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 陳喜貝 龍君
[摘要]本文通過對不同時代譯者對毛澤東詩詞翻譯的不同英譯本進行比較研究,不同譯者風格中哲學、科學和語言三方面觀照下感受《沁園春.雪》英譯本其各自專美,于比較中以探其美。
[關(guān)鍵詞]英譯本;比較研究;美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61
引言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wù)院辦公廳印發(fā)《關(guān)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指審美教育、情操和心靈教育,還提出要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倡要讓美育滲透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筆者思考如何能幫助學生學欣賞經(jīng)典譯本之“美”,以探譯文之“妙”,思譯文“美”之源,得文化內(nèi)涵之“美”。
我國著名美學家胡經(jīng)之在《比較詩學和比較美學》中曾指出:“文學藝術(shù)是人類審美活動的一種集合形式,所以研究美學就必須要研究文學藝術(shù)的審美規(guī)律?!比毡局容^文學學者野上本一朗在《比較文學論要》中指出:“應(yīng)存在著對同一作品的兩種以上翻譯的對比研究?!币陨蠟楸菊撐奶峁┝死碚撆c方法相結(jié)合的線索。
毛澤東有多種鮮為人知的身份,其中一個就是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時代的偉大詩人,作為譯者要了解詩作背景的同時,更要深刻認識毛澤東詩詞的美,才能翻譯出其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真味。我國很多偉大的語言學家翻譯家在毛澤東詩詞英譯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如許淵沖、辜正坤、趙甄陶、黃龍、李正栓等;還有國外版翻譯版,如張純厚與美國人合編翻譯的版本。
一、譯本之美的形成
很多翻譯家對翻譯理論各有千秋,都為翻譯之美做出了重大貢獻。以翻譯家許淵沖為例,在《翻譯的藝術(shù)》一書里提到三美論:音美、形美和意美(1979:2)的翻譯藝術(shù),這個翻譯方法在他的論文《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論》中有詳盡論述和證明?!叭勒摗币矠楸疚拿珴蓶|詩詞“英譯”對比賞析奠定了理念基礎(chǔ)和提供了賞析英譯詩歌美的路徑。
張智中在《毛澤東詩詞英譯比較研究》中對抒懷詩與簡單抒情詩的區(qū)別做了詳盡陳述,并強調(diào)兩點:一是抒懷詩有行為和事件依托,有景物和心境感通,并非單純抒情;二是抒懷詩占有突出位置,包括詩歌復雜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心境。在此研究中,張智中提及毛澤東的唱和詩和詠懷詩是直接涉及政治主題,其中寫景和狀物也主要服從于此主題,而關(guān)于人物評價和歷史認識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較早涉及歷史人物而且對眾多人物加以評價的詩篇,應(yīng)是寫于1936年2月的《沁園春.雪》,集人文、歷史與抒懷于一體。上闋起興是雪景,毛澤東作為一個南方人,歷盡長征千難萬苦初到陜北,看見如此壯美遼闊的雪景心生感動,借用景物的美麗抒發(fā)內(nèi)心豪情。這首詩不僅用“略輸文釆”評價了秦始皇、漢武帝,用“稍遜風騷”批評了唐太宗、宋太祖,而且用“只識彎弓射大雕”譏諷成吉思汗。張智中強調(diào)這固然是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卻不是對于歷史人物的全面評價,也并非寫詩的任務(wù);詩中言之所及仍以抒情為主或者言志為要,即便是對人物的品評也只是大略地和有情感地表達思想而已。
鑒于《沁園春.雪》中文詩歌本身的特點,筆者欲從語言、文體和藝術(shù)性三方面探尋該詩英譯之美和文化內(nèi)涵:
(一)語言之美
譯詩,是可利用詩行尾韻(end rhyme)、內(nèi)韻(internal rhyme)、頭韻(alliteration)和諧韻(assonance)等修辭手法來增進譯詩的美,使譯詩節(jié)奏響亮。如辜正坤對這首詩的譯文,found,、ground和bound,wall和all,down和gone,dance、bounce和once,bright和sight,endowed和bowed,Han和man,time和prime,men和ken,都押尾韻;Like…dance,like…bounce,詩詞首尾元音也互相押頭韻和尾韻,讓人感受到詩詞的音美,也讓學生體會翻譯中可以不失詩詞的押韻美,英譯中同樣保留了這種音美。在中國大陸占有主導位置的韻體翻譯中,雙行押韻已經(jīng)成為一種模式,辜正坤的譯文也是韻體,而且在押韻的方式上,基本上也是雙行押韻。
(二)哲學之美
1.“相對論”---科學之美
本文當中所談到的相對論(英語:Theory of relativity),傾向于廣義概念下文學中出現(xiàn)的跨時空翻譯。原譯文材料在任何參考系下都是恒定不變的,用不同空間時間和背景下語言可以表述為英語在時空中聚焦中文譯文。江澤民曾指出中國的古典詩詞意存高遠,包含很多哲理,其根源就在于它能夠使“詩學和科學”有了某種程度的“結(jié)合”的結(jié)果。
一首《沁園春.雪》,翻譯作品的作者們在不同時空、不同科學和哲學背景下與原作者毛澤東通過譯本有了時空交叉的撞擊,產(chǎn)生不同的美的感受。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這兩句為例,感受三個譯本作品對此描述,各有其美。
With so much beauty is the land endowed, So many heroes thus in homage bowed.(辜正坤譯)
Rivers and mountains so beautiful, Heroes compete In bowing humbly before them.(聶華苓 Hua-ling Nieh Engle,保羅.恩格爾 Paul Engle譯)
Our mother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vie to pay her their duty.(許淵沖譯)
毛澤東的詩歌本身“使詩學和科學完全結(jié)合的理想變成了現(xiàn)實”,而各位名家的譯本更是讓科學之美熠熠生輝。
2.“物性.人性”---哲學之美
