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飛鳥上的故鄉(xiāng)

2024-05-22 09:39:11巍然
雪蓮 2024年4期
關(guān)鍵詞:農(nóng)人喜鵲燕子

【作者簡介】巍然,本名袁巍然。70后,軍旅之途與文字結(jié)緣,筆耕不輟30余載,多篇作品榮獲全國獎項。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徐州市雜文學(xué)會副會長。出版有《巍然的老家》《直面現(xiàn)實》《我是風(fēng)箏你是線》《回憶是條歸鄉(xiāng)路》《此物醉相思》等作品集。

1

那時,樹上、院墻上、屋頂上、田野里、村子上空到處都有鳥兒的身影。村莊不僅是我的家園也是鳥兒的家園。童年的清晨總是在一片啁啾中醒來,鳥鳴聲似乎伴隨著晨曦從窗外一并射入室內(nèi)。我揉著惺忪的眼睛起床,趿拉著鞋子走到室外,對攪黃了美夢的鳥兒會有些怨氣。

在鳥類的大家庭中,真正屬于老家的飛鳥屈指可數(shù)。其中還有幾種是候鳥,如布谷鳥、大雁等,它們只是在村子上空盤旋鳴叫,短時間滯留的候鳥是不筑巢的,它們比起本地的鳥兒來,似乎生活得不夠踏實,隨著季節(jié)要遷徙。盡管如此,它們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大雁,飛翔時頭和頸部直直伸向前方,一雙大翅膀有節(jié)奏地拍打著,它們匆匆飛入農(nóng)人的視野,又風(fēng)塵仆仆地離去,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來回變換,彰顯出循環(huán)往復(fù)之美,再配以一碧如洗的晴空或陰云漠漠的黃昏,將寧靜單調(diào)的鄉(xiāng)村,渲染得極富詩情畫意。

有的鳥兒寒冬酷暑都不離開村子,真正稱得上喜歡這個地方,這些鳥兒也可以說是村莊的成員。有些鳥兒大概跟村莊的人一樣,生生世世都住在那里?;蛟S它們曾經(jīng)有過遷徙的經(jīng)歷,從南方到北方或從北方到南方。誰也不知道一只鳥從哪里來,在飛行的過程中又經(jīng)歷了什么,為什么會選擇生活在巍然的村莊,而另外一些卻選擇了鄰村,它們是否也有親朋好友間的禮尚往來。這些問題童年的我曾經(jīng)思考過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春天來了,候鳥們也陸續(xù)返回了,村莊里的鳥兒逐漸多起來,它們一起大放歌喉,尤其在拂曉時分,它們的大合唱的確值得一聽,嘹亮的歌聲此起彼伏,如波浪一般在天空蕩漾。既有求偶的情歌,又有對美好生活的頌歌,有的恬靜,有的深情,有的思念,有的含蓄,有的親切,有的甜美,有的俏皮,有的……它們用各自的鳴叫聲講述著怡人的春天故事。兒時的我喜歡聽它們在枝頭嘰嘰喳喳地?zé)崃医徽劊m然聽不懂它們的私語,卻能感覺出它們是興奮的還是甜蜜的。更喜歡觀察它們在林子里嬉戲、跳來跳去的神情,尤其是它們突然呼朋引伴地飛向遠(yuǎn)方,令我不由得心生羨慕:人要是也能長有翅膀,像小鳥一樣隨心所欲地自由飛翔,該有多好?。?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05/23/qkimagesxuelxuel202404xuel20240408-1-l.jpg"/>

到了夏天,萬物葳蕤起來了,各種蟲子也長大長胖了,大多數(shù)鳥兒繁育了下一代,它們變得比春天更加忙碌,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孩子們覓食。當(dāng)它們的孩子們學(xué)會飛翔后,也會變得自食其力,村莊上空的鳥鳴聲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和高亢起來。

