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萍
摘 要:坐臥用具是人們?nèi)粘I畹谋匦杵?,與經(jīng)濟模式和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自20世紀以來,隨著遼代考古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大量坐臥用具遺存的披露為我們深入了解遼代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遼代坐臥用具大多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這一特征也充分展現(xiàn)出遼代多元融匯的社會生活場景以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面貌,彰顯了遼人對華夏技藝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習俗文化的認同,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遼代;坐臥用具;多元特征;文化交融
中圖分類號:K2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4)03-0091-06
坐臥用具是遼人居室用具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他們的經(jīng)濟模式和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自20世紀以來,遼代考古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大量坐臥用具遺存的披露為我們深入了解遼代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本文即以目前已刊布的遼代坐臥用具遺存為基礎(chǔ),通過分類梳理,細致闡述其技藝傳承與習俗文化特征,借此展現(xiàn)遼代多元融匯的社會面貌。
一、遼代坐具遺存概述
目前已知的遼代墓葬及壁畫中出現(xiàn)的遼代坐具遺存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氈毯、草墊等各式坐墊
契丹民族逐水草而居,居住在氈帳之中。普通氈帳活動空間有限,因此契丹人習慣盤腿或是跪坐,故而氈毯成為契丹人最早也是使用頻率較高的坐具。氈毯這類坐具實物尚未被發(fā)現(xiàn),但是在繪畫中常出現(xiàn),如五代時期契丹族畫家胡瓌所作《卓歇圖》,第三部分描繪了契丹貴族宴飲的場面,其中一契丹貴族坐在氈毯之上,捧杯飲酒。此外,文物收藏家王加勛收藏的一幅《契丹宴請宋朝使臣圖》中繪有一契丹官員與一宋朝使臣端坐于氈毯上的畫面。①此外,草墊也是遼代契丹民眾常用的坐具,同氈毯一樣,目前也無實物出土。但《契丹國志》有載,遼人“夏月以布易氈帳,藉草圍棋、雙陸,或深澗張鷹”。②“藉草圍棋”意即“契丹人或是坐在草墊上下圍棋,或是在草原上隨處將野草劃拉倒后,席地而弈”。③此外,遼寧阜新關(guān)山遼墓1號墓出土的圍棋壁畫《對弈圖》中,“畫面為山間松下二人對坐下圍棋,一人居中觀棋。左側(cè)弈者短須、長袍,盤腿坐于一方席上,右手夾棋子欲落。右側(cè)弈者黑帽、長袍,跪坐于一方席上,上身前傾,凝視棋局”。④其中的方席也是一種坐具。
(二)椅子
椅子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種類最多的遼代坐具。遼代的椅子基本是木制,靠背、四足均用粗木卯合,椅面用薄木板鑲?cè)耄勘臣八淖汩g均用橫梁加固。以有靠背而無扶手的靠背椅為主,兼有交椅和胡床。
1.靠背椅。目前可見的遼代靠背椅數(shù)量較多,有實物,也有壁畫所繪。其中實物主要有:
遼寧法庫葉茂臺7號遼墓出土的木椅。該木椅椅面較寬,腿部低矮,搭腦中部向后彎曲成弧形,兩端卷翹,靠背立柱方中帶圓,立柱間有兩條弧形橫棖,前后椅腿間有兩根方形細橫棖,兩前腿間則只有一根粗橫棖。座面中空,座框四周有孔眼,且孔中殘存一些繩段,可以發(fā)現(xiàn)之前椅面上的索條狀編織物已經(jīng)腐朽,但是四周邊框的孔眼還非常清晰。⑤
