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考生
曾有人這樣斷言,邏輯是人們認知與思想大廈的建筑師。誠然,邏輯作為一種嚴謹?shù)目茖W,對人的認知與思想有著調(diào)整作用,可是正如馬克思·韋伯所說:“有些問題,科學無能為力?!焙荛L一段時間以來,人們要形成合理的認知、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并不僅僅依靠邏輯。
(首段在認可邏輯對認知與思想作用的同時,又以馬克思·韋伯的話作為經(jīng)典論據(jù),引出自己的觀點,水到渠成,不蔓不枝。)
何謂“合理的認知”與“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對此,我們需要確立一種衡量標準。從唯物主義的視角看,“經(jīng)得起檢驗”意味著符合實踐的要求,契合世界的真相,而“思想”又根源于具體的生活。因此“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應是具有指導意義的,在生活中切實可付諸行動的、順應時代社會發(fā)展大勢的?!昂侠淼恼J知”則是更為廣泛的范疇?!罢J知”是通過感性認識內(nèi)化的知識和體認;而合乎事理謂之“合理”,可為形而上的事物內(nèi)部規(guī)則,也可為隨歷史發(fā)展不斷發(fā)展進化的真理。若要在此處為邏輯尋找一個落點,我認為應當是形式的合理性與可檢驗性。
(從回答“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與“合理的認知”是什么著筆,得出了“形式的合理性與可檢驗性”,思路縝密。)
邏輯對認知與思想具有解決謬誤和問題的能動作用。(分論點一,緊承上文,提出邏輯之于認識和思想的關系。)依靠邏輯,人們能夠更好地形成合理的認知與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這解決的是思維謬誤的問題。邏輯能夠通過判斷具體語句與論述的前后因果是否自洽,來確保所形成的認知不是混亂的、所形成的思想在組織結構上是無懈可擊的。(具體、周密地說明邏輯對認知與思想的積極作用。)可是有一個環(huán)節(jié)似乎被遺漏了——如果說邏輯是從思想認知內(nèi)部向外挖掘思維漏洞,那僅靠邏輯似乎無法確保從外向內(nèi)的內(nèi)容具有合理性、可檢驗性。(“可是”一詞,意味著意義與內(nèi)容上的轉折,開啟新的論述:邏輯對認知與思想作用有局限性。)
認知與思想,離不開具體、真實的社會生活。(分論點二,在前文基礎上,更進一步地說明認知、思想與現(xiàn)實生活密不可分。)
人們要形成合理的認知與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還要靠與具體社會生活的聯(lián)結,只有在具體生活中得到確證,才能解決其“空中樓閣”的問題。哲學家麥金泰爾曾言:“人類是講故事的存在,一個個看似孤立的事件,彼此鏈接起來,人類得以編織意義的網(wǎng)。”我認為,人的思想亦如此。你要認知農(nóng)民的生活,就不能久居于城市,不然你所內(nèi)化的知識,便膚淺而不真實;你要形成科學的可被檢驗的思想,就不能僅靠頭腦中那一點關于真相的推理,不然你所總結的思想,便不能深刻而普適,正如《漢書》中所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保ㄍㄟ^引用麥金泰爾和《漢書》中的至理名言,來佐證分論點,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認知、思想是否依靠邏輯,并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的問題。(分論點三,辯證深入地闡述認知、思想與邏輯之間的本質(zhì)關聯(lián)。)
從本質(zhì)上說,我們討論形成合理的認識、經(jīng)得起檢驗的思想是否依靠邏輯的問題,其實是在討論科學與理性是否能夠取代實際的觀察、體悟與踐行而直接到達合理及可被檢驗的邏輯終點。這似乎落入了一個思維陷阱,就像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所警示的,思想是否可被檢驗歸根到底是人檢驗出來的,認知是否合理也是人所判斷的,倘若夸大邏輯在此處的作用,便像一具嚴密的空殼,一擊即破,因為其走向了“可檢驗”的反面,走向了對邏輯的曲解。(充分、有力地論證了人自己在認知、思想中的巨大而無可替代的作用。)
種種認知與思想跨越歷史向我們展開,愿我們的認知與思想擺脫空殼,善用邏輯,而不僅僅依靠邏輯。(言簡意賅、擲地有聲地總括全文,再次重申與強化中心論點。)
◆點評
作文運用辯證視角,在贊同邏輯對認知與思想作用的同時,又打開思路,聯(lián)系社會生活,來論證和闡述認知與思想并不僅僅依靠邏輯,論證嚴謹、周密、無懈可擊。過渡自然,層層推進,條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