清晨,在嘹亮的雞鳴聲中,鳥兒們也不甘示弱,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仿佛是雄雞昂揚的協(xié)奏曲。一群鳥兒站在樹枝上沐浴著晨曦,等到晨光再升高一點兒,它們就紛紛飛向天空,通常到傍晚才回到村子里夜宿,正可謂“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村莊里繁茂的樹林、鱗次櫛比的房屋,成了鳥兒的家。

2

燕子是一種美麗的候鳥,長著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輕快俊俏的翅膀,一條形似剪刀的尾巴。上古的人稱燕子為玄鳥,玄即黑,從顏色著眼,極為鮮明美妙。天氣乍暖還寒時,燕子已開始從南方飛回蘇北大地了,帶著喜悅的心情,扇動著翅膀,飛越萬水千山。此時是春分節(jié)氣,年年此時燕歸來。

燕子似乎不知疲倦,歇息的時間較少,它一會兒箭一般貼墻飛行,一會兒垂直升空,或翼不振翅不搖地在空中滑翔,那迅疾的黑色掠影一閃而過,當(dāng)人注目追尋時,它已成為空中靈動的音符。燕子于一年中最明媚的春光里穿梭于大自然,飛累了愛在電線上休憩,點綴成一串又一串靈動的音符,似乎正在上演一曲美妙動聽的春之交響;又仿佛是一只看不見的巨手,舞動筆墨,在天大的宣紙上留下神來之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無論遷徙多遠(yuǎn),哪怕隔著千山萬水,也能夠憑借自己特殊的本領(lǐng)返回故鄉(xiāng),仿佛遠(yuǎn)行的游子無論離開故鄉(xiāng)多遠(yuǎn)仍能記得回家的路,它的來去像四季一樣遵循著自然法則。雖為候鳥卻與人們接觸最親密最融洽,也是與人相處時間較長的鳥,更是唯一大方地和人居住在一起的鳥,而且把家安在屋內(nèi)頂端的橫梁上,備受呵護。

“片片仙云來渡水,雙雙燕子共銜泥”。燕子三三兩兩往返穿梭于溝渠、河流的岸邊,銜起細(xì)細(xì)黏黏的泥土,到了房梁上把嘴里的泥巴吐出來,擺放工整有序。就這樣,壘壘停停、停停壘壘,一天天、一口口,慢慢的,一個溫馨的家就竣工了。燕子還會為新家裝修一番,里面鋪上柔軟的羽毛或干草,開始在里面繁衍生息??梢?,搭建一個堅固的窩巢從開始動工到竣工要付出多么艱辛的勞動。新居落成后,不時有同伴來參觀,呢喃細(xì)語說個不停,仿佛親朋好友在為其新居燎鍋底。

當(dāng)新生命在這個溫馨的家里誕生后,成為父母的燕子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我曾多次觀察它們給孩子喂食的情景,尤其是雛燕餓了“嗷嗷”待食時,煞是好看,都張大黃黃的小嘴等著。喂食的方法很獨特,不是蹲坐在巢沿,而是撲棱著翅膀,欲飛又止的樣子,宛如直升機一樣輕搖懸浮在巢前將食物喂入雛燕口中。作為家長的燕子,責(zé)無旁貸肩負(fù)起養(yǎng)育后代的使命,勤勞而充滿柔情的愛讓人感動。于是,誰家的燕子開始筑巢,誰家的燕子育出雛燕,誰家的雛燕開始試飛……就像喜歡談?wù)撎鞖夂颓f稼的收成一樣,燕子們的生活細(xì)節(jié)往往成為農(nóng)人閑暇談?wù)摰脑掝}。孕育之后是養(yǎng)育,養(yǎng)育的同時又孕育。燕子和人一樣,為莫名的、承諾的、未曾承諾的默默踐約,終生履行、付出,在地老天荒中走向生命的歸宿。

3

村莊里沒有人奇怪燕子的到來,昔日王謝堂前的燕子如今已經(jīng)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它愛進哪家進哪家,隨便進出每一家院門,而且沒有征得主人的同意便開始安營扎寨了。這在秦韜玉的《燕子》詩中得到具體體現(xiàn):“不知大廈許棲無,頻已銜泥到座隅。曾與佳人并頭語,幾回拋卻繡工夫?!睂τ谘嘧觼碚f,這是無比的禮遇與榮耀,因為在鳥類當(dāng)中也只有它那么無拘無束。