遼寧朝陽溝門子遼墓出土的木椅。該椅子的用料及材質(zhì)較粗,整體為木制框架結(jié)構(gòu),椅面為40×45厘米,椅面前部是“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使用兩塊木板卯合而成,木板大約厚2厘米,且在左右兩側(cè)各鉆有6個小孔。椅子靠背整體為曲線形設(shè)計,中間有兩根細木條作為立柱,椅腿高25厘米,中間有一橫帶。除了這把實物的木椅以外,在墓中還發(fā)現(xiàn)了配套的雕磚桌椅。在桌子兩邊放置的兩把椅子為框架式結(jié)構(gòu),椅面前部也有“十”字形的騎馬榫結(jié)構(gòu),椅腿中間有一根很粗的橫棖,靠背位置有向后彎曲的立柱。⑥
內(nèi)蒙古翁牛特旗廣德公遼墓出土的木椅。該椅椅面接近方形,并且椅面前部框架處為契丹人常用的“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椅腿較高,在前腿下部加有一根橫棖,椅子靠背偏窄,兩側(cè)立柱的上端都是方中帶圓的設(shè)計,可以明顯看出有用刀削去棱角的痕跡。⑦
內(nèi)蒙古林西縣氈鋪鄉(xiāng)哈什吐村遼墓出土的木椅。這把木椅通高60厘米,其中靠背高31厘米、寬48厘米,椅腿高29厘米,椅面長41.5厘米、寬37厘米。椅子椅面為正方形,椅面前部為“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整體髹紅彩,靠背上部為向后彎曲呈弧形的橫搭腦,靠背立柱中間有兩根同樣弧度的細橫棖,左、右、前三面腿部均有一根橫棖,前部橫棖接近地面。⑧
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婁子店鄉(xiāng)上燒鍋遼墓出土的木椅。這把木椅椅面四框卯合,前后寬39厘米,左右長44厘米,前端左、右各出沿5厘米,為典型的“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整體通高76厘米,搭腦兩端為卷云形設(shè)計。椅子靠背略帶彎曲,中間有一根橫向細木條支撐,椅腿呈方形卷云狀,四腿之間還各有一根細橫棖連接。⑨
內(nèi)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營子遼墓出土的木椅。此椅座面四框卯合,椅面用薄木板,與四框齊平。前端及左、右兩端的鑲框突出,前沿鑲板作桃形雕飾,椅背橫靠作弓背狀,下附加兩根三棱形細橫梁。通高50厘米,座面高22厘米,椅面長35.5厘米、寬36.5厘米。椅子靠背立柱為陰陽榫結(jié)構(gòu),中間有兩根橫棖,搭腦兩端略向后彎曲,椅面前部為明顯的“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但是前端出頭部分做了抹圓處理,更適合人的坐姿。⑩
內(nèi)蒙古赤峰市老府鎮(zhèn)大窩鋪遼墓出土的兩把椅子。這兩把椅子整體是較為粗獷的框架結(jié)構(gòu),椅面前部框架處都采用“十”字形榫卯結(jié)構(gòu)。兩把椅子距離桌面較遠,且一高一低,椅子的靠背部位也較直,椅腿之間的橫棖與椅腿一樣粗。11
其中壁畫所見遼代椅子主要有:
內(nèi)蒙古赤峰市寶山遼墓壁畫所繪椅子。該墓室北壁繪有《主室陳設(shè)圖》,圖中出現(xiàn)一把椅子。該椅造型精巧、風格華麗,有著高大的椅背和卷曲的搭腦,椅腿粗矮,在椅面四角和椅腿處有金屬構(gòu)件,整張椅子髹滿黑漆,由搭腦直至椅面鋪滿紅藍彩紋的織物,整張椅子凸顯出厚重的敦實感。在M2墓石房北壁上繪有《貴妃教鸚鵡寫經(jīng)圖》,在壁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貴妃坐的是一把有黑色金屬構(gòu)件的高座面靠背椅。這把椅子的框架結(jié)構(gòu)流暢,椅腿細長,底部嵌有金屬方足,椅腿之間有細長的橫棖,靠背寬大,頂部兩端有卷曲的搭腦,搭腦上有布。12
北京大興區(qū)青云店遼墓壁畫所繪椅子。該墓1號墓壁畫中有磚砌的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椅子面高40厘米、寬45厘米,通高62厘米,背略曲,椅子凸出墻壁4厘米。在2號遼墓壁畫中還有兩把高椅與一張高桌配套使用的雕磚形象,椅子寬38厘米、高70厘米。兩把椅子形狀相同,為框架式結(jié)構(gòu),椅腿為方形且腿間有兩根較細的橫棖,用料材質(zhì)較粗,靠背是前直后彎的樣式。13