毛澤東是革命家、文學家和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所以詩詞作品就具有物性和人性之美的結(jié)合。譯者在翻譯的時候?qū)τ谶@一方面的審美也是各不相同,各專其美。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系統(tǒng)理論中的科學方法與哲學問題》中提到,文學藝術(shù)是最高的臺階,是表達哲理的是陳述世界觀的,詩詞就是如此。所以,詩詞不僅具有哲理美,而且是作為“最高的臺階”。這種“哲理”的表達、“世界觀”的陳述,必須用“詩”來說理,否則便無哲理美可言,正如別林斯基所說:“詩歌的抽象概念體現(xiàn)在生動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滲透形象,如同亮光滲透多面體的水晶一樣,哲理只有以情為觸發(fā)點和原動力,挾持著詩人內(nèi)心強烈深沉的感情沖涌而來,并使之溶化于詩歌形象的肌體之中,詩才能產(chǎn)生哲理美的強大的藝術(shù)魅力。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提出,“一切客觀世界的辯證法運動都能夠通過人的認識反映出來”,他的詩詞也正是以科學的藝術(shù)辯證法思想為依據(jù),揭示了形象思維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以《沁園春.雪》原文和譯文對比為例,感受從景物描寫到人的豪情,人性向上的光輝,最后兩句“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恰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
For truly great men, One should look within this ages ken.(辜正坤譯)
All are gone.For heroes, now is the time.(聶華苓 Hua-ling Nieh Engle,保羅.恩格爾Paul Engle譯)
Brilliant heroes are those, Whom we well see today?。ㄔS淵沖譯)
二、結(jié)語
毛澤東詩詞作為中國文學的珍貴遺產(chǎn),在不同的時代經(jīng)過不同翻譯者之手,呈現(xiàn)出多樣而豐富的面貌。對于這些詩歌的翻譯,不同的譯者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文化背景和文學理解等方面的差異,產(chǎn)生了各異的譯文,體現(xiàn)了多元的翻譯理念和風格。
首先,不同時代的譯者對毛澤東詩詞的解讀和翻譯存在差異。隨著社會變遷和文學理念的演變,早期的翻譯可能更注重政治性和革命性,而近年來的翻譯則可能更傾向于從文學藝術(shù)的角度出發(fā)、注重表達詩歌的內(nèi)在情感和思想。
其次,不同譯者的風格中都離不開對毛澤東詩歌本身在哲學、科學和語言三方面的內(nèi)涵的思考。毛澤東的詩歌深刻地融合了哲學、科學和語言等多個層面的內(nèi)涵,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要對這些方面進行深入思考,有些譯者可能更注重對哲學思想的準確表達,有些譯者則可能更關(guān)注科學性的表達,還有些譯者可能會更注重對語言的藝術(shù)性處理。而在英譯本中,各自呈現(xiàn)出專美,這體現(xiàn)在對毛澤東詩歌的獨特詮釋和個性化的翻譯上,一些譯者可能通過對原文的靈活理解,運用富有詩意的語言,使譯文更富有音韻和韻律感;而另一些譯者可能更強調(diào)對原文意境的還原,力求保持原作的精神內(nèi)涵。
最后,通過對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翻譯作品進行對比分析,可以深入挖掘毛澤東詩歌的多重內(nèi)涵,從而更全面地理解其詩歌之美。這樣的比較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毛澤東詩歌的翻譯特色,也有助于拓展我們對其文學價值的認知。
綜合而言,對毛澤東詩詞的翻譯涉及多個層面,包括不同時代的理解差異、譯者個人風格的體現(xiàn)以及對哲學、科學和語言的多方面內(nèi)涵的把握。而英譯本中的各種呈現(xiàn)形式都是對毛澤東詩歌美的一種詮釋,而本文的比較分析則旨在通過多角度的審視,達到對其美的更全面的認識?!懊馈痹诓煌姆g中呈現(xiàn)著豐富多彩的面貌,是一種在文學交流中互相啟迪的力量,值得我們深入探討與品味,從不同視角以探其美、美美與共。
參考文獻:
[1]關(guān)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EB/OL].[2024-1-11].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xxgkhide=1
[2]徐碧輝.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學研究,1996(12):58-63.
[3]為青少年涵養(yǎng)美麗心靈[EB/OL].人民網(wǎng),2020-11-8.[2021-1-1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011/t20201109_498909.html
[4]許淵沖.翻譯的藝術(shù)[M].五洲傳播出版社,2017(11):95.
[5]辜正坤.毛澤東詩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4):111.
[6]Hua-ling Nieh Engle, and Paul Engle.Poems of Mao Tse-tung[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Inc,1972.
[7]許淵沖.毛澤東詩詞與詩意畫[M].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585.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美育視閾下小學英語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22C0630)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紅色資源課程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探索(項目編號:HNJG-20231335)
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文化自信背景下毛澤東詩詞譯者翻譯倫理觀構(gòu)建及其影響研究(項目編號:XSP21YBC419)
陳迎(1982.9-),女,漢族,湖南茶陵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認知語言學;
陳喜貝(1980.8-),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翻譯;
龍君(1978.2-),女,漢族,湖南茶陵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譯、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