燕子與人同出入一道門,盡管如此,兩者相安無事,相互體貼,相互信賴,人盡可能給燕子提供方便。有一年,從窩里忽然掉下一只羽翼未豐的小燕子,差點落入貓口,樣子甚是可憐。父親將它小心地放進一只紙盒里,在我的幫助下攀著梯子又把它送回窩里去。在放回過程中,那對老燕子嚇得飛出去,又繞回來,邊哀鳴邊不停地張望,以為要搗毀它們的家,待父親移開梯子后似乎才明白過來,飛到窩里與孩子們相擁著嘰嘰喳喳,仿佛是在安慰受驚的孩子,全家得以團聚顯然都很高興。

在中國古代,燕子被視為吉祥之物?!对娊?jīng)·商頌·玄鳥》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币馑际?,商族是由玄鳥墜卵而生?!冻o·離騷》中也有注解:“玄鳥,燕也?!币彩钦f,玄鳥是燕子。

南宋詩人陸游的著名《燕》詩:“初見梁間牖戶新,銜泥已復(fù)哺雛頻。只愁去遠(yuǎn)歸來晚,不怕飛低打著人?!边€有杜甫的《歸燕》“故巢儻未毀,會傍主人飛”,將小燕子喜愛家園、依戀巢穴和與主人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描繪得淋漓盡致,故在中國畫里,更是不乏燕子的身影。

由此可見,人們對燕子情有獨鐘。燕子寓意著美好、溫暖、和諧與自由,是上蒼給予人類的美麗饋贈,所以燕子長久地存在于人類的文化記憶中。人們打心里熱愛燕子,也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村莊的很多女孩子都叫“燕子”,燕子的身上有著莊稼人最美好的精神寄托。

等到秋涼時,雛燕長大了,燕子夫婦便帶著子女飛走了。來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又有一對燕子飛回舊巢。只是不知道飛回的這對是不是去年的那對,或是它們的子女?不管怎樣,它們的到來都會受到農(nóng)人的歡迎。因為燕子是春的音符,也是春天的使者,更是農(nóng)人的朋友。

4

麻雀是最常見的,也是數(shù)量最多的。它們成群結(jié)隊過著熱鬧的群居生活,好像世世代代就在那里,無需人的供養(yǎng),也不需要上天的恩澤,只要有大片大片的田地,哪怕是寒冬臘月、冰天雪地,照樣頑強地生活著。麻雀的毛色和嗓音都不好,可謂貌不驚人、聲不迷人。由于麻雀很常見,故更加熟悉它們淳樸自然的叫聲了。它們從不刻意注重發(fā)聲技巧,叫聲仿佛從嘴里自然流淌的音符。一只麻雀的時候,它發(fā)出“嘰喳”的叫聲很單調(diào),斷斷續(xù)續(xù),甚至讓人產(chǎn)生幾分憐憫,給人孤單的感覺。更多的時候,還是多只聚集在一起,“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接二連三,鋪天蓋地,如果距離它們較近就會產(chǎn)生震耳欲聾的感覺。它們是精靈一樣的歌者和舞者,在廣闊無垠的天地間歡快地跳躍飛行。它們從不拒絕同類,喜歡三五成群,甚至列成龐大的陣容,飛鳴于冷冽的鄉(xiāng)野云層中,用歌聲和翅膀溫暖著寒冷的蒼穹和大地。

麻雀愛在屋檐下或墻洞筑窩,在它看來,人生活的地方也許是最安全的地方。它與人同一個屋頂遮風(fēng)擋雨,朝夕相見,世代廝守,共享太平,故農(nóng)人親切地稱之為“家雀”。有的麻雀也將窩結(jié)在大樹上,它應(yīng)該是極勤快的雀;也有的把窩結(jié)在草莖間,它應(yīng)該是務(wù)實且低調(diào)的雀。但是,這樣的家都缺乏安全感。