內(nèi)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zhèn)羊山1號遼墓壁畫所繪椅子。該墓東壁壁畫中,墓主人坐在一把磚砌半浮雕的黑色椅子上。此椅通體髹滿黑漆,靠背立柱上下用材一樣粗細,材質(zhì)用料較粗,椅腿不用金屬構(gòu)件,且搭腦部位略向后傾斜。14
2.交椅。內(nèi)蒙古哲里木盟(今通遼市)庫倫6號墓甬道南壁壁畫中描繪的交椅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較早的遼代交椅形象之一。此椅整體為紅色,間有黑格,椅腿為交叉式,椅座由一塊平板組成,搭腦為曲形搭腦,并且在搭腦兩端雕刻有瑞獸螭頭的紋飾,掛有流蘇。15庫倫1號遼墓的壁畫中也繪有交椅,但因剝落嚴重,已經(jīng)看不出太多的細節(jié)。從整體形制上看,這把椅子的整體顏色深淺相間,椅面由一塊木板制作而成,椅子靠背和椅腿由兩根細木條組成,這樣的交椅樣式需要技術(shù)精巧純熟的工匠才能制成。16
3.胡床。亦稱“交床”“交杌”,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可折疊,原本流行于西亞。保持了游牧經(jīng)濟生產(chǎn)模式的契丹人,為了遷徙的便利,需要將使用的部分家具及日常用品通過折疊縮小其體積,以便于攜帶,這種方便折疊的胡床頗受遼人的青睞。這種類型的椅子使用頻率較高,結(jié)構(gòu)也更加復(fù)雜,加上了靠背、腳踏,在造型和功能上已具備椅子的特性,其舒適度進一步提高。如遼寧阜新遼蕭和墓墓室南壁繪制的漢人出行圖中,有一人身著青袍,右肩扛一胡床,右手把住扶手。該胡床靠背兩端頂部向后彎曲卷翹,設(shè)計風格獨特,帶有明顯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17
(三)凳子
凳類的坐具在契丹人的生活中也比較普遍。目前在遼墓中所見的凳子種類,主要有方凳、圓凳、方形腳踏凳等。如內(nèi)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羊山1號墓西壁的烹飪宴飲圖共繪有7名男子,人物分為上下兩組。下組中右側(cè)有一人半側(cè)身向外端坐于小方凳上。方凳為框架式結(jié)構(gòu),呈角狀腿樣式,寬厚笨重。2號墓的西壁繪有3名男性的“烹飪圖”,左數(shù)第一人半側(cè)身向內(nèi)端坐于一個深紅色的圓凳之上。此凳為框架式結(jié)構(gòu),坐面呈圓形,腿足有橫棖,為外翻腿。3號墓西壁的“烹飪圖”中共繪有4人,左數(shù)第一人半側(cè)身向內(nèi)端坐于圓凳上。此凳同樣為框架式結(jié)構(gòu),座面為圓形,可垂足而坐,腿足為橫棖、條牙結(jié)構(gòu),為內(nèi)翻腿,凳子為紅色,上加淺綠色厚墊。墓葬東壁同樣有一人身穿黑色長袍坐在圓凳上,此圓凳腿足為外翻腿。18敖漢旗下灣子1號墓壁畫還出現(xiàn)了腳踏的小矮凳,即踏凳,是中原唐、五代時期以來常用的樣式。
(四)扁鼓
遼代有一類比較特殊的坐具,即扁鼓。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出使遼朝的宋人晁迥記載:“長泊多鵝鴨,戎主射獵,飲帳下騎,擊扁鼓繞泊,驚鵝鴨飛起,乃縱海東青擊之,或親射焉。戎人皆佩金玉錐,號殺鵝殺鴨錐。每初殺獲,即拔毛插之,以鼓為坐,遂縱飲,最以此為樂?!?9這種用于敲擊驚鵝兼作坐具的扁鼓的實物,在遼寧法庫葉茂臺M7曾有出土。實物為有柄的漆木鼓,皮面已朽,鼓圈的表面一周浮雕四條紅色行龍。敖漢旗喇嘛溝墓西壁“備獵圖”內(nèi)數(shù)第一人腰右?guī)蠏煲稽S色扁鼓。據(jù)考證,“野外縱飲時,可以坐著這種扁鼓”。20此外,彭善國也認為:“浩特花M1、康營子墓侍者所手提或懷抱之物,也應(yīng)是扁鼓?!?1
二、遼代臥具遺存概述
(一)床榻
