來突出女性的力量。比如,康明遜在得知王琦瑤懷孕的消息時,沒有勇氣承認,直接選擇逃跑,表現(xiàn)得非常不負責任,而王琦瑤卻獨自承受起了生活的重擔,毫無怨言地生下了薇薇,并獨自撫養(yǎng)她。程先生一直愛著王琦瑤,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承受不了環(huán)境的壓力,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而王琦瑤則用堅強的意志保護了自己和女兒。作者王安憶不僅同情王琦瑤作為旁觀者的生活經(jīng)歷,而且在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女性意識,贊揚王琦瑤、認為王琦瑤超越男性的軟弱、怯懦與平庸[5]。
最后,從文化內(nèi)涵的角度來看,王琦瑤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她的形象反映了中西元素的結(jié)合,對時尚的追求,注重上海城市文化中的細節(jié)等特點。同時,她的命運也反映了上海城市文化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通過王琦瑤的形象,對上海的城市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討。
此外,王琦瑤的冷靜與上海這座城市形成映照。隨著上海的解放,王琦瑤的生活也落到了谷底,但她并不怨恨,而是以自己的智慧適應了新的生活。這種冷靜樂觀的態(tài)度與上海的弄堂文化不可分割。事實上這種平靜從容的女性形象在上海作品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種氣質(zhì)很像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她們遭受命運打擊,卻依然走在前進的路上,并顯示出不屈的生活態(tài)度,也由此顯示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韌性。王安憶在談到《長恨歌》時說:“我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但事實上這個女人只是這個城市的代言人。我想寫的是一座城市。”“我直接寫這個城市的故事,但這個女人是這個城市的影子?!闭峭ㄟ^描述王琦瑤的活力,作者講述了上海的堅韌[6]。
同時,王琦瑤也是上海時尚和世俗的影子。王琦瑤一直站在時尚的前沿,對時尚的把握總是得心應手的。王琦瑤的穿著符合潮流,她總是站在時尚的最前沿,把時代遠遠拋在了后面。一件樸素的旗袍也可以是多情的感覺,在日常必需品中,米飯、油、鹽也可以是溫暖和浪漫的。上海人的時尚似乎是整個生活管理的時尚,充滿了時尚的精神。上海也是世俗的,王琦瑤從小就對世俗的世界有通透的了解,她對自己的外表很自信,當她成為學校的名人時,始終保持著冷靜。在競選“上海小姐”時假裝粗心的態(tài)度,“她把自己藏于一個防御殼,殼內(nèi)是自尊”。
雖然《長恨歌》一直是“長恨”,但事實上,對王琦瑤的“恨”并不多[7]。在日常生活中,王琦瑤經(jīng)常朋友成群,經(jīng)常參加火爐邊的舞會與朋友聊天,做一桌美味的家常飯,不去理睬外面的是非對錯。社會上的變化并沒有影響到她溫暖的生活。此外,王琦瑤一直對自己在未受削弱的父權(quán)社會中的處境有清醒地了解,在狹窄的角落里逐漸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成為一個只為自己活著的女人。她不會受苦,不會體貼他人,但會善待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上海的一種精神。所以,當我們今天回顧王琦瑤時,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是她的特殊身份,更是她在當前時代的普遍意義。
三、王琦瑤的人物形象的多重意義
王琦瑤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首先王琦瑤是典型上海弄堂里的女兒,她的命運和選擇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上海女性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她渴望愛和幸福,但她害怕給予和承擔責任。她的命運和選擇也反映了現(xiàn)代女性對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的追求。
其次,從王琦瑤這個人物身上看到了城市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沖突。王琦瑤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是一個新舊交替、中西元素相結(jié)合的時代。她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城市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沖突。她不僅受到城市文化的影響,追求自由和獨立,而且還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約束,遵循道德和倫理。
再次,王琦瑤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個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王琦瑤是一個具有強烈個性和活力的女性,但她的命運和選擇卻受到社會環(huán)境和時間背景的影響,深刻反映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
四、總結(jié)
綜上所述,王琦瑤是一個具有巨大魅力和內(nèi)涵的女性形象。她的成長過程和命運經(jīng)歷不僅是她個人的經(jīng)歷,也是對上海城市文化的深刻反思?!堕L恨歌》通過王琦瑤的形象,向讀者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上海城市文化世界,也傳達了人們對生活和命運的深刻思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為了保持獨立的個性,女性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事業(yè)和追求。與此同時,婦女也應該學會堅持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免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和干涉的影響。婦女要平衡事業(yè)和家庭,要制定合理的計劃,合理安排工作和家庭的時間,不讓工作影響家庭,不要讓家庭影響工作。不僅如此,婦女還可以尋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并分擔家庭和工作的重擔。
參考文獻:
[1]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2]彭飛.從女性主義角度解讀《永遠的尹雪艷》中尹雪艷形象[J].文學教育(上),2011(07):52-53.
[3]張愛玲.傾城之戀[M].香港:皇冠出版公司,2010.
[4]周鵬.從“主體意識”到“自由女性”——論王安憶文學創(chuàng)作中女性意識的嬗變[D].南昌:南昌大學,2020.
[5]王成國.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女性意識[J].文化學刊,2015(11):66-70.
[6]王安憶.尋找上海[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84-86.
[7]王安憶.長恨歌[M].佛山:南海出版社,2003.
[8]袁應該,譚化軍.王安憶《長恨歌》中女性的都市意識[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2):49-52.
[9]王靜宇.城市空間下的“王琦瑤們”——淺析《長恨歌》中的女性形象[J].文理導航(上旬),2018(03):19.
作者簡介:
白晴晴(2004.6-),女,蒙古族,遼寧彰武人,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學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