麻雀天性愛動,難得有靜下來的時候,就連在地上走,也不是斯斯文文地邁步,而是雙爪一齊跳,故有“雀躍”一詞。麻雀喜歡成群卻又顯得很自私,常常為一點點食物爭吵,甚至大動干戈;有時又顯得很仁愛,遇見比較多的食物,又會呼朋喚友,叫來大家分享。

麻雀雖小,膽量卻很大。有人認(rèn)為,只要人們一揮手、一聲喝,它們就會“呼啦”一聲飛開了,實則不然,這只能對付年輕的麻雀,老麻雀則是愛理不理,非常淡定,或者只是佯裝害怕,挪挪位置而已,絕不會遠(yuǎn)走高飛。老麻雀深諳人的一些動作是否會對它構(gòu)成威脅,甚至能判斷出人的善意或惡意。每到麥?zhǔn)諘r節(jié),地里往往要放上幾個甚至十幾個稻草人,稻草人多使用棍子呈十字形捆綁起來,頂端帶上一個破舊的帽子,穿上一件破舊的衣衫,或者捆綁上一些破舊塑料布,看上去有點人形,有風(fēng)的時候,就有花花綠綠的衣袖在那里機械地舞動,好像是人在驅(qū)趕前來啄食的鳥兒。其實,這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它們聰明得很。

等到將收割的麥子堆積到麥場的時候,麥垛上常常會聚集一群麻雀,見到人來,就席卷一般地低飛起來,往前幾十米,又落下來。收獲的季節(jié)對于麻雀來說無異于過年,到處都是好吃的食物,自然是興奮不已。這時大都要有人來看著,發(fā)現(xiàn)后揮舞著竹竿子去攆,麻雀這時會機警而迅捷地飛到較遠(yuǎn)認(rèn)為已經(jīng)傷害不到它們的地方駐足張望,小眼睛滴溜溜亂轉(zhuǎn),趁人不備再次光顧。還七嘴八舌地叫著,好像在數(shù)落農(nóng)人的吝嗇。如此反復(fù),跟人捉迷藏,大有“敵進我退,敵退我擾”的勢頭。

麻雀在鄉(xiāng)下最好的朋友應(yīng)該是家雞了吧,因為麻雀幾乎每天都可以沾上雞的光。早晨農(nóng)人起床,通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撒些糧食到院子里喂雞。麻雀的眼睛很尖,比雞的速度還要快,從院子的大樹上呼啦一下全飛下來,開始毫不客氣地猛吃,全然不顧身材要比它們高大數(shù)倍的雞們,對于占了上風(fēng)的麻雀,雞們也似乎顯得很大度,不去與麻雀爭食,不去驅(qū)逐更不會去傷害它們,甚至在外圍撿拾麻雀剩下的糧食吃。等到麻雀們吃飽了,便一個個飛到墻頭上或枝頭上,蓬松著羽毛,曬著暖陽,瞇著雙眼棲息。那一刻,仿佛整個世界都是它們的。

5

麻雀不容易被捉到,偶爾被捉住也主要是嘴饞惹的禍。它們有時也會盲從、輕信,抑或是出于無奈。比如,等到下大雪的時候,麻雀的日子很難過,仿佛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偶爾開口也是那么低調(diào),全然沒有往日快人快語的激情。天冷倒不是大問題,身上有可以膨脹的羽毛,主要困難是很難尋覓到過冬的食物,這時有些人似乎有點乘人之危開始誘捕它。

首先掃出一塊空地來,再撒上一點麥子,接著用筷子般細(xì)長的小棍支起一個直徑約1米的籮筐,木棍下端拴著長長的繩子,另一頭緊緊攥在手中,人遠(yuǎn)遠(yuǎn)地藏在屋門后,目不轉(zhuǎn)睛看著麻雀上鉤,心里期盼著能夠早點成功。不過,它們并不會因看到吃的而莽撞沖過去,而是試探性地進入埋伏圈的邊緣,東瞅瞅西看看,又立刻機警地退出,似乎與人開始了心理較量。此時,人如果沉不住氣,急于求成反而不會捕獲成功,所以要有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zhǔn)備。越是放松心理,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反而很快會上演鳥為食亡的悲劇。