關(guān)于遼代床榻的記載,文獻史料中并不多見,但從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在遼朝時期契丹人應(yīng)該有了使用床榻的習慣。如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婁子店鄉(xiāng)上燒鍋遼墓出土的木床,是目前發(fā)現(xiàn)比較完整的遼床實物之一。該床制作十分簡單,床座為前后各三條腿的樣式,床面橫帶上鋪木板,簡單的欄桿和立柱,上面圍上一圈欄板。再如內(nèi)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營子遼墓出土的木床,整體形制與中原五代及宋式木榻相似,長210—240厘米,寬120厘米,通高60—80厘米,底座高約30厘米,由床座和床面組成,床面的三面設(shè)有欄桿,床座內(nèi)縮,床沿下鑲有8個桃形裝飾圖案。同樣,吐爾基山遼墓出土的彩繪木棺床更精美別致,床為彩繪須彌座狀,由8層組成,長256厘米,寬148厘米,通高107厘米,上有鏤空的欄桿,欄桿上有6只鎏金銅獅子。此木棺床具有中原五代、宋朝欄桿床的基本風格,這也表明遼朝床榻觀念的發(fā)展與流行狀況。
(二)鋪蓋
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契丹人氈帳內(nèi)或是床榻上的鋪蓋多以動物的毛皮為材料,較為厚重,既能防潮還可以保暖。隨著對外交流以及經(jīng)濟貿(mào)易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桑蠶絲、棉絮等也成為制作鋪蓋的材料。桑蠶絲織成的絲織品柔軟絲滑,棉絮保暖又輕盈,都深受遼朝民眾喜愛。還有植物編織的鋪蓋,如在遼寧省北票市泉巨涌遼墓墓室的柏木小帳中,內(nèi)底不僅鋪有葦席,葦席之上還鋪置了厚5厘米的棕櫚纖維。22席,《說文·巾部》中釋為“籍”,是古人鋪設(shè)在地面與身體之間用來藉身的用具。用蘆葦編織的葦席,具有隔潮、壓塵的作用。棕櫚是南方地區(qū)常綠的喬木,棕櫚纖維具有耐潮、防潮的特點,直至現(xiàn)在仍然是制作床品的常見原材料。遼朝地處北方,南方地區(qū)的棕櫚的出現(xiàn),充分反映了此一時期南北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頻繁。
(三)枕具
遼代流行瓷枕,主要用于夏季消暑解困。典型實物如1983年內(nèi)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爾燈蘇木遼墓出土的臥獅白瓷枕和黃釉菊花瓷枕等。黃釉菊花瓷枕造型講究,整體呈倒梯形。枕面為弓形,四角上翹,枕前后面倒梯形邊框內(nèi)各有兩朵浮雕的菊花,兩面的紋飾形狀相同,周邊空白處用纏枝紋補白,枕兩側(cè)倒梯形邊框內(nèi)各有一朵浮雕菊花,周邊空白處纏枝紋補空。枕一端有小圓通氣孔,除枕底部外,其他部分均施黃釉,釉層均勻透亮,外觀秀美大方。枕面長17.8厘米、寬12.9厘米,底長10.4厘米、寬8.7厘米,通高10.1厘米。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也曾出土有一對制作精美的金花銀枕,其形制帶有明顯的游牧民族特色。
三、遼代坐臥相關(guān)用具遺存概述
(一)桌子
早期契丹人的桌子以低矮為主,后來桌子的樣式越來越多。按照形制、材質(zhì)和用途,契丹人使用的桌子可分為矮桌、高桌、方桌、長方形桌、條桌、圓桌以及餐桌、酒桌、茶桌、供桌與木桌、石桌等。較低矮的桌子,體積小,節(jié)省空間,易于擺放,方便挪移,不僅適用于室內(nèi),也適用于室外,是契丹人日常生活中實用的家具。如寶山遼墓壁畫中的矮桌以及敖漢旗七家1號遼墓壁畫的長木桌,都是矮桌系列中的一種。敖漢旗下灣子1號遼墓壁畫中裝飾有幃布的方形桌子,應(yīng)為一張高桌。桌上擺放盤子、筷子和酒杯等,應(yīng)屬餐桌無疑。在敖漢旗下灣子5號遼墓壁畫中,也有一張木桌,桌面呈正方形,云板腿,沿下鑲曲齒狀邊牙,角加黃色包邊,也有餐桌的基本特征。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類似現(xiàn)代炕桌的小桌子,如解放營子遼墓出土的小木桌,長方形,四框卯合,邊緣起小凸棱,桌面用兩塊薄木板鑲嵌,以竹釘固定于橫梁上,四足為云板狀。
桌子一般是與椅子搭配使用的,遼代也不例外。遼代桌椅的組合方式,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考古資料中也有體現(xiàn)。如北京大興區(qū)青云店遼墓的雕磚桌椅圖,椅子前面有一張長方形高桌,桌面高60厘米,面50厘米,框架結(jié)構(gòu),無牙板,雙橫棖。這是一套桌椅的搭配組合方式。赤峰市大窩鋪遼墓的磚砌桌椅圖,則是兩把椅子與一張桌子的組合,一高二低,整體比例勻稱,桌腿間有橫棖。
