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廣東珠海市斗門區(qū)白蕉鎮(zhèn)白石小學的散學禮上,同學們憑實力收到了1600斤的“年終獎”——300斤白蘿卜、250斤蕉芋、150斤大米、100斤芹菜、100斤厚葉菜等。據(jù)了解,該校有一個“耕讀園”,這些接地氣的獎品都是孩子們利用勞動課或課余時間種出來的。同學們在收獲勞動成果的同時,也懂得了糧食的珍貴。
隨著《義務(wù)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穩(wěn)步落實,勞動教育的地位在學校里正逐步上升。勞動教育讓學生付出汗水的同時感受到收獲的喜悅,身體力行地感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近幾年,有些學校給孩子們的獎勵也開始注重實物,比如,有學校根據(jù)孩子們的日常成績、勞動表現(xiàn)等給予“二斤肉”“一個南瓜”等獎勵,孩子們抱著自己的“戰(zhàn)利品”與家人一起分享喜悅,類似做法增強了獎勵的效果。
素材解讀
1600斤“年終獎”,讓勞動教育深入人心。這不僅可以讓勞動教育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而且可能改變很多人對勞動教育的認知?!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眲趧咏逃绻饔谛问剑秃茈y收獲果實。唯有在汗水澆灌下開出的花、結(jié)出的果,才能讓勞動教育更可觸可感。勞動教育變得更生動,孩子們才更有望從小愛上勞動,養(yǎng)成踏實做事的習慣和品質(zhì)。
適用話題
勞動教育、踏實做事、良好習慣、培養(yǎng)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