人們會將逮住的麻雀關(guān)在籠子里,或者用繩子將它的一只腿拴住,想作為寵物喂養(yǎng),誰知成年的麻雀“氣性大”,是不可能被馴化的,寧愿死也不會投降。我看到過寧愿餓死,也不肯吃上一粒撒在籠子里糧食的麻雀?!安蛔杂?,毋寧死”的誓言在麻雀身上得到體現(xiàn),我曾被麻雀的這一精神所觸動。

其實,所有鳥兒都應(yīng)該像麻雀學(xué)習(xí),不要過那種飯來張口的依賴生活。被人圈養(yǎng)起來的生活雖然是養(yǎng)尊處優(yōu),同時會失去生存的能力和自由等更多珍貴的東西,一旦有一天它被人拋棄,命運就真的很難說了。因此對于籠子里的鳥來說,它根本無需感恩一直喂養(yǎng)它的人;對于養(yǎng)鳥的人來說,也不要以“是我養(yǎng)活了你”而居功自傲。人類不也同樣如此嗎?!

白居易曾在題為《鳥》的詩中寫道:“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比欢陼r的我們,卻不懂得珍惜鳥兒,總是喜歡探究那些隱藏頗深的鳥巢,尤其是位于屋檐下的麻雀窩。由于個子矮小,只好借助長長的竹梯,幾人一起將竹梯抬至屋檐下,對準(zhǔn)有鳥糞的位置,輕輕架好,躡手躡腳地爬上去,將手試探著伸進雀窩,麻雀在窩里亂作一團,邊嘰嘰喳喳邊撲騰,用手指輕觸幼鳥的喙子,有種癢癢的感覺。它們掙扎著成為我們的“戰(zhàn)利品”。

有次,我掏到一只幼雀,尖嘴嫩黃嫩黃的,身上的羽毛尚未長全,有的部位裸露著皮肉,渾身毛茸茸、熱乎乎的,讓我心生惻隱,于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著,捂在胸前,到家后找了個紙盒,四周開了幾個小孔,再墊上些棉絮,給它安好了新家。剛開始小家伙有些膽怯,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拼命躲避我。過了幾天,見我沒有傷害它的惡意,便逐漸放棄了戒備,慢慢跟我親近起來??粗惶焯扉L大,尖嘴由嫩黃變成淺灰,羽翼漸豐,我由衷的高興。

有一天,我用手將它托起拋向空中,它竟然慢慢飛向枝頭,棲息在那里,張望了一會兒,仿佛在給我告別,而后展翅飛向遠(yuǎn)方。凝望著它漸遠(yuǎn)的身影,心底驀然滋生出些許不舍,更多的還是欣慰,因為我意識到它已具備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是該回歸大自然的時候了。

我有時覺得麻雀也應(yīng)算是一種家禽,棲息于農(nóng)人的屋檐下,守望著農(nóng)人的糧倉,還常常與農(nóng)人捉迷藏,既是“敵人”又是“朋友”,盡管它們與農(nóng)人不遠(yuǎn)不近、若即若離,似乎還沒有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是它們不愿意還是根本就沒打算進入人們的生活?!我也說不清楚。其實稍加留意便會發(fā)現(xiàn),它們進進出出的時候,事先總要在附近的枝頭徘徊片刻,或從窩里伸出半個腦袋觀察片刻,等到確定沒有危險,才放心地出入它們的家。這令我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距離這東西,常常是沒有多少意義的,比方說咱們?nèi)耍行┤司嚯x很近,其實關(guān)系很遠(yuǎn);有些人離得很遠(yuǎn),其實關(guān)系很近,想想的確有些微妙。