(二)衣柜、衣架、箱櫥、書案等
與坐、臥具相關(guān)的用具還有衣柜、衣架、箱櫥、書案等。遼寧朝陽市木頭城子出土的遼代壁畫墓中,有一幅“家居圖”。畫面中,右上角為臥室,床幔上掛有衣褲;左上角繪書案,案前坐一人,書案前方又置一方桌,桌上放有玉帶、官冕、元寶等物,桌下有一個木箱;旁側(cè)還有身著官服的侍者,稍遠處還有玩耍的孩童。畫幅的上端是屋檐、云朵與飛鶴。23畫幅表現(xiàn)的無非是公干完畢、居家讀書的生活氛圍,既有代表高貴身份的官服與侍仆,也有代表富足氣象的元寶與箱籠,還有代表家居氛圍的孩童與書案等,從中可以一窺遼代用具情況。
四、遼代坐臥用具的多元化特征
首先,制作工藝的多元化。遼代坐臥用具在制作工藝上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以遼代桌椅的制作為例。遼代木椅在椅面框架前部的左右兩端使用“十”字形騎馬榫式的制作工藝較為普遍。騎馬榫在中國古代木構(gòu)建筑中是常見的榫卯方式之一,與帶有濃厚草原氣息的契丹家具相關(guān)聯(lián),如遼寧朝陽市溝門子遼墓中出土的木椅椅面的“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清晰可見,凸出邊框外沿4—5厘米,棱角分明,并且呈長方形橫截面。廣德公遼墓中出土的椅子,同樣也采用了“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榫頭被刀削后修飾成棱形,值得注意的是在椅面前端左右兩邊都有很小的方形,這應(yīng)該是椅腿的榫頭穿透椅面所形成的。與溝門子遼墓中椅子上的騎馬榫結(jié)構(gòu)相比,廣德公遼墓中椅子上的“十”字形騎馬榫的榫頭有了一些修飾,不再是棱角分明的直線形,增添了一些美感。再如內(nèi)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婁子店鄉(xiāng)上燒鍋遼墓出土的木椅椅面前端也呈“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在交叉處也露出形狀細小的方形樣式的椅腿直榫橫截面,與廣德公遼墓椅子上的騎馬榫同屬一類。河北廊坊市安次區(qū)西永豐遼墓出土的兩把木椅更具代表性。其中一把椅子椅面前端左右兩側(cè)有明顯的“十”字形騎馬榫樣式,另一把椅子椅面前端左右兩側(cè)為成熟的“八”字形格角榫。24這種“八”字形格角榫在內(nèi)蒙古赤峰市寶山遼墓《貴妃教鸚鵡寫經(jīng)圖》壁畫中的桌子制作工藝中就有發(fā)現(xiàn)。格角榫多見于漢式家具。出土于同一墓葬的兩把椅子既有契丹民族的元素,又有漢民族的風格,這表明遼代的椅子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礎(chǔ)上,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工藝技術(shù)。遼朝時期頻繁出現(xiàn)在坐臥用具上的“十”字形騎馬榫結(jié)構(gòu),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其樣式也發(fā)生著改變,從簡約粗獷到細膩多樣,直至后期逐步與漢式風格的椅子接軌,呈現(xiàn)出獨有的民族融合特征。這也表明,契丹民族承唐及五代木器的制作工藝,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與北宋等政權(quán)的交往,逐漸受到宋朝制作技藝的深刻影響,早期的厚重敦實,裝飾簡約,后期的經(jīng)過不斷學習改良,制作技藝更加成熟、精細,花樣紋飾的設(shè)計以及制作技術(shù)等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
其次,坐臥用具形制的多元化。遼朝早期,受契丹人席地而坐的方式或者居住的帳室相對低矮的影響,有些用具如桌椅的腿較矮,坐在椅子上面人需要將腳向前斜伸,因此,坐臥用具,尤其是坐具,形制低矮,線條粗獷,結(jié)構(gòu)框架簡單且裝飾樸素。隨著生活方式的改進以及對外交流的增多,桌椅也逐漸演變?yōu)橄蚋甙l(fā)展,椅腿細長,造型精巧豐富,框架流暢的家具樣式。
