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崔巒先生指出,小學生學習文言文只是握握手、碰碰面、認識認識的“語言接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觸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內(nèi)驅(qū)動力。筆者以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為例,探索如何以“語言接觸”的方式打開文言文教學的視窗。
小學階段文言文學習從三年級開始的“跟讀”起步,配合講述課文故事,一路走到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朗讀文言文和講述文言文課文故事的能力。這是教師在《伯牙鼓琴》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學習基礎,加上《伯牙鼓琴》的故事流傳甚廣,學生已經(jīng)從其他途徑獲知故事的大意。因此,教師在進行課文題目教學后,第一項教學內(nèi)容可以直接讓學生說說課文的故事。這樣安排的目的,一方面激活了與課文有關(guān)的教學資源,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復述中對故事人物形成初步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學生口頭講述課文故事以后,再進入課文朗讀中,教師可以不提出任何問題進行引導,只讓學生努力地去讀就可以了。學生朗讀課文,經(jīng)歷了與課文中的文言文詞句“握握手”“碰碰面”,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說說課文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以此引導學生體會“破琴絕弦”這種不同尋常的舉動中蘊含的文化意蘊。
通感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zhuǎn)移,將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zhuǎn)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手法。在《伯牙鼓琴》中,琴聲本來只是聽覺表達的對象,但在鐘子期的欣賞中,出現(xiàn)了視覺形象,如“巍巍乎若太山”,在像太山一樣高峻中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又如“湯湯乎若流水”,在像流水一樣浩蕩中呈現(xiàn)出的是一種動態(tài)的視覺形象。學生練習讀這樣具有通感表達的語言,教師可以采用配樂誦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在語言接觸中對接適宜的形象感,讀出人物沉醉在優(yōu)美旋律中的感覺。在后面的故事“破琴絕弦”這一關(guān)鍵情節(jié)的朗讀中,教師可以借助通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想象:伯牙拿起自己最心愛的琴,那么摔下去時,你會聽到什么?你會看到怎樣的情形?“破琴絕弦”只有四個字,可是字字有千斤重,它把最動人的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讀“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這個句子,學生可以借助想象,完成視覺與聽覺、聽覺與觸覺等的互相溝通,或讀出抽泣,或讀出沉默,或讀出傷心欲絕。
所謂移情是指將人的主觀感情移到客觀事物上,形成人與物一體的感覺。在《伯牙鼓琴》的誦讀中,教師可以采用人稱置換的策略,進行移情誦讀,實現(xiàn)語言接觸的教學效果。首先是把文中的伯牙換成“我”去讀,或者把鐘子期換成“我”去讀,這樣以第一人稱的口氣讀,好像在與遠方的知音說著悄悄話。其次是把文中的兩個人物分為“我”與“你”,這樣讀起來像是在現(xiàn)場對話中互訴衷腸,顯得情真意切。再次還可以把文中的兩個人物全部換成“我”,都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在說話,這樣讀出來就好像是自己對自己在輕輕地訴說。以上誦讀活動中的人稱置換,目的就是讓學生在一次次誦讀中產(chǎn)生情感的真切體驗,使文本語言中內(nèi)含的情感得以體現(xiàn)出來,釋放出感人至深的力量。
文言文教學必須直面的問題是古漢字知識教學。在每篇文言文課文中,學生都需要理解一些文言文詞句,否則了解文本內(nèi)容和講述課文故事都無法完成。學生理解文言文詞句,以課文注釋為主,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去闡釋,初步了解課文詞句大意即可,不需要進行字字落實和翻譯句子意思的訓練。學習《伯牙鼓琴》,學生需要適度闡釋的內(nèi)容,一是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斷句與意思理解;二是文中古今意思有不同的詞語,比如“鼓琴”的“鼓”,“志在”的“志”,“必得之”的“得”;三是鼓琴與聽琴之間形成的知音文化意象。
總之,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出發(fā),指導學生在“語言接觸”中加深對文言文的印象,對文言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