6

麻雀家族也經(jīng)歷過磨難和艱辛,人們曾一度想把它趕盡殺絕。盡管如此,麻雀不計前嫌,與人相見泯恩仇,依然跟人親熱,陪伴著農(nóng)人不離不棄,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發(fā)生過,依然不停繁衍后代,每年都有嘴巴淡黃的小麻雀出生。天災(zāi)也好,人禍也罷,依然能夠堅強地活著,只是它們與人類一樣活得似乎越來越累、越來越艱辛,因為隨著環(huán)境的日益變化,它們的生存空間受到較大影響。就拿生活環(huán)境來說吧,原先適于生存的茅草房、磚瓦房逐漸被小樓房所取代,鋼筋混凝土林立,很難再有舒適的家。令我欣慰的是,曾經(jīng)被列為“四害”之一的麻雀,如今已榮登國家保護動物的名單。

麻雀的生命是那么平凡,它們卻用特殊的生活方式活出自我。喜歡自由的它們精神獨立,就像很多自食其力的小人物一般,富貴而閑適的生活不屬于他們……但他們生活得依然很快活。也許麻雀明白,生命最大的補給和滋養(yǎng),就是心里有歡喜。人們雖然不知道它們?yōu)槭裁礆g喜,但從它們的歡喜中可以感悟:活著,就應(yīng)該多些歡喜。

在故鄉(xiāng)諸多的鳥中,唯有麻雀與燕子這兩種鳥是距離農(nóng)人最近的。但它們的禮遇卻不同,人們好像偏心眼,大多喜歡燕子而輕慢麻雀。人們對燕子似乎偏愛有加,甚至身上穿的服裝款式也是仿照燕子的形狀去設(shè)計,還美其名曰“燕尾服”,且只在出席重大活動時穿著。有的西服后面也開個叉,雖然沒有燕子的夸張,卻不失風(fēng)度。其實,麻雀才是生存高手,任憑風(fēng)吹雨打,歷經(jīng)酷暑嚴(yán)寒,依然頑強生活著,整天歡快地唱著歌兒,儼然天生的樂天派;它們吃食不講究,羽色更是樸素,單調(diào)的咖啡色著裝很接近大地色系。

冬日里,我有時看到屋檐下已經(jīng)閑置的燕子窩,再看看在寒風(fēng)中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麻雀,心想,麻雀為何不借來住住呢?大不了等燕子來了再還給它就是了。其實,我的這一想法是幼稚的,這叫非法占有。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不斷豐富,才漸漸悟出些許道理:它們雖同為鳥類,一個是土著,一個是候鳥,生活習(xí)性完全不同,故不能完全融入,甚至是井水不犯河水。麻雀也許會想,燕子的窩再好,也畢竟是別人家的。再往深層次想,麻雀不愿意去占有燕子的窩巢不也彰顯了它的骨氣!這與某些人不也大致相似嗎?!

7

“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我兒時對喜鵲沒有好印象,也許是受這首兒歌內(nèi)容的影響吧。

喜鵲是個頭相對較大的鳥,長著長長的尾巴,飛起來黑白分明的身子優(yōu)雅地在天空滑翔,忽高忽低,如起伏的波浪。喜鵲善良而又孤傲,它不愿意和人生活在一起,即使住在村中,也是把家安在又粗又高的大樹梢上,和人保持著相對較遠(yuǎn)的距離。四五月份,是幼鵲出窩的時節(jié),這時“喳喳喳”的叫聲更是不絕于耳。不經(jīng)意間就會聽到旁邊不遠(yuǎn)的樹枝上有喜鵲撲棱棱的振翅聲,循聲望去,幾只小喜鵲正在樹間練習(xí)飛翔技巧;站在枝頭上的小喜鵲腿還有些顫抖,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尾巴一翹一翹的。大小喜鵲的倩影隨處可見,它們成群結(jié)隊地在天地間翻飛,仿佛村里一道流動的風(fēng)景線。民間有喜鵲報喜的說法,誰家院墻或樹上停歇了喳喳叫的喜鵲,大人們會說:“喜鵲叫,好事到?!奔又澍Q叫聲響亮悅耳,有極好的人緣,因此成了吉祥鳥。