最后,裝飾風格的多元化。遼代坐臥用具的裝飾風格比較多元。內(nèi)蒙古庫倫旗6號遼墓壁畫繪畫的交椅,其工藝受中原晚唐制作技術(shù)的影響,同時在椅子靠背兩端飾螭頭、掛流蘇的樣式也是受晚唐或五代時期北方交椅形制的影響所形成的。到遼中期,內(nèi)蒙古赤峰市上燒鍋遼墓中椅子的四個椅腿和靠背搭腦兩端均呈卷云狀,加強了漢式風格和佛教家具的特點。椅腿外翻呈卷云狀的家具可追溯到戰(zhàn)國至漢代的一些憑幾,類似的外翻卷云腿足,在宋代圈椅、花幾和西夏佛教壁畫中均有所出現(xiàn),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東西方家具樣式的影響。如遼椅的椅腿分為牙條、壺門等結(jié)構(gòu)件以及直腿、斜腿、外翻腿等樣式。在內(nèi)蒙古赤峰市寶山遼墓契丹貴族墓室壁畫中,已發(fā)現(xiàn)在腿部和椅面角部包金的椅子圖像,顯示出奢華的風格。寶山遼墓《主室東設(shè)圖》中的椅子圖像,通體為黑色,腿部和椅面轉(zhuǎn)角部位貼有金箔。這種通體黑色和帶有金箔裝飾的家具風格,在中亞和埃及的古代家具中較為多見。古代中亞和埃及有使用黃金包裹家具、面具和樂器等的傳統(tǒng)。公元10—12世紀草原絲綢之路繁榮,遼朝核心地區(qū)正處于草原絲綢之路的東端,有遼一代,官方十分重視對草原絲綢之路的開發(fā)與保護。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發(fā)展相對成熟的高坐具經(jīng)由草原絲綢之路傳入東方,遼人很可能受到了來自西亞和中亞家具設(shè)計風格的影響。該墓《貴妃教鸚鵡寫經(jīng)圖》中的另一把椅子,在靠背上的搭腦兩端有著卷翹的造型,為典型的漢式風格,但搭腦上又存留包金的痕跡,說明遼代坐臥用具已顯現(xiàn)出多元化風格,主要是以草原游牧風格和漢式風格為主,有部分家具融入了源自西亞和中亞的裝飾元素。
結(jié)語
10—13世紀契丹民族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建立遼政權(quán),強盛時期疆域幅員萬里,其境內(nèi)民族眾多。遼朝統(tǒng)治者在上承本地區(qū)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同時,與周邊民族保持頻繁的交往交流,對內(nèi)采取因俗而治的策略,各民族交融共生,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發(fā)展,并逐漸形成了多元融匯的社會文化面貌。這一點從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居室用具中即可管窺一見。早期契丹人大都以“車帳為家”,居住在穹廬中,過著“隨陽遷徙,歲無寧居”的生活。伴隨著遼政權(quán)的建立,在南北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社會背景之下,遼政權(quán)統(tǒng)治范圍內(nèi)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深,契丹人的居室用具也發(fā)生了變化。這些居室用具作為各民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質(zhì)載體,直觀地反映出在北方少數(shù)民族與中原漢族的不斷交流碰撞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遼境內(nèi)契丹族、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多元融匯、兼收并蓄的遼文化以及遼代社會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面貌,彰顯了遼人對華夏技藝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習俗文化的認同,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體現(xiàn)。
——————————
注 釋:
①陳秉義.從音樂圖像學看契丹——遼時期的音樂文化交流[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7(04):3.
