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曉莊學院第一實驗小學
張 偉 王立科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 年版)》為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課堂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注重“學、練、賽、評” 一體化教學;在課程內容整體設計上應注重基礎、多樣、融合、運用,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在教學方式上應強調從“以知識與技能為本”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轉變,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在教學評價上注重構建內容多維、方法多樣、主體多元的評價體系,發(fā)揮學習評價的激勵和反饋功能,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形成核心素養(yǎng)。筆者以籃球教學為例,基于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構建“學、練、賽、評”整體框架,以期更好地實現(xiàn)體育的育人價值。
“學、練、賽、評”,分別對應教會、勤練、常賽、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雖然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卻是相互配合、緊密銜接、互為依存的整體。在籃球教學中,“學”是指學生學習教師講解示范的籃球技術動作,是學生獲取新知識、新技術的過程,學生的籃球技術從無到有、從不熟練到自動運用,屬于獲取新知階段?!熬殹敝傅氖菍W生在體育教師組織下進行籃球單項、組合等技術與體能的練習,從模仿到自主練習、從單一技術向組合技術練習、從單一素質向綜合素質的體能練習,是學生對籃球知識、技術和體能消化吸收的過程?!百悺敝傅氖菍W生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有目的的籃球比賽,籃球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單人比賽或多人比賽,也可以是班級內比賽或班級間對抗比賽,籃球比賽的參與面要廣,應注重籃球比賽的全員參與性,通過籃球比賽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也是對“學”“練”的有效補充和實現(xiàn)學生籃球技能提升的過程,屬于遷移新知與強化技能運用階段?!霸u”是指教師對學生的籃球知識和技術掌握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是學生對同伴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應注重多樣性,評價的主體應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評價過程中要體現(xiàn)“以育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屬于梳理知識與技能、拓展思維階段。只有將“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貫穿于籃球教學之中,才能達到發(fā)展學生籃球運動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學”是學生掌握新知的階段,課堂教學主要以體育與健康知識、競賽規(guī)則、技能原理的講解,戰(zhàn)術的學習與練習,以及相關簡單的基礎體能趣味性比賽等內容為主。教師的首要任務是使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動作技術,使他們從“學”中認識、理解和掌握動作技能,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
例如,在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中,首先,教師通過示范、講解等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重難點講解;其次,利用視頻反饋教學法,加深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表象;最后,結合攝像機、智能手機等設備對小組成員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進行拍攝,學生通過回看、慢放等步驟找出彼此在原地練習時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圍繞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設計游戲,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投籃大賽”“男女投籃對抗賽”等游戲,激發(fā)學生的投籃興趣。開展投籃游戲,既能豐富教學方法,又能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還可以采取分層次教學的方法,根據(jù)學生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掌握情況分為A、B、C 三個層次,技術最好的A 層次的學生以自主練習為主;技術稍弱的B 層次學生以精簡多練為主;技術薄弱的C 層次學生,教師用更多的時間對其進行指導。三個層次的學生定期進行升降級比賽,教師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的學生挑戰(zhàn),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營造“比學爭趕超”的學習氛圍。
除此之外,教師在“學”階段還應注重教學方法的設計、籃球動作示范的規(guī)范性和課堂管理的秩序井然性,通過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教學設計促使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從而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運動知識,加深動作概念,進一步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練”是學生知識、技術和體能消化吸收的階段,教師在籃球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從單一技術向組合技術練習的轉變,從單一的知識與技能向結構化的知識與技能嬗變。這是一個從簡到繁不斷夯實技能基礎的過程,也是由被動、枯燥的學習向自覺主動的學習轉變的過程。教師應該采用多種練習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促使其養(yǎng)成健康行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練習中,教師在學生掌握了技術動作后應該設置對抗、比賽等任務,使學生從接球后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向運球后單手肩上投籃轉變,將運球技術關聯(lián)到單手肩上投籃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球技術,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運球突破后單手肩上投籃技術,使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更加貼合實戰(zhàn)需求;使學生從接球后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向擺脫防守后接球投籃轉變,將擺脫防守技術關聯(lián)到單手肩上投籃中,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性、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也實現(xiàn)了“以練促學”的目的。因此,提高學生在真實比賽情景下的單手肩上投籃能力是“練”的核心所在,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向運動中單手肩上投籃技術轉變,不斷夯實單手肩上投籃技能基礎,向練習要效益。
教師在學生“練”的技術設計中應注重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靜到動,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更會思考,使其養(yǎng)成健康行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賽”是對前期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實現(xiàn)“以體育人”的重要途徑。在體育賽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學習興趣和競爭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等的能力。在教學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籃球專項技能時,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生理等特點,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比賽,這也符合體育源于生活的游戲屬性。
例如,在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中,教師先圍繞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進行簡要的動作示范和重難點講解,組織學生進行原地雙人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再通過增加傳球距離、增加單位時間內傳球次數(shù)、縮短傳球時間等練習手段不斷增加傳接球的難度。當學生基本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后,教師應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傳接球比賽,看哪個小組單位時間內傳得多、傳得快、傳得準;接著,增加游戲難度,設計“兩人傳接球一人搶球”“三人傳接球兩人搶球”“兩人移動傳接球三人搶球”等游戲,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傳球游戲,使傳球游戲逐步向實戰(zhàn)傳球轉變,學生也能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傳球游戲中感受到傳接球的樂趣,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運用傳接球技能,從而與實戰(zhàn)中需求的傳接球技能實現(xiàn)無縫對接。
如此一來,以“賽”促“練”的真正目的便得以實現(xiàn)。通過“賽”的實踐,學生還能學以致用地分析出比賽成功與失敗的成因,實現(xiàn)技能的提升,也培養(yǎng)了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優(yōu)秀的體育品格。
“評”是“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的最后階段,是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同伴在“學、練、賽”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合理的“評”能夠為課堂教學的“學、練、賽”環(huán)節(jié)提供反饋、診斷、激勵的功能。教師在“評”階段應圍繞學生的技能、體能、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改變以往以成績標準為主的定量評價,注重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的情意表現(xiàn)與合作精神評價,既要對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行定量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進行定性評價,構建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指向“立德樹人”這一價值取向。同時,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對同伴評價,學生自評和對同伴評價的標準可以參考教師評價的內容與標準,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學會評價,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評價的主動性,并讓學生在評價同伴的時候能夠自我檢查。通過“評”可以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使學習目標更加具體、可行。
教師合理利用評價方式,對“學、練、賽”環(huán)節(jié)進行查漏補缺,真正達到以評促學、以評促練、以評促賽的目的,使學生的收益最大化,進一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行為和意識等全方面的發(fā)展。