喜鵲的頭和長長的尾羽黑亮亮的如錦緞一般,肩圓潤、腹凈白,如身著一件質(zhì)地上好的坎肩,一對漂亮的翅膀輕輕攏在背上,在陽光下閃著幽蘭的珍珠般光澤,如此扮相真乃上帝的造化。喜鵲轉(zhuǎn)動著黑寶石一樣的眼睛,望望樹下的一切,感覺沒有威脅便昂起頭繼續(xù)忘情地邊歌邊舞,細(xì)長的尾羽擺來擺去,如同舞動的指揮棒。

詩人范成大曾用一句詩“晴色先從喜鵲知,斜陽一抹照天西”來形容喜鵲,意思是,世人皆喜歡晴朗的天氣,認(rèn)為喜鵲是昭示晴朗天氣的使者,它一出現(xiàn),第二天就是晴天了。后來,讀到《禽經(jīng)》方知,喜鵲的不同叫聲,寓意著不同的天氣——“仰鳴則陰,俯鳴則雨,人聞其聲則喜”??梢?,喜鵲仿佛成了天氣預(yù)報的使者,的確是個好兆頭。人們常用“喜上眉梢”“喜鵲鬧梅”等詞語表達喜慶氣氛,真有喜來嗎?也許是心理作用吧,但把喜鵲的叫聲看作是個好兆頭應(yīng)該沒有錯,因為它的名字里就帶著一個“喜”字,喜鵲一叫,喜悅的種子就算落下了。

喜鵲還是傳說中的神鳥。據(jù)說,農(nóng)歷七月七日,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喜鵲首尾相接搭起的鵲橋,讓這對曠古的情人得以在鵲橋上面相依相偎,訴說相思。這一天被稱為“七夕節(jié)”。近年來,又被稱之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

盡管喜鵲的生活離人較遠(yuǎn),有些人還是禁不住去干擾、襲擊它們,或捕捉年幼的孩子或搗毀它們的家。當(dāng)其孩子受到侵害時,它們會奮不顧身地去營救,向侵犯者發(fā)起攻擊——用尖尖的嘴巴啄頭皮,嚇得侵犯者抱頭鼠竄。少年時代,我和小伙伴也曾掏過喜鵲窩。那次,我順著樹干爬到喜鵲窩旁,驚喜地發(fā)現(xiàn)窩里有兩只小家伙,身上只有少許茸毛,眼睛還沒睜開,聽到動靜就張開嘴巴“吱吱”叫著,伸手一摸身子茸茸的暖暖的。見此情景,我有些猶豫,似乎下不得手,正當(dāng)與樹下伙伴商量是否偷走時,突然覓食的老喜鵲回來,發(fā)覺我要傷害它的孩子,便在我的頭頂上盤旋著,焦急地叫著,幾次撲棱著要啄我的頭皮,我有些膽怯,趕緊哧溜滑下樹。由此可見,它們還是很注重親情的,兒歌里所說的應(yīng)該是訛傳吧。

冬日,對于喜鵲這樣的留鳥來說并不好過,在戶外飽受著寒風(fēng)冷雪的侵?jǐn)_,更主要的是沒有了小蟲等食物,可果腹的東西少得可憐,而喜鵲的心情似乎沒有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其歌聲依舊如春秋季嘹亮、喜悅,是為自己的快樂而歌,也是為自己的歌而快樂。其實,只要懷著一顆快樂的心,每一種生活都可以有快樂,只要心存快樂,就覺得處處都有悅耳的歌。這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應(yīng)該值得人類學(xué)習(xí)吧。