②葉隆禮.契丹國志(卷23)[M].北京:中華書局,2014:253.
③④陳曉敏.遼代圍棋運動鉤沉[J].北京文博文叢,2021(01):29,31.
⑤遼寧省博物館發(fā)掘,遼寧鐵嶺地區(qū)文物組發(fā)掘小組.法庫葉茂臺遼墓記略[J].文物,1975(12):26-36.
⑥李大鈞.朝陽溝門子遼墓清理簡報[J].遼海文物學刊,1997(01):34-36.
⑦項春松.內(nèi)蒙古翁牛特旗遼代廣德公墓[J].文物,1979(06):41-44.
⑧曾分良.從椅子看遼代家具風格的多元化[J].北方文物,2010(02):49.
⑨項春松.上燒鍋遼墓群[J].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1982(02):60.
⑩項春松.內(nèi)蒙古解放營子遼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79(04):330-391.
11項春松.赤峰市郊區(qū)發(fā)現(xiàn)的遼墓[J].北方文物,1991(03):33-49.
12齊曉光,蓋志勇,叢艷雙.內(nèi)蒙古赤峰寶山遼壁畫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98(01):103.
13王清林,朱志剛,李華,周宇,王燕玲.北京大興區(qū)青云店遼墓[J].考古,2004(02):18-25+99-101.
1418敖漢旗博物館.敖漢旗羊山1—3號遼墓清理簡報[J].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1999(01):1-43.
15哲里木盟博物館,內(nèi)蒙古文物工作隊.庫倫旗第五、六號遼墓[J].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1982(02):43.
16吉林省博物館,哲里木盟文化局.吉林哲里木盟庫倫旗一號遼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73(08):2-18.
17萬雄飛,郭天剛,海勇.阜新遼蕭和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05(01):33-50.
19趙永春輯注.奉使遼金行程錄(增訂本)[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7:28.
20敖漢旗喇嘛溝遼代壁畫墓[J].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1999(01):96.
2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編.邊疆考古研究(第3輯)[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34.
22張洪波,李智.北票泉巨涌遼墓發(fā)掘簡報[J].遼海文物學刊,1990(02):24.
23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陽縣文物管理所.遼寧朝陽木頭城子遼代壁畫墓[J].北方文物,1995(02):34.
24曾分良.遼代椅子上十字形騎馬榫的特征演變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21(12):24-27.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Communication and Blending: the Social Life of Liao Dynasty Revealed by the Remains of Sitting and Sleeping Utensils
QI Jian-ping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Sitting and sleeping utensils are the necessities of People's Daily life, and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ic mode and custom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great progress of Khitan archaeological work, the disclosure of a large number of sitting and sleeping utensils has provided us with rich materials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life of Liao Dynasty. Most of the sitting and sleeping utensils of the Liao Dynast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which also fully shows the diverse social life scenes of the Liao Dynasty and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multi-ethnic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demonstrating the Liao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skills and customs and culture, and is a vivid embodiment of the multi-ethnic integration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eople.
Keywords: Liao Dynasty; Sitting and Sleeping Utensils; Multiple Features; Cultural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