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從教以來,我一直以“用真情對學生,用愛做教育,愛每一個學生”來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記得有一天,小瑾的媽媽給我發(fā)了幾張群截圖,上面是班里幾個學生對小瑾的討論,其中有不少侮辱性語言。我感到很震驚,沒想到這幾個平時寡言少語的學生私下會做出這種事。我立即去了解事情原委(這幾個學生和小瑾鬧了矛盾),又和幾個學生家長溝通。家長也啞口無言:自己的孩子平時總是悶聲不響的,怎么會用這種極端又錯誤的方式處理問題呢?
面對這樣的學生和教育意識淡薄的家長,我感到很無奈,又不得不反思: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我更關注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而對學生個體精神的引領少了些。于是,為了引領學生個體精神成長,我開始嘗試以下做法:
結合學校的月主題活動引領
3月份是學習雷鋒月,學校開展“尋找身邊的榜樣”活動。我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觀,然后讓學生去尋找身邊的榜樣。我將學校、班級中那些品德優(yōu)良、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生作為榜樣,讓學生近距離觀察他們的學習和校園生活狀態(tài),在心里產(chǎn)生觸動,進而學習榜樣,樹立學習目標。
課堂精神引領
課文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還是對學生進行精神引領的好素材。我在備課時挖掘課文中震撼心靈的點,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精神引領。
例如,在講《猴王出世》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探究石猴聰明活潑、敢作敢當、無所畏懼的性格特點后,再讓學生回憶《西游記》影視劇和圖書,引導學生了解石猴出世后“學會技藝—成為孫悟空,保護唐僧取經(jīng)—成為斗戰(zhàn)勝佛”的過程。接著,我追問學生:“孫悟空取經(jīng)前被稱為什么?”學生回答:“潑猴?!薄皩Γ@個詞充分體現(xiàn)了孫悟空沒有規(guī)矩、目中無人的特點,也說明取經(jīng)前孫悟空不被三界敬仰。但這個‘潑猴最后幫助唐僧取得了真經(jīng),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他武藝高強,除此之外,是因為唐僧經(jīng)常念‘緊箍咒,這是為什么呢?”學生一下子愣住了。這時,錦洋舉起了手,說:“因為唐僧的‘緊箍咒是在幫助孫悟空立規(guī)矩,約束他的行為。當他感覺取經(jīng)艱難不想繼續(xù)時,當他貪圖花果山的安逸時,唐僧給他念個咒提個醒,才使孫悟空在取經(jīng)路上不斷成長,最后順利取得真經(jīng),成為令三界敬仰的斗戰(zhàn)勝佛。”“同學們,學習之路就像取經(jīng)之路一樣艱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老師也會在你們消沉時、犯錯時,像唐僧一樣給你們念‘緊箍咒,讓你們迷途知返,明白嗎?”霎時間,我感覺學生理解了唐僧念“緊箍咒”的用意,也明白了老師偶爾批評他們的良苦用心。
閱讀引領
學了《猴王出世》,我讓學生看《西游記》原著,并選擇最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談談自己的感受。一周后,我們舉辦閱讀交流會。當學生談起“三打白骨精”這一情節(jié)時,我與學生交流了以下問題:白骨精為什么想吃唐僧肉?白骨精吃唐僧肉經(jīng)歷了幾次變化?結果如何?要長生不老,除了吃唐僧肉,還有哪些途徑?為什么白骨精沒有選擇修仙成佛這一條路?
最后,我做了如下總結:“這些妖怪想長生不老,卻不愿意走修仙成佛之路,是因為它們覺得修仙成佛所需時間長,怕吃苦。這是不腳踏實地、走捷徑的想法,最終自食惡果。而唐僧師徒四人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這告訴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經(jīng)不起挫折,克服不了困難,是不會成功的?!辈恢挥X,學生在知識的雨露下,心靈得到滋養(yǎng),品格得到塑造。
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我們不僅是知識傳授者,還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明知做的一切有可能收效甚微,但依然會堅持去做,心懷希望,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