8

布谷鳥作為一種候鳥,很難見到它的真容,只是每次循著聲才能看見它矯健的身影在村子上空滑翔而過,人們根本無法與它近距離接觸。盡管如此,它仍是農(nóng)人的朋友。

每年芒種時節(jié),布谷鳥便會不約而至來到我的家鄉(xiāng)。一聽到那親切的“布谷——布谷——”的叫聲,農(nóng)人就像得到久違了的某種命令一般開始忙活起來。

那一聲聲的“布谷”,像是在悠揚的歌唱,親切、委婉而又自然,響徹在莽莽的田野之間,不知它從何處來,也不知飛往何處,通常是只聞其聲,未見其面,偶爾看到的也是它在空中翱翔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視線里,像天使一樣。每次聆聽“布谷”的鳴叫,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在心底徜徉,往往會天馬行空般的想一些心事。布谷鳥只有在這個收獲的季節(jié)才會來到巍然的村莊,偶爾亮開嗓子,也只是那么有限的幾聲,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它還有很多任務(wù)沒有完成一樣,要急著趕往下一個村莊去通知農(nóng)人,想多聆聽幾聲還真得有些奢望。每年初聞布谷鳥鳴時,預(yù)示著麥子已經(jīng)到了收割期。它在鄉(xiāng)野上空的鳴叫時間跨度基本與麥子的收獲期同步,等到夏收夏種的農(nóng)事基本結(jié)束的時候,它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了。

后來我才知道,布谷又名杜鵑。古代詩人寫到布谷卻與一則杜鵑啼血的傳說故事相關(guān),其中以李商隱《錦瑟》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鵑”最為有名。傳說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靈魂化為鳥,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感人肺腑,動人心懷。兒時的我哪里知道布谷啼叫中蘊含的極致哀痛,更不理解“杜鵑啼血猿哀鳴”背后的悲涼心情和凄慘境遇。

所以,我總是對布谷鳥充滿了好奇:“它懂農(nóng)事嗎?懂人話嗎?為什么夏天剛到它就飛來,叫聲好像人喊話——快點收獲!”似乎在提醒農(nóng)人千萬別誤了農(nóng)時。我對此有些不解,為什么它會如此通熟人性?當(dāng)我提出這些疑問時,奶奶告訴我:“布谷鳥通人性,知節(jié)令,是一種神奇的鳥!”

布谷聲聲里,農(nóng)人忙碌著,往往是男女老幼齊上陣,勞作的喜悅溢于言表。此時,如果農(nóng)人聽到有布谷鳥鳴叫著從頭頂飛過,仿佛是勞動的號子,給自己增添了無窮的干勁。調(diào)皮的孩童也會跟著學(xué)叫幾聲,甚至正在拉犁的老黃牛也會“哞哞”地附和上兩三聲,算是向隱藏的悲憫歌唱家作出的一種友善回應(yīng)吧。

如今,種田越來越機械化、科學(xué)化了,牛拉犁、人拉耬、全家老幼齊上陣的耕作方式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昔日繁忙的勞作景象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每到夏忙季節(jié),還是期盼著能夠聽到布谷鳥的鳴叫聲。

猜你喜歡
農(nóng)人喜鵲燕子
喜鵲為什么叫“喜鵲”
好孩子畫報(2022年9期)2022-10-26 07:49:28
你真的認(rèn)識喜鵲嗎
燕子
燕子
喜鵲
喜鵲 “驚魂”
2016農(nóng)人在路上
燕子一家
農(nóng)人碎碎念
營銷界(2015年25期)2015-08-21 07:25:00
農(nóng)人碎碎念
營銷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24
阿克| 田林县| 克山县| 合肥市| 精河县| 合山市| 文水县| 五华县| 策勒县| 高密市| 教育| 朝阳县| 克什克腾旗| 清徐县| 晋中市| 涿州市| 彭阳县| 霍林郭勒市| 平阳县| 余干县| 高安市| 荣成市| 鄂尔多斯市| 芮城县| 拜城县| 禹州市| 昌黎县| 张家界市| 漠河县| 内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姚安县| 正蓝旗| 兰西县| 南召县| 普安县| 连江县| 陈巴尔虎旗| 从化市